中学语文课《夏》评课稿5篇【优选】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评课稿,通过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写评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语文课《夏》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语文课《夏》评课稿1
教学《夏》这一课的时候,我由高骈的《山亭夏日》导入后,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夏的感情态度,找出直接表达这一感情的语句;找出直接揭示夏的特征的语句。学生在诵读后,探讨这两个问题,很快就抓住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和描写对象的对征,收到了提纲挈领之效。
在研读第二节时,我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节划出描写的景物,并区分哪些是夏季的景物,哪些不是夏季的景物,是哪个季节的景物,说说为什么写另一个季节的景物。学生很快抓住了用对比描写手法突出夏季热烈的写法,很轻松的.化解难点。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读课文,圈出能体现热烈气氛的动词,难度小,而且能进一步熟悉文本。然后,挑选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反复诵读,试从修辞、人的感觉角度、用词等角度体会文句的准确生动,学生兴趣盎然,既轻松,又有实效。有不少学生的发言很新颖,如有学生说以前读的比喻都是把某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个比喻却用水由冷到沸腾的过程来比喻由春到夏的过程,非常贴切,而且“沸腾”还突出了夏“热烈”的特征,这正是这一节的主要意思。说得多好!
在教学第三节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生命交替”。通过仔细赏析第五、第六两句话,通过抓住“麦子刚刚割过”体会“收获之已有”;通过品读写棉苗、高粱、玉米和瓜秧的句子,和“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理解“生命交替的旺季”,避免抽象的讲解。
另外,我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黄金季节”中的“黄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的“冲刺”,体会“炎热”与“热烈”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习体会词语的语境意义的解题技巧,既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又适应考试的要求。
但是这节课还不够紧凑,方法还显得有些单一。
中学语文课《夏》评课稿2
《夏》是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著名作家梁衡。我的教学思路是通过诗歌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从描写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诗句中引导学生把握夏天的特点。我先引用了几句描写不同季节的古诗,让学生从诗句中判断分别描绘了哪些季节,又引用了一首描写夏天烈日炎炎使农民心内如汤煮的古诗,让学生品味其中对夏天的感受,再顺势导入新课,设置悬念。对于这个导入的设计,我的自我感觉较好,觉得尽管在导入语言设计上不够简练,但我舍不得“割爱”,这些诗句我都舍不得放弃,觉得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通过自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作者笔下的夏季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引导学生概括夏天的特点。学生概括的特点很多,我都予以鼓励。第三个环节是品读课文,赏析语言。我让学生根据夏天热烈、紧张、急促三个特点,以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互相探讨,找出课文中用了哪些句子来具体表现夏天的热烈、紧张、急促,对句子加以品味赏析。探讨作者写作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作者由写景如何过渡到写人,写了哪些人,找出相关的段落。同时,我设计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圈点批划优美的语句,谈谈哪个词用得好,哪个句子富有表现力。这一个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我的`亮点是教学思路清晰,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这一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视,但是这一环节也是我整个教学设计中做得不够到位的环节,就是对《夏》这篇散文的语言赏析品味进行的较少,品读环节设计的问题较少,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第四个环节是点题升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归纳出作者赞美、歌颂劳动人民这一思想感情。但是,作者又不仅仅是歌颂劳动人民,对夏天的承上启下,收获之已有,希望还未尽这一特点还没有对学生引导到位,也是设计中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中学语文课《夏》评课稿3
