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调研报告(精华)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化产业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1
为落实《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xx-2010)》,科学谋划“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省文化厅组成联合调研组,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分别对武汉、黄石、鄂州、黄冈、襄樊、荆门、荆州、宜昌等市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实地学习考察了湖南省长沙、岳阳两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现将省内调研及省外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武汉、黄石、宜昌等八市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九十年代以来,武汉等八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文化消费日趋活跃,八市的文化产业成长迅速,产业群体不断扩大,对经济发展贡献逐年上升,发展势头良好,已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同时,在迅猛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将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一)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产业发展意识滞后
调研中,这个问题的反映比较普遍。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有些地方主要领导尚未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对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是公益事业、是包袱上,对文化产业发展少重视、少关心、少支持;其二是文化系统内部发展意识滞后,认为文化是事业,靠政府、靠财政的思想尚未从根本上转变,有的单位拥有几百万的固定资产,还埋怨政府投入少,而不是利用现有资源,想方设法创造价值,丧失了很多机遇,还有的认为文化产业是小打小闹,找几个小钱养几个人,成不了大气候。
2、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开发不够
各地现有文化产业普遍规模较小,占当地经济总量比重偏低,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明显,这些现象与文化资源整合不够、经营分散直接相关。现有文化资源分散在文化文物、旅游、园林、宗教等数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对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十分不利。
3、投融资渠道单一
长期以来,文化事业主要由财政供养,其发展主要靠政府投入。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单一的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大部分的文化企业单位属国有性质,民营或私人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外资或合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匮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省文化事业的发展。
4、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
一方面是有的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大包大揽的宏观管理体制,还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管理体制依然未能得到有效改革;另一方面,一些已经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地方,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改革不到位,体制依然不活,文化产业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尚未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距离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5、政策扶持落实不够
这是调研中反映最为强烈的一个问题。大家普遍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如1996年出台的《国务院扶持文化产业若干政策》,因为种种原因,时至今日仍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此外,地方性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尚未制定,如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部门管理费用减免政策等,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或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政策也没出台,这些都直接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佳,不利于发挥各方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6、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
调研中反映比较强烈的还有人才问题,尤其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文化系统内文化产业人才培训滞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也难以在系统内安家落户,各地普遍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开拓文化市场的人才。
(二)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有益探索
此次调研,在了解掌握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尽管发展文化产业遇到了很多困难,外部环境尚不宽松,但广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懈气、不气馁,始终“咬定发展不放松”,大胆创新,放手实践,各地就发展文化产业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这对我们下一步深入研究制定全省宏观指导政策及具体扶持政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完善发展规划,明确工作思路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省内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城市已经先行启动文化产业规划,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武汉市于20xx年正式公布《武汉市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武汉市20xx-2010年文化发展目标,明确了这期间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遵循“政府推动、企业运作、规范管理”的发展原则,同时各城区以此为主线,分别拿出体现各自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全市已初步形成由点带面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体系。宜昌市也制订了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xx-2010年),其他各地也都在文化事业规划中加重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笔墨,相应增加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措施,这些措施,对各地下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加大转制力度,深化体制改革
针对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的现状,谷城县文化局于20xx年、20xx年对改革内部运行机制进行了两次有益的尝试。一是改革用人制度,将县直文化系统44%的人员从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兴办实体,从事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同时实行“用人五制”,即全员聘任制、人员进出灵活制、竞争上岗机制、严格的考核机制以及末位淘汰制;二是改革分配制度,打破档案工作制,工资与岗位、效益挂钩,拉开工资档次。通过实行这种以岗定责、以责定酬、竞争上岗的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目前,全县文化系统债务由改革之初的800万元降到不足130万元,文化产业形成1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经营项目,年创利润150万元,是财政拨款的1.5倍,走出了一条县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子。
3、盘活存量资产,加快资本营运
文化系统由于历史原因,多占有一定数量的具有较大升值潜力的固定资产。如何盘活这些存量资产?武汉市江汉区在这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他们认为关键是对现有存量资产进行开发,通过对自身资源进行再组合、再投入、再产出,为产业发展夯实物质基础。他们抓住城市改造和开发机遇,将处于城市中心地段的用地使用权转让,同时购买具有升值潜力的土地储备,并成立营运实体,统一经营国有固定资产,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直接带动了区内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4、强化项目载体,推动招商引资
要解决长期存在的文化企业规模小、发展缓慢的问题,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按照产业发展的思路,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招商引资。襄樊市就十分重视以加强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带动了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一是重视项目资源开发,项目数量较多,20xx年仅文物旅游类就组织了11个建设项目;二是项目实施形式灵活务实,在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前提下,可采用合资、独资、租赁、合作等多种形式;三是拓宽项目领域,将优秀文艺作品、文化基础设施做成项目推介;四是大胆创新,首次尝试引入市场机制,将优秀剧目的冠名权、演出权包装为项目进行招商。20xx年上半年招商引资成果丰硕,4个文化产业项目总投资达820万元。
5、突出资源特色,培育精品名牌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发展特色经济,培育精品名牌,发展文化产业也是如此。黄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比较重视突出自身资源优势,努力塑造地方文化品牌。黄石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以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为代表的青铜文化,由此黄石文化发展在思路上不搞“你有我也要有”的赶超战略,而是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竞争战略,突出资源优势,重点抓住青铜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形成独具黄石特色的青铜文化旅游业、工艺制造业、博物展览业、演艺业等文化产业。
二、湖南文化产业取得的成绩及基本经验
(一)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1、湖南文化产业对湖南经济增长贡献逐步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的文化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湖南经济的增长作出了较大贡献,有的产业功能已初步显现。以长沙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九五”以来,长沙的文化产业保持了年均15%的高速增长。全市涌现出了一批实力较强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其中产值过10000万元的企业58家,过5000万元的企业28家,过亿元的企业12家,过10亿元的企业2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11.2万人。
2、主体产业发展较快
当前,湖南已初步形成了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旅游、娱乐四大主体产业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企业群体,形成了在全国有很大影响的“电视湘军”、“出版湘军”、“电影湘军”、“文艺湘军”,成为湖南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20xx年湖南全省4家文化产业集团总产值达到120亿元,过10亿元的企业2家、过亿元的12家。湖南出版集团20xx年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实现利润2.34亿元,资产总值达52亿元。湖南广电集团总资产达68亿元,20xx年媒体广告收入9.47亿元。
湖南新闻出版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初步在全国确立了“出版湘军”的.形象,享有“湖南人能吃辣椒会出书”美誊。
广电业发展迅速。1993年来,湖南省广电局在全国同行业中较早提出和实践“大广播、大电视、大宣传、大产业”的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节目生产能力、经营创收、固定资产等3个方面实现了“超十倍”的跨越式发展。产业实力的增强,使广播电视节目覆盖不断扩大。湖南卫视已覆盖全国27个省会城市,在全国1亿有线电视用户中拥有9000多万用户,覆盖人口3.24亿,赢得了电视湘军的美称。其控股的电广传媒公司上市,到20xx年又增发5300万新股,募集资金15.9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湖南广电行业的产业化进程。
旅游业成绩令人瞩目。湖南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旅游业发展迅速。“九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69.4万人次,比“八五”期间增长141.2%,年均增长18%。“九五”期间累计旅游创汇8.01亿美元,比“八五”期间增长353%,年均增长22.9%,高出全国同期年均增长率11.5%。“九五”期间,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年增长20%。20002年全省旅游业收入246亿元,占全省GDP的5.7%。
文化娱乐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以湖南大剧院、田汉大剧院为龙头的演出市场持续火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长沙已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的全国四个重点演出城市。长沙的歌厅演出盛极一时,独一无二的长沙歌厅现象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同行的极大关注,20xx年上半年,文化部首次在长沙召开了全国娱乐节目交流会。
3、产业和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基础设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依托,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投入下,湖南已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体系。近五年来,湖南文化产业投资额近300亿元。广电系统在广电中心一带2300亩土地上进行了七大建设,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金鹰文化城。新闻出版系统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湖南新闻出版大厦、湖南图书城、湖南电子出版大厦、湖南新闻大厦、长沙晚报报业中心。印刷业购置了目前最先进的激光照排、高速彩印及全自动书刊无线胶装联动线等最先进设备。信息网络建设也有卓有成效。投资5亿元、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达11.5万平方米的“长沙出版物交易中心”正在积极筹建中。目前,湖南全省县以上图书馆有116所,藏书1300多万册,其中有95个上等级图书馆,数量居全国第一,包括一级馆13个,二级馆47个,三级馆35个。湖南还创办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博物馆。文化娱乐业方面,湖南大剧院、田汉大剧院、长沙电影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以全国第六届城运全为契机,一大批气势宏伟,造型新颖,设备先进的运动场馆和先进设施投入使用,为湖南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建设也有相当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宾馆、餐饮、礼品、广告、会展、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湖南特别在省会长沙取得了众所公认的成绩,为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第六届城运会在湖南举办,金鹰电视艺术节落户长沙,全国农博会、糖酒交易会顺利召开,说明了湖南特别是长沙外部环境和基础建设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硬件保证。
(二)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1、大力发展歌厅文化
湖南歌厅文化很火爆,其经验:一是湖南人喜欢热闹,消费观念超前。近几年培养了一批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演员、歌星、笑星;二是文化企业找到了一个好的艺术形式。在以湖南文化为底蕴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将放松和文化消费相结合,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文化形式。湖南的文化现象是后现代娱乐文化的反映,后现代娱乐文化的特点是由去中心化、边缘化、等级化向平面化发展,讲究演员和观众的互动关系,融为一体。综艺性没有明确主题,开心放松心情是主要内容。演出融入了现代流行元素,形成了流行文化和湖南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大众娱乐形式。三是企业找到了好的经营模式。按照市场规律利用国有资产搞短平快,激活了国有资源;四是政府引导,以繁荣为主,引导规范,弘扬先进的,提倡健康有益的,规范落后的,坚决反对有害的。
2、用全新思路发展文化产业
岳阳市文化局提出了“勇气比什么都重要”的口号,凭着一股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大无畏勇气,自20xx年10月,开发了第一个文化产业项目,汇泽文化广场,安置就业人员1400多人,上交利润810万元,上缴税收870万元。岳阳市文化产业是在极度困境中艰难起步的,到20xx年,市直文化部门负债5000多万元,市直800多名职工有400多人下岗。他们在深思20多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为何不度“文化关”,严峻的现实逼着他们在发展文化产业上杀出一条生路。文化突围,首先是观念突破,他们在市直单位进行了全员竞争上岗,还向社会招聘了50多名开发经营人才。其次是勇于用坚忍不拔的意志攻坚克难。作为弱势群体的地市文化部门,在实施较大规模产业开发的起步阶段,其难度超乎想象。汇泽文化广场建设先后拆迁了18万平方米的建筑,拆迁补偿资金高达1.5亿元,他们还度过了建设资金难关。第三是勇于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他们在汇泽文化广场的产业经营中,坚持由市场来定位,由竞争来选择,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打造文化一流品牌,抢占市场经济的制高点。第四是勇于从战略全局谋求更大发展。目前,他们启动开发的5个大项目,都是从大处着眼,靠创意出奇,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
3、加强人才环境建设
