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作文

时间:2024-10-30 14:17:47 中秋节 我要投稿

中秋的作文精华(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秋的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的作文精华(6篇)

中秋的作文 篇1

  中秋节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观海长廊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观海长廊,看见今年的中秋节与往年不一样,今年的中秋节天空飘着许多孔明灯,飞在天空中像“UFO”。

  据传说,孔明灯是三国时代诸葛亮发明的`,所以叫它孔明灯。它的原理就和热气球一样。

  我们买了一个孔明灯回家旁边的中奥花园放。先用火机点燃腊烛,孔明灯加热后慢慢升起。我们看见它向月亮飞去,越过海湾大桥后不见了。

  我们放孔明灯成功了。可惜这种孔明灯主人是收不回来的。长大了我要发明能收回来的孔明灯,让小朋友在中秋节玩得更高兴。

中秋的作文 篇2

  林茜下午放学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出教室,径直走向19路车站。一路上,我兴奋极了,还时不时跳一跳,谁叫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呢?

  晚上,月光柔和,凉风习习,我们全家快快乐乐的欢聚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月饼。突然,爸爸冲着妈妈和我说:“9:09到了,瞧,现在月亮最圆,最亮了!”说着,爸爸指了指天空。

  的确,只见皎皎星空中,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洒在地面上。它没有晚霞那么艳,也没夕阳那么灿烂,只给你一点点淡淡的.喜悦和哀愁。如果站在院子里,我们还能闻到一股桂树阵阵沁人心脾的香味。

  看着这轮明月,妈妈的提出建议:“来对古诗,先由一家之主—爸爸来出古诗,接着,再由我说一句,而林茜最后一个对。不答或答错的扣20 分,共三轮,看谁笑到最后,好吗?”

  开始了,只听爸爸脱口而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妈妈也不慌不忙:“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而我更不甘落后:“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次,我们每个人各得20分。

  第二轮开始了,爸爸有些迟缓了,说得不流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妈妈仍然如此沉稳。“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我也有些迟钝了。但这一轮,我们仍然各得了二十分。

  第三轮,最后一轮,很关键。“啊……啊……”爸爸结结巴巴的,没有想出一句,结果扣去20分,妈妈也有些紧张了,说得也结巴了起来:“抬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而我呢,也有些不行了:“嗯,嗯……”眼看我就要扣20分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而爸爸却一旁幸灾乐祸。突然我想到了一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哈,我终于夺回了我的二十分,我虚惊一场,而爸爸却空欢喜一场,在一旁气急败坏地直跺脚。

  今年中秋过得真愉快!

中秋的作文 篇3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是人月两团圆的好日子,人们欢聚一堂,喜滋滋地吃着团圆饭。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临了,我早早的起了床,打开窗户,空气格外新鲜,我好像闻到了月饼的香味儿,也好像闻到了幸福的气息。

  吃过早餐,奶奶给妈妈打电话,准备让哥哥姐姐、姑妈姑父们还有我们全家人去二十二公司吃饭。

  不一会儿,就十点半了,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超市购物。来到超市,我们选了饮料、月饼、啤酒、果冻等等好吃的食物。

  来到奶奶家,刚进门,奶奶就给我了一个满怀开心的拥抱。我看见姑父姑妈,我热切的.和她们问好,姑妈说:“婷婷,你又长高了,学习怎么样啊?过的开不开心……”

  吃完一块月饼,我看见姑父在包饺子,我也想学学,姑父怕我捣乱,就说:“你去玩吧!我来弄就好!”我知道姑父的想法,于是就站在一边看。首先是擀水饺皮儿,然后是包馅儿。看着看着,我乘姑父出去,不知不觉包了起来,姑父进来后说:“你会包吗?别露馅儿了啊!”姑父真神,包着包着就露馅了,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啊!

  开饭咯!我偷偷的吃了一块凉菜,等哥哥姐姐等人都聚齐后,我们一起吃饭,吃饭时,姐姐给我夹菜,说:“好不好吃?”“好”“好就多吃点啊!”我点了点头,饭中的笑声和话语,又让我过了一个开心而又喜庆的中秋。

  团圆饭吃完,已是下午三点了,我还沉浸在欢声笑语中,沉浸在幸福的日子中,希望今天有更多的人能够和家人们在一起,分享亲情的温暖!

