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爬山虎的脚》评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评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评课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那么问题来了,评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爬山虎的脚》评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爬山虎的脚》评课稿1
李老师执教的《爬山虎的脚》这堂课:抓住重点,灵活多样,以画促学。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和课文重难点定位准确,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特别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这堂课中的“画”。
从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十分准确地抓住了“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领悟抓住特点进行具体生动描写的方法”这一重难点,灵活地运用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来展开构建课堂主体。并且在这堂课中,巧妙地把一幅“画”融入到教学当中,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它的作用。
一、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教学过程思路清晰,从“爬山虎的样子,爬山虎怎么爬,体会爬山虎爬的动词”三个问题出发构建课堂,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再层层递进,解析爬山虎的脚,以及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作者用了什么动词写爬山虎的爬,让学生比较容易学生从中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同时,在这堂课中,王老师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变化的观察方法和抓住特点细致入微的描写的表达方法,从而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时要有认真、仔细的态度。
二、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课堂教学形式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对理论和实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李老师的这堂课,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上课伊始,老师便通过爬山虎的图片来导入课堂,紧抓儿童年龄特点,通过感官刺激,铺垫搭桥引路,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成功构建了有效的课堂情境。
李老师这堂课,还把师生互动引进课堂。在理解“巴”这个动词时,王老师请一位学生上台,在他的背上演示“巴”这个动作的特点,通过这样一个互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作者用词准确性的体会。
李老师的课上,还让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了有机结合。在“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这一部分时,李老师给学生播放了一个爬山虎“巴”住墙往上爬的动画,直观形象地先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较好地实现了信息技术和理解内容的结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一画贯穿、以画促学
李老师的“画”在课堂上使用了三次,第一次是利用图画的直观来理解课文的生字,给学生创造直观的识记条件;第二次是利用图画上爬山虎各个部位的方位来感受课文描写的准确;第三次是利用图画帮助学生体悟课文用词的精妙。同一张图用了三次,贯穿课堂的始终,各有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在第一次用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生字时,图画的形象性起到了很好的直观作用,给了我眼前一亮的感觉。
《爬山虎的脚》评课稿2
在《爬山虎的脚》这一课的教学中,邵老师使用了微视频,整个课堂气氛你活跃,教学效果良好,下面针对听课情况开始评课。
一、讲课老师简介自己的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来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中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提高教学效果,我采用实物爬山虎的叶子展示、微课程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听课老师评课
孙老师认为:这节课是一篇经典的课文,进过几次教材改革,这篇课文仍然保留。在以往的课堂上,老师们都能做到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邵老师这点也做得很好,不过这节课采用了微视频,给整个课堂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李老师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我采用信息技术与课文相整合,通过动画向同学们展示了爬山虎的叶子从嫩红到嫩绿以及脚的生长过程爬墙过程,渲染了课堂气氛。将抽象的事物,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变得鲜活、直观,同学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看见同学们个个学习劲头高涨,让我感受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优势。
吴老师认为:这堂课孩子们读书的时候非常活跃,兴趣高涨,有的同学读起来声情并茂。课堂上多给孩子们朗读的时间,让孩子们能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其次,孩子们在课堂上有合作意识,通过两次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孩子们创设了协作学习条件和氛围,让孩子们具备了协作意识,学会合作。
朱老师认为:这节课注重了学生的读写训练,注重让学生边观察边积累,在学生叶圣陶爷爷细致观察事物的基础上,进行小练笔,提问学生你知道哪
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把它写下来。这点很实用。对于本课的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爬的”采用了微课程,能很有效地突破重难点,这点效果很好。如果学习这课之前,提早布置学生观察熟悉的植物,小练笔效果会更好。
三、评课总结