近年来,湖南在文化领域积极稳妥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制度改革,在构建一整套能充分激发人的潜力、充满竞争意识的人才环境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在用人制度方面,普遍实行聘用制。在培养人才方面,在近20万文化从业人员中,中级职称以上就达4万人,占23%。湖南建立了有力的人才集聚机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经纪人、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充实了湖南的文化产业队伍。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运用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引进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实行重奖。在分配制度上逐步形成了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设立了“论功行赏、分锅吃饭、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几点思考
1、强化产业意识,营造环境
必须按照文化的属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从业者和全社会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要制定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立法,使文化产业有法可依。要加强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创新体制,强化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进一步理顺行政主管部门与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关系,推进文化事业型体制向产业型体制的根本转变。
3、整合资源,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采取市场选择、政府推动的办法,彻底打破地域分割和部门围墙,建立全省统一的市场。加大吸引外资力度以及文化产业自身的兼并和重组、资本运作等方法,使强者更强,在全省范围内组建一批跨地区的、一业为主,兼营相关产业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
二Oxx年八月十日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产业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被称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朝阳产业”,它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县县委、政府以增强文化公共服务能力和发展文化产业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弘扬和发展竹文化、屈原文化、美人文化、民俗文化等地方文化,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打造独具桃江特色的文化高地,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将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县域文化产业的基础优势条件
(一)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多个文件、政策支持文化工作,坚持把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0xx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强县的决定》(桃发〔220xx14号)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220xx),220xx,印发了《中共桃江县委常委会会议纪要》([220xx第7次),专门就影剧院的维修改造工作提出意见。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每年都对文化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并定期召开全县宣传文化工作会议,提高全县上下对文化工作的认识。建立健全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落实”的文化工作领导机制,文化工作纳入了各部门单位年度绩效管理考核范围。今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加快三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包装了10大三产业项目,其中,文化产业类项目4个。
(二)文化基础设施现状。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夯实。近3年我县对农村广播网、县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文化馆进行了新建扩点。累计投入近1000万元,建成了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86家“农家书屋”、269个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初步形成了“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的文化阵地建设格局。完善了县体育馆、休闲广场、沿江风光带等公共场所的娱乐、休闲、健身设施。投入1100万元,全面建成全县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惠民工程。20xx年县财政整合资金300万元对县影剧院进行了维修改造,投入20万元完成县图书馆北大门改造。预计投入93万元的枣树潭广场群众大舞台,目前也已出设计图在规划例会上通过。
(三)文化市场发展现状。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文化经营单位1000余家,已办理行政许可的经营单位有400余家,其中网吧125家,歌舞娱乐场所34家,电游、电玩室45家,打字复印社53家,音像店21家,书报刊店56家,印刷厂42家,演出团体35家。全县文化产业销售额已超过3.5亿元,文化产业呈现繁荣、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文化专业人才队伍现状。利用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的契机,建立全县文化骨干培训网络,每年开展不少于四次的文艺骨干辅导和培训,不断提高文化干部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了民间艺术人才库和“文化志愿者”队伍,通过摸底调查,将全县618名民间艺人纳入桃江县民间艺术人才库,将各乡镇、村比较活跃的文艺骨干纳入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来,组织和辅导基层文化活动。注重花鼓戏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立花鼓戏培训基地、举办花鼓戏青年演员培训班、选拔优秀演员、开展演艺团体大赛、推动民间花鼓戏剧团逐步转型为专业剧团等具体措施,使我县的花鼓戏演艺事业健康蓬勃发展。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我县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0个。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马迹塘“故事”正在进行国遗申报准备工作。胡呐喊、五道茶、擂茶、关山口元宵比灯习俗、凤山石砚、乍埠三棒鼓、回民武术、桃花江剪纸、“修山官厅面”、“桃花江花鼓戏”已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中央媒体的关注。中央七台等频道的栏目组先后来我县拍摄录制《桃花江畔胡呐喊》、《奇事、巧事马迹塘“故事”》、《三棒鼓》等。北纬60度中国行来我县拍摄了《奇妙的马迹塘“故事”》。通过这些节目将我县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推向了全国,成为推介桃江的一张张靓丽名片。
(六)文化遗产资源现状。我县文化遗产十分丰富,通过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我县已登录的文物保护点有232处(座)。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桃江腰子仑春秋墓群列入古墓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跃龙塔、萧氏公祠、熊享翰烈士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我县馆藏文物共有5000多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件(其中有2件在20xx年时被省博物馆调走),国家二级文物29件,国家三级文物447件。
我县已初步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的调查摸底工作,对全县在编的415家单位的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全面摸底,同时,全面完成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跃龙塔的维修保护工作。马迹塘扎“故事”民俗文化村,大栗港“胡呐喊”文化村已经着手建设,张子清、熊亨瀚、夏思痛、张昆弟、马迹塘战役烈士等革命烈士的故居、墓地、纪念馆和纪念塔建设也已经开始。桃花江传说、三官桥传记、子良岩传说、鸬鹚石传说等传奇故事进行了搜集、整理。
(七)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发展现状。目前,桃江县文化体育中心项目已与中广国际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正式签约。桃花江美人窝文化主题公园已签定意向书、桃花江文化旅游广场已签约、桃花江竹海竹文化景区和凤凰山屈原文化公园等重点文化项目正在积极招商中,桃江竹文化博物馆已完成前期工作,明年将建成投入使用。目前,我县文化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但社会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情越来越高。县花鼓戏剧团、县美人窝文化传媒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华耀3D数字影院规模较大等演艺产业发展较快。其中,县美人窝文化传媒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下设桃江县花鼓戏剧团、桃江县湖湘花鼓戏剧团、桃江县天问学艺传媒有限公司三家子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二、文化产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仍显薄弱。我县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虽都已建成并对外开放,但由于国拨资金不够,当地财力有限,文化基础设施功能不全,作用难以发挥。
(二)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受编制和经费的制约,专业人才得不到有效补充,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匮乏。马迹塘故事和胡呐喊的传承急需挖掘和培养,尤其是胡呐喊,具有极高的传承挖掘价值,但由于经费有限,传承人难以选培,人才问题成为制约文体广新事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机构不健全,缺乏完整的文化产业规划。文化产业涵盖面广,针对我县文化资源优势,文化产业的定位、发展规划尚未形成,对我县文化产业这一领域优势和劣势分析不透彻,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缺乏深入探索。对文化旅游来讲,文化与旅游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整体,缺乏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文化的经济实现形式又要依托旅游才能实现。所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系统的研究统计、分析我县的独特文化资源优势,引入资金投入发展文化产业。
(四)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场活力未显现。从目前我县的情况来看,文化事业发展主要依靠县财政的支持,而整个文化市场发展仍处于粗放的状态,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购书、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艺术创作等方面经费缺少保障, 导致深入挖掘、整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困难重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未来的发展构想
(一)我县文化发展目标。力争到2020年,文化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精神需求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批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景点、品牌活动、品牌赛事、品牌产品,文化产业为县域经济作出较大贡献,“十三五”中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6%以上,2020年达到8%以上,文化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社会思想舆论积极向上,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二)未来的发展构想。努力实现文化娱乐业的品牌经营,规模经营,大力倡导特色经营,因势利导,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建成以马迹塘故事为中心的民俗文化基地,以桃花江女子旅游学校为载体的美人文化基地;建设好以桃花江竹海风景区为依托的集旅游、休闲、居住、度假、养生、养老、健身为一体的湘中北地区最大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到2020年,完成桃花江湿地公园、桃花江文化艺术园、“江南第四大名楼”天问阁及凤凰山公园等重大公共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扶持和引导好桃江县演艺集团公司、桃江家威竹艺文化有限公司、凤山石砚文化有限公司、马迹塘故事演出公司、华耀国际影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或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重点发展现代传媒、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电视网络产业和新闻媒体产业,按照三网融合的要求,建成互联互通、全程全网、安全可靠的广播电视网络。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推出更多兼备科技含量与文化含量的新兴文化产品,使文化产业成为地区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三)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导文化工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精品创作为龙头,带动文艺创作的全面发展。着重抓好小说、美术、音乐、舞蹈、书法、摄影、戏剧、影视剧等文艺作品的创作,形成特色和优势,全力冲刺国家、省、市“五个一工程奖”、 省“文学艺术奖”、 市“三周文艺奖”。全力打造一个融竹文化、屈原文化、美人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大型文艺作品《桃花江是美人窝》。积极举办桃花江竹文化节,在全国形成较大的影响,促进桃江竹产业和竹文化的发展。深入开展“三下乡”、“群众文化调演”等公益文化活动,逐步推进公益电影进机关、校园、社区、广场、企,大力推行图书馆、文化馆、农家书屋免费开放工作,进一步改善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文物征集力度,充分发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信息传播、文化传承、科教兴国等方面的作用,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
四、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我县成为特色鲜明、品牌名优、设施先进的文化大县,真正实现“文化活县”的`目标,就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县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发展。
(一)制订一个好的规划。桃江县有人口88万人,总面积2068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本土文化底蕴。在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之时,重点发展什么文化产业,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桃江经济发展,是应该思考的首要问题。我县应尽快制订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制定科学计划,充分利用我县富集的文化资源优势,注重发挥地方特色,明确产业格局,合理选点定位、精心选择主导产业、明确发展方向以及发展重点,快速发展文化产业。
(二)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人才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文化产业领导机构,深入研究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认真分析我县文化资源现状,为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完善文化人才储备库,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确保文化人才队伍长盛不衰,活力四射。
(三)积极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县财政要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引导资金、文化志愿服务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用于文化艺术创作表演的奖励、地方特色文化的研究扶持、城乡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并随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同步增长。积极拓宽文化发展投融资渠道,支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基础建设。
(四)完善政策,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文化产业同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样,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尤其是对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和新办的文化企业,要给予一定的免税优惠,以加大文化产业经营单位的资本积累,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家庭文化,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组建、培养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加大对群众文艺团体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群众文化社团,鼓励群众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调动群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六)依托现有基础,加大品牌力度。把文化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推介活动,宣传我县历史、文化和三个文明建设,使之成为传播传统优秀品牌文化的平台。
1.竹文化产业。不断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和产品档次,引导支持开发文化含量高的高新竹制产品和竹食品加工企业,逐步形成高附加值、多功能、多业态、文化内涵丰富的竹文化产业群。
2.休闲娱乐产业。着力于休闲娱乐业的产业升级,引导“农家乐”、“林家乐”、“渔家乐”、“KTV歌厅”、“茶室”等休闲娱乐企业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提高休闲娱乐企业的原创自主开发能力,大力丰富休闲娱乐服务内容,提升文化品位,促进饮食文化、茶文化、娱乐业的发展。
3.影院演艺产业。大力培育电影市场运营主体,建好3D数字影院。推动县影剧院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的市场化运作,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立足市场、积极竞争、创造品牌的现代影剧市场。适当奖补、大力扶持民间花鼓剧团的发展壮大,促进他们尽快走向全省全国。
