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图形的面积评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评课稿,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那么什么样的评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评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组合图形的面积评课稿1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一个抽象的计算概念,是平面几何初步知识的总结与延伸,尤其是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理过程(不同于简单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蕴含着转化的数学思想,对学生今后计算复杂图形面积公式具有重要意义。听了吴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我深受启发。由于吴老师能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跳出教材,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大胆的改革,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教学互动,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转变教师角色,改善教学行为。
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在“以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中,吴老师更多的扮演着:引导者——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明确的导航目标;辅导者——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与支持,使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合作者——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与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二、重视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体性。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不但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更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时,吴老师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视度。这样有序自主的学习,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智能,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三、注重兴趣的激发,找准新旧链接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需要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吴老师在学习新知之前,借用猜一猜的游戏活动复习旧知。这样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找准新知的最佳切入点,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
四、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
数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本节课中,吴老师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了小华家装修铺地板这一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从中提出数学问题,为探索活动提供了条件,赋予了生活数学化的实际意义。在最后一个环节老师安排了一个联系生活的拓展延伸,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吴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充分体现吴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当然,吴老师的课也有美中不足,如果能在以下方面改进就更完美了。例如:本节课属于借班上课,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够深入,所以在时间把握上有点出入。
组合图形的面积评课稿2
今天,听了胡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一课,有点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数学的复习课也能上得如此轻松。
胡老师这堂课的最大亮点就是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挑学生最喜爱的游戏卡片做载体,将整个课堂转化成大家玩卡片的形式,在“玩中学,学中乐”的和谐氛围之中上完了整堂复习课。
亮点之二:精心设计复习内容。
胡老师在充分熟悉教材、了解了上课班级学生的'能力、兴趣的实际情况后,特地自行设计了一整堂适合这班学生的复习内容,并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使本堂课能够顺利、圆满的上下来,工夫真是十分了得。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胡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胡老师的爱生之情,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当然,如果胡老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多些关注学习有困难学生的体验,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的话,我想本堂课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个人认为仍然有一些需要共同探究的地方,比如:
1、数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归宿。本课的最后,是否可以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我想通过联系实际,计算面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这样,会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我觉得学生的练习内容是否过多,以至于学生在最后一两题,由于考虑的时间过短,多数学生没能独立的计算出来。而且,最后第二题有多种解决的方法,如果前面的时间花的少一些,而将练习的重点放在这里的话,感觉思维的层次又提升了不少。
另外,当出现许多学生一下子解决不出时,我们可以采用同桌合作或是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必要的合作学习。
组合图形的面积评课稿3
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追求有效是我们教师进行教学的永恒主题,有效教学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对此我们学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下面我结合逯老师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课堂教学进行以下点评:首先谈一下我对本节课的总体感受:高效,简单,明了。所谓有效,逯老师在教学设计上能实实在在的落实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本节课并不是要教会学生求几个组合图形的面积那么简单,而是让学生体会到割补,转化的方法是求未知平面图形面积的重要策略,当学生真正获得了策略的知识方法的知识的时候,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谓高效,逯老师在处理分割方法这一部分时,不但能引导学生懂得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方法也将越简单,同时又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的条件的关系,有些分割后的图形难于找到相关的条件,那么这样的分割方法就是失败的。其实这就是在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怎样是简洁高效的。所谓简单,逯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不多,但是就是那么几句简单的话,既抛出了本节课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又引导,帮助,合作式地与学生共同解决了问题,我认为这么简单的语言,这么简单的上课法,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它决不是把教学简单化了,而是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
所谓明了,整个课堂教学一目了然,思路清,设置了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组合图形面积的学习,知识的应用与拓展,三个版块,这三个版块前后衔接紧密,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其次我重点谈一下逯老师在本节教学中的亮点:
第一个亮点,他能围绕着学生的学设计教学思路,以学定教,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开始,逯老师就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为学生探索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新知,为老师有效教学搭建好了研究的桥梁,调动起学生探索组合图形的面积的学习需要,也使该导入环节成为实现学生情感,能力目标的重要手段,然后教师就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在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的基础上探索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如:学生可以把该图形分割成两个长方形;分割成两个梯形;还可补上一个小的正方形,使它成为一个大的长方形……当然还允许有别的方法存在,接着教师在引导学生交流,验证自己的`想法,看自己没想到的方法有哪些,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的学习其他方法。这样有序的学习,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智能,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也教给了学生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个亮点转变了教师角色,改善了教学行为,使教学效果水到渠成。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在以发展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告诉学生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激励学生思考,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逯老师更多的体现为引导者—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导航目标,即如何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辅导者—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与支持,使学生能够比较轻松的完成学习任务,即逯老师为学生创设了大量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并归纳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合作者—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如本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不但共同巩固了已学习过的基本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而且另一方面师生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明确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第三个亮点教师着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师生,生生平等融洽的自主学习的平台,整个教学过程,逯老师敢于放,也特别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并得到鼓励和尊重,在整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人人参与,全程参与,而且参与还有一定的深度,表现出主动,积极的自主学习的欲望,课中有几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有根有据地回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都源于有这样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逯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充分体现逯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我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组合图形的面积评课稿4
刘师上了节《组合图形的面积》这节课上的很成功,首先刘老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气氛愉悦,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参与性高,刘丽老师的教学安排层层递进,学生思路开阔,在提高学生的空间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下面我从几个环节简要说一说这节课。
首先刘老师从拼图活动的游戏导入新课,为学生提供一组简单的平面图形并提出拼轶闻要求,选择了几个基本图形,拼组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图形,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发展空间观念,接着刘丽老师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这些图形像什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从中让学生体会到组合图形的组成特点。然后刘丽老师小结:虽然拼出的图形不同,但是都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拼出来的,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第二个环节是情境引入,提出问题。让学生估一估后引导学生自主课堂,合作交流,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分别添补。刘丽老师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主体得到充分发挥,参与热情高,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炽的重难点。
第三个环节是实际应用,拓展提高。刘丽老师在练习上采用不同的形式,利用多媒体直观、动态地演示拼组,分割,添补等操作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使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设计了层次不同的练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发展学生的智力。
总体来说,这节课上的扎实,有效。“实”中求“活”,“活”中求“新”。在活动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节最满意的一堂课。
组合图形的面积评课稿5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是学生学过基本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把基本图形进行整合。本节课古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下面我用有效教育的经典性评价方式对这节课,从“三性”、“三动”进行点评。
一、三性
1.知识性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是对组合图形进行分割成基本的平面图形。本节课我们看到古老师对此知识点的确定是正确的。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知识点落实的梯度,老师先出示一个简单的组合图形,让学生分成哪些的基本图形,再让学生求老师家客厅的面积,最后求队旗的面积。使组合图形的分割落实处,知识点的有效强化达到了数学课程的`基本量7~12次。
2.个性第一方面本节课古老师对教材进行了个性化的处理。精选挑选教材内容,求客厅和队旗组合图形的面积。第二方面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和表现,具体表现在,老师让学生自主选择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自主选择图形的分割法。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3.创造性教师设计、组织的探究方式,由基本的平面图形入手,到平面图形组合成组合图形,组合图形可以分割成哪些基本的图形,一步步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我有不同的分割法。
二、三动
1.主动这节课古老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在出示组合图形后,让学生自己作主:你想解决什么问题?你用什么方法求?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体现了学生自主学生的特点。
2.互动一是师生互动,在分割图形时,学生说,老师画,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师生的互相约定等,二是生生互动,要节课,古老师安排了一次两人组,同桌互改,给同桌画笑脸,二次四人组,小组合作时,亲和力好,能共同合作,做到了互相关注,注意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坚持把任务完成。小组的合作这个环节体现了平台互动中倒置性平台的特征。
3.能动由于老师教师设计、组织的探究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建议
