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历史教学最新工作总结

时间:2024-11-14 10:10:31 历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一年级历史教学最新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一年级历史教学最新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年级历史教学最新工作总结

  本学期,紧张有序的节奏即将结束。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我在办公桌上反思了很多。从一个对教育教学了解不多的新人到对这个职业的感知,都记录着一个坚持教学追求的老师成长的印记。在此期间,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焦虑与满足将一起转化为本文,以鼓励自己不断超越和追求卓越。

  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逐渐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初中生可以学习一些更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主要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图和强烈的好奇心,经常思考一些有趣的事情。只有充分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确定教学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本学期总结如下:

  一、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教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总结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达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了满足这一要求,一年级历史教学是“长征”的第一步。教师应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注意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的联系。例如:孔子。学生们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大教育家孔子”。一年级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大教育家孔子,还要学习孔子作为大思想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教学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孔子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首先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其次,要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理论。再次掌握孔子的理论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中国封建文化20xx多年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这样一步一步,不断改进。

  二、激发学习兴趣是引入门道的第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者。兴趣具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将非智力因素转化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种成功也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的形式进行的,初中生已经了解了一些与初中课文相关的故事。让学生把小学的故事和相关课文结合起来,在讲台上讲故事。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努力去做。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勇气和勇气,而且尝到了当小老师的味道,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另一个例子,巧妙地设疑。“思维从惊喜开始”。惊喜和问题也是兴趣的起源。只有当学生对某一现象感到惊讶和怀疑时,他们才愿意探索。学习“中国古人”一课,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和猿有什么区别?人是动物吗?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谁是中国最早的居民?他们长什么样?吃什么?住在哪儿?假设每个问题都是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就等于找到一个“宝藏”。把学生放在“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在历史的隧道里寻宝。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示,学生们不断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他们继续前进。

【初一年级历史教学最新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初一历史教学总结12-16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05-16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0-15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0-26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12-16

初一历史的教学计划04-11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05-27

最新初一历史说课稿君主集权强化03-04

最新初一历史说课稿原始农耕生活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