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读后感

时间:2024-11-15 12:27:25 文化 我要投稿

《中国文化》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文化》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文化》读后感

  《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1

  最近读了许倬云先生的《中国文化的精神》,觉得这本书易懂,适合我们高中生阅读,我认为,这就是中国文化该有的样子,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存在状态。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简而言之,脉络很清楚。经史子集、书卷浩繁,不脱“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五经”之渊薮;百家争鸣、三教九流,亦不脱“外儒内法,剂之以道”之底色。经两汉东晋、隋唐两宋,印度佛教传入中土并且逐步融入我国传统文化,与民间的神鬼传说、民俗信仰合为一体,成为共生共存的人际网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观念相互交织,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

  全书正文总共十章,涉及中国文化里的生活美学、宇宙观、多元秩序、宗教信仰、人际网络、古典小说等内容,可想而知,这么多的主题,不可能一一深究,那么许先生又是如何将文章做到容易理解的呢?我觉得,他做到了两个字——普及,真正的雅俗共赏。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的`故事,在第三章神鬼故事的传说里,作者分天、地、人间三个部分讲述自己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从家庭的长辈、乡里的父老以及朋友的谈话中所取得的材料,例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梁祝、孟姜女哭长城等耳熟能详的悲惨爱情故事。也有大禹治水,李冰治水,张渤治水等人类对抗自然的故事。亦或是蛇妖、狐狸精、鬼魂等民间故事常见的主题……这些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浅显易懂,让读者能够更深入的理解,这就是“文化下移”。一些简单的故事让平民百姓读懂,初步了解中华文化,接着一传十,十传百,口耳相传,各有各的特色。北魏孝文帝占领中原之后,必须进行改革,向中华文化学习,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强大之处。一切想占领甚至吞并中华文化的企图终将破灭,最终也会作茧自缚,被中华文化兼容。中华民族是迄今为止唯一保留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华文化也是世界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只要中华文化还在,中华民族就不会灭。这也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国文化精神的本质是什么呢?许倬云说,“我希望在本书中从中国文化在天、人、群、己,理想与现实间的各个角度,呈现这个长久传承的文化的特色”。是的,这样的文化精神需要传承的。许倬云对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研究,历来贯串一致,并且不断深化。他很擅长吸收他人著述里的营养。比如,他对中国人宇宙观、生命观的看法,有许多成分来自于冯友兰先生作于抗战时期的“贞元六书”,他希望继承“贞元六书”所陈述的大方向,以及提示的新人类精神,重新抵达天人合一的境界。本书的另一个源流,是费孝通先生在社会学领域用以陈述中国人际关系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即,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同心圆网络,从自己开始,扩散为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亲疏远近,确立了身处网络的个体的权利和义务。许倬云以自己家乡无锡作为例子,呈现了传统伦理丢失后的乡村的衰败。作者潜心研究,做到了古今一贯,就是为了更好的将故事讲给读者听,将文化精神呢传承下去。

  顾炎武有言:“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本书,浅显易懂的足以明道,厚重的文化精神又显示出其救世之内涵,这很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2

  用了一个晚上读完了何兹全老先生的《中国文化六讲》,不得不再提到“大家小书”从书理念,何老先生这本书真的属于一本小书,简单易读可以读得很快,但是从主题来讲,这又必然是一本“小书”无法承担的——何老先生讲得是“文化”。本书只有六个章节,全部是何先生为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思想文化史研究室研究生所作的中国思想文化问题的讲座内容。六讲内容,围绕着中国文化的起源、背景、发展及未来前途展开探讨,可以说是比较全面,普及性的一面要强过学术性,适合想要对中国文化有个粗略宏观了解的读者。