《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教学设计合理,结构清晰,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特别是微课程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爬山虎的脚》评课稿3
听了刘xx老师执教的《爬山虎的脚》一课,感到一篇说明文让刘老师上的这么生动,充分显示出了刘老师的教学水平。我就刘老师的课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上课伊始,对爬山虎的欣赏,激发学生探究爬山虎的脚的欲望,成功导入新课。
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感受了爬山虎的美。
3、刘老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默读后画出来。如:可以用抓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了解爬山虎的脚长的`位置、样子、颜色。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现了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
4、找一找的方式读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圈出写爬山虎怎样爬的动词。(触、变、巴、拉、贴)通过反复的读,加深理解,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细心、持久的观察写出这一变化过程的。
5、说一说。让学生看演示,说过程。爬山虎的脚先是“触”着墙,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引导学生欣赏爬山虎往上爬的课件。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就能非常清楚地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本课的重点、难点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迎刃而解了。
6、议一议。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学生通过讨论明白:爬山虎并不像其它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一只新脚。
以上是我个人不成熟的几点看法,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爬山虎的脚》评课稿4
今天上午在四年级二班听了袁老师执教的《爬山虎的脚》一课,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含义深刻,教材中可挖掘的教学点很多,这样的课文比较难上,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句子,比较句子,体会句子都是很难的,袁老师在学生充分读、话、议的基础上,再适时地讨论演示、再现过程,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颜色以及它是怎样一步步往上爬的,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如果此环节进一步挖掘文本,可以渗透爬山虎的.攀登精神,从而让学生感受文字赋予的生命信息,获得情感体验。
重视文本也就是重视了学生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础,袁老师指导学生紧扣文本,找出文本中的重点词语如触、巴、拉、紧贴、一脚一脚来体会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从刚、不几天、等词语感受作者作者的长期认真观察的态度。叶老的这篇文章观察细微、联想合理、描写唯美、表述有序,是学生极好的摹写范例,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范本,课上要让孩子充分读文,体会作者描写爬山虎语句的美,理解爬山虎叶子的动态美、静态美,在读中得到情感的熏陶。爬山虎与壁虎爬行进行比较这一环节教学作用不大,可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朗读。
《爬山虎的脚》评课稿5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有幸听了四年级唐老师执教的《爬山虎的脚》,下面谈谈听唐老师这堂课的几点感受:
《爬山虎的脚》第七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以及是怎样用脚在爬的,启发人们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因此在本组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唐老师上的是《爬山虎的脚》的第二课时,以课文第二自然段为载体(第二自然段课文内容: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嫩叶子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设计了品味——美读——口头作文——写片段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课堂上不时发出孩子们愉悦的、会心的笑声。
1、品味语言充分,营造了一种和谐、鲜活的品味语言的氛围。师生完全陶醉在叶老朴实,凝练,充满韵律感的语言环境中,这是一种浓浓的艺术欣赏氛围。“艺术家是创造者,欣赏是再创造。”——这一规律得到了体现,而这一群再创造者是十岁多一点的孩子。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唐老师珍视孩子们的个性化体验:
学生甲:我觉得“新鲜”一词用得好,写出了叶子的嫩、绿。
学生乙:“舒服”一词用得好,如果用“漂亮”,不能更好体现作者的感受。
学生丙:一阵风拂过,“拂”字用得好,表示风儿轻轻掠过,用“吹”没有这种效果。
2、感悟,品味充分,美读则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于是便有了课堂中,学生自由读,读给学生喜欢的人听,师生对比读,各种形式,充分朗读。
3、口头作文,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学生说:叶圣陶爷爷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字,是因为他仔细观察“爬山虎”,运用好的词汇。接着孩子们口头作文:
学生A:我观察的是仙人球,它身上长满钢针一样的刺,形状像小南瓜,中间有小黑点,上面有小花。它虽然没有牡丹那样高贵,也没有玫瑰花那样娇艳,却能给人治病。
学生B:我观察的是芦荟……妈妈每天用它来抹脸,说它是天然的美容霜。
学生C:我观察的是含羞草,其实它们很想和人类一起玩,你一碰它,它就合起来,不和你玩。
孩子们的口头作文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
4、唐老师读自己的下水文——《垂柳》,激情,学生写片段。
唐老师教学语言精练,调控能力强,幽默风趣,看重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特别是在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下了工夫。这些都值得我很好地学习。
唐老师的评价语言恰当,精练,但应注意及时性和形式的变化。下水文写得富有文采,有哲理,还可以拉近下水文和学生习作距离。
《爬山虎的脚》评课稿6
在《爬山虎的脚》这一课的教学中,邵老师使用了微视频,整个课堂气氛你活跃,教学效果良好,下面针对听课状况开始评课。
