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哲学小故事15篇
哲学小故事1
在我落到现在这个上司手里之前,我并不太清楚跟一个工作狂合作是怎么一回事。当然,我也遇到过其他的工作狂——比如说有家不回,休息日也在办公室的。但他们并不直接领导我,因此也不直接影响我的生活。终于,有一天——那是多么昏暗的一天啊,我的苦日子降临了。
做一个工作狂上司的下属,一般来说是这样的:
你的工作日的80%以上,都不要想按时下班。万一哪一天正常下班,你会发现,家里根本没预备你的晚饭。
你的手机常常在休息日狂响。如果你胆敢关机,或者置之不理,家里的电话就会响得一往无前,拿起话筒,里面会传来工作狂上司友好的问候:怎么不接电话啊?接下来,当然是一大堆客客气气要你“抽时间”再做做的事。
你连续加班三周,三个周末不回家,补假?痴心妄想。工作狂上司会在第四周的星期一满脸无辜地说:你不是周末刚刚休息过两天吗?你试图争辩,他理直气壮:这是法定工作时间。工作狂上司一般患有选择性失忆症,他不会记得你在法定休息日是怎么加班的。
如果你累死累活,把10天的.活儿在5天内赶完,等着你的决不是5天的清闲日子。你的工作狂上司会在第一时间备好另一个10天的工作量,杀机暗藏。
有一天,我在筋疲力尽之时,忍无可忍向他推荐一本管理学书籍,告诉他有一段专门的论证:“每周工作80个小时不是好习惯。”
他想了想,答复:我看的时候会把这段跳过去。
如果我是老板,用到这种人,会觉得挺划算的。可我是下属啊。
你知道比遭遇一个工作狂上司更背运的是什么?那就是遭遇一个学习型工作狂上司。
我朋友的上司爱好读书,热衷学习。市面上所有最时髦的励志类、管理学书籍,他都是第一批读者。什么从优秀到卓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什么六西格玛、管人的真理,本本不落。自己读了,还要求下属读。
问题是,这位老总思考战略时,我朋友这一级的下属有无数战术、战斗层面的琐碎活儿要干,而且阅读是不能占用工作时间的。所以我朋友常常在周六的半夜学习,周日赶去公司,和加班的老总探讨读书心得。老总并没有说周日的读书会必须出席,他不过是说:反正我来,你们看着办,然后感慨:不学习就会被淘汰。
当然,跟着一个工作狂上司,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如果反正躲不开工作狂上司,就多想想可能存在的好处吧。乐观有益健康。以下是我和像我一样的下属能忍他们到今天的理由:
一、关系简单
工作是惟一标准。你既不用刻意想办法让他喜欢你,也不用小心翼翼怕得罪了他。这些都不重要,他的要求相当简单,只要交出的活儿好,他才不管你黑猫白猫。
所以工作狂上司领导的团队,人际成本会比较低,因为合作者之间除了活儿,不涉及其他。
二、患难与共
这样的工作无可置疑就是灾难。大家都累得要死,本来就不太有时间有精力去暗战。又因为患难的心理感觉,共事者之间比较容易建立起相互伸把手的良性互动,也不太斤斤计较。你知道,通常灾难中人性高尚的一面容易凸显。
三、馅饼效应
故事很古老:国王指着鳄鱼池说:谁最先游到对岸,我就把女儿嫁给她。话音未落,只听扑通一声一青年下水,狂奔而去。国王握着终于上了岸的青年的手,说:勇敢的年轻人,你将得到我的女儿。可是,你能告诉我,是什么令你如此勇敢。青年举头四望:哪个混蛋推我下去的?!