  我更感兴趣的是老先生在书里的论断性内容,比如,何先生认为,中国文化自始至终受到两个社会因素的影响,一是农耕生活,二是家族本位,这是中国文化的根源,一个是外在的根源,一个是内在的根源。另一个何老先生归纳中国文化的四条主流:天命思想、伦理观念、大一统思想,中庸之道。这些论断简单毫不拖泥带水,也是这六讲的主旨内容,然而,这些精简的内容却需要一个历史学家耗尽平生所学,深思而得之。除此之外,更多的历史资料的简略介绍,只能说比我们的高中课本更详实一些而已。我想这也是“大家小书”的.真意,读者可以按需所取,而这本书里的精髓,即是何老先生毕生所学后的论断。

  时间的车轮已经划到了20xx年,何先生20xx年已经作古。客观地来讲,文化讲座亦有时代性。很多老先生书里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这也是读者阅读时需要甄别的。比如,笔者很难理解,老先生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所做的假设,对于慈禧和光绪的争权,孙中山先生的早逝,以及对袁世凯的不满,在论述中出现多次。老先生甚至做出假设,如果慈禧、光绪联手,如果孙中山先生的思想能得到贯彻,中国许是会现实君主立宪,也许会现实真正的共和。我们都知道,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时势造英雄,也许英雄的出现,是天意也是后世的定论。不管怎么样,太平天国失败了、义和拳失败了、戊戌变法失败了、洋务运动也失败了,而失败的原因,绝不可能是因为当时是中国没有一位明治天皇一样的人物。自然,慈禧与光绪的眼界和胸怀,对当时世界的认知是原因之一,甚至是重要原因,但是隔过这些历史尘埃回看过去,这绝不可能是决定因素。归根究底,中国文化心理因素、中国人的国民性、当时的历史环境……林林总总,每一个小的分支都不是那么容易下定论的,如果用六讲来归纳论述,显然太为难这本“小书”,而且也为难了十多年前写出这些文字的老先生。自然,对于国家的发展,他必有深切的感触,爱之深哀之切,然而,用再过将近十年的眼光来看,国运就像一个人的运气,如今我我们,已经不惧谈论痛苦历史,这就像一个人,大抵也是要走许多弯路才能真的认清自己。放在20xx年来讲“中国文化”,我深信,讲义中的某些自然流露是另一番景象了。

  时至今日,其实中国依然是家族本位,依然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有种学院的排外,依然与建立在崇尚个人的心理基础上的西方不同,但是,我们也找到了适合自己文化心理的发展道路。很难说崇尚个人、追求自由是好与坏,在文化领域的探索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所以,今天我们读这样的书,不能独立于时代之外,自然也不能做出任何假设,只是客观地看待与甄别阅读即可。

  《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3

  之前对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化课》只是略有耳闻,直到学校统一给我们买了此书籍,看了几页书竟然愈发不能自拔,也许只是其中的一两句话触动了我的灵魂深处,我反复的咀嚼着,累的时候就听着喜马拉雅有声书继续学习着…

  文化是什么?

  作为一名艺术出身的我来说,其实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好像我们身边的一切生活方式、古建筑、生活习惯都可以算是文化,好像又都不是。

  1

  余秋雨先生在这本书的第1个部分就给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他认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它是一种集体人格的民族化体现。简单的来说,中国人的饮食、家庭观念以及我们踏实肯干的民族精神都属于中华文化。

  2

  中华文化的认知

  在给出这样定义之后,第2部分作者从诗经开始讲起,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到后来的程朱理学都有所涉猎,最后又将明清小说这部分单独拿出来讲,让我们对于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这一部分也让我感受到老先生学富五车的知识背景。

  3

  中国文化必修课第3部分讲的是中国传统的一些哲学观点,作为一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不是特别感兴趣,这部分就没有细看。

  4

  第4部分讲的'是中国文化的优点和缺点。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循规蹈矩,轻视创新思维,更强调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感受。但正是这样一种传统文化,使得中国人民的凝聚力非常强大,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而中华人民勤劳刻苦的民族精神,又让我们在5000年的历史中即使遭遇重创亦可重新走向辉煌。

