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市统编教材研讨会听课心得体会通用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市统编教材研讨会听课心得体会通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市统编教材研讨会听课心得体会通用1
11月19日,伴着微微晨曦,我和同校做课教师前往x小学进行“统编教材示范课与研讨”听课送课学习,共有来自义马、卢市、灵宝、陕州及x市区的十所小学教师进行说课与微型课堂展示。为了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执教老师们不论是说课还是微型课堂展示,都能紧密联系语文课程课标,从语用的角度出发,结合所教课文,娓娓讲述,关注语用,言意兼得,站位高,设计妙,给听课的我们送上一节节精美的课堂盛宴。
一、瘦身目标,突出重点。
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做的就是开发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这是课堂成败的关键。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低年级语文教学首要任务依然是字词的掌握。而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阅读兴趣。在说课环节,我最能感受到说课教师在学习目标上所做出的重大转变。
来自阳光小学的潘执教的是拼音《ai ei ui 》,在解说学习目标时,她能从“识记、掌握、读准,能拼读,能书写”方面合理设计学习目标,突出了低年级教学重点。卢氏的x老师在解说《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时,她从“认识生字、会写笔画;读中感受乐趣;知道特点能运用”方面有针对性的的制定目标,符合低年级学生字词为重点的学段特点,值得可定。
第四小学的x老师在《黄山奇石》一课的设计中,从“认识生字,会写生字;通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能读背诵课文片段。学习并使用比喻句,感受神奇和有趣。”制定学习目标,三个目标分别识字写字、读文背诵、表达运用等方面进行设计,体现了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与提升,特别是第三个的制订,更关注学生语言的运用,不仅要进一步学习比喻句,更要让孩子会用比喻句,注重了语言的训练,较好的处理了读懂课文和运用文本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
大家都能在目标的设计上一改往日的重品读感悟为注重语言表达与运用,做到了科学合理的设置学习目标,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在课堂展示中,老师们都能从学习目标出发,巧妙处理教学内容,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朝着预订的目标去完成,真正做到了有目标,有训练,有落实,有提高。
二、关注语用,言意兼得。
正确处理文本思想内容理解与语言训练的关系,依据课文创设适合低年级学生语言训练的情境,是这次执教老师的最大亮点。
1、创设情境,训练表达。在执教《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义马的吴老师教学设计特别巧妙,以开启侦探之旅的方式带领孩子们帮助小蝌蚪找妈妈,根据学生的侦探发现,出示侦探简报,让学生在有趣地完成侦探任务中一步步弄明白小蝌蚪的妈妈的特点。根据黑板上板书的小蝌蚪的变化词,让学生用上表示顺序的“先……再……接着……最后……”讲述青蛙的变化过程,最后再让学生以小蝌蚪的角色给蝌蚪妈妈写一封信,把信的内容大声的说出来。非常的生动有趣,不仅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降低了学生理解青蛙变化的过程的难度,又训练了学生有序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试想如果讲课的现场就有学生,那可该是一节多么有意思的课堂,学生们该是多么的喜欢与受益呢。
2、抓住词组,训练表达。在《难忘的泼水节》一课,灵宝第四小学的武萌老师根据课文的语言特点,抓住大量的“的”字短语作为训练学生把句子表达具体形象的训练点。在引导学生感受泼水节场面热烈时,武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的”字短语的作用,通过课文第一段话“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和“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到了。”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后,知道“火红火红”修饰了凤凰花,体会加上修饰词后句子更加生动具体。然后,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类似的.词组如“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鲜红的地毯,清清的水”等,最后把词组送回文中理解,边读边想想画面,再次感受“的”字短语为渲染场面热闹所起的作用。感受了短语的作用后,为了指导学生会运用短语,出示文本插图后,武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后用自己语言描述周总理衣着神态,随后再回文找到文本的语言,齐读,发现课文描写的顺序层次,引导学生按照“穿着——神态”的顺序,用上课文中的“的”字词组来描述周总理的穿着。这样,关注了语用,积累了词句,又训练了表达。为了让孩子亲身体会泼水时欢乐的情景。她采用抓住重点词“象脚鼓、凤凰花、银碗和柏树枝”,让学生复述当时的情景。复述课文情节对二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学生经常会语无伦次,颠倒重复,她先让学生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两个词语仿写,掌握句式特点,明白同时可以做两件事情后,采用短语复述,用所给的四个词语复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学生用上所给的词串,看着图片来复述,学生轻松的完成了任务,将复述情节化难为简,做到阅读与表达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理解与表达并重的设计思想,我想此时文章的情感也不需老师多言赘述,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形象已深入学生心灵。
3、根据结构,训练写法。第四小学的习老师在执教《黄山奇石》一课时,在学习仙桃石的时候,她利用图片创设情境,通过“大桃石”和“仙桃石”对比学习,让学生感受黄山石的神奇。同时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会用“好像”仿说句子。引出“仙人指路”,找出文中另外一个比喻词“真像”,并继续练习仿说句子,从而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句把奇石的特点描绘的惟妙惟肖的巧妙写法。