4.文化旅游产业。依托桃花江竹海、凤凰山、桃花湖、浮邱山、罗溪瀑布等优势资源,整合文化遗产,弘扬地方文化,加大包装力度,大力开发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建好中国学生定向运动训练基地,着力打造桃江文化旅游新名片。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3
当今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工商部门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部门之一,应当迎时而上,积极思考采取相应的对策,服务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此,我们近期组织力量对镇江市丹徒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开展了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有所助益。
一、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丹徒区文化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普遍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多数企业不重视技术创新或无力技术创新,产品科技、创意含量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一些企业的经营方式相对落后,企业管理缺乏科学性、创新性,产品销售多以自行销售模式为主,不能有效地推广产品。
市场程度低,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企业品牌意识淡薄,加之小农经济意识束缚,导致企业不愿意把重点放在品牌培育和内容原创上,习惯于“贴牌生产”,导致文化产品市场化程度低,产品难以形成产业链,产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
经营机构多,集约化程度不高。尽管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但集约化程度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生产要素在市场中的配置过于分散,规模经济的影响力甚小。
市场秩序乱,不能进行有效管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体经营户占经营总数的80%以上,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文化活动场所从事违法活动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盗版书刊、盗版音像制品、盗版软件屡禁不绝,严重扰乱经营秩序,扼杀原创精神。
二、问题成因分析
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当前政府管理文化产业的方式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政府对文化经营单位仍然管得过多、过死,致使文化产业发展活力不足,文化产业经营者难以形成真正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此外,文化产业的7大门类:电影、广播影视、报刊、出版、音像、娱乐和广告,分别由广电、文化、工商等不同部门进行监管,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方式,不同程度存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现象,对整个产业缺少系统的管理机制和措施。
文化产业投资渠道相对单一。调查结果显示,62%的企业认为融资困难,80%以上的企业主要依赖自身积累,融资方式极为单一。文化产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加之目前银行贷款条件愈加严格,无法为文化产业的'迅速扩张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致使文化产业的潜力得不到充分挖掘和利用,整体水平提升不快。
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不高。调查发现,文化消费只占居民消费的很少一部分,文化消费增长速度与居民收入增长不成正比。受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一系列大额消费支出影响,居民在文化消费方面持谨慎态度。
三、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充分发挥工商职能,积极开展文化企业对口帮扶。一方面,实行企业联络员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决策建言献计,为企业做好政策咨询和法律服务,努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如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实行定期走访、跟踪服务,扶持骨干文化企业,形成对内对外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对外来引资文化项目,实行提前介入,上门服务,扶持引资企业与本地文化项目尽快形成生产经营能力;另一方面,帮助文化企业提升广告策划宣传能力,鼓励开发新的广告发布形式,支持互联网、楼宇视频等新兴广告媒介健康有序发展,降低广告投放成本,使其成为广告业新的增长点。
积极培育文化商标,提升文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大商标宣传力度,向企业宣讲商标知识,提供商标注册咨询服务,宣传引导企业注册商标,帮助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同时,鼓励文化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商标的原创性文化产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品牌。二是推动民族民俗文化、文化活动、文化创意等注册成商标,提高产品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大文化类商标保护力度,对涉及文化企业的商标侵权案件,建立维权“绿色通道”,组织力量查处。对涉及商标争议纠纷,积极协调、保护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
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激发新兴行业发展活力。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特别是动漫制作、文化创意、网络文化等新兴领域的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联合政府等相关部门,通过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带动行业发展。引导企业坚持文化产品研究与开发相结合,使文化产业的市场价值和巨大潜力得到有效的发挥,促进各特色文化产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走集聚化、集团化道路,形成产业发展链条,增强企业竞争力。
拓宽产业融资渠道,增强产业发展的后劲。联合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争取地方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积极提供助企融资和行政指导服务,发挥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质、股权出资登记职能,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鼓励企业、个人、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建言政府出台配套优惠政策引导和吸收非文化部门、民间资本和外来投资,实现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和公共化。
强化市场监督管理,维护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一是将文化产业列为保护重点,创新监管方式,强化监督和检查,并加大与文化、广电、新闻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依法保护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有效维护文化市场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二是开展整治净化行动,对网络、娱乐、出版、印刷等文化市场开展集中清理整顿,从重从快打击各种侵权盗版、淫秽色情、发布虚假广告及“黑网吧”经营等违法行为。三是加强行业自律,依托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行业协会等倡导文化产业的健康娱乐性、丰富知识性和审美教育性,引导文化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文化市场规范。四是充分发挥工商监管职能,主动参与部门合作,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探索建立部门联动、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文化产业监管体系,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工作效率,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4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截止到xxxx年xx月我市文化经营单位达家。其中:印刷行业经营单位307家(包装装潢印刷家,其他印刷品家,打字复印家,出版物印刷x家),电子游戏经营单位x家,艺术培训经营单位2家,歌舞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家,歌舞娱乐经营单位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家,网吧家;书报刊经营单位家。从文化市场结构分析,我市印刷业十分发达,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中的主导产业,x年产值达亿元,比x年递增%,职工达x人,发展势头和规模都在浙江省印刷行业中名列前茅。
但是必须看到,文化产业(不包含印刷行业)作为一项新型产业,在我市第三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高,无论是产业的总量规模还是技术层次都还停留在小规模、低层次上,我市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还比较滞后,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1、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不够开阔,办法不多。
2、文化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改革步履艰难,缺乏竞争力,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3、现行投融资体制不利于产业资本扩张,特别是社会性投资渠道不畅,缺少吸引外资、民资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
4、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品级不高,新产品开发明显较弱。
5、市场对文化资源的调配能力不强,导致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下。
6、对我市的特色文化资源---“潮文化”、“灯文化”、“名人文化”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7、文化产业人才紧缺,成为直接影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二、解决办法
⒈切实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领导必须把思想统一起来,深刻认识文化产业在城市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文化产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督查。
⒉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加强和改进文化产业工作精神以及文化产业政策,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规范和拓宽投资、融资渠道,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制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引导公平有序竞争;多方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力求在打破行业垄断、扩大市场准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明析文化企业产权关系等方面有所突破。
⒊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管理机制,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关健所在。要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文化管理体制步伐。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转变经营和管理模式,健全激励机制。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加快建立起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建立和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宏观调控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要优化文化市场资源配置,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产业。
⒋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重视正面引导,坚持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文化管理法规,依法行政,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净化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⒌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切实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要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引进高水平文化经营人才;要完善用人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积极创造有利于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要研究制定文化技术、创作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和奖励的办法,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复合人才、各类文化专业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要通过委托、定向培养等多渠道,输送一批优秀苗子进行学习深造,提高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水平。
三、近期规划和今后发展方向
1、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严格依法行政,在加大执法监管的同时,加强市场发展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使文化市场结构和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竞争发展更加有序、管理法规更加健全,建立起富有活力的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扩散中的调节作用,积极引导文化消费,使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不低于经济发达兄弟县市水平。
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着力培育文化市场龙头企业,大力扶持文化旅游、演出娱乐、体育健身、教育培训、节庆会展等产业,形成以文化重点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初步建立起与海宁产业结构调整相衔接的文化产业化发展新格局,文化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文化生产和能力显著提高,创出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在我市GDP中的比例要有较大的增长,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持产业之一。
2、加快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1)积极拓展节庆会展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节庆会展等综合场馆的功能作用,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促进节庆会展产业化。积极承办全国性、国际性重大会议、商贸展览及文化活动。利用我市特色产业优势,创新办会方式,打造精品会展。
(2)引导和规范发展演艺娱乐业。积极打造具有一定规模、高水准、高品位文化主阵地,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培育演艺娱乐业;要充分发挥名角、名团、名剧的品牌效应,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艺演出业,推进演艺娱乐业的发展;要加强对文化娱乐业的宏观调控,使之布局合理,总量平衡;要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兴建、改造各类新兴娱乐项目,建成1—2家大型高档综合性娱乐场所;要采取合资、合作等形式,嫁接和改造现有电影放映业,新建海宁市影视中心城;要逐步淘汰小型电子游戏机房,提高书刊销售和音像制品经营单位的资格标准。
(3)培育发展艺术品业。建立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品生产经营企业,大力发展灯彩、皮贴画、布艺画、皮影戏、剪纸、书画以及现代艺术品的'生产经营。建立艺术品经纪人制度,规范艺术品交易行为。大力发展艺术品展示、收藏、拍卖、销售市场,激活艺术品的生产和流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和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前提下,逐步开放艺术品销售和交易市场,建立合法的进出口渠道。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欣赏审美水准,培育买方市场。
(4)加快发展传媒信息业。要以信息化、城市化为契机,将全市的单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为宽频数码互动有线电视网络,发展广播电视增值业务,走产业化经营之路;要加快信息产业升级步伐,利用各种网络优势,开发市政、交通运输、社保、医疗、社区服务、文化娱乐等社会公共信息资源,为公众提供查询服务,促进网络经济发展。
(5)扶持发展体育产业。搞活体育市场,引导体育消费,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体育市场开发,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要充分利用体育中心及社会体育健身设施,开办普及型体育经营项目;要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彩票销售市场;要发展体育经纪组织,扩大经纪人队伍。
3、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
(1)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文化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加快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要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文体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要通过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发布文化信息,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和管理;要建立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要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规范产业行为;要对文化产品生产单位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和重组建设,优化资源,确保重点;要建立文化资产经营公司,加强对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