  书的最后一部分在以上的基础之上梳理了中华文化发展脉络,希望我们年轻一代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壮大。

  读完这本书,一时之间原本在我脑海中杂乱无章的中华文化,赫然历历在目。

  中华文化从李煜被俘虏开始呈现出一种崭新的发展方式。宋朝之后逐渐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种植技术和各类新型发明不断涌现,中华民族的人口也突破1亿。在当时宋朝甚至是经济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像宋朝出现的活字印刷,指南针等,也为人类文明的传播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宋朝时期的梦溪笔谈算术九章等也是在世界文化科学史上非常重要的著作。

  如果说唐朝是封建王朝的最强音,宛如一帘巨大的瀑布从九天陨落,宋朝则像是瀑布之下的一泓深泉,承载了唐朝时期飞流直下的水幕,并将其统一整合,全部囊括在自身的文化当中。余秋雨先生还特别指出了宋代的几位文学天才:一位全才,两位高官,三位战乱诗人。苏东坡才高八斗,令人敬服,两位文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人格魅力,光辉闪耀。

  三位战乱诗人其中之一的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丈夫战死,作品呈现出鲜明的转折。从他的诗句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那种悲凉和超脱世俗的灵动。

  而陆游和辛弃疾则是驰骋沙场的战士,他们的背景是整个宋朝的衰落,他们的梦想是渴望九州统一的大唐盛世。余秋雨先生所列举的这几位人物,完整的涵盖了宋朝文化的核心内涵。

  在余秋雨先生的一步步指引之下我对中华文化的脉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老师,之前对于中国古典文化一知半解,认为只要把自己教的学科弄懂就行了,在读完余秋雨先生的文章之后,我感受到文化、艺术、音乐、礼教这些都是浑然一体的,深刻的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内涵,才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指导学生。

  作为祖国的园丁,我们教师也应当消化和理解中华文化,将它发扬光大,引导学生进一步的认知。

  《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4

  手捧心爱的书籍在这漫漫冬夜中细细品读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在读了这一本书后,我浮想联翩,好像是看到了孔子、庄子、孟子等大教育学家就站在我的面前,向我讲述着他们的教育之道--------------

  首先我们来说下大圣人孔子他对老师的要求是要对待学生诲人不倦,何为不倦,就是不能没有耐心,对待学生,尤其后进生尤其重要,要不厌其烦地教育他们。还有一句是“学而不厌”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之余还要不断地充电学习,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素养,不能得过且过,敷衍塞责,这样必然会误人子弟,自己也会被社会所淘汰。其次做为老师还要做到仁且智,就是做为老师要达到较高的人格境界和师德风尚,就像陶行知所说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不仅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再次作为一名老师也要做到温故而知新,就是在温习旧知识时要能有新体会、新的发现,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知道自己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过去,也要知道现在社会的新学问,不但国内的事,国外的事也要清楚,古今中外都要了解,所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告诉了我们如何能当一名合格的老师,而《学记》一文中却告诉了我们具体的教学原则:

  一、教学相长原则:指的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相长是一种美好的教育境界,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得成长的营养,教师从学生那里得到鲜活的教育素养。

  二、预见性原则:指的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有预见性,要预先采取教育教学措施以防止学生不良行习的发生。比如在上课前我们会让学生练习一些口令,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比如:一二三、我坐端小嘴巴不说话小眼睛看黑板等,这就是要求学生做到注意力集中,用口令告诉他们要遵守纪律,认真上课。

  三、适时性原则: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教育,如果错过了教育时机再进行事后补救,尽管非常勤奋刻苦地学习,也很难取得成功。

  四、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时时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识水平,二是要考虑教材的难易程序,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深浅进行教学,不能以小教深,以大教浅。

  五、相观而善原则:提倡师生、朋友、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彼此取长补短,发挥集体作用。

  六、长善救失原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种种缺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坚持正面地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学生的缺点转化为优点。

