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老师报告

时间:2024-10-29 16:43:12 报告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于永正老师报告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于永正老师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于永正老师报告

于永正老师报告1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 我的为师之道 ”的报告,参会的除了国培学员外,还有慕名而来的附近几所学校 的老师,整个会场座无虚席,大家都热切地盼望一睹大师的风范。

  怎样的老师才能让学生喜欢?于老师给出了我们答案,就是以所有教过自 己的老师为镜,按照自己喜欢的、崇拜的老师塑造自己。

  于老师被同事称为性温、味甘的 “甘草 ”。温在孔子的 “温良恭俭让 ”五大美德 中居首位,做甘草就是做好老师、做好人。于老师说到,以欣赏的眼光看别 人,看到的都是优点;

  以挑剔的眼光看别人,看到的都是缺点。我想,正因为 有如此的胸怀和人品才成就了今天的于永正!

  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于老师借用托德的那句话:

  “不强求你喜欢每一个学生, 但是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

  ”让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老师喜欢他,无论你是否真的 从内心喜欢,但是你的行为却对孩子来讲是很重要的。老师的一个小小动作、 一个微笑、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件小小的礼品,都是喜欢的方式,这些细节, 体现的不只是一个老师对孩子的爱,更多的是一个老师人格魅力的外在显现。

  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我们也曾经年少,自己也曾经犯过错,我们渴望怎样的对 待,现在的孩子也一样。

  于老师说,课堂上我们应该是老师又不是老师,是上课又不像上课。这话 是一种境界。意思是说,我们不要总是端着老师的'架子,高高在上,更不要总 是把课堂搞得那么严肃。课堂上老师应该是和孩子平等的,应该是亲切的,在 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蹲下来看孩子,消除恐惧感,让课堂多一些欢笑与快乐。于 老师的观点是:少一些包办,多一些自主;

  少一些限制,多一些引导;

  少一些 理性,多一些情趣。此消彼长,则理自然就在情中了。于老师无论是课堂还是 和学生的交流都注重情感的投入,他的一句名言这样说:岁月的刻刀能在我的 脸上刻上深深地密密的皱纹,却刻不到我的心上。这就让我看到了于老师不眠 的童心,一颗真正贴近孩子的心。越来越像一个孩子,用于老师的话说自己就 是“老顽童”。这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境界。

  最后,于老师告诫大家:

  “教师首先要写好自己这本书。

  ”作为语文老师要 教书,你本身就应该是一本精彩的书,不但学生要读,自己也要读,但首先是 自己要把这本书写好,每天看到的才是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体验,才会避免枯 燥和重复的教学,才会让学生不断有新鲜感,有不断发现的精彩与神奇。而这 本书来自于老师的衣着、写字、说话、课堂、学习以及各个细节。老师应该有 追求、有理想,要不断地修炼、提升,努力使自己成为文化人。

  与大师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聆听大师,可以让我们迅速成长;

  聆 听大师,可以让我们感悟人生!在大师的引领下,我们将继续探索,前行,成 就自己明天的风景!

于永正老师报告2

  源于一本《教海漫谈》,源于两节精彩的课堂实录,对于永正老师有了了解。于永正老师成为了我最熟悉,最崇拜的名家。当听到校长告诉我,让我去听于老师的报告时,心中不由得窃喜。居然能亲自听于老师的课,真是太棒啦!到了会场,第一感觉人真的太多了,可见想一睹大师风采的人真多啊。

  经过一天的学习,真是收益颇丰。

  首先是于老师的一堂《爱如茉莉》让我深有感触:

  一、于老师的课堂轻松而实在。

  在课堂上,于老师不是肢解分析课文,也不是抄词解句,更不是下定义,而是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展开想象,从而体会作者深刻、细腻的思想感情。于老师非常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一遍又一遍耐心的指导,更是饱含深情地进行了范读,在读的基础上指引学生品析文章。于老师还非常注重“写”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虽然只有短短的一节课,但我相信他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影响重大。纵观整堂课,普普通通的五年级学生、平淡无奇的教学语言、司空见惯的教学方法,到了于老师这里被运用得出神入化,像被魔术棒点化了一般,居然达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反思我们的教学,今后一定要抓好基本功训练,踏踏实实的进行教学。

  二、课堂上的于老师是亲切的。

  无论是动作还是语言无不透着于老师的和蔼可亲。每当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或读课文时,于老师总是一首帮学生拿着话筒,一手扶着肩膀,无形之中一定会让学生感到温暖、感到踏实。当于老师让一名女生回答“妈妈为什么生气时?”那名学生可能是紧张,一时回答不出来。于老师轻抚学生的肩膀,温暖的说道:“没关系,都怪于老师太着急了。”这是一种怎样的评价啊!我听了以后,一股暖暖的热流在我心头涌动。

  三、课堂上的于老师是风趣的。

  当一位学生读完之后(此同学读时错了一个字,当时他自觉改正了过来,这时另一位同学举手说:“老师,他读错了字”),于老师说:“他已经知道错了,再指出他的错,他会难为情的。”这一句风趣的话,不仅缓解了尴尬气氛,而且也拯救了读书者的“面子”。

  当讲解“回眸”——瞳仁|人、眸子、回眸一笑、回眸一笑百媚生。71高龄的于老和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演绎回眸一笑百媚生,那个嗲啊,让人发笑。当一名同学读母亲生病时说得一段话时,因读的铿锵有力,于老师一句“你没有病,出院吧!”让人忍俊不禁。

  总之,于老师实在如斯、亲切如斯、风趣如斯的课。给学生留下了扎扎实实的“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实实在在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再来看于老师的《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报告更让我们不虚此行。

  一、于老师从爱因斯坦一句话,从他自身的经验,从家长角度,

  从中学老师期盼什么几个方面思考语文究竟给孩子留下什么?单单这些就值得我们思考,我们老师教学,不能埋头只教自己的课,应该多方面思考,想想学生,想想家长,想想周围的.人。好明确我们教学的方向,这样才能教高效率的课,才能行之有效的课。

  二、语文教育到底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于老师给我们了明确的答案:

  1、留下语言。(1)识字(2)积累词语(3)培养语感

  2、留下能力。(1)书写能力(2)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3)表达能力(说、写)写比说重要

  3、留下情感

  4、留下兴趣和喜欢

  5、留下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不由得我反思:我的语文课堂能给我的学生留下些什么?首先,我想我应该能教给学生一手好的书写——是书写不是书法。书法博大精深,特别是中国书法,其内涵历代书法家都难以参透何况我一普通教师。但是,凭着自己对书写的认真、爱好,相信我的孩子们会把最基本的书写握在自己手中。能达到什么境界不是我能揣测的,我只是尽我所能所知所爱给予他们书写和书法的启迪,能走多远还要靠孩子们自己。

  其次,我想我应该也能教给学生读好书。我应该告诉孩子们: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也应该常常用通俗的语言跟那些目不识丁的孩子的爷爷奶奶们说,会看书的孩子跟不会看书的孩子就是不一样的聪明。

  再次,有了前面写好字读好书的基础,我想我的孩子们里作好文应该不远了吧。

  想起于老师的三句话“写好字,读好书,作好文”。然后回味于老的“语文教学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让我们教语文欣欣然,信心然。

【于永正老师报告】相关文章:

听永正老师示范课有感12-17

听于永正老师评课有感范文12-17

于永正翠鸟教学实录01-27

听于永正老师和贾志敏老师的培训课堂有感11-10

(优选)听于永正老师和贾志敏老师的培训课堂有感07-09

课堂上的艺术人生感受特级教师于永正12-16

师恩永记作文06-04

师恩永难忘作文01-25

伤仲永作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