(2)推进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以推进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经营性文化企业单位要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进行改革。
(3)发展民营文化企业。进一步放开放活,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瓶颈”,打开文化产业发展的闸门,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潮头,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要放宽准入领域,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进一步降低门槛,允许引资进入,同时允许民营经济进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经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艺团体的转制改造以及文化产品的印刷、发行及流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建设等。要制订和落实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把已经制定的文化经济政策落到实处,并研究制订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继续改革审批制度,减少环节,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切实帮助民营文化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的良好氛围。
(4)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培育产品、服务、人才、技术等各类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文化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现有文化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对各类重大节庆文化活动,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市场运作。借鉴经济领域改革经验,推动文化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现代流通体制,积极发展连锁经营。鼓励发展文化中介,全面推进文化经纪人资质证书制度,建立文化经纪人资质标准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在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责任制度,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加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设,加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各种扰乱文化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群众监督和举报奖励制度。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5
文化强市,资金先行。近年来,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与工作措施,区委、区政府吹响了全区进军文化产业的号角,掀起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潮。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采取得力创新措施,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围绕这一任务,我们近日组成调查组进行了专题调研,力求在分析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梳理出整合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创新投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路与建议,助推全区“文化发展争第一”目标的胜利实现,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正视现实,目前我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所谓专项资金,就是指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为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拨给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专项用途,用于完成专项工作任务,为促进相关事业发展而设立的专项资金。也就是说,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贷*贴息和财政补助等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近3年来,我区投入到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达到万元,每年以%的速度递增。
但是,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我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没有完全发挥出资金的真正功效,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同时,管理考核上,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没有形成集束效应,专项资金安排比较分散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全区缺乏整体的规划,造成有关部门各唱各的调,各走各的台,大量低水平项目建设专项资金被分散使用,有限的财力资源被无形之中支解,“撒胡椒面”现象较为严重。
(二)没有考虑统筹兼顾,专项资金使用相对浪费
由于片面强调“专款专用”,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和管理部门在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上主动性不足,对专项资金的整合缺乏研究和实践,产生了许多规模小、效益低的工程,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时有发生。
近几年,我区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持续增长,但总量相对较少。据粗略统计,全区文化产业投入中民营企业占%以上,政府财税引导作用发挥不够明显。20xx年我区设立的万元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至今尚未完全到位。
(三)没有体现科学考核,专项资金绩效考核难以实施
由于大多数专项资金被分散使用,有的只是短期行为,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因此考核目标难以确定,我区绩效考核工作难以开展。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容忽视,一定程度阻碍与影响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效能。
二、提高认识,充分理解整合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创新投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从规模上讲,能够促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专项资金项目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迫切要求我们对之进行整合。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我区专项资金数额万元。到20xx年专项资金数额达到万元。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总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发展经济、保障民生、文化强区等重大决策的'实施,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增长势头更加明显,迫切要求我们探索全新的管理模式,对专项资金进行合理有效整合。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设立,可以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促进全区文化产业发展;
(二)从模式上讲,可以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大胆改革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模式,推行整合捆绑使用,更好地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多年来,专项资金多头管理,各自为战,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在统筹和整合上下功夫。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的整合工作。
(三)从管理上讲,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与管理层次
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专项资金分配管理机制,可以更好地显示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经过改革创新,通过全区范围内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考评试点,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项目组织管理、项目实施、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工作绩效等方面的指标的考评,以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与管理层次。以项目建设促进各地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市场资源的高度聚集,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拉长产业链。
(四)从规范上讲,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工作
与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工作势在必行。在《南京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绩效考核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中,市里将对区县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实行绩效考核,将根据《区县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绩效考评体系》进行综合测评,并按得分高低进行排序。确定排序前2名的区县为优秀单位,排序3-6名的区县为先进单位。为了实现我区在全市“文化发展争第一”的目标,我区必须整合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创新投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奖优罚劣,争先创优,激励发展。
整合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创新投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就是为了进一步发挥专项资金的支撑、鼓励和促进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整合使用的思路和建议
(一)注重规划,增强资金整合的契合力
发挥“集束炸弹”功能,解决好安排分散、重点不突出问题。首先,我们要从规划抓起。规划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指南,只有规划做好了,资金整合才有依据,具体工作才有方向,整合目标才能落实。当前,紧要的是围绕我区产业发展,要通过科学调研、专家讨论论证,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投向、扶持方向为重点,制订有利于资金整合的产业发展规划。制订规划要统筹考虑各方面的资金资源,进一步明确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区域、重点问题,为专项资金集中投向,发挥聚合效应奠定基础。
(二)加强领导,增强组织保障的控制力
没有组织保障,整合资金就会变成一纸空话。整合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改革投入使用的方式方法,调整资金投入的方向和重点,涉及部门利益时,势必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因此,要加强区政府的统一领导,重点解决好工作协调问题,建立日常议事决策机制,及时根据政府的产业规划、工作规划,精心设计整合平台;围绕所规划的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建立相应的工作责任制,形成在同一项目区资金的统一协调和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口管理的工作沟通联系机制。
(三)搭建平台,增强资金整合的影响力
借鉴外地成功实践经验,着重在建平台上下功夫。搭建以重点产业为载体的整合平台,根据我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制定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整合措施,把专项资金捆绑使用,使主导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做特做精。搭建以重点项目为载体的整合平台。要对重点项目比如等项目分类排队,本着先重点、后一般,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思路,每年确定一批扶持的重点项目,同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切实增强专项资金投入的针对性,做到目标同向,形成合力。着力引导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有效投入,集中财力解决突出问题。
(四)强化考核,增强资金整合的附着力
紧紧围绕我区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以年度目标责任完成情况为重点,客观、公正、科学地考核和评价工作实绩。通过考核,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文化发展争第一”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考核、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日常工作三个方面实行百分制考核,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并分别确定分值。考核办法采取单位自评、初步评估和审核评分的办法,根据区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初步评估的意见,确定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考核最终得分。
根据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组织推进情况,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绩效考核领导小组每年对成绩显著的部门和乡镇(街道)给予优秀单位、先进单位、专项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表彰,并在全区范围内予以通报。每年从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文化产业绩效考核工作,报区委、区政府审批后用于配套奖励。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6
曲江,兴起于秦汉,繁盛于隋唐,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先河,是建筑、园林、绘画、诗歌、宗教等汇聚的“盛唐气象”典型代表。秦时曲江称“陔州”,意为临水的长洲。汉时建有皇帝行宫“宜春苑”,“因其水曲折,形似广陵之江”,便有“曲江”的美称。唐时,被辟为皇家园林,引终南山的水源,修葺扩充出千亩水面,建有芙蓉园、杏园、紫云楼、汉武泉、青龙寺、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等诸多景观,楼台亭阁绵延不绝。
一、文化曲江的提出
1993年之前,曲江新区这片区域还是一大片农田。1993年,基于曲江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此开发旅游业,建立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从1993年至2002年,对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的投资共约6000万,由于与市区距离较近等因素,度假区一直发展缓慢。2002年初,“文化曲江”这个概念被正式提出,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其一,曲江新区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曲江新区内历史遗存丰富,周秦汉唐文化都在曲江留下了鲜明的印记,始建于唐代的大慈恩寺和大雁塔是曲江的文化标志,诸多文人墨客都在曲江留下著名诗篇,同时曲江还是“红叶题诗”、“寒窑故事”、“元白梦游”、“雁塔题名”、“曲江流饮”等多个千古流传的文化典故的发生地。
其二,曲江新区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于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曲江新区认为自身有责任去保护与传承它们,让子孙后代都知道、了解和记住曲江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曲江新区还承载着西安市建设人文之都的责任,必须将曲江的发展与城市价值的兑现联系在一起。
“文化曲江”这个概念对曲江新区后来的发展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明确了曲江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曲江新区确定了“文化立区、旅游兴区”的发展思路。 “文化立区”是指打造以盛唐文化为特色的城市新区;“旅游兴区”是指通过旅游迅速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当时的曲江新区在国内知名度低、投资少,而旅游是让国内外大众认识曲江、了解曲江、感受曲江的最直接方式,也是最快捷的资金回收渠道之一。以“文化立区、旅游兴区”为发展思路,曲江新区实施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其一,大项目带动。大项目带动效应强、辐射范围广,能够迅速提升区域知名度。曲江新区先后策划实施了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使曲江的发展年年都有新亮点,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升。由于这些大项目的带动作用,曲江新区的游客总数从2002年的每年200万增长到目前的每年3000万,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的总资产也由2002年的600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170亿元。
其二,大集团引领。发展文化产业是曲江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大集团引领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途径。曲江新区先后组建了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曲江会展集团、曲江影视集团、曲江演出集团、大明宫投资集团六大文化产业集团,他们成为带动区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以成立于1995年的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为例,它是由西安市政府批准成立、由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投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2009年集团被中国企业联合会评为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