  七、藏息相辅原则:正课学习与课外学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互相促进;学习与休息兼顾,使学生乐学而亲师。就是在孩子学习正课之余,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第二课堂学习,比如我校就开展的有拉丁舞、轮滑、合唱、足球、篮球等兴趣课堂,让他们在这些课堂中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实践能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使其自我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古代教育学家的一些教育思想,再结合当代的一些教育理念,这样一本有营养的好书宝典实在值得大家细细品味,尤其做为老师,是我们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的一本必不可少的藏书。

  《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5

  前段时间,闲逛书店无意中发现一本书《中国文化》,作者是历史大家——吕思勉先生。

  客观讲,个人对于吕思勉先生了解不多,关于他的作品更是没有读过,但是书中的内容编排,以及推介说明还是让自己入手买了一本。

  近日断断续续读完此书,有一点心得,简单分享如下:

  1.全书内容丰富,参考价值大

  《中国文化》一书,281页,分为18个主题展开,从三皇五帝到民国期间,也就是覆盖中国历史5000年。此书不是中国通史,但是分门别类的说明,却是深刻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非常不错的书籍。

  吕思勉先生,生平年表1884-1957年,也就是从清末到新中国,与陈垣、陈演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当然以上几位历史大家,也是成名在民国期间。

  书中从“婚姻”专题开始,而后到“宗教”专题结束,书中内容旁征博引,内容非常丰富,在论述每个专题时,作者有自己的见解,同时大量引用古典史籍对于某个专题的说明,或者说佐证自己的观点,此处可以看到吕思勉先生看书颇多,另外从作者引用的书籍,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相关经典史籍。

  2.作者观点鲜明,观察入木三分

  不同于普通书籍,《中国文化》一书对于自身观点也是毫不避讳地道出。尽管无法获得本书的成书时间,但是结合先生的生平,此书应该是1957年前发表,或者是后世基于吕思勉先生的作品编辑而成。书中很多观点,即使放在现在,读了都让人耳目一新,确实了不起。

  关于作者观点,从开篇的“婚姻”专题,作者有非常鲜明的男女平等观点,近代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工作是时代的进步;又如对于古代婚姻,原始社会更多是群婚,财产私有制之后,买卖交易盛行,婚姻才演变成为一夫一妻,乃至后来对于女性的约束。

  又如对于三皇五帝时期很多事情的说法,作者一般辩证看待,既看到古代传说和记载有一定的合理性,又看到不免有杜撰以及今人托古之嫌。很多上古时代的记录,作者是有明确的判断的,这一点应该说难能可贵。

  再者,作者也有明确的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财富即权力”的见解,不同社群对于财富的占有和创造,就会对国家制度、家庭制度和人际关系产生根本影响。换言之,这可以视为历史唯物主义当中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另外一种表达。

  此外,书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源头——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也有较多描述,指出儒家的不足,以及法家的务实;同时也看到中国的.社会改革,自从王莽新政失败后,实际上王朝更替命运就无法避免了,中央集权、土地兼并、豪强崛起的矛盾一直存在。

  3.此书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中国文化》一书内容丰富,可以说如果某个人要了解中国历史某个专题,这本书应该可以纳入其重点参考书目之一。

  对于大多人而言,如果要更好地了解书中内容,最好是先读一本中国通史,对于中国历史发展脉络有基本了解,而后再读此书,应该说读下来对于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当然,可能是时代原因和作者表达文法习惯,书中表达有点偏文言文,个别地方表达使用古语,如果要细细研读,需要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

  个人涉略的历史书中,对于许倬云先生的历史书籍,印象深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也是感受颇多;易中天先生对于中国历史的通俗表达,也让自己获益不少;此次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文化》一书也是让自己有所增益。

  《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6

  文化是民族的符号。一个民族的崛起,除了经济发展的强盛外,更为重要的是文化的繁荣。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黄腾达,中国文化的复兴也迫在眉睫。