一、讲课老师简介自己的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是ZG现代有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样子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来启发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留意留心细致地观看身边的事物。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中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提高教学效果,我接受实物爬山虎的叶子展示、微课程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利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听课老师评课
孙老师认为:这节课是一篇经典的课文,进过几次教材改革,这篇课文仍旧保存。在以往的课堂上,老师们都能做到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的观看方法,培育细致、有序的观看习惯。邵老师这点也做得很好,不过这节课接受了微视频,给整个课堂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李老师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接受信息技术与课文相整合,通过动画向同学们展示了爬山虎的叶子从嫩红到嫩绿以及脚的生长过程爬墙过程,渲染了课堂气氛。将抽象的事物,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变得鲜活、直观,同学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观察同学们个个学习劲头高涨,让我感受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优势。
吴老师认为:这堂课孩子们读书的时候特别活跃,兴趣高涨,有的同学读起来声情并茂。课堂上多给孩子们朗读的时间,让孩子们能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其次,孩子们在课堂上有合作意识,通过两次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孩子们创设了协作学习条件和气氛,让孩子们具备了协作意识,学会合作。
朱老师认为:这节课注重了学生的读写训练,注重让学生边观看边积存,在学生叶圣陶爷爷细致观看事物的基础上,进行小练笔,提问学生你知道哪
些与爬山虎相像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把它写下来。这点很有用。对于本课的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爬的〞接受了微课程,能很有效地突破重难点,这点效果很好。假如学习这课之前,提早布置学生观看熟识的植物,小练笔效果会更好。
三、评课总结
《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教学设计合理,结构清楚,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1
这点效果很好。假如学习这课之前,提早布置学生观看熟识的植物,小练笔效果会更好。
四、评课总结
《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教学设计合理,结构清楚,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特别是微课程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是一节比较胜利的课。
《爬山虎的脚》评课稿7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有幸听了四年级的“小循环”教研课——《爬山虎的脚》,由李启敏主任主讲。李主任是科研型教师,北京归来给老师们专题讲座——《关于学习》,至今记忆犹新,其中提到的反思学习,合作学习,行动学习理论,有很强的指导性。下面谈谈听李主任这堂课的几点感受:
《爬山虎的脚》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以及是怎样用脚在爬的,启发人们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因此在本组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主任上的是《爬山虎的脚》的第二课时,以课文第二自然段为载体(第二自然段课文内容: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嫩叶子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设计了品味——美读——口头作文——写片段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课堂上不时发出孩子们愉悦的、会心的笑声。
1、品味语言充分,营造了一种和谐、鲜活的品味语言的氛围。师生完全陶醉在叶老朴实,凝练,充满韵律感的语言环境中,这是一种浓浓的艺术欣赏氛围。“艺术家是创造者,欣赏是再创造。”——这一规律得到了体现,而这一群再创造者是十岁多一点的孩子。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李主任珍视孩子们的个性化体验:
学生甲:我觉得“新鲜”一词用得好,写出了叶子的嫩、绿。学生乙:“舒服”一词用得好,如果用“漂亮”,不能更好体现作者的感受。
学生丙:一阵风拂过,“拂”字用得好,表示风儿轻轻掠过,用“吹”没有这种效果。
2、感悟,品味充分,美读则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于是便有了课堂中,学生自由读,读给学生喜欢的人听,师生对比读,各种形式,充分朗读。
3、口头作文,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学生说:叶圣陶爷爷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字,是因为他仔细观察“爬山虎”,运用好的词汇。接着孩子们口头作文:
学生A:我观察的是仙人球,它身上长满钢针一样的刺,形状像小南瓜,中间有小黑点,上面有小花。它虽然没有牡丹那样高贵,也没有玫瑰花那样娇艳,却能给人治病。
学生B:我观察的是芦荟……妈妈每天用它来抹脸,说它是天然的美容霜。
学生C:我观察的是含羞草,其实它们很想和人类一起玩,你一碰它,它就合起来,不和你玩。
孩子们的口头作文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
4、李主任读自己的下水文——《垂柳》,激情,学生写片段。
李主任教学语言精练,调控能力强,幽默风趣,看重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特别是在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下了工夫。这些都值得我很好地学习。
陆校长请李主任推荐两篇学生作文:写别人都未发现的植物。同时道出了习作的生命力所在:写别人不曾写,言别人不曾言,有独创性,有个性。
建议:李主任的评价语言恰当,精练,但应注意及时性和形式的变化。下水文写得富有文采,有哲理,还可以拉近下水文和学生习作距离。
《爬山虎的脚》评课稿8
师:是呀,只有很专注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秘妙。(板书“注意”)叶圣陶爷爷是通过自己注意地观察,毫不走样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特点。那么在四、五自然段,叶爷爷又重点观察了什么呢?又是怎样毫不走样地写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四、五自然段。
(生自读)。
师:第四自然段,叶爷爷重点观察了什么?
