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传统的习俗

时间:2024-10-27 15:00:13 中元节 我要投稿

中元节传统的习俗

中元节传统的习俗1

  当天忌拍照

中元节传统的习俗

  中元节祭祖并不只是纪念祖先,而是明显得带着向亡灵敬拜,祈求的意思。在中元节这天祭祀的时候,最好不要在这天晚上拍照,这不仅是对祖先的不尊重,而且易拍到不吉的东西。

  鬼月不宜搬家

  从农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廿九,是传统祭祀鬼的“鬼月”。从七月初一开始,地府打开鬼门关,放异界里咱们的祖宗、师长、亲戚和朋友以及各种冤亲债主回到阳间,享受人间祭祀。尽量不搬家、开市、嫁娶等。

  晚上少照镜子

  中元节这天晚上尽量少照镜子,晚上去洗手间也不要看镜子,以免看到不该看到的'东西。另外,风水学中,卧室里面的镜子不要照着床,否则易做恶梦,长久对主人的身体也不好。

  禁止吹口哨

  因为据说口哨声和鬼呼朋引伴的口号很像,口哨声一响,很可能会招引到一些鬼来到自己的身边。也不能背靠墙,或者是躺在地板上,因为传说中,鬼们都喜欢冰凉的东西,平常就依附在墙壁或者是地板上,如果人背靠墙或躺在地板上,也很容易鬼近身。

中元节传统的习俗2

  我国的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的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将七月半秋尝祭祖节称为“中元节”;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并且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相沿迄今。中元节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这就是三元节了。

中元节传统的习俗3

  祭祖

  民间信仰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但祭祀活动一般在旧历七月底之前进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某些地区通过一定仪式,夜晚接祖先灵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送回时,烧纸钱衣物,称烧“包衣”,或佛门或道教的超度。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区,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或重阳节更重要的祭祖日。

  放河灯

  河灯一般就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农历七月俗称“鬼月”,鬼节当天是阴气最重的一天。民间也流传着很多关于中元节的禁忌,日常家居生活中,大家千万别触犯。

  中元普渡

  中元节,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亡魂的戾气。

  据说七月半恰逢夏秋交替,此时恰恰是天地阴阳交替的节点,阳气盛极而衰,阴气显现,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放出鬼,所以普遍进行祭祀鬼的'活动。后世亦有说法认为,整个农历七月都应当是“鬼节”,阎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把鬼放出来到阳间觅食,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最后一天,重关鬼门,群鬼又得返回阴间。

  烧纸

  中元节日中,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尤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也叫“荐包”)。

  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中元节传统的习俗】相关文章:

中元节的传统习俗02-07

中元节的传统习俗作文12-16

中元节习俗03-30

中元节的习俗04-26

中元节的习俗08-24

中元节的习俗01-22

中元节祭祖的习俗08-30

广西中元节习俗06-27

中元节的习俗范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