  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虽历经沧桑,但仍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巅,文化的薪火相传居功厥伟。中国文化不绝,中华民族便不灭。在这个意义的基础上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成了青少年及炎黄子孙的首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国学诵读的持续深入,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增,对经典神话的关注也越来越高。浩瀚大地,轻闻诵读之声,细品传统经典,蔚然成韵,萦绕于心。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悄然重现旧时的辉煌!所谓重回辉煌,就是在新的时代将老祖宗留下来的不可磨灭的“神迹”发扬光大,在此基础上改进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人心包括思想。这一历史性的创举带来的将会是青少年宏伟的未来,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将是全国的荣幸之至,乃至世界!

  书中描写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成度极其活跃,文化程度极其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候,孔子、老子、孟子、韩非子等诸多名人前辈并作绝世佳话,儒家、法家、道家等百家蜂起,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巅峰,也因此奠定了中国文化坚若磐石的基础。其中最令人铭记于心当然是儒家学派的学说。

  儒家学派是春秋末期的孔子呕心沥血创立的学派,是当时最被世人认可的的一派,也是百家争鸣中数一数二的强者,居十家之首。并创作了许多举世闻名的佳作,譬如《论语》、《孟子》、《荀子》等。其中,《论语》是迄今仍广为流传的著作。但成为现代人熟记于心的,不过尔尔罢了。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人不懂自己老祖宗倾心付出的著作?为什么曾经中国文化被“埋没”了些许时日呢?为什么是中国人却抓不住真正的中国魂呢?可能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促使中国文化得以“隐姓埋名”。科技的发展虽然使时代更加先进,但文化一类,着实不如古时了,科技这把双刃剑,无情的削去了中国不可缺少的文化。

  现在的学生们日夜与手机为伴,对父母的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老师没有应有的尊重和爱戴,处处犯犟;对同学不以礼待人,总以武力相逼;每句话不带脏字就不舒服,油嘴滑舌,出口成脏,整日胡言乱语;对自己做错的事情想的是推卸责任而不是主动承担责任……

  而本书恰恰把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描写的淋漓尽致,面面俱到,令人不禁浮想连翩。书中写到紫禁城、天坛、兵马俑、民居建筑等一处处有形实物,又写到书法、绘画、京剧等一系列艺术品。在作者的笔下,他们有着非同一般的生命色彩,尽情的伸展着他们娇嫩的肢体,显露他们活的精神。都凝聚着中国人的生活情趣,我由此看到了一个多彩的、流动的新世界。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本书的重点,集各种文化特色为一体。中华文明历久不衰,可能与中国的灵魂——中国文化有关。

  中国人民现急缺民族精神,而中国文化就是最好的补药。了解中国的文化,就能透彻的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能体会到作者奥秘的内心世界,更能了解中华民族历经浩劫不灭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

  《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7

  梁漱溟,应该有不少人对他有印象,而他写的《中国文化要义》以及《东西方文化极其哲学》,应该也有所耳闻。今天先介绍一下《中国文化要义》,其另一本著作《东西方文化极其哲学》留着后面有机会再来介绍。

  梁漱溟有着“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一生著述颇丰,存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唯识述义》、《中国人》、《读书与做人》与《人心与人生》等。

  《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思想急剧碰撞的年代的背景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状况、文化精神及其产生的要素和发展的历程。其文笔通达、思路清晰、旁征博引,充分彰显了梁先生的才华横溢。文中最引人注目的对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细致分析更让我们叹服先生真无愧于“中国最后的'大儒”之名。