工作狂上司可能就是那个推你下水的人。你并没娶国王女儿的打算,也不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但如果因为工作狂上司的逼迫,奋勇娶到了,也不坏啊。
四、开发潜能
还是上一个故事。不过,我看着我的工作狂上司在眼镜片后微笑的眼睛,更多想起的是那池子里的鳄鱼。身后有一群鳄鱼,会产生出正常情况下永远发现不了的能量,重新认识你自己——原来以为不会干也干不了的事,因为鳄鱼的追逐,一夜成材。
就算前面没有国王的女儿,艺不压身这回事,也是有的。
哲学小故事2
芝诺是古希腊一个极善于狡辩的哲学家。他的一个众人皆知的“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狡辩是这样的: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假设乌龟先爬一段路然后阿基里斯去追它。芝诺认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因为前者在追上后者之前必须首先到达后者的出发点,可是,这时后者又向前爬了一段路了。于是前者又必须赶上这段路,可是这时后者又向前爬了。由于阿基里斯和乌龟之间的距离可依次分成无数小段,因此阿基里斯虽然越追越近,但永远追不上乌龟。
当然,这个结论在实践上是错误的,但奇怪的是这一论证在逻辑上却没有任何毛病。
在古希腊,还有一更妙的狡辩是这样的':1粒谷子落地时没有响声,两粒谷子落地时也没有响声,3粒谷子落地时还是没有响声……以此类推,1整袋谷子落地时也不会有响声。这同样是实践上错,逻辑上对。
对于狡辩怎么看,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实践角度去评价它,总是根据事实去说它是错的,这种评价其实是没有真正理解那些古老狡辩家的意图。那些狡辩家自己也知道这些狡辩在实践上是错误的,他们也并不真的想否认事实,谁也没有这么傻,真正傻的是那些认为狡辩家是犯傻的人。那些人傻就傻在不去想一想狡辩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其实,“实践上错,逻辑上对〞这一结果是为了说明,思想的情况和事实的情况是不同的,思想中的真理和事实上的真理是不同的真理,这两种真理分别有着不同的用处。例如,逻辑定理与事实就常常不一致。有一条逻辑定理说的是“随便一句假话都能推出任何一句话〞,这听上去十分荒唐。结果真的有人就要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证明从“2+2=5〞推出“罗素是教皇〞。深邃无比的罗素做出了如下的证明:假定2+2=5;等式的两边各减去2,得出2=3;易位得3=2;两边各减去1,得出2=1;教皇与罗素是两个人,但既然2=1,教皇与罗素就是1个人,所以罗素是教皇。
这个结论,有人说是笑话,如果是这样,应当说是一个很深刻的笑话。由此,确实可以悟出,思想和事实是两回事,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实际上这并不很难理解,我们在数学中讲到的点、线、面、平行线、三角形、圆形等等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它们只是思想中的理想化的东西。思想与事实的联系只是表现为思想可以应用到事实中去。前面讲到的那两个狡辩只是给错误想法敲敲警钟,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它们确实很荒唐。
哲学小故事3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人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点,才是线、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
哲学小故事4
自我奖赏
在台湾旅游时,听过这么一段感人的故事:台南有位著名作家,童年时家境贫寒,父母以卖豆腐维持生计。每天早上天尚未破晓时,他便与弟弟起身丁作,两人治街叫卖。他告诉弟弟说:“我们把卖豆腐所赚的钱,拿回家给母亲,帮助家人过活。我们给自己的奖励品是你我共享一块豆腐,你一半,我一半。”
启示:那块共享的'豆腐,是他们劳动后换来的代价,是生命中愉悦的奖赏。生命必须付出代价,要劳苦,要历练,才能享受成果。适当的奖励,使得一切的劳动及付出获得了肯定。然而,奖励不一定要由别人来给,自我奖赏其实也一样中人满意,激励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哲学小故事5
人生就是一场不停的战斗,就是一轮又一轮的竞技。在这个人生的竞技场上,人们每天都会面临看各种各样的难题和麻烦、许多的取舍和得失。只有你懂得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学会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烦扰的问题理智化,你才能充满快乐,让生命时时绽放出夺目的色彩,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博大的舞台。
在人生的的征程中只有时刻保持飞翔的人才能在挑战和危险来临的时候,从容应对,顺利度过。相反,如果你贪图安逸,不愿意吃苦,那么你终会落个一败涂地的下场。