4、紧扣习题,提升表达。在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习老师紧扣课后习题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邀请孩子们化身“小导游”,用上课堂上积累的好词佳句解说黄山美景,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体现语文教学的创造性和实践性。
在这一节节精彩课堂的背后,我感受最大的就是老师们语文执教观念的重大改变,把学生的语言发展放在首位,入乎其内,化乎其中,迁移运用,真正的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用课文来教语文。
关注语用,言意兼得,我想这是我们小语教师们教学的最终方向。相信在这样的语文革命中,语文又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春天。
市统编教材研讨会听课心得体会通用2
11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x市小学语文统编教科书示范课展示及研讨活动,通过聆听教师的精彩解说,我受益匪浅。它加深了我对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理解,给我今后研究教材、运用教材指明了方向。
一、聆听中提升
这次参赛的老师分别来自、卢氏、陕州、灵宝市、义马,各位老师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风格:潘xx老师淡定自如、娓娓道来;尚娜老师利用简笔画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吕艺青老师以比尾巴为契机,为孩子推荐《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点燃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吕笑源老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标点符号,从而读好文中的句子,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马雪姣老师巧妙利用识字卡片,与曹聪称象的办法融为一体,体现了教学无痕的艺术;吴倩然老师是参赛中最小的一位,也是最富有感染力、充满活力的老师;我们学校的武萌老师站位高、深研究,将“关注语用、言意兼得”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展示给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张艳老师的绘本课《我妈妈》,使大家眼前一亮,难以忘怀;张晓娟老师的经典晨诵,多体裁、多角度、多方位的为大家展示了孩子一周所学的内容。这次活动真的、真的、真的是我们受益匪浅。
二、遗憾中奋进
有人说:“世界并不完美,人生当有不足。留些遗憾,可使人清醒,催人进取,反是好事。”这句话对我来说再适合不过了。作为一名参赛选手,看到大家精心的准备、精彩的环节、精致的演绎,真是感到压力很大,虽然在本次比赛中没有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展示出自己最出彩的一面,内心有许多的失落。也许是这种遗憾,更会促进我在以后教学中不断努力,不断奋击。
本次活动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树立了新的育人理念,为更深层次的理解“以人为本”在教育中的真正内涵,拓展了我的视野,打开了我的思路,增强了许多知识技能。对教材和课标重新认识,对知识进行立体式整合,构成知识的网络是我最大的收获。
市统编教材研讨会听课心得体会通用3
今年秋天,我有幸来到了古城徐州,参加为期两天的“于永正教学思想研讨会”。两天的时间虽然不长,我却受益良多。
于永正是我非常敬仰的一位教师。他幽默而又严谨,令人景仰却容易接近。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在教坛上勤恳耕耘了几十年的老教师,更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治学君子。毕业十三年来,我一共现场听了于老师三次课。
第一次,记不清具体的年月了,在灌南,于老师上的是《小稻秧脱险记》。当时的我是一名新教师,是个彻底的“门外汉”(虽然现在我依然是“门外汉”),根本不知道如何上课,正为如何上语文课发愁呢,加上我实习阶段从未接触过语文课,所以更觉得无从下手,不知这简单的文章还能教给孩子什么。可是当我听了于老师给孩子们上的课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原来语文课可以上的这么朴实自然、充满情趣!当他的学生一定很幸福吧!我也要当他这样的老师!
让孩子爱上语文,幸福快乐的上语文课!课后,我激动地跑到台上,拿着他的一本书请他给我签名,捧着这本心爱的书,我激动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更是把从于老师课堂上学来的招式“如法炮制”,用在我的课堂上,可是奇怪的是,效果却远远没有我想象中的好,孩子们有些不知所措,不能进入情境。我反思,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只是看到了“形”,没有真正领会于永正老师的设计意图,所以只能“东施效颦”,“难看”是必然的。不管怎么说,这次的听课点燃了我对语文的激情。我期待着能再一次听到于永正老师的课。
几年后的海头小学,我再次有幸听到了于永正老师的课。那次他上的是《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相比第一次,经历了十年的教学实践,我已少了最初的浮躁和狂热,多了几分沉静与思考。我不再着急记录他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而是思考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意图,并与自己平时的教学作对比,努力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比,真的比出了不少问题:学生的读写指导不够扎实,课堂上形式主义的东西太多,对待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没有深入钻研,不能敏锐地捕捉并机智地解决课堂上的生成等等。想到这些,我不禁冷汗直冒,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课后,我买了一本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于老师提笔给我签下了“大法无形大教无痕于永正书20xx年春”这几个字。
【市统编教材研讨会听课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统编教材的心得体会05-26
统编教材的心得体会03-30
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05-19
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11-28
统编教材培训心得02-28
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05-14
全国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06-28
统编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06-08
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