  可能有些人觉得,梁漱溟先生脑子里有一股守旧之风气,但是在我看来,他的很多思想都是超前的。 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漱溟先生的思路是:首先将中国文化常被人指说的特异之处一一罗列,而后归并为十四特徵,继而拈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解释其来由, “前后左右推阐印证,愈引愈深;更进而解释及於其他特点。(中略)总之,最后我们若能发现这许多特点,实不外打从一处而来;许多特徵贯穿起来,原都本於惟一之总特徵;那就是寻到了家。中国文化便通体洞然明白,而其要义可以在握。”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提到,中国传统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所谓“伦理本位”,就是整个社会受着“伦理关系(情谊关系)”、“义务关系”的支配,这种关系始于家庭,并表现于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在社会中,“每一个人对于其四面八方的伦理关系,各负有相当的义务;同时其四面八方与他有伦理关系之人,亦各对他负有义务。全社会之人,不期而辗转互相连锁起来,无形中成为一种组织。”这就是: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人就家庭关系推广发挥,以伦理组织社会。

  《中国文化要义》中,提到家,就让我想到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其中有很多理念其实是共通的。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对于家是这样认为的:家在中国人的心里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以家庭来作为一个单位,以家族的联系程度来分析彼此之间的亲疏远近。文章指出中国老话有“国之本在家”及“积家而成国”,中国人常常将社会比作一个大家庭,这样一个大家庭就是有无数个小家庭组成的。如果你一和某一人恰好都是同一个姓氏,拉近彼此距离的最好说法可能就会说“五百年前我们还是一家呢”。在中国文化的第十三特征:孝的文化中我们应该也能分析出家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地位,几千年的文化延续也许也是靠家庭制度的传承。而在《乡土中国》里面,也曾提到过家对于中国人之重要性。

  梁漱溟作为“中国最后的大儒”,其思想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挖掘!

  《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8

  这本书是由高教司组编的,因此书中所述皆是当今权威之论证,而众多作者亦可算是中国文化界的领军人物,我个人认为文章很有可读性。尽管我在读第一遍时多少有些迷惑,但或许这也恰恰证明了文化内涵的一种深刻,证明了这本书的价值。确实,姑且不谈读完后我对中国文化又多了多少了解,单是那种巨大的时间跨度就会让人忍不住在内心生出无尽的肃穆和庄严之感。用半年的时间读完千年的历史,恍惚中总感觉半年的时光就如同已过了千年。也许这种感觉并不奇怪,用一个半年用一双眼睛去见证中国人从上古到今日的千年文化史,怎会不令人慨然?其中点点滴滴记载了中国的辉煌,透射着历史中灿烂的光芒,也详述了中国千年文明中所走过的所有曲折的路,让人读来自然会感到几分沉重。

  不难看出,同样沉重的是历史,是文化。然而,在一种浩瀚的沧桑感之后,其实我觉得更有必要去思考一下文化本身的内涵和它在人类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一种文化往往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寄托和行为的指导,没有文化的民族应该是不会存在的,即使是有,也注定是没有希望的。中国经历了千年的风雨,走到今天其实也同样面临着一场文化的抉择。中国人其实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中国的文化该走向何方?在本书的末尾,本书的编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观为中国新时代的文化指出了方向。然而抛开一种言论的说教以及思想上的控制,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解释是经不住推敲的。一种文化的真正走向或形成往往并不会因为一种貌似客观甚至超脱的语言解释而定型。它需要的是实践的考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它的决定者是历史。

  笔头落下上述文字之时,正听着那首小刚的《黄昏》,多少有种伤感,所以读史一定不能再听着伤感的音乐,否则那份慨叹足可令人窒息,因为人总是在不经意中把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际遇相结合,两相交映,便是一个沧桑的时代。由此我想到中国文化在今天发展的状况对于我们这代人的影响。人们曾经把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定位为迷茫的一代,就是说这一部分人生活在一个古今文化碰撞,中西文化冲突的时代,而这个时代造成了一种文化的波动与混乱,也就因此造就了一批思想波动混乱的人。这些人面临历史向前的滚滚大潮,在一种思想的多元但又不能彼此相安的状态中变得无所适从,也因此,这一代人又常被戏称为没有希望的一代,其实本质上说的就是,这些人由于文化的不定性,始终无法让自己找到一种让自己信服的文化价值系统,所以理想是模糊的,前途是模糊的,他们伴随着经济的超速膨胀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因此中国新时代文化的真正定型过程还远未结束,中国文化依旧任重道远。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这本书记载的.历史文化处处透射出了中华文明曾经的辉煌,但细读这本中国千年文化史的终极目的绝非是去一味追索一种昔日的文明,去单纯重温昔日中国文化的光辉灿烂。历史的真正作用是告诉后来人,不要再走前人曾经走过的错误的路,或是让后人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养分指导未来,因此文化始终与历史相融。