认真对待你的每一份工作。生活和工作一样,不仅仅是一项任务,还是一种使命,而且这种使命是对自己的、更加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由自己打造的,人们之所以后来会有各种各样或大或小的差距就在于是否把持住了自己,掌握住了自已,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前进的姿态,不管身处的环境如何的不堪。
善于放低自己的姿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也是一种放低自己处世姿态的睿智和魄力尤其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善于放低自己的姿态,一步一个脚印,更能实现自己稳步地上升和发展。
本书收集了形形色色的哲学小故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思想性。
一言以蔽之,让你在翻阅故事的过程中,给自己多一份安慰,多一份鼓舞,多一份力量,使你在生活困惑的时候点亮一盏心灯,在意志脆弱的时候重振生命的力量,在小故事中领悟大道理,成就大人生。
哲学小故事6
一天,我的一个学生来找我。他面容憔悴地诉说着他的不如意: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一所大公司就职。他的搭挡糟糕透了:一项任务,其他各组早就完成了,自己也完成多时,可其搭档至多完成一半。因此,他常常因为搭档的失误而遭受同样的斥责。
我笑了笑,给他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十几年前,我刚刚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登上讲台,我的搭档是一位已经有了两年教龄的女教师。当我很快站稳讲台并在新教师中崭露头角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搭档为人懒散,无心教学。我们学科的综合成绩可想而知。常常因此挨领导批评的我愤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一天,苦闷的我到街上去闲逛,偶然看到路边有四个女孩子在跳皮筋。其中一个矮个子女孩在皮筋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就显得很吃力,这时,就由同伙的一个女孩子代跳,以至于后来那个女孩每个高度都要跳两次:自己一次,替矮个子女孩一次。
我走过去问她:“你的伙伴儿这么差,你怎么还跳得这么卖力呢?”她微笑着对我说:“我的同伴儿的确跳得不是很好,但是,我如果不和她一组,就没人愿意和她一组,同时,也没人愿意和我玩,因为,她们都承认我跳得最好!”我望着不断上升的皮筋,好像明白了什么道理。回到学校后,我努力拼搏,加班加点,终于使学科的综合成绩有了较大的起色,同时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信任。
“相信我,孩子!你的努力绝对有人看得见!”
一年后,我接到这位学生给我打来的长途电话,告诉我他已经被提升为销售部经理了。
哲学小故事7
古时有一位太子,声望已经很高了,还要去周游列国,培养自己的声望。
这时突然来了一个乡下老头儿,腋下挟把破雨伞,言不压众,貌不惊人,自称王者之师,说可以做皇帝的老师,帮助平天下,求见太子。
通报以后太子延见,这老头儿说,听说你要出国,但这样去不行,你要拜我為老师,处处要捧我,在各国宴请你的时候,大位要让我坐,你这样才能成功。太子问他是什么道理。
老头儿说,我以为你很聪明,一提就懂,你还不懂,可见你笨。现在告诉你,你生下来就是太子了,绝对不会坐第二个位置,而你在国际上的声望也已经这样高了,再去访问一番,也不会增加多少。
可是你这次出去不同,带了我这样一个糟老头子,还处处恭维我,大家对你的观感就不同了,认为你了不起。
第一,你礼贤下士,非常谦虚。第二,这糟老头儿的`肚里究竟有多大学问,人家搞不清楚,对你就畏惧了。各国对你有了这两种观感,你就成功了。
这位太子照他说的做,果然成功了。这不只是一个笑话,由此可懂人生。懂了这个窍,历史的钥匙也拿到了,乃至个人成功的道理也就懂了。有时候把好位置让给别人坐坐,自己在旁边帮着抬轿,舒服得很。这就是君子三畏的道理,一定要自己找一个怕的,诚敬地去做,是一种道德。这真是一种哲学,我发现一个有思想信仰的人,他的成就绝对不同,一个人没有什么管到自己的时候,很容易就是失败的开始。
哲学小故事8
责任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
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
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
【读书】心得: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
哲学小故事9
勇者无畏
阿智记得自己以前上小学时,有一次暑假期间,一位邻居大姐姐跟男孩子一样,打着赤膊从院子里经过。结果,她的“勇敢”举动招得同楼的一位叔叔魔怔了,不仅脑袋上挨了他媳妇一蒲扇,还遭了媳妇一顿抢白。
别以为这位大姐姐神经不正常,其实,她一点儿毛病都没有,只不过是天生的质朴、无邪的性格决定了她敢想敢做的行为。
试想一下,一个豆蔻年华的大女孩儿敢于在光天化日之下,像男孩子们那样裸露,她还有什么不敢为的?