目前,集团下辖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文化商业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文化演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曲江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曲江职业围棋俱乐部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梦园影视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楼观旅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1个全资子公司,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西安曲江临潼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国际会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大秦帝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安曲江丫丫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西安曲江乐雅动漫有限公司6个控股企业。由集团的构成可以看出集团的投资领域已基本涵盖文化产业的各个重要领域。
其三,大产业聚集。曲江新区借助大型文化集团引领,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创业服务等方式鼓励文化企业入区。目前,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影视投资、文化演艺、出版传媒、数字文化、国际会展、文化创意、文化体育休闲等多门类的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日益凸显。截至2010年6月,曲江新区成功吸引了600多家文化企业。2010年1—6月,曲江新区固定资产投资125.8亿元,同比增长34.2%;财政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53.9%;实际利用外资1.01亿美元,同比增长70.1%;实际引进内资55。3亿元,同比增长41。1%。
二、解读曲江模式
“曲江模式”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以“文化+旅游+城市”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即依托曲江物质文化遗产与精神文化遗产,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景区,形成文化旅游集群,带动其他文化产业门类发展,通过创意、包装和策划实施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形成文化产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最终兑现和提升城市价值。
1、人文资源的整合与创新
曲江新区内有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雁塔、青龙寺、汉宣帝杜陵、唐长安城遗址)、3个省级文化保护单位(秦二世陵、曲江池遗址、唐城墙遗址)和数十个有史可考的文化遗址和民间文化传说发生地。曲江新区管委会通过以下三条途径对园区内的人文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
将分散的文化遗产整合为集中的文化景区。大雁塔、大唐芙蓉园遗址、曲江池遗址、唐大慈恩寺遗址、秦二世陵遗址等都分布在曲江新区内,但相对比较分散。曲江新区管委会通过保护和开发两种形式将这些分散的文化遗产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唐文化气氛浓厚的大曲江景区。
同时,开发与景区配套的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和商业设施,将曲江迅速打造成为西安文化旅游的重要窗口和游客集散地。
整合有形的文物遗址与无形的`历史典故。在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对文化遗址进行保护的基础上,根据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将许多已在历史发展中消失的文化符号重新集聚,构建与文化遗址和历史典故有关的雕塑、房屋、庭院等,尽可能地复原历史原貌。当文化遗址被赋予了一系列可欣赏、可参与、可体验的文化符号后,被现代人忽略的、荒芜的遗址便变成了易于现代人接受和理解的文化产品。
例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设计完全反映唐大明宫的建制,充分展现唐大明宫的规模、格局与体制,其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担纲建筑设计的丹凤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筑造型尽量切近唐丹凤门的建筑特色和风采,在引发人们历史联想的同时,也能登高望远,北眺大明宫遗址群及园区景色,南望现代西安的繁华景象。再如唐城墙遗址公园,用书法雕塑的形式表现480首唐诗,并辅之以园林景观作为衬托,在公园内设立“吟诗坛”,让游客多角度感受唐诗文化。
将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在不影响历史文化资源价值的前提下,引入易被大众接受的时尚元素,构建西安市民休闲的公共空间和吸引游客的旅游度假景点。曲江新区在大雁塔北广场建造了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大唐芙蓉园引进了堪称世界一流的水幕电影;曲江池遗址公园拥有全国第一个载人氦气球等等;寒窑遗址作为王宝钏、薛平贵的爱情故事的载体,以真爱体验为主题,加入现代爱情元素,设立遗址区、婚庆区和商业区三大文化板块,让游客获得全景式体验。加入了这些现代时尚元素,曲江景区便不再显得因历史的厚重而缺乏活力,极大程度地满足现代人群将旅游与文化、娱乐联系在一起的心理诉求。
2、旅游业反哺文化产业
经过上述三方面的整合与创新,曲江新区不仅梳理与整合了园区内的人文资源,而且搭建起了文化旅游平台。目前,由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六大遗址公园、五大演艺品牌、四个游乐体验性主题景区、五大高端酒店餐饮品牌、3个国家级4A景区,打造了30多个旅游文化大项目,建立了集文化主题景区、酒店餐饮、旅游演出、旅游商品开发、旅行社、旅游地产及旅游衍生产业链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文化旅游是曲江新区的核心产业,而板块经营是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运营的主要方式。文化旅游与板块经营具有极强的互动性,文化旅游是板块经营的起始点,只要板块稳定存在,文化旅游就会反哺文化产业。以法门寺文化板块为例,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鼎盛于唐,明清以后逐渐衰落,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曲江新区管委会于2007年3月开始对法门寺进行维护与开发,于2009年5月建成开放法门寺文化景区。法门寺文化景区首先带动了影视产业——曲江影视集团制作了六集大型文化纪录片《法门寺》。而后通过建设四大佛文化村落带动了艺术产业和会展产业;通过建设以星级酒店、大剧院、购物一条街等为主要内容的二期工程建设带动餐饮娱乐业、影视院线等产业。
3、曲江模式对城市价值的影响
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城市价值也是曲江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城市价值包括硬价值和软价值两个方面。硬价值主要通过城市的有形建筑、设施、环境等表现出来,例如曲江新区通过在园区内建设与开发道路、景观、基础设施等,改善了园区及其周边的整体面貌和生态环境;而软价值主要通过城市文化氛围、市民的感受等无形的载体表现出来,例如曲江把“文物景点”变成“文化景区”,让“静”的文化“动”起来,营造了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的城市发展新区。
曲江模式从城市价值的角度,将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事业发展结合在一起,用文化产业的部分收入发展文化事业,用文化事业的进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曲江新区在园区内建有西安音乐厅、西安美术馆、曲江电影城等大型公共文化场馆;曲江演出集团、西安秦腔剧院定期安排公益演出;曲江已形成5700亩开放式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和十余个市民休闲广场。这些公共文化场所和活动有助于强化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生活幸福感,而随着有文化修养的市民数量的增多,就会间接推动文化产业的增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越积极地互动,城市价值就越快速地提升,这也正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回归到最本真的发展目标上。
三、进行时中的全文化产业生态链构建
2009年10月,《曲江新区二期扩区规划》获批,扩区后的曲江新区面积为40.97平方公里,比原有管辖面积扩大一倍。在新扩区域内,曲江新区将规划建设主题旅游与文化商贸区、会展商务与传媒出版区、影视演艺与科教创意区、遗址博览与生态创意区、娱乐运动与休闲度假区5个功能分区。在产业布局上,曲江新区把这五大功能分区又规划为出版传媒产业区、国际会展产业园、国际文化创意区、动漫游戏产业区、文化娱乐产业区、国际文化体育休闲区、影视娱乐产业园区、艺术家村落8个文化产业园区,加上原有的曲江文化景区,在曲江新区40.9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九大文化产业园区,基本涵盖文化产业主要门类。
此次大规模扩区旨在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大遗址保护与文化产业结合,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生态链提升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建设以文化、旅游、生态为特色的国际化城市示范新区。基于这样的主旨,曲江新区管委会提出“全文化产业生态链”的概念,即以文化创意为产业发展的灵魂,以文化资源为出发点和依据,以版权为交易载体,通过文化创意激活文化资源,通过版权交易与保护促进文化价值流通,进而解放文化生产力,实现文化产业增值。
由于曲江新区的文化产业门类齐全,不同门类的文化产业可以围绕文化创意和版权形成由上中下游构成的全文化产业生态价值链,见图3。修建大唐芙蓉园是用文化创意激活了文化遗产、带动文化产业生态链的典型代表。芙蓉园在秦、隋、唐代均为皇家园林
为了展现盛唐风貌,曲江新区参考诸多历史文献,在其原址修建了大唐芙蓉园,采取了南园北池的格局,园中4个景观区展现了大唐12个方面的文化内容。大唐芙蓉园建成后,立刻成为游客数量仅次于兵马俑的旅游景点。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服务不断升级,每晚在大唐芙蓉园上演激光水幕电影《大唐追梦》和大型梦幻诗乐舞剧《梦回大唐》;同名电视剧也在大唐芙蓉园拍摄完成;销售大唐芙蓉园景观的微缩雕塑、唐代服饰、唐代生活用品等大唐芙蓉园的衍生产品;园内外的商位租赁价格也逐年提高。
这说明经过文化创意整合的大唐芙蓉园,通过文化资源带动了旅游业,进而又带动了影视业、演艺业、衍生产品运营和房地产业。全文化产业生态链的本质就是围绕文化创意和版权而形成的所有文化产业门类的网状格局。在实践过程中,全文化产业生态链上中下游不断整合,实现整个文化产业系统的自适应和反馈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园区的总体竞争力、话语权及领导力。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7
为配合做好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工作情况的报告,7至8月,教科文卫委员会联合相关部门组成调研组,赴xxxx个市及省属文化企业,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比较客观地了解了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听取了意见和建议。8月13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x专门听取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委宣传部文改办等单位相关工作情况的报告,进一步了解了全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围绕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民生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等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有效促进了文化民生改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和文化产业发展。
(一)文化发展创新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一是改革不断深化。整合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部门机构和职责,组建省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局,全省市县全部完成文广新局或文化委组建;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职能,精简行政审批60%以上;深化新闻出版单位改革,完成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在全国率先组建省级新媒体集团。探索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制定出台《省属文化企业“双效”业绩考核及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将社会效益考核权重提高到50%。二是政策环境优化。认真贯彻中央各项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先后为转制文化企业减免税收近20亿元;制定出台《xx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等纲领性文件和政策,设立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20xx年以来累计投入7.25亿元。xx市修订出台《促进产业发展政策》,搭建“1+3+5+N”总框架,创设了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借转补”资金、文化旅游企业贷款风险池,逐步建立起覆盖文化产业全产业链的政策扶持体系。三是财政投入加大。自20xx年以来,财政共投入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民生工程资金逾18亿元;20xx年到20xx年共投入博物馆免费开放及陈列布展资金6亿元;统筹安排财政资金约4.2亿元,对全省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和美术馆进行补助,同时整合五项农村公共文化活动,按照每年每村1万元的标准实施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20xx年提标至每年每村1.24万元,覆盖全省行政村。xxx市“十二五”以来公共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17%,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幅,还相继设立了文化民生工程、文化产业发展、农民文化乐园、公共文化活动等专项资金。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一是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目前,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13个,文化馆120个,美术馆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437个,公共电子阅览室1293个,村级农民文化乐园152个(还有148个年底前建成),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54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39644个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建设任务,占“十二五”建设任务数的99.8%;建成农家书屋18952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省62个县(市)建有99家城市数字影院,提前一年实现全覆盖。xxxxxx市建有11个图书馆、8个文化馆、5个美术馆、17个国有博物馆等,在20xx年省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中位列第一方阵。二是文化民生工程建设成果惠及民众。深化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20xx年起,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全部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13家,平均年接待服务对象超过4000万人次。实施政府采购“送戏进万村”,20xx年送戏演出21722场,实现全省行政村全覆盖,成为农村群众最欢迎的文化民生工程。启动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完成地面数字电视6个基础系统、9个发射点站建设任务,可覆盖全省35%的人口和39%的面积。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提质工程,建成全省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监管平台,成立公司,更新设备,组织片源,新片率已达50%以上。着力健全农家书屋长效机制,制定标准化方案,健全项目评估机制。三是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级评定。目前,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评定等级站1276个,其中一、二、三级站分别为354个、448个、474个,上等级率达89%。xxx市乡镇综合文化站覆盖率、上等级率均达到100%,街道文化站覆盖率达90%,其站舍面积均大于500平方米;xxxxxxxxxxx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有8个一级站、12个二级站、5个三级站,上等级率达100%,一、二级站率远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三)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推进xxxxxxxxxx等市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的同时,确定xx等12个县(市)进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xxxxxx社区文化建设、淮南市少儿文艺发展项目分别通过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验收;xxx市村级文化广场建设、蚌埠花鼓灯特色群众文化建设分别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xx。xxx市获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二是创新开展群众文化志愿辅导。建立了省、市、县、乡镇四级群众文化辅导员队伍,分级管理,不断壮大,截至20xx年底,全省群众文化辅导员达9300余人,其中省一级群众文化辅导员9人、省二级群众文化辅导员167人。全省各地结合本地特色积极开展群众文化辅导。xxxx区结合本地特色开展花鼓灯、少儿文艺等辅导培训。xxx县因势利导开展群众广场舞培训,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性、规范性和品位性。三是拓展服务渠道和空间。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各级图书馆、文化馆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向基层送讲座、送展览、送图书。农家书屋工程在试点的基础上推开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实现流动配书。文化服务向弱势群体倾斜,合肥市包河区试点建设农民工文化驿站,按“七个一”标准建设20个驿站,为农民工提供图书阅读、电影放映、文艺演出、技能培训、企业文化建设和农民工子弟艺术教育等文化服务。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亲情电话,免费供留守儿童使用。四是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十二五”以来,全省组织大型群众文化体育活动1722次。xxxx。各地群众文化活动层出不穷,“xxxxx等,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激发了干部群众参与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积极性。