中秋的作文 篇4

  八月十五中秋节到了,这是一个大家团圆的节日。

  为了庆祝中秋节,爸爸特意给大家搭了一座油塔。我们先取下很多很多的瓦片打成两半,一层一层往上搭。大人们小心翼翼地搭着塔,小孩子则忙着运输瓦片,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瞧!连隔壁家的小弟弟也不甘示弱。他从家了提来了小篮子,装了几块瓦片,一摇一晃地走了过来,就像只可爱的'小企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一个圆锥形的油塔终于诞生了。

  于是,我和哥哥们盼着天快一点儿黑。

  夜幕终于降临了,开始烧油塔了。我们先把油倒在塔里,然后点上火。不一会儿,熊熊大火就烧了起来。一股热气逼得我们一个个都往后退。男孩们都脱下衣服尽情地欢呼,欢快地玩耍。没烧多久,我的头上已是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可我一点也没有感觉到,还是在那儿尽情地玩耍着。

  最精彩的时刻到了,只见伯伯倒满一大杯油往塔上泼去。刹那间,一条火龙升向了天空,瓦片通红通红的,映红了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也染红了半边天。

  不知不觉,夜已经深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油塔,回到了家,带着那节日的快乐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中秋的作文 篇5

  “千古绝唱”颂明月 品读古词过中秋 ——苏轼词《水调歌头》品读感想与中秋感悟 包举文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北宋大文豪苏轼在中国从古至今的文人队伍里是如雷灌耳的人物,他以月亮为题材写的词《水调歌头》在几千年描写月亮的浩如烟海的诗词行列里,独树一帜,空前绝后。上千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几乎是妇孺皆知。词所表现出的文人才情,意境和寓意,恐怕很难有人超越,在中国文学史上放射的光芒像月亮皎洁、无垠的光芒一样照亮宇宙,照亮乾坤,照亮了古人,照亮了今人,也照亮了后人......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闪光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它们从古至今熠熠发光,像中国历史上闪耀的明珠,照耀着中华文明的进程,在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上可圈可点,有着世人永远说不完的成就和辉煌。苏轼的《水调歌头》 堪称是千古绝唱,是绵延的文学长河里一波翻滚的浪花,是浩瀚的文学星空里一颗闪耀的星星,也是文人在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精神融合中唱出的一首情歌,也是唐诗宋词里的经典和名篇,永远值得人品读、回味和颂扬。

  从古至今,写月亮的诗词不胜枚举,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中秋节是举国团圆的传统节日,吃月饼、饮酒、赏月、作诗赋词、借月抒怀、借月发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愿望,几千年来由来已久。岁月沧桑,光阴似水,一年一个中秋,薪火相传的中秋延续里,月亮圆、人团圆、愿望圆,让岁月在圆满中流淌,让生活在圆满中幸福,让青春在圆满中闪光,让爱情在圆满中收获,让奋斗在圆满中结果,让离别的痛苦在团圆后温馨......

  这种借月表达的寄托和愿望从古至今永远是相同的。古人今人,此心相同,此愿相似,如月高悬。不分朝代、不分地区和民族、不分男女老幼。准确形象的表达了有思想、有情感、有灵性的人类的共同的企盼和心灵深处的愿望。

  从古至今,以月亮为题材的作品除了大量的诗词等文学作品外,还有音乐,如《二泉映月》、《彩云追月》,歌曲如《十五的月亮》、《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走我也走》等文艺作品。它们当中有很多的经典名歌名曲,被广为传颂,经久不衰,借月抒情托志是相同的永恒的主题。

  《水调歌头》是不能用一个好字来概括的,很好、太好、非常好,都感到苍白无力。比喻的贴切和恰当、意境的完美和深沉,表达的准确和到位,文采的华美和巧妙都是无与伦比的。短短的一首词把普通人的情感与愿望,文人的豪放和情怀表达的恰到好处,尽善尽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面对清风、明月、美酒与对