在阿智的记忆中,这位“勇敢”的大姐姐,有两个名字:大名和小名儿,全是满带女孩子特点的。她除了四大(大个子、大脸盘、大嘴岔、大胆儿)之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很能说,而且既不是胡搅蛮缠、也不是闲言碎语,讲起话来颇有条理。由于她的记忆力很好,讲话时引经据典、背诵书上的段落,竟然连喯儿都不带打的。
在口才好这方面,她显然是兼收了父母的长处:他的父亲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文质彬彬的,跟邻居们很和气,他平时话很少,若说起话来却是有条有理的;而她的母亲,就活脱脱的是一位“阿庆嫂”,嘴快得就像打机关枪。
大姐姐出过一次糗事儿。她母亲是个大高个儿,上初二那年,大姐姐已经跟妈妈差不多高了。一次,她们娘俩儿商量好在家摔跤玩儿,女儿的力气大,把妈妈按倒在地上,她赢了!谁知妈妈突然翻了脸,坐起来扇了女儿一耳光。事后,大姐姐跟伙伴们提起这件事儿时,还是气鼓鼓的:“大人就是不讲理,说得好好的,是闹着玩儿,可是人家输了就翻脸。”估计此后大姐姐再也不跟母亲摔跤了。
上小学时,阿智与大姐姐见面的机会还比较多,等到阿智上了初中,由于学校常组织学生们学工、学农、学军、拉练、去分校等等,他在家的机会就少了,而这时那位大姐姐已经工作了,所以他们就更少见面了。
后来,大姐姐家搬走了,从此阿智再也没有见过她的面儿。
不过,若干年后,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阿智似乎又觅到了她的'踪迹——那是一位与大姐姐同名同姓者。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城里有几家企业成了改革的排头兵,这些企业及其负责人不仅在本市出了名,而且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了名气,当年全国著名的企业改革者里就有他们的名号。
在某位企业家的改革事迹中,提到了阿智熟悉的那个名字,不过,她是做为反对改革的对立派而上了报纸的。据报载:她当时是工厂团委的干部,为了维护下岗职工的切身利益,勇敢地站出来与力主大刀阔斧改革的厂长对着干,被视为“钉子”。
可喜的是,后来她没有被“消灭”,而是被吸纳进了新组建的厂领导班子。
虽然没有在宣传材料上见到有关她的图片,但是阿智的直觉告诉自己,那个女干部就是大姐姐,因为这种作为太符合她的特点了。
俗话说:勇者无畏。也只有像大姐姐那样从小就那么“勇敢”的人,才敢跟当权者对着干!故而,报纸上提到的人物不是她还能是谁?!
哲学小故事10
一个青年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灵智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刺割破了双脚;手也受伤了,血流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嘶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灵智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是什么?”
青年说:“这包袱对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被伤害后的怨恨,每一次被误解时的.气愤,每一次被指责后的烦恼??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记得包袱里的东西,以后好加倍地回还给那些伤害我的人。靠了它,我才有勇气走到您这里来。”
于是,灵智大师带着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
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的动吗?”
“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放下背上的包袱吧,孩子,生命不能负重太多,否则就算你看遍天下美景,你也不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青年觉得老者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他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现自己的步伐轻松很多,心情也愉悦很多。
启示:“愤怒、埋怨、气恼,甚至仇恨,须臾不忘,就会变成生命中的包袱。其实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地度过每一天,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请放下包袱赶路,你的生活也会轻松很多。
哲学小故事11
我在疯人院的花园里遇到一个青年,他秀丽苍白的面容上充满了奇怪的神情。
我挨着他一起坐在长凳上,问他:"你为什么坐在这儿?"