生:叶爷爷重点观察了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师板书“怎么爬”)。
师:到底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墙的呢?拿起笔,圈一圈爬墙的动词。
(学生默读圈词)。
师: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圈了哪些词?
生:触、巴、拉、贴(师板书)。
生又说了一个“爬”。
师:整个爬的过程就是由这四个动词构成的,对吧?
生点点头。
(生边读边演)。
师:谁愿意上台来演一演?大家来给她配音。
(一女生演,其他学生读第四自然段写爬山虎一脚一脚爬墙的句子。)。
该女生“触”墙动作过猛,师示意学生停止。
师:我刚才看她是这么“触”的,你们觉得她这样“触”对吗?
生:不对,应该轻轻地摸。
师:如果像她这样应该用哪个词?
生:撞、碰。
师:为什么?
生:“触”应该是轻轻的。
师:对,“触”是轻轻的,很小心,很敏锐的,明白了吗?
(再次演、读)。
该生在演“拉一把”的时候,把整个身子靠上去,教师及时表扬。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演,这次请一位同学来读,读得要好,演得也要好,其他同学仔细看。
(两生上台读、演,朗读和表演都比较到位。)。
师:读得好,演得也好,如果把“拉一把”的时候脚尖踮一踮,再身子往前靠就更好了。
师:我们一起来,一边读一边演。
(教师和全班学生一起边读边演。)。
生:想。
(师边播放爬山虎爬墙的flash动画,一边解说。学生看得非常专注,对爬山虎爬墙动作的细微变化有了直观认识。)。
师:你瞧,叶圣陶爷爷就是抓住了爬山虎爬墙的动作词,把它观察得非常仔细。
生:不能。
师:壁虎应该用哪个词?
生:一步一步。
师:为什么?
生:壁虎他的脚之间是有距离的。
师:我去查过字典了,“步”是行走时两脚的距离。爬山虎是一脚爬出去就――。
生:固定在那里了。
师:然后再长出新的脚,爬出去又――。
生:固定在那里。
师:壁虎是怎么样的?
生:壁虎的脚不是定在那里的,它会移动。
师:叶圣陶爷爷不仅观察得仔细,而且用词也用得非常――。
生:巧妙。
师:不仅巧妙,而且非常精准、妥帖。
用词这么精准,观察又这么细致。他到底是怎么观察的?课文中叶爷爷也用一个词告诉了我们他是怎么观察的。
生:仔细。
(生齐读“如果你仔细……蛟龙的爪子。”)。
师:看来叶圣陶爷爷不但观察得很专注,而且观察得很――。
生:仔细。(板书“仔细”)。
师:是的,难怪他能写得――。
生:毫不走样。
师:同学们,那课文第五自然段,叶爷爷又重点观察了什么呢?
师:我们来说说看,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怎么样?
(生齐读“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师:要是它触着墙呢?
(生齐读“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师:也就是说,这其实是爬山虎脚的一种――。
生:变化(板书“变化”)。
师:这种变化是一会儿就能看清楚的吗?
生:不是。
师:你怎么知道不是一会儿呢?