  月光照耀下的浩浩宇宙和茫茫太空充满好奇、神秘和满胸疑问的900多年前的古人,感慨万千,岁月苍桑,人生如梦。把酒问月亮 “月亮阿,你什么时候出现在宇宙太空?今晚是何年?我还要问你,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月亮你知道吗?”问过去、问现在、问将来!人生感慨,尽在词里。意境的美入酒入词、入胸怀,美不胜收。“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乘风飞向天空,又怕银砖玉砌的太空和月亮里太高太寒冷。看着月亮人们就有长上翅膀飞翔的欲望,想飞的很远、很高,飞到太空,让神秘的月亮和太空变得无限诱人,让人想入非非。丰富的想象让神秘长了翅膀,每个人举头望月都可能要产生很多的疑问和想象。“高处不胜寒”充满和涵盖着哲学,准确的表达了像皇帝、领袖等政客高官们的孤独和寂莫。“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光在云彩的变幻里舞弄着自己清澈的影子,这哪里像在人间?简直就到了神仙境地。情随境迁,似醉非醉,品酒赏月的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移动,照着朱红的阁楼,也照着低矮的草屋,静静地、默默地照耀着,照着进入梦乡的熟睡的人,也照着失眠的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人......贴切、准确、如临其境,恰如其分。如我心想,想的多么周到、全面、无所不包。“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不应该有很,也别恨了,何时我们的感情像离别的时候这样难舍难分的真挚?离别是痛苦的,但离别之后的团圆和幸福就像圆圆的月亮一样美好和温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活在世上有悲痛的事情也有高兴的事情,有团圆也有分离。这是天地演变的常理,也是人生的常理。什么都如圆月,都求圆满,永远圆满,这样的事,从古到今都很难全。月缺月圆的道理透过悲欢离合上升到了辩证的哲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千古流传的名句,是传神之笔,也是全词的重点和高潮。比如我在祖国,你在欧洲,我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看到月亮就仿佛我们的心互相照应,我们就永远在一起,没有时空和距离。我们把思念传给月亮,又通过月亮把相思相念的情感传给对方。我们互相思念了就看看月亮,是慰藉也是祝愿。月亮像一位有情有爱的婵娟,安慰和鼓舞着无数离别思念的亲人,滋润温暖着人间亲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生长久,世界宇宙永恒,千里万里,只要我们彼此心里有你,我们虽然相距很远,不能团聚仍然幸福快乐!多么美好的愿望啊!明月千里寄相思,所有人的幸福都如清风中把酒、赏月、赋词吟诗的生活,充满浪漫、温馨和幸福。这是对人类的祝福,也是对世界的祝福。词里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幸福观、爱情观都有了。大气魄、大理念、大思维、大胸怀全部汇聚成一代文豪的.大手笔。圆月美,文人的才情更美!

  岁月沧桑,千年一叹。月光如水,依旧照着秦砖汉瓦、唐柏宋槐。也照着人类加速改造和破坏着的地球和用现代科技武装了的全世界的城乡和人群。面对月亮、伟大的自然和永恒的宇宙,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自强不息、顽强生存、不懈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却是伟大的。这种精神伴随着高山流水、伴随着人类从远古的荒蛮,艰辛、苦难的、顽强的与天斗、与地斗、与大自然搏斗、与人类自身的邪恶战斗,满含血泪和无数的牺牲,一步步走到现代文明社会的足迹。这种精神的伟大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月亮老人,年年月月用它皎洁的如水的光给人们讲述着地球演化、人类进步的故事。品读《水调歌头》如饮美酒一样让我们沉醉,我们感恩宇宙、感恩自然、感恩祖祖辈辈祖先们的探索、奋斗和牺牲。现代人站在他们的肩旁上享受着美好生活。中秋节来临之际,再次品读>,让人再次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900多年前的苏轼这位距我们十几辈的爷爷,如今天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让我们倍感亲切。

  《水调歌头》几乎陪伴了我的人生,30多年前的70年代末上高中时,朗诵着它追逐着青春梦想;80年代初对越作战的阵地上默诵着它唱着《十五的月亮》度过了思念父母、思念

  亲人的艰苦的战斗岁月;80年代末在给女朋友的情书里书写着它,表达满腔的思念和爱意;过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之尾二十年之初,人到中年,吟诵着它,我站在皋兰山上,中山桥旁的黄河岸边,望着黄河两岸入云的高楼感慨着人生,感慨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900多年来,更多的人也许像我一样在《水调歌头》的吟颂和陪伴中度过了中秋,也走过了自己的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的人生之路。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网络时代,知识爆炸,科技进步,物质文明己在普遍意义上改变了世界的形态。世界变化日新月异。激烈的竞争和生存环境,人们在早出晚归的忙碌奔波和交往应筹中很少有闲情逸致,饮酒赏月,作诗赋词。但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唐诗宋词里传承下来的文学作品、文艺作品里透射出的美的意境和哲理却永远陪伴和滋润着现代人的生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象月亮老人一样鼓励、安慰着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为了事业,为了美好生活辛苦奔波在世界各地、祖国各地的万千儿女。通过月亮给他们注入爱的温馨和希望,给予他们拼博奋斗的动力和力量。

  据媒体报道,唐初曾有的“黄河搂”将在兰州的黄河岸边重建,这是值得庆幸的盛事。“万山不隔中秋月,千年复见黄河清。”,再过几年,我们就可以在古城兰州的黄河岸边登“黄河楼”赏月,望河怀古,赞叹伟大时代的繁荣和变革及其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让中秋节过的更有情趣和诗意!

  一轮圆月,一首美词,一代文豪,说不尽的千年风情与千古绝唱。

中秋的作文 篇6

  围绕着中秋节,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其中既有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风俗,也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习俗。

  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香港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秋的作文】相关文章:

快乐的中秋中秋作文01-08

中秋的作文04-25

中秋作文04-25

中秋的作文04-28

中秋的作文04-28

中秋的作文04-30

中秋的作文05-02

中秋作文05-03

中秋的作文05-03

中秋的作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