他诧异地注视着我,说道:"你问的问题很不恰当,不过我还是愿意回答。我父亲一心要把我塑造成他的'样子,我叔叔也是如此。我母亲则希望我像她自己的爸爸那样。我姐姐举出她精于航海的丈夫作为我最好的榜样。我哥哥让我像他那样成为运动员。
"我的老师们也是如此。哲学博士,音乐教师,逻辑学家个个都决心要我和他们镜子里的脸一模一样。"
"所以我来到了这里。我发觉这里比较合理。至少,我能成为我自己。"突然,他转向我说道:"告诉我,你是否也是被教育和规劝赶到这里来的?"
我回答他:"不,我进来看看。"
他说道:"哦,原来你是和疯人院隔墙的病人。"
哲学小故事12
一条崭新的商船在无边的大海上航行。傍晚时分,突然刮起了大风,滔天的巨浪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吓坏了船上许多人。这时,船长命令大家都回到甲板下面,并说: “不要慌张,在海上,遇到风暴是常有的事情。”但这次风暴却和往常不同,风越刮越猛,浪头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把船推到了礁石上,船底被撞出一个大洞,海水顿时灌了进来。
船长是个很有经验的老水手,他吩咐船员们一边堵塞漏洞,一边往外排水。尽管每个人都感到无比恐惧,但求生的欲望还是激发了大家的斗志,所有的人都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不过,风浪实在是太大了,刚把这个洞口堵住,旁边又被撞开了一条缝,海水再次涌了进来。“大家都别松劲,风暴马上就要结束了。”船长鼓励大家道。为了共同的目的.,船员们再次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
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终于,当第六个洞出现在船身上时,筋疲力竭的船员们放弃了拼下去的斗志。尽管船长把嗓子都喊哑了,但对于精神上已经溃败的船员们来说,他显得无能为力。海水哗哗地灌进来,一点一点地将船舱淹没。
然而,就在此时,风暴停了下来,海面上转瞬间变得风平浪静,只是大船已经无法挽救了。悲愤的船长拔出匕首,割破喉咙,誓死和大船一起沉没。临死前.他说: “我们不是被海水打败的,我们是被自己打败的。作为一名水手,这样被水淹死就好比是被水淹死的鱼,这种死法是可耻的!”
是的,只要再坚持一点点,哪怕是几分钟,那么,故事的结局就会截然相反。
哲学小故事13
哲学家 Robert Nozick 的「体验机」暗示的是一个「享乐版」的黑*帝国的世界。在这本1974年出版的《无政府主义,国家和乌托邦》里写道:
假设有这样一台「体验机」,能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体验。了不起的神经科学可以模拟你的任何大脑活动,所以,你可能真以为自己正在谱写名篇、和华莱士谈笑风生,或者正在在刷无聊图。其实你只是浮在一个水箱里,脑后插着电路管线。你会不会一辈子就这样,预先写好自己一生的剧本?当然,你不会知道自己只是一缸腌菜,真以为自己正飞黄腾达……你会插上管子么?
在这里,基本的观点是我们或许应该插上管子,做一缸腌菜。因为我们身处这个宇宙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而且时常被无意义的环境包围着,苦难和折磨,我们没有理由拒绝本质上要更好的选择——哪怕那是人造的。但是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呢? 和什么是对「真实」的定义? Nozick 的思想实验也许很容易被一笑了之,但它确实困扰了哲学家们好几十年。
哲学小故事14
传说,在古印度,有一个极为专横的国王。有一天,国王忽然想要新造一个皇宫。工匠的头目禀告国王说,若要把宫殿修建得坚实而华丽,必须选用一棵千年老树做材料。于是,国王传令下去,无论如何,也要寻得这样一棵老树。
在茂密的原始森林,国王的使臣果然找到了一棵千年老树。那是一棵参天大树,气字轩昂地屹立在众树之间。使臣前来禀报国王,说他们找到了一棵大树,只是那树年代久远,砍了会不会太可惜。
国王才不管那么多,当下命令工匠,翌日就去伐了那树来,修建宫殿。然而,那毕竟是一棵千年老树,它已经吸纳了天地灵气,化作一个树中精灵。当天夜里,趁国王熟睡之际,老树走进了国王的梦里,恳求他手下留情,别让它千年修行,毁于一旦。
“既然你有千年的道行,我就更要砍你来修建宫殿了,要知道,再怎么样你不过是一棵树!”国王傲熳地说。
老树一声叹息,说: “唉,我老也老了,死了也就罢了。只是陛下,您能不能在砍伐我的时候,别从根部下斧,您让人从我头上往下砍吧。”
国王大为不解: “从上往下伐你,岂不使你肢体寸断,更为痛苦?哪有从根部砍了你干脆?”