  千年的文化,千年的感慨。我们可以在书卷中穿越时空,走过这历史的千年,不胜唏嘘。然而当曾经的八零后最终开始登上社会的舞台时,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百年,就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因为恰恰是无数的人生百年才凑成了历史的千年。

  《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9

  1“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2“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仪,就是叫狂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传授“六艺”,教育学生怎么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3“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孔子指出,在教学上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人的才智高下有别,如何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完善学生的德业修养,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根据这一原则,孔子深入了解弟子们的不同的兴趣、智力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1 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为当代教师如何处理好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借鉴。孔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而没有出身贫富、贵贱之分,其实质就说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那么对于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来说,如何实现教育平等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思考如何才能使班级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素质教育能否践行的关键一步。

  2 在师生相互学习的和谐氛围中,实现教育的济世功能。

  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优秀的人才。否则,教育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创新型的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富有个性地发展。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的济世功能。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与小学语文教师想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地方,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最后感谢各位老师的倾听,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

  《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10

  许倬云先生说:“我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中国文化的精神》,我就在想,人类在整个历史的选择过程当中,有没有另外一条道路可以选择?有没有可能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想法、过日子的方式能给世界带来不一样的参考?”所以说这本书不是在一味的怀古、而是希望中国文化的特色能发生他山之石的功用,以“匡救现代文明的困难”。

  本书从中国文化在天、人、群、己,理想与现实间的各个角度,呈现出传承的文化的特色。读起来让人感觉是在追寻着历史的颠簸和挫折中中国文明丢失的、遗忘的精神余沥,触摸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浸润着“时间文化”的生活美学

  在“时空中的生活美学”中作者提及,他小时候刚刚能握笔的'时候,每个识字的儿童恰逢冬至这天,都会被分到一张九九消寒帖。字帖上写了这么几个字(繁体字)——“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然后每天早上起来孩子们都要拿着毛笔在那个描红的字上写一个笔画。等把这九个字写完的时候,正好八十一画。八十一画写完意味着春天来了!因为当一个小孩子拿着笔,把这八十一画写完了,正好从冬至这天走到了柳条垂丝、燕子回飞的时候。对于传统的中国儿童,这是一种注意时间的教育,中国人对于时间的敏感、对于自然与自身关系的全盘融合正是在这种环境之中渐渐培养出来的。

  二、平衡着“各种因素”的圆融之道

  许倬云老先生谈到了八卦这个图形。他说其实这幅图中蕴藏着一个细节,从圆心出发放出去一根半径,这个半径绕着这个圆随便转,你不会发现这个半径有一个地方是全白或者全黑,都是有白有黑,阴阳调和的。中国人讲这叫“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随之慢慢地构造出了五行生态的相生相克。五行观念指出了人类生活之中的各种因素必须在平衡之中找到调和之道。失去了平衡,维生的资源不仅不能够有助于生存,反而可能妨害我们生存的环境。

  三、凝集着“世俗小说”的修心处事

  许倬云先生认为,真正给中国人的价值观带来影响比较大的四部书是《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和《西游记》。这四部书对中国人的文化养成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水浒》是由聚义结合的一个理想人间,其间的尝试和破灭令人唏嘘。《三国》挑选“义”这个字,塑造了几个典型人物,他们功业未成,却留下理想人格,千古彪炳。《封神》是对于善与恶、成与败种种对立和斗争提出辩证过程的对抗、超越和解脱,最终出现共存的和谐。《西游》,竟将人间的许多艰难困苦内化为内心的挣扎,由认识欲望到克服欲望、提升自我,终于悟解一切俱空而得到自由。四部小说的串联谱成了既悲又喜的人生心路,中国人最喜欢的人物性格、处事方式基本上都来源于此。

  《中国文化的精神》以“人间的精神”为立足点,描绘了一个复杂互动、充满了文化隐喻的社会体系。我觉得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深入的挖掘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独特的精神文化,以期在今日之中国焕发出新的活力!