(四)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一是民营艺术院团发展强劲。全省领取《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民营院团1500余家,占全国民营艺术院团总量的十分之一,占全省艺术院团的96%。20xx年,全省民营艺术院团演出场次30余万场,演出总收入超10亿元。二是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物流体系基本形成,电影、广播电视节目交易市场日益繁荣,动漫、网络音乐、网络游戏服务等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市场发展势头好。三是文化消费市场扩大,20xx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650.9元,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比重10.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735.1元,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比重9.2%。成功举办了以“好戏大家看”等“五看”为重点的首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直接拉动文化消费25.6亿元,我省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四个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之一。四是文化投融资体系初步形成,7家文化企业实现上市,居全国第五位;省属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试点成立文化银行。组建文化产权交易所和版权交易中心,成立文化领域行业协会,提供文化中介服务,文化市场更加活跃。
(五)文化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一些重点文化项目和文化骨干企业初具规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0xx年到20xx年,我省文化产业年均增长超过20%,成为全省增速最快的产业门类。20xx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970亿元,占GDP比重为4.65%;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33311个,比上年增长33.21%;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585个,居全国第10位。省属文化集团资产规模达356.73亿元;xxx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入选数并列全国第一。全省24家动漫企业通过国家认定,总数居全国第五、中部第一;xx州市中药文化成为城市文化名片,连续举办9届的国际已成为文化品牌。xxx县70多家柳编企业带动9万多人从事柳编生产经营,90%以上产品远销56个国家和地区。xx市20xx年确定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13个,全市16个文化产业聚集区全力推进,文化旅游剧目“xxxx等常演不衰。
二、主要问题
当前,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省会合肥至今没有综合博物馆,未能完成国家“十一五”期间就提出的`市级建成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目标要求。xxxx市文化场馆存在场地狭小、设备简陋、老化残损等现象。二是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偏远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以及xxx,公共文化基础较差、功能不全、人才紧缺,公共服务能力薄弱。三是虽然民生工程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推动作用明显,但在调研中发现有的文化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二)基层文化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数量不足,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短缺,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尤其匮乏。同时,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专业人员比例不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调研中,普遍反映公益性文化单位人员青黄不接,专业人才十分匮乏,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不能专司其职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我省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加之县乡财源不足,不少县乡主要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xxxx市县文化建设资金来源单一,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日常管理运行费用短缺;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寿县,文化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滞后。
(四)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一是区域发展不均衡,仅xxxx四个市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就占了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的半壁江山;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新闻出版、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数字文化、动漫制作、创意策划、文化中介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快,占经济总量比重不高,整体处于初始发展或自由发展阶段,效益差、产量小、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发展后劲不足。
三、几点建议
当前,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空前旺盛;二是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空前重视;三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积累,?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扎实基础;四是我省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大繁荣大发展的先天优势。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建议今后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标提质,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结合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我省即将出台的实施意见,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注重统筹兼顾,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基本建设,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面。既要尽快补足硬件短板,又要加快软件建设、坚持协同推进,实现资源利用和惠民成效的最大化。以加强整合、有效使用为目的,加快统筹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基础性文化设施建设,健全市级“三馆一院”、县级“两馆一场”,整合基层文化宣传、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继续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深化全省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联盟、博物馆展陈联盟建设,以强带弱、上下联动,推动公共图书馆阅读、讲座、数字资源和博物馆展陈资源向农村、向基层流转,文化馆(站)文艺演出、辅导活动向农民推送,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农村的倾斜力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地区、偏远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基层延伸覆盖,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使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布局、合理配置、科学组合。深化文化民生工程管理,重视建立建管用并重的绩效考核制度,把各级各部门对民生工程后续运行的管理、使用和投入情况纳入对当地政府绩效评估内容,严格考核,兑现奖惩,推动民生工程后续管理规范化发展。
(二)创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目标,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较大幅度地提高已纳入各级政府考核的文化建设分值,建立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检查督导机制。保证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设立公共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将公共文化阵地设施建设、文化人才培训、文艺创作奖励、群众性文体活动补助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广泛吸纳民间资金投资文化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建设各类文化设施,开辟有偿服务的文化服务网络,赞助公益文化事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既“送文化”,更“种文化”,综合采用政策鼓励、社会赞誉等手段,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提供设施、资助项目、赞助活动等多种方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格局。建立农村公共文化需求反馈和评估机制,防止“被文化”现象,形成以农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让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适销对路”。加强文化民生工程建设创新,塑造文化惠民新品牌。
(三)培训培养,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珍惜现有文化人才,切实抓好业务培训。鼓励在职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争取到20xx年,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人员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在文化系统内部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使现有各类文化人才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培养和提升文化爱好者、文化辅导员、文化服务志愿者,形成配置合理的文化人才梯队。二是灵活引进和使用基层各类优秀文化人才。从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转企、农村中小学整合撤并中调剂余缺,吸引高校毕业生从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打破人才体制壁垒,对引进的人才在编制落实、学习培训、待遇保障、干事创业等方面给予特殊关照,让其在基层能学有所用,真心实意留在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间的文化传承艺人给予经济上的支持,让其安心致力于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再创造。
(四)扶优扶强,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开发。目前我省文化企业大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应建立更加有效的优惠政策和人才激励机制,聚集政策资源、产业资源和安徽丰厚的特色文化资源,加快我省文化产业开发。一是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根据我省文化资源分布和产业特点,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形成错位发展优势,形成布局合理、重点突出、优势明显、城乡联动的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二是注重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资本的融合,加强战略谋划、总体策划,加强品牌培育、市场开发,大力发展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群和文化知名品牌,把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传统工艺、特色人才等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三是扶优扶强,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发展前景较好的文化产业企业,可以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继续抓好10个文化示范企业和10个文化示范园区(基地)等项目建设,将其打造成我省文化产业龙头企业。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8
近年来,民和县着力实施建设兰西经济区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青海东部门户新兴旅游胜地、省级旅游度假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旅游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面对省、市、县三级着力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需要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发展实际,以文化旅游带动新型城市化发展,努力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的新跨越。
一、发展现状
民和县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紧紧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深挖潜力,打造品牌,不断加大景区开发力度,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游宣传推介,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xx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85.62万人(次),同比增长17.2%;实现旅游收入22829.31万元,同比增长41%。目前,全县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处,国家3A级景区4处,2A级景区1处,星级宾馆2家,旅行社3家,乡村旅游接待点84家(今年新增18家),其中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9家,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7家,直接从业人员达3280人、间接就业人数达1.6万余人。
二、存在问题
多年来,民和县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经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新形势对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合力尚未形成。由于文化旅游的管理体制不同,对文化、旅游资源统一挖掘、整理、研究、开发,存在着条块分割、活力不足、利益冲突等问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没有形成。二是文化旅游结合领域不宽。项目建设存在着重资源、轻内涵的现象,对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够,品种少,层次低,难以对游客产生持续吸引力。三是缺乏文化娱乐项目。能够让旅游者真正融入其中的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项目不多,缺乏有轰动效应和市场带动力的娱乐产品。四是扶持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在“硬件”方面,财政扶持、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需进一步加强,在“软件”方面,实施品牌战略力度还有待增强,还没有形成叠加品牌效应,“大宣传”格局尚未形成。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文化和旅游部门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研究,及时协调解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制定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纳入县目标考核管理,建立指标考核体系。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大项目列入县级重大项目范围,加大项目支持力度。
(二)加大招商引资。通过市场机制、政府扶持和优化发展环境,激励景区、旅行社、餐饮企业等旅游产业主体做大做强,积极推进旅游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和重组,积极引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旅游领域,构建多元的旅游开发、经营、管理主体,敞开民和大门,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旅游企业集团来民和发展,包括知名旅行社、旅游创意策划机构、旅游人才培训机构等,激发产业活力,推动民和文化旅游业开放发展。
(三)加强整体联动。应实现市、县联动,部门互动,形成上下一盘棋,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围绕打造“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个青海省第三张旅游金名片,在落实政策、营造环境、招商引资、优质服务上定目标、定措施,出实招。应着力抓好旅游推进,制定工作时序,细化工作责任,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旅游任务的推进和工作的落实上,把共同的责任具体化为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努力形成推进旅游工作开展的强大合力。
(四)做好对外宣传。尽快确定民和县旅游宣传口号,积极推行“区域联动、行业联合、企业联手、媒体联姻、电子联网”的大旅游促销战略,精心选择一些主流媒体进行宣传,加快形成全方位的旅游营销体系。加大节庆活动策划组织促销力度,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互动”的宣传格局,扩大民和文化旅游的影响力。
(五)加强项目建设。从20xx年起,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工程”,每年推出2—3个重点文化旅游融合项目,集中力量、集中资金、梯次推进,干一件、成一件,构建大亮点,形成大循环。保证文化旅游融合项目用地比例,盘活增存量。加大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支持项目前期工作。
(六)优惠税费政策支持。在税收政策上,根据文化旅游企业的经营特征,实行结构性减税、调整税负。对重点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税收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给予优惠或者减免。对企业性质的旅游景区(景点)经营收入,享受西部大开发、小微企业、文化旅游等优惠政策。文化旅游企业可以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及招收农民工等方面的税费优惠政策。对投资城市交通、道路桥梁等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投资回收期内,给予营业税适当的减免。对旅游企业专门用于旅游营运业务的交通车辆等运输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提取折旧,并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对符合条件的旅游小型微型企业,给予适当的税费减免。为鼓励发展前景良好、理念超前、规划新颖,确有困难需银行贷款的旅游企业,每年按1000万元贷款额度,县财政给予60万元的贷款贴息。