“陛下,从上往下伐我自然倍加痛苦,可您瞧我这般高大,若从根部伐了我,倒下之时,势必压死压伤无数水树……请陛下成全我吧。”
国王一觉醒来,顿感羞愧难当。他收回了砍伐大树的命令,并放弃了修筑宫殿。打那以后,那国王善待于民……
这个故事渗透着佛学中一种叫禅宗的`境界:即使身处险境,仍悲悯于苍生的冷暖与苦弱。其实,这也可以是一种人生的修为:我们很难做到宠辱不惊,大义凛然,但至少可以分一点温暖给你的家人,多一点关怀善待朋友,付出一份承担给你的孩子……
生命中的诸多忧愁,多半来源于自私自利,患得患失。而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便是与他人共享的快乐了!
哲学小故事15
甲、乙两同学打算一起去商场买东西。不想刚出校门,两人便发生了分歧:学校处于两个车站之间,而且两个车站离学校的路途都差不多。甲要去后面的车站坐车,乙要去前面的车站坐车。
争论了半天之后,两人还相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听甲说:“向后走的话,能比你那一站早上车,这意味着会少一些竞争,而且说不定还有座位呢。如果从下站坐,车上人肯定会比前一站多。”
乙却说:“向前走的话,与车辆同向,等到车的机会就会比前一站要多。”
甲又说:“我宁可少一些上车的机会,也要少一些竞争,因为那样太累了。”
但是乙说:“累点算啥呀,往前走的话,每走一步,就会离目的地近一点。最后就算等不来车,我们至少还可以步行到商场。”
一听这话,甲立刻反驳道:“怎么可能没有车呢?在哪里都能等来车!”
乙坚持说:“怎么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有可能!”
最后,两人决定各走各的。果然,当乙在下一站登上车时,车上没有座位了。而这时,甲正坐在一个角落里,一边悠闲地跷着二郎腿,一边用嘲讽的眼光看着乙……四年很快过去了,毕业时,甲凭着关系找到了一份在城里的`工作。而乙则回到了家乡,在一家小企业里做工。
几年后,甲乙两人又在一个订货会上相遇了。当时,甲是个采购员,西装革履;乙是个副厂长了,却衣衫寒酸。“向后走舒服,向前走艰苦啊。”临走之际,甲这样对乙说,而乙则笑笑,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去。
又过了几年,甲下岗了。而乡镇企业里的乙,却因为既有经验又有学历而被大家公选成了总经理。在他的带领下,原本就实力不错的乡镇企业发展得更快了,不久就在城里建起了分厂。
某天,做了两年小生意的甲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职位,于是便前去应聘。谁知刚走进大门,他便遇到了那家企业的总经理乙。面试结束后,乙拉着甲的手说:“有时候会没有班车的。”
大道理
即便走得慢,只要不丧失目标,我们最终也能比速度很快但常常倒退的人超前。另外,在人生的道路上,对目标的追求必须要高,而实现目标的心态却必须要低。
【哲学小故事】相关文章:
哲学小故事12-16
哲学小故事02-01
哲学小故事06-24
哲学小故事05-15
哲学小故事【精华】07-06
哲学小故事(热)07-10
哲学小故事(推荐)07-22
(精华)哲学小故事07-18
哲学小故事(精)06-22
哲学小故事[荐]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