  顾炎武曾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恰恰是一部“明道”之作,同时又是一部“救世”之作。

  《中国文化》读后感 篇11

  “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这,便是余秋雨的《问学》。

  遇见这本书,是无心的;买下这本书,是有心的。一直以来,我深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却未见人细谈,恐怕是他们没这胆量吧。但是,余秋雨先生,却用最具个性的文笔精心淬炼华夏五千年文化。从“童年的歌声”到“文明的胎记”;从“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到“道可道,非常道”;从“寻找真实的孔子”到“君子的修身治国”;从…到…,这些,就是这本书中的内容。

  记得在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余秋雨)故意把中国文化史的早期部分大大加重,因为我认为它们是全部中华文化的奠基元素;我故意在某几个古人身边反复流连,因为我认为他们是中华文化在不同时期的魂魄所在,至今还活在很多中国人的心里;我又故意在某些漫长的历史走廊里快步走过,因为我认为那里的故事只属于故事,出于古代宫廷史官和现代说书艺人的谋生需要,不必让很多人记忆……”就这样一段话,简洁明了的阐述了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说明了余秋雨先生对于中国文化话题的设计。

  这本书的模式,可以说是最新的“散文式”,文中贯穿着人物的对话,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人们阐述华夏五千年文化。就从北大学生的话中可知,现在的青少年对于本国文化理解的'虽说不是很全面,但也抓住了重点。总之,中国文化也许会有一个说得过去的未来。

  针对中国文化,余秋雨先生与北大学生共同探讨了四十七节课,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节课“走向现代的困惑”。回忆起秦、汉、唐、宋的失落,大家都处于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心情之中。因为那时候,人们才朦朦胧胧看到了中国。中国人在十九世纪后期遇到的灾难,应证了任何再辉煌的回忆反而加深了失败的体验。但是,这是政治失败还是文化失败呢?余秋雨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说文化失败有点不准确。中华文化毕竟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在别的文明一轮轮相继灭亡和中断的过程中一直维持着自己的生命,到十九世纪,还没有充分的理由判定它已经灭亡。但是毫无疑问,这种过于长寿的文化在生存状态上确实出现了一系列难以逾越的障碍。在没有逾越的时候,看上去像是不可逾越。看到余秋雨先生这样透彻的分析,我们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再次说到文化的困惑,我们不得不相信中国在二十世纪前期所做成的两件大事—推广白话文,破读甲骨文,证明中国文化并没有失去生命,甚至也没有失去高贵。其次,作为一种文化,自然会有毛病,到了现代,依然如此。所以我们不得不困惑为什么明、清两代只出了曹雪芹和王(yang)阳明这样寥寥无几的文化创造者,但到了近代、现代、当代,连出现曹雪芹这样的小说家,王(yang)阳明这样的哲学家的希望都没有了。中国文化难道就一直“僵滞”着吗?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这本书,让我对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国际其他文化,有一种总体的透视,同时我们也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我们民族的一切。什么时候才能用一种真正的汉文字之美,用一种文化的表述美的方式来传播文明的话呢?

【《中国文化》读后感】相关文章:

中国文化的作文12-15

中国文化礼仪12-13

中国文化作文03-15

论中国文化的发展06-22

中国文化地理:邯郸11-28

中国文化金句11-25

中国文化的精髓作文12-14

中国文化初中作文12-10

形容中国文化的句子01-26

关于中国文化的作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