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

时间:2024-11-29 10:23:05 新材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迹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事迹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事迹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1

  每年入冬前,李振声都要带学生去田里看小麦的苗期繁茂性,早春去调查小麦的抗寒性,五六月在田里指导选种;他在科研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带动学生们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他把奖金全部捐献出来,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

  在李振声的悉心指导下,研究组培养了一批批博士生、技术人员,成为各自岗位上的骨干力量。

  年逾九旬,已不能亲自去田间地头,但李振声依然心系科研。他经常向学生了解远缘杂交小麦育种最新进展、“滨海草带”建设情况,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一个人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限,所以目标必须明确、集中,要跟着国家需求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李振声说。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2

  璀璨灯光下,如簇鲜花中,他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成为中国第10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李振声一辈子都在为中国老百姓的“吃粮”问题奔忙。在他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大家亲切地称他“老李”院士。

  “老李”是麦田里的躬耕者,做事情不怕苦、不畏难,曾31年坚守陕西,培育出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出身农民家庭的他胸有丘壑,先后提出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大型农业攻关项目,使我国粮食大幅增产。他为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科技脊梁”的.重要作用。

  “李老师很少考虑自己,一辈子都在操心国家的事,始终想着让大家都有饭吃、都有好日子过。”他的弟子兼同事穆素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3

  除了亲力亲为选育小麦新品种,李振声还“运筹帷幄”,不断谋划粮食增产新方案。

  他组织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被称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为我国增粮504.8亿斤。20xx年,李振声提出建设“渤海粮仓”,向盐碱地要粮,20xx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实现环渤海地区5年增粮200多亿斤。20xx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面对国际上一度出现的“谁来养活中国”的声音,李振声的话掷地有声,他也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有力回应。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边学习边实践的科研生活中,思维、心态、选择对我们处理自己的.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能让擅长者防患于未然,也会让懈怠者陷入焦虑和重复。前辈事迹中的哲思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的探索之程。祝愿大家在不断修正中取得新的进步!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4

  小麦育种是李振声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在中国,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而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数亿人口的生存与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农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小麦产量低、品种退化等问题突出,急需通过育种技术革新来解决这些瓶颈。

  1956年,李振声被派往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正式开始了他在小麦育种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李振声通过艰苦卓绝的实验和反复的科学探索,提出并实践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技术。这项技术旨在将小麦与野生近缘植物(如偃麦草)进行杂交,克服物种间的`遗传障碍,培育出具备优良性状的小麦新品种。

  远缘杂交育种是一项技术难度极高的创新,因为不同物种的遗传差异常常导致杂交不成功,或是杂交后代性状不稳定。然而,李振声凭借着科学家独有的坚韧与毅力,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他的团队通过多年的实验,最终培育出了一系列具有高产、抗病、抗逆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小偃”系列小麦品种,如小偃4号、5号和6号等。这些品种不仅在中国的广袤农田中得到了大面积推广,还显著提高了全国的小麦产量,直接解决了当时中国粮食短缺的困境。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5

  我国粮食产量多次徘徊,李振声都及时敲响警钟,提出增产对策。

  1991年至199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4年徘徊。1995年,李振声率领中国科学院农业问题专家组进行调查研究,撰写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报告。

  1999年至20xx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5年连续减产。20xx年,李振声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题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的演讲,分析了连续5年减产的原因,提出了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xx年,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对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10年前发表的文章《谁来养活中国》逐一批驳,并果敢地提出“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思路。

  一个个响当当的科研创新成果和农业策略的`落地,让李振声在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xx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但他并未止步。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20xx年,82岁的李振声组织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历经5年攻关,实现环渤海地区增粮200多亿斤。20xx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又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6

  1987年6月,李振声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当时,我国粮食产量已出现连续3年的徘徊不前。如何进一步增产?李振声经过3个月的调研,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随后,他组织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被称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这项工程实施6年,为我国增粮504.8亿斤。

  1995年,为打破我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

  20xx年,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李振声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xx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荣誉接踵而至,但他没有止步。

  20xx年,李振声提出建设“渤海粮仓”,向盐碱地要粮,20xx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实现环渤海地区5年增粮200多亿斤。20xx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7

  李振声1931年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遇到连续大旱,村里人把树皮都吃光了。因为饥饿,他父亲患上严重的胃病,在他13岁时撒手人寰。这让李振声深知粮食的珍贵。

  1948年,完成高中二年级学业的李振声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决定辍学到济南寻找工作。那时,山东农学院一则招生启事中的“免费食宿”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试考成功,从此走上小麦育种的道路。1951年,李振声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工作。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他被调往位于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上世纪50年代,小麦条锈病一年能“吞掉”120多亿斤口粮,让本就吃不饱的中国人更加饥肠辘辘。在杨凌,李振声体会到条锈病的可怕:穿黑裤子在麦地里走一趟,裤子就会变成黄色,不少农民在田里抱头痛哭。

  小麦一旦感染条锈病,就会减产30%到50%,甚至绝产。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而小麦条锈病让这些“近亲繁殖”的新品种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8

  20世纪40年代初期,山东省遭遇了罕见的大饥荒,无数人吃树皮、用蒜根充饥的场景深深触动着李振声,年幼的经历让李振声体会到粮食的`宝贵,更有了让中国人吃饱饭的决心。

  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研究。1956年,他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工作。

  当时,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导致小麦减产超百亿斤。李振声苦苦思索解决之道。从事牧草培育研究的经历让他有了大胆的设想:牧草抵抗疾病的能力很强,是很好的抗病基因库,如果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就有可能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然而,让亲缘关系较远的牧草和小麦进行“远缘杂交”绝非易事,面临一系列科学难题。李振声和团队迎难而上,通过反复实验,选取长穗偃麦草进行重点研究。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故事】相关文章: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事迹07-19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的院士事迹11-27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事迹6篇(热门)09-16

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事迹08-04

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事迹【经典】08-04

学习“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12-20

学习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9-04

五四奖章获得者事迹05-28

李芳事迹体会范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