本节课古老师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把主动权放给学生,但老师只顾走自己的设计,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生成,由此而生成的精彩的课堂被错过了,如学生在展示各组的组合图形分割时,没有充分地引导,老师的主导作用在这里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
组合图形的面积评课稿6
听了我们学校王老师所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感触很深。王老师是我们学校的老教师,但是课前的准备工作却非常充分,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这点非常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学习。对于王老师的这节课,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一、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王老师从复习导入,复习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几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引出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然后通过提问学生:还想知道组合图形的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出面积,很自然地引出课题,然后学习例题:组合图形的面积怎么计算。更难的你会不会?引出后面的练习,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整节课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过程流畅自然。
二、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重点是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难点是组合图形怎么分一分,但是王老师这节课很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王老师在让学生指出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的时候,就让学生讲出由什么图形组成,还可以是什么图形和什么图形构成,让学生形成分一分的意识。在学习例题的时候,王老师也让学生用多种方法去分一分。在练习中也一样,学生提出一种分法,王老师就导:是不是还可以有不同的分法,让学生去尝试用多种方法分一分。因此,学生在做练习3的时候,都抢着回答“老师我还有不同的分法”,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三、适当引导、铺设台阶、降低难度。
《组合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等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王老师在导入的时候,复习了一下前面五种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给了学生一个台阶,降低了难度。第一个练习是计算房子侧面的面积,学生一下子还不知道怎么下手,无所适从的`时候,王老师引导学生怎么去分,让学生先会分一分,然后再计算。王老师适当地引导铺设了台阶,学生的学习降低了难度。
四、强调认真观察、注重习惯培养。
首先,王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的培养。在例题学习的时候,王老师就非常强调认真观察,甚至还板书出做题步骤:
①认真观察。
②分一分。
③算一算。
在做练习的时候,都是先给学生观察的时间,而不让学生马上动笔。其次,王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管是在例题学习还是在练习中,都会提问学生“是不是还有别的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等等,让学生认真观察、分一分、选择最简单的办法算一算。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王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在这堂课上,学生不但学会了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在数学思想和方法上有所收获,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里,我也有两个问题与大家商讨一下:
1、组合图形的概念,王老师板书的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成,这样的说法是不是恰当?“简单的图形”是不是应该改为“基本图形”?
2、练习二:做一面队旗要用多少布?这题在让学生说出怎么分之后,再让学生找一找数据,底在哪里?是多少?高在哪里?是多少?这样让学生学会去寻找隐藏的数据,是不是对教学效果更有帮助?
组合图形的面积评课稿7
最近听了几节课,收获颇多。
在宋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一课中,由于教师钻研教材透彻,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展示,在实践操作中悟出方法,在讨论辨析中进行方法优化,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一、体现算法多样化。
在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展示已经发现了几种方法,对于多种方法,教师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去掌握,而是让学生分析这些方法的优劣,并阐述理由。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反思得出: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要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基本图形。对于分割的方法,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方法也将越简单。
二、渗透数学割补的.思想方法。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利于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本节课学生展示完方法后,教师引领学生把解题方法分成两类:分割和添补。之后学生用这两种方法进行运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学会了数学思想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很大帮助。
三、体现高效课堂理念:以学生为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学得的知识才最深刻。本节课宋老师充分尊重学生为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展示。组合图形的概念让学生在操作中建立,组合图形面积得计算方法,让学生在画一画、算一算中发现,计算方法的优化选择让学生在讨论比较中悟出,可以说老师说得很少,基本上都是由学生自己展示评价,充分发挥了学生得主体作用,老师在这里只是一个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
赵老师执教的内容是“分数与整数相乘”。这是六年级分数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课堂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强化算法的探究。
课堂上教师多次启发学生,请学生说说十分之三米表示什么?学生用连加知识来解决,即3个是多少?用×3来计算,然后,利用连加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再说明分子3×3的道理。3表示什么?另一个3表示什么?让学生深入理解算理,明白分数乘整数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作分子的道理。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二、灵活运用最简方法。
课堂中学生计算结果出现最后约分的情况,这种方法也是可以的。教师还指出一种,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这样可以化繁为简。主要让学生明白答案必须是最简分数的同时,也要仔细想想,是先约分再计算简单,还是先计算再约分简单,实现算法的优化。
其实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关注一些细节,教学的行为就能不断改善,教学的效益就能不断提高。
总之,这两节课改年级的课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点拨引导,适时补充点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都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组合图形的面积评课稿】相关文章:
组合图形面积评课稿03-16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评课稿04-02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评课稿04-02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05-31
组合图形面积的教学设计02-09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04-07
认识面积评课稿03-19
《认识面积》评课稿03-02
圆的面积评课稿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