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览

时间:2024-10-31 09:28:36 生物/化工/环保/能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一下学期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览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下学期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下学期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览

  1、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种类

  形态特点

  功能

  病症

  红细胞

  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贫血

  白细胞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发炎

  血小板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止血和加速凝血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较深或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初一生物学习方法

  (一)比喻记忆法。

  把难以理解、记忆的内容,打一个生动贴切、新鲜有趣的比方。如把神经纤维比喻为导线,而神经比喻为电缆。

  (四)特征记忆法。

  任何材料均有其特征,只有抓住特征,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如观察血涂片时,应从三种血细胞的最明显区别找出特征;蛙蹼内血液流动,应根据红细胞呈单行找到毛细血管,进而根据血流方向判断动脉、静脉;‘肾小球的结构,首先明确两端均为动脉。

  (二)歌诀记忆法。

  其目的是把零散的知识编成琅琅上口的歌诀,以加深记忆。

  如卿鱼的外部形态特点可概括为“身体呈梭形,有鳍能游泳,体表覆盖鳞,侧线多功能”;又如十字花科、豆科和菊科的主要特征“十字花冠十字科,四强雄蕊结角果;蝶形花冠是豆科,二体雄蕊豆英果;头状花序是菊科,聚药雄蕊长瘦果。”

  很有意思的事呢?如果你查阅历史书籍,还可以了解到古代上海渔民在江中用竹编的“息”捕鱼捉蟹,吴淞江下游一带有“雇读”之称,后来“息”演变成“字息”(繁体字),这就是上海简称沪的由来。相传战国时春申君黄歇疏凿黄浦江,故又称“春申江”,上海又有一个别称“春申”,这就是“申”这个上海别称的由来。

  初一生物学习技巧

  1.简化知识,强化记忆。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发挥想象,创新记忆。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钼铜这六种元素,用谐音记忆铁猛碰新木桶,这样就记住了,而且不容易遗忘。

  3.列举纲要,有序记忆。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可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初一下学期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览】相关文章:

初一的生物知识点01-26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11-18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01-24

初一上册的生物知识点总结10-20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经典]06-02

【热门】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06-02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热)06-14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优选)07-13

(实用)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