生1:“不几天”、“逐渐”
生2:“后来”。
师:对!从这些词语里都可以看出来叶圣陶爷爷观察的时间很――。
生:很长。(板书“长时间”)。
师:你要是不相信,我把这些词变成灰色,去掉它们你读读看,有没有长时间观察的感觉?
(生自读)。
师:要是我把这几个词拿掉,你感觉他观察的时间很――。
生1:很短,几秒钟就好了。
生2:很短暂。
生3:很快它就已经成长好了。
师:是的,所以这些词能不能缺少?
生:不能。
师:来,我们把这几个词突出地读一读。
(生齐读“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逐渐变成灰色”)。
师:同学们,你们看,叶爷爷在观察爬山虎脚的时候不但很(教师指板书)――。
生:注意。
师:而且很(教师指板书)――。
生:仔细。
师:观察的时间(教师指板书)――。
生:很长。
师:写的时候又能写得非常精准。写得(教师指板书)――。
生:毫不走样。
师:是啊,叶圣陶爷爷仔细的观察,毫不走样的描写,让我们对爬山虎的.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
师:假如你就是爬山虎的脚,那你又会怎么介绍自己呢?拿起笔,任选一个主题,可以是写爬山虎脚的特点,也可以是写怎么爬,还可以写脚的变化,不过,要以第一人称写。课文中的一些优美的语言以及精准的描写,你都可以用。
(生边写,师边指导、批改)。
师:刚才,我一边走一边批改,有一些同学写得不错,请打过五角星的举手说一说。(三个主题各请一名学生来说一说)。
生1:(第一自然段)我躲在绿叶底下不引人注意。我长在茎上,叶柄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师:把“我长在茎上”改成“我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后面的“叶柄”去掉,这样就非常清楚了。
生2:(第二自然段)我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就立即巴住墙,把嫩茎拉一把,让它紧贴在墙上。后来,我的脚会逐渐变成灰色。
师: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写,很不错。不过,细丝触着墙前和触着墙后的变化如果能写一下就更好了。
生3:(第三自然段)我和墙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没有墙,我不几天就会枯萎了,后来可能痕迹都没有了。如果触着墙,细丝和小圆片会逐渐变成灰色。
师:谢谢,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在写的时候,都能学着叶爷爷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写清楚,写准确。
六
生:不能。
师:为什么?简单说说你的理由。
生1:如果没有第一、二自然段就不知道爬山虎的位置了。
师:恩,那就不知道它长在哪儿了。
生2:如果去掉第二自然段,别人就不知道它有没有叶子。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爬山虎长在墙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生:叶子。
生:好!
《爬山虎的脚》评课稿9
检查预习时,当学生说出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时,老师就这样提示学生:下面我们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一看对于预习中你已读懂的内容,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对于读不懂的问题能不能自己读书解决。这一方面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又是在引导学生学会经历学习过程:对于已经读懂的内容不要满足,对于没读懂的内容要力求通过自己读书探究解决。再如,在学生通过读书想象,了解到爬山虎叶子的美丽与可爱后,老师就进一步总结鼓励:我们就应该这样一边读一边想,不但读懂了课文,而且还获得了美的体验。这既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读书,就应该边读边想;而情感的熏陶,需要潜移默化地体验和感悟,等等。
这样,学生在主动的阅读实践过程中,不仅认识到了爬山虎的叶子与脚的特点,而且喜欢上了爬山虎这种植物,同时也学到了一些阅读的`方法,有利于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抱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做教学的有心人,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不仅如此,在上课过程中,王老师还在课堂上采用学生动手画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认识。采用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认识,提高课堂效率。
【《爬山虎的脚》评课稿】相关文章:
爬山虎的脚评课稿05-16
《爬山虎的脚》评课稿04-25
(优选)《爬山虎的脚》评课稿07-15
【集合】《爬山虎的脚》评课稿07-14
《爬山虎的脚》评课稿(精选5篇)10-02
爬山虎的脚评课稿(通用15篇)03-27
爬山虎的脚课09-01
《脚内侧踢球》评课稿03-01
足球脚内侧传球评课稿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