《夏》是七年级上册一篇优美的散文,清新短小而又隽永含蓄,作者梁衡以他对夏独特的情感把夏描写的紧张、热烈、急促,赋予夏以人的情感,体现了夏旺盛的生命活力,进而赞美辛勤的劳动人民的朴素感情,让读者对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这节课设计细读课文、逐层推进。研读课文分了四个环节:围绕关键词“紧张”,第一环节设计读开头与结尾,引导学生通过读首尾明确读出作者对饱含汗水的紧张之夏的'赞美之情,对辛勤劳动者的歌颂之情,并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首尾呼应之美;第二环节读承接“紧张”,细读人们的紧张表现,“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节奏是紧张无比的,勤劳的庄稼人白天与夜晚都是不停歇的,他们是值得赞颂的;第三环节紧扣“热烈”,读成熟与生长的热烈,春的萌发至夏便“蒸腾”起来,第二段的词语尤为有热烈之气,这一段重在词语赏析,细细品味热烈韵味。第三段的秋苗在暑气的蒸腾下,是那样勃勃生机,“冲刺”的热烈与紧张尽情在叶、苗、蔓中书写,本段重在欣赏修辞之美。读完全文,第四环节的目的是总结文本,更是走出文本,提升学生的理解。
课堂延伸是为了在对比中让学生理解更丰富的夏景,理解作者笔下的夏天所要表达的情感;课堂升华部分是对同一内容的不同构思,是让学生在感受不同文体的表现特点,开拓学生的思维。
作业是学以致用,在本课的学习中明白抓住景物的特点,巧用修辞写活身边的平常的物、景。
教学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对课文研读不够细致。
2、各环节过渡不严密,不能精心设计语言引领学生。
3、重视朗读,但指导性不强。
4、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探究时间少。
5、学生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要加强培养,具体指导,有序训练。
中学语文课《夏》评课稿4
《夏》是七年级上册一篇优美的散文,清新短小而又隽永含蓄,作者梁衡以他对夏独特的情感把夏描写的紧张、热烈、急促,赋予夏以人的情感,体现了夏旺盛的生命活力,进而赞美辛勤的劳动人民的朴素感情,让读者对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在备课时,围绕县教研室提出的“先学后教”,我设计了的教学环节是:问题导引——自学导航——小组合作——班级交流——巩固提升。下面我就这节课的得失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王维的《苦行》诗导入,以对夏天的“抱怨”引入梁衡对夏的情感的独特。开课时,学生对《苦行》诗不了解,有个别生字读音不知道怎样读,也没有很好的理解诗意,所以学生不能真正体会诗人的情感,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在品味本文的语言时,学生也能找出写的好的字词句时,却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赏析、评点。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如赏析语言美点时:可从修辞、用词准确、形象等方面来赏析。
三、语文课堂还应注重朗读,并应该有朗读的具体指导。
在备课时,虽说也设计了学生自由朗读、听课文录音读、小组齐读、学生齐读等读的方式,但真正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只是停留在那几句言语上,并没有真正有实际意义的指导。
一堂课下来,我更多是紧张,总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学能手,并没有给大家起到一个好的示范,惶惑的是语文教学的方向在哪儿?怎样能把学生带进文本、联系生活,去体会大自然的去体会人世间的真情冷暖,做一个感性的有语文味的老师。
中学语文课《夏》评课稿5
今天,我上了《夏》这篇课文,下面我就谈谈上这节课时的课前备课、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后的一些思考。
当代作家梁衡的《夏》,是一篇语言生动形象而内涵丰富的优美散文。我将这篇散文的教学大致思路定为:整体感知——细读探究——精读品味等几个步骤,并将教学重点放在品味语言上,这也是散文教学的重点。所以,我本着为学生开拓广阔的、开放的学习空间,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主动探索、体验、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新的课程教学理念。备课中我熟悉教材,一次又一次的试验,在教学设计也作了多次的修改。
在课堂上我注意加强学生的朗读,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齐读——小组读——个别读——男女生比赛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欣赏了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体会了作者对夏天的喜爱之情。在这节课上,我还大胆尝试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在课堂教学上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课堂语言还不够精炼。具体表现在语言随意,语言的美感不足。“语文素养”的关键要素是语言,对语文教师来说,只有不懈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才能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情趣横生。在今后课堂教学中,我要注意加强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中学语文课《夏》评课稿】相关文章:
中学语文课《夏》评课稿01-17
中学语文课《夏》评课稿【实用】09-06
(热门)中学语文课《夏》评课稿09-11
语文课评课稿04-12
小学语文课的评课稿10-24
小学语文课评课稿03-31
小学语文课的评课稿03-31
《夏洛的网》的评课稿09-07
小学语文课的评课稿最新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