(七)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旅游业综合性产业的观念,形成由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旅游体制推进工作体系。鼓励官亭喇家遗址等景区景点在体制机制、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创新探索,先行先试。学习借鉴互助北山等在体制机制的做法和经验,支持西沟自然风景区和松山原始森林风景区的建设,探讨旅游发展综合、专项和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等新路子,形成以促旅游发展新局面。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创新体制机制,成立全县旅游执法机构,增加人员和编制。进一步转变职能,推动管理职能的市场化、社会化进程。大力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培养、扶持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旅游企业。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9
日前,市政协成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课题组,围绕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市政协课题组认为,我市在文化产业管理上还存在双头管理、责任难以到位、国有文化资产与全社会文化资产相分离等深层次问题;尤其是行政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市场化要求,现有的文化产业的规划、优惠政策、文化产业资金配置,都并没有明确的绩效要求和清晰的评估方式,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为尽快改变我市文化产业小、弱、散的状况,市政协专题调研组提出了《关于通过体制进一步激发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活力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一:
改变多头管理现状
对现在分散在各部门的文化产业管理职能、人员、资源实行职能归一,在此基础上组建立责任机构,以改变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多头管理、又管不到位的状况。在确保文化产业具有健康的社会属性的前提下,对该机构工作考核的主要依据是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经济指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以促使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资源的配置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化。
建议二:
运作好国有文化资本
建立以资本化运作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机制。要把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从“政策性资金支持”为主转变为资本运作为主。关键是筹集并运作好国有文化资本。国有文化资本可从四个方面筹集:把全市现有的用于文化产业的各类政策性资金部分或全部转化为经营性投资基金;市国资或国有企业入股;市财政先期投入;全市文化产业税收按一定比例投入。
建议三:
统一管理国有文化资产
建立国有的文化资产、资源统一管理、支配或引导的体制。除已划归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管理的.报业、广电、演艺等国有文化资产外,属于国资控股或参股的文化资产,如华发、九州集团下属的文化传媒公司,亦可通过占有一定股份的方式,发挥文化产业管理机构的影响力。对国有文化资产进行统一管理的基本目的,一是更限度地发挥国有资产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二是通过体制、资产重组等方式,对国有文化资产盘活;三是减少开放国有文化市场的阻力,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力引进社会资本进入。
建议四:
建设强文产发展平台
建设强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要改变我市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抓手过少的状况,就要建立起不同类型的强平台,使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成为能够真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千手观音”。要建立几个关键性平台。一是要建立起创新孵化及产业化平台。二是建立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三是建立资本运作平台。北京文化产业之所以做得风生水起,关键就是在政府主导下建设了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平台。在对国有文化资产、资本、资源整合之后,我市还应建立相应的开发利用平台。
建议五: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
建立全面、科学、长效的考核机制。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意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在此前提下,要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考核。要能够准确评估我市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状况,以及文化的引领、融合作用。要解决干部任期制与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长期培育、长期布局的矛盾。需要建立既有短期、中期(5年左右)指标,又有长期考核指标的综合考核体系。
建议六:
发展公共文化事业
并行不悖地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实际就是一次观念变革:它使以前全部作为公共事业和意识形态的“文化”,分离出一部分可以赋予产业属性并按照经济规律去运作的内容。公共文化,不仅承载着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般需求,而且,也往往是文化产业的源头,存在着向文化产业转化的巨可能性。因此,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尤其是发展具有引导潮流性的文化事业,非常重要。在职能上,须把文化产业管理与公共文化管理区分开来,使用不同的考核和发展标准。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10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精神,配合省市政协开展有关文化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县政协组织人员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深入乡镇、相关企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的福建德化、永春和仙游三个县,围绕如何找准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切入点这个中心课题,采取召开座谈会、现场走访、专题讨论等多种方式,掌握具体情况,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形成本报告。
一、发展我县文化产业已经有了一定基础
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发展到较高程度的表现形式。
(一)我县文化资源的丰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我县文化资源种类多、品位高、潜力大:
一是种类多,积淀了以秋收起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山背、古艾国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黄龙禅宗文化为代表的禅文化、以九岭山脉次原始森林为代表的绿色文化、以黄庭坚、陈氏五杰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蚕桑、茶叶、供砚、木雕工艺制品为代表的特色文化;
二是品位高,作为中国革命重要历史事件,秋收起义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山背文化作为江南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符号、古艾国发生的历史事件载入《史记》、黄庭坚、陈氏五杰名扬海内外,宁红茶享有“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的美誉,表现出我县文化资源独有的魅力;
三是潜力大,我县独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方产品,只要扎实求证,认真规划,努力实施,就可以开创一门学科,发展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经济,具有深厚的潜力。
(二)我县文化事业的繁荣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是打造了文化品牌,培育了“双井之春”艺术节品牌,社会关注度、参与度显著提升;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传承、保护工作,全丰花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宁河戏”、“一圣仙娘花灯”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此次在全丰调研了解到,全丰镇充分利用全丰花灯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优势,组织民间艺人活跃在湘鄂赣三省边界地区,去年演出近200场,获得收入70余万元。目前,有广东、浙江等演艺公司邀请全丰花灯表演队赴当地表演;做大名人文化品牌,举行了黄庭坚草书邮票首发式、拍摄了《大宋才子黄庭坚》电视剧;挖掘红色资源,拍摄秋收起义专题片、组织了高规格的苏区论坛;成功申报中国“书法之乡”。
二是群众文化方兴未艾,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三是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高位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扎实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成全县乡镇网络整合,多措并举繁荣群众文化;四是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县委、县政府对保护工作高度重视,投资488万元对国保单位秋收起义纪念馆进行升级改造,投资7300万元对省保单位黄庭坚纪念馆进行扩建,投资80余万元对省保单位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进行维修。
(三)强工兴城战略为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近几年,我县强工兴城战略取得重大成就,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一是引进了以浙江义乌创业园为代表的一批小商品、手工装饰品企业。工艺品生产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新兴产业,具有劳动力密集、门槛低、见效快、增收明显的优势,能形成对文化产业的硬支撑;
二是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建设了黄庭坚公园、马家洲公园、大洋洲公园,在建的有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一批文化项目,为我县发展文化旅游奠定了基础。
二、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我县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显,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无法与其他产业相提并论,明显滞后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我县文化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
文化产业经营主要在网吧经营、印刷复制、电影放映、图书发行、书报刊零售出租、娱乐场所经营、音像制品零售出租、打复印、文体用品零售、室内棋牌游戏等领域,产业发展仍处在自发性状态,布局分散,组织化、市场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不能形成产业集群,经济效益差。
(二)文化资源挖掘整合不够。
资源开发能力弱,资源综合利用不够,开发各自为阵,缺乏有效整合,资源优势还不能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比如,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如何衔接,文化资源与蚕桑、茶叶、工艺饰品生产如何结合,没有一个协调机构来搞统一策划、对外营销,旅游部门推介景点,没有一份完整的导游词;作为闻名全国的宁红茶、双井绿,经过数十年努力,外包装品位得到提升,但是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没有被挖掘,仅见数种茶叶印刷了黄庭坚诗词,创新力、影响力不强。同时,文化产业市场不健全,文化消费水平低,市场容量有限,也制约了文化产业发展。
(三)文化创意人才奇缺。
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聚集能力不强,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发展产业所需的管理型人才、创意型人才、市场营销型人才奇缺,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外向型人才更为缺乏。
同时,由于人事编制部门的条件限制,使得文化人才“进不来、留不住”,外流现象比较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在万顺木艺公司了解到,因为文化创意滞后,该公司产品趋同化倾向明显,不能满足顾客求异心理,导致市场份额降低。该公司XX年销售额近1千万元,今年估计在200万到300万元之间,下降幅度明显。而文化产业本质上是创意产业,文化资源只是一个潜在的优势条件,如果没有强大的创意能力来推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那么再优秀的文化资源也只是形同虚设,创意能力的缺乏制约了我县文化产业发展。
三、其他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启示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调研组通过考察其他地区文化产业工作,深刻认识到文化产业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强烈感受到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种综合的效应,对于提升县域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县域吸引力,增加当地居民对本县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本地区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我县文化产业时不我待。结合其他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调研组归纳了几点对发展我县文化产业的有益启示:
(一)制订一个好的规划。
德化县人口31万,面积2232平方公里,该县于XX年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在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之外,重点发展陶瓷文化产业,注重挖掘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陶瓷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向上申报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创意基地,培育品牌龙头企业,引导陶瓷企业打造陶瓷文化背景与内涵,成功创建省级陶瓷文化示范基地3家,市级陶瓷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家;依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陶瓷雕刻技艺等文化资源优势,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促进了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目前,该县有陶瓷企业1100家,民营陶瓷研究所182家,XX年陶瓷产值82。3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4。23%,成为该县经济支柱。
借鉴该县经验,我县应尽快制订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对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制定科学计划。规划要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明确产业格局,合理选点定位、精心选择主导产业、明确发展方向以及发展重点。
(二)找准一个强的产业。
在发展文化产业工作中,要借鉴仙游经验,该县做大做强工艺品生产产业,当前聚集的资金过100亿元,生产厂家3300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年创产值160亿元,出口创汇1。25亿美元。我县发展文化产业一是要项目带动,以文化旅游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珍惜良好的发展态势,多部门协作支持尚达信公司开发的温泉度假旅游及双井村文化旅游项目,以此为修水旅游引爆点,带动其他旅游项目开发。二是品牌带动,依托祈福工艺饰品品牌,带动其它产品开发;做强宁红茶叶品牌,做优绿冬、一家蚕桑品牌,使之成为文化旅游的支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三是创新带动,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建立文化旅游、茶叶、蚕桑、工艺饰品创作基地,设立相关研究中心。
(三)出台一套实的政策。
根据我县实际,在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根据我县文化产业的特点,制定完整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本。所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应当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内容涵盖文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竞争政策、产业序列政策等。要把发展文化产业与工业项目一同对待,享受资金支持、税费减免及用地、用电等优惠。尤其要厚待有一定基础的企业,如全丰花灯艺术的传播、万顺木艺和传统贡砚制作艺术的传承。调研组了解到,全丰花灯虽然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是至今尚未通过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演出不合法,极大制约了该艺术的传播;万顺木艺的用材指标争取较难、融资渠道狭窄;以前有较大规模的工艺美术厂改制后,贡砚生产急剧萎缩,现在只剩下王令开的一个家庭作坊在生产,年产值不到100万元。对这些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内涵较深厚的产业,不能等同于一般企业视之,文化部门应该尽快完成全丰花灯表演的行政审批,林业部门要优先满足万顺木艺公司的木材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产业政策在调整当地文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应,体现产业政策的精髓。
(四)创新一套新的体制。
文化产业发展涉及众多行业,需要综合协调,一是要成立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或县政府主要领导兼任,统筹和协调本县文化产业的各项资源,定期召开协调会,分类指导,以加快本县文化产业的发展。考虑到我县已经成立文旅委并开展工作,建议按照“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模式,扩充文旅委职能,充实文旅委办公室力量,支持其承担起文化产业相关工作;二是创新工作机制,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专户专项使用;引导企业投资、社会融资,加快文化产业项目的规划、论证、推介等工作。
(五)建立一系列人才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对文化人才实行突破户口限制,突破部门、地区界限,简化人才引进手续。对急需的高层次文化人才的引进,要开辟“绿色通道”。
二是制定可行的人才激励制度。积极扶持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辟民族民间文化人才职称评审序列,建立相应的补贴和激励制度。
三是落实优惠的人才使用政策。利用优惠政策引导文艺工作者、经纪人、企业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图书出版发行及影视音像业、艺术培训展演及歌舞娱乐业、体育健身业等各类文化产业,扶持、培养、造就一批知名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家。
四是推行合理的人才培养办法,充分利用我县职高改扩建谋求新发展的机遇,开设应用课程,大力培养旅游、蚕桑、茶叶、工艺饰品等相关专业的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11
市政协“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四调研组在倪建华副主席带领下,于今年五、六月份就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情况通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本地文化企业及赴芜湖市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初步了解了我市文化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规模初具
我市现拥有安美文化艺术中心、合肥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4个,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新闻传媒、出版物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和体育产业等初具规模,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竞相发展。
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增强,据统计,20xx年我市文化产业拥有固定资产92.5亿元,比上年净增10.1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9个和1.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郑州、南京0.1个和0.9个百分点,增速达29%,快于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1.5个百分点,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7%。20xx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5.2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34%。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20xx年普查,合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各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9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为69.5%,比上年增长26%。
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增长明显较快,各行业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上年增长38%。合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领优势明显。
3、文化企业实力增强
国有文化企业发展迅速,广电系统近3年来经营创收平均增幅达15%以上,20xx年经营创收总额达2亿元,比20xx年净增4000万元,增幅达25%,在安徽省地市广电行业中稳居第一;文化系统截至20xx年底,国有资产达3亿元;合肥晚报20xx年经营总收入1.47亿元,广告收入9900万元,发行收入3440万元,总资产已达2.2亿元。
民营文化企业充满活力,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出现,涌现出“琴港演艺”、“璀璨明珠”、“阿里巴巴”、“安美文博”、“杏花印务”、“中设会展”、“儒林书业”等一批龙头文化企业。截至20xx年12月,我市网吧、音像、歌舞娱乐等社会文化经营户近3000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印刷、打字复印、出版物批零等经营户1100多家,从业人员2.2万余人,年产值38.8亿元;各类体育经营场所70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固定资产投入8.5亿元。
4、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初步完善。一批文化体育场馆和重点文化设施兴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20xx年~20xx年,合肥市市级财政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30亿元。
文艺创作精品迭出,一批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文化活动惠泽民众,形成了“广玉兰”艺术节、文化新春庙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成功举办了第16届世界美术大会、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活动、“两博会”、“文博会”等文化会展、文化活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获得了20xx年全国体育大会举办权。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12
一、XX市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工作情况
邹城是“邹鲁文明”的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生态资源丰富。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文化经济特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发挥作为南部主战场的重要作用,以实施“文化突围”战略为统领,以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发展为目标,以实施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为抓手,以研究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以完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为基础,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争创儒家文化保护传承的创新区、全国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目前,我市城乡文化产业已形成古玩书画、网吧经营、图书音像、歌舞娱乐、文艺演出、艺术培训、出版印刷等10余条文化产业链,共有文化产业项目99个,专业文化市场4处,其中3个省级文化产业项目(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XX市峄山文化产业综合开发项目,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XX市圣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省级文化产业经营单位铁山书画市场);XX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家(邹城万佳文化产业园、博美广告装饰有限公司、XX市飞鸿传媒文化有限公司、邹城在线、钢山剧院艺培中心、铁山公园书画市场、两孟管理处、峄山管委会、文化馆群星艺术服务中心、动感地带娱乐商务会所、北关科技文化苑);XX市级文化产业文明经营单位 3家(新华书店、钢山剧院、大世界娱乐有限公司);现有院线电影2家,电子游艺厅12家。
经初步统计,目前注册和掌握的我市文化产业重点经营单位为838家。XX市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为34256人,其中人才数为13600人。从行业分布上看,文化人才相对集中在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广告业等行业,图书、音像制品销售及出租、工艺及收藏品业及会议及展览服务业等行业人才则相对缺乏。
分析近年来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市场构成逐步扩大。上个世纪80年代,XX市文化产业经营项目还比较单调,当时的经营主体是电影以及少量的舞厅,经营单位数量不超过10家。90年代随着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文化市场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已形成了歌舞娱乐、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演出、印刷、音像、图书等十余个门类,初步形成了综合性的市场体系。二是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我市文化产业经营主体正由过去国有、集体经营为主向个体、私营、股份制经营为主转变,形成了个体、私营、股份制、国有、集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格局。其中非公有制比重逐步提高,发展势头迅猛。全市文化经营单位中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占85% 以上。三是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迅猛发展势头。自去年我市被列入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尤其是去年七月份,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文化突围”工作会议之后,全市上下思想高度统一,工作目标十分清晰,各镇街结合各自实际,规划明确了各自重点,文化项目,文化企业有了大幅度增长。文化产业发展为我市的科学协调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二、XX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规模偏小,缺乏亮点,对gdp的贡献不足。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较低。XX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较小。与周边县市区相比,差距较大,处于落后地位。全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数量虽然不少,但是总体规模小、发展慢、效益低,没有在地方经济中起带动作用的文化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较低。
二是文化产业规模效应不够,没有形成支柱型产业。目前,我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的'规模偏小,尚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大规模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缺少有示范带头作用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支柱性产业的增加值要求占gdp的5%以上,我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还达不到2%,整体发展比较缓慢,文化产业发展没有形成聚集效应,文化产业发展载体不成熟,文化产业成为支柱型产业的差距太大。
三是文化产业发展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我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孟子故里,儒风邹城”已成为我市独有的“城市名片”。但是我市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开发利用,缺乏叫得响的文化产业品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生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后续配套经营。大多数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创新,缺少能够体现我市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亮点。
四是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不高,对gdp的贡献率不大。目前我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高科技产业乃至制造业的融合度不深,造成文化产业的服务性功能也不是很突出,溢出效应没有受到重视,并由此制约了文化企业的升级改造和集约化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对全市gdp的贡献不足,文化辐射力更是有限。
五是文化产业发展专业运作人才紧缺。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支撑,尤其是高素质的领导和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具体而言,一是数量少,既懂文化艺术又懂经营管理,抑或擅长项目策划、文化经纪、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的复合型人才少,尤其是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二是专业化程度低,部分经营管理人员不熟悉相关政策、法规,不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不擅长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三是结构不合理,包括从业人员的行业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严重缺失,造成了文化产业创造力和竞争力的不足,制约了我市文化产业的后续发展,导致文化产业发展营养不良。
三、XX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推动文化产业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硬任务,必须想实招、求实效,抓重点、求突破,切实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一是研究出台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今年以来,国家、省、市陆续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国办发〔2014〕 15号)、《山东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鲁政发〔2014〕15号)等一系列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经济政策,为新一轮的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央、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规定,从我市实际出发,尽快研究和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快完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政策措施,努力做到结构好、布局好、效益好、可持续,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大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文化企业提供技术、人才、融资、产品交易等方面的高效服务,吸引社会资金和人才向文化产业流动。优化文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进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数字出版、数字舞美等新兴文化业态为支撑的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编制、专家论证等工作。
二是科学制定文化产业中短期发展规划。目前,我市尚没有制定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立足我市发展实际,充分结合全市的整体规划,尽快制定出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把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数字产品生产加工、出版印刷等新兴文化业态纳入园区发展,努力打造成为鲁西南地区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创意等产业的融合,积极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逐步形成富有特色、又有一定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域。以旧城改造为契机,规划编制特色文化街区,以广告策划、文化科技、娱乐游戏、网吧影城、艺术培训、花鸟书画等特色街区为重点,引导传统文化产业集中集聚联片经营,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
三是加快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大项目带来的是大投入、大产出,有没有大项目,有多少大项目、好项目,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质量和潜力。利用好现有政策和阵地,尤其是青岛保税区邹城功能区文化板块,实施对外合作战略,通过文化专题招商,用好的政策吸引和鼓励国内外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在邹城进行文化产业项目投资,使其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引领和带动全市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加速推进峄山整体开发,将规划中“山城园”逐一落实实施,打响“儒家文化第一山”品牌;通过对“两孟”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带动“三孟”景区项目;精心打造邹东生态休闲游、邹西湿地游,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同时,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文化企业品牌、区域文化产业品牌和新兴文化产业品牌。
四是要努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是支撑。我们要像发展工业、农业、城市建设一样,抓好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争取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上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要积极制定文化产业投融资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库和指导目录,把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纳入考核体系,逐步加大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的比重。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形成国有、民营、内资、外资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格局。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主动为文化企业排忧解难,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审批、管理、扶持、奖励服务体系,营造全社会关系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是要加快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文化产业的一个显着特性,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第一要推动文化与金融融合。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尤其是在宏观调控的形势下,争取金融支持更显重要。第二要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与旅游的联系非常紧密,要加强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旅游演艺品牌。第三要推动文化与现代工业、农业以及体育、交通、房地产等其他产业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09-13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11-06
【优秀】文化产业调研报告05-22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必备)08-06
[精华]文化产业调研报告08-07
(集合)文化产业调研报告08-08
[实用]文化产业调研报告08-12
(优秀)文化产业调研报告08-13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