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时间:2024-11-30 15:03:33 教师 我要投稿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1

  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已有一年,想想走过的历程,有苦闷,有彷徨,也有欣慰。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并不容易,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我所做的一些教学工作:

  一、关注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交流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其课堂气氛就会显的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接手一个新班级,我首先做的就是努力让学生喜欢自己。

  首先我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等传递给学生信任,尊重的感情信息。例如:课堂上有学生做小动作。这时我就放慢讲话语速,或请他回答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后在找他与他交流沟通。而不是在课堂上用严厉的言语指责他。六年级的学生好"面子"如果你当面批评他,可能会让他产生厌恶感,跟你顶撞。这样即影响了学生和自己的情绪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然后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亲切感。有时也参与他们的课外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

  二、面向全体学生,应材施教

  由于每个人学习语言的能力的差异。通过几年的学习时间,这种差异已经很明显。所以不能按同一个模式去要求学生。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大胆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同时多花点时间去耐心的指导。让他们感受到关爱,温暖和支持;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比如练习对话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练习。

  2、适当的渗透语法教学。从五年级开始陆续出现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适当的语法讲解有助于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和记忆。

  三、正确的评价学生

  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赏识,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励。作为小学生的他们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不断的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冷淡,责怪,不适当的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心去鼓励学生获得自信。

  1、评价语应富于变化,让学生耳目常新,喜闻乐见。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不能单一,不能老套,左一个"你真棒"右一个"你真棒"学生听多肯定感到腻烦。

  2、在评价的时候教师还应当做到情真意切。六年级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他们已经能名辩是非,分的清楚真诚和虚伪。不切实际的表扬反而会让学生反感。

  3、适度的表扬。过多的.表扬和一味的批评一样达不到效果。过多的夸奖不仅不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如果学生发现无论他们的问题回答的如何,都会得到表扬,久而久之,就会变的浮躁,就不会在乎表扬了。

  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想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反思才能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2

  真的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标签。于是,很多老师奉这句话为圣旨,把它理解为想怎样解读就怎样解读。当然,这一舶来名言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不谋而和,它打破了传统思维定势,把学生从“标准化”、“一元化”的文本解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要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他是一个极其软弱的人,也是一个英雄的复仇者。莎士比亚有意造成一种“清醒与疯狂、伪装与真实的合金”,以便更充分地显示人物的复杂性格。对于这样一个人物,读者自然会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歌德认为哈姆雷特之所以身负复仇重担而又踌躇,是由于他本身软弱的关系;魏尔德尔认为哈姆雷特的踌躇原因根本不在丹麦王子的软弱性上,而是客观情势妨碍了实现复仇的计划;弗洛伊德则认为恋母情结是哈姆雷特久而未决的原因……但是,所有的文本真的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是一个诡计多端、残害百姓的妖精形象;《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就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方设法吹捧别人的狡猾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并不会引起读者的独特体验。即使是一万个读者,他们心中仍然只会有一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去产生独特的体验,其结果只会是把学生引入歧途。

  还是以上述这两篇课文为例,还真有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出了新的`“哈姆雷特”。

  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老师让学生说说对课文中的角色的感受。有学生说:“白骨精虽然它诡计多端,残害百姓,但是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时还不忘记把老母亲接来。”对于这样的理解,老师不是加以否定,还称赞地说道:“我们从来都说白骨精怎么怎么坏,可是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发现,它的身上也有闪光点值得学习呢!”

  同样的故事也在《狐狸和乌鸦》一课上演。在课堂上,正当教师带领学生对狐狸的卑鄙行为进行批判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倒觉得狐狸很聪明,理由是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内容,直到乌鸦开口。”对于这样脱离文本实际的解读,老师的评价是:“你很聪明,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样的理解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如果说学生的理解可以原谅,那么老师的附和却让人感到可笑。白骨精的“孝心”是为了和母亲一起分享唐僧肉,这种“孝”是我们生活中所倡导的吗?狐狸的“聪明”则是用欺骗的手段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种“聪明”是为人们所不耻的。他们的这些行为都是极不道德的。残害无辜的白骨精,狡猾的狐狸都是反面教材,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英雄。如果老师一定要这样去引导,学生可能会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得到的东西与父母一起分享就是“孝”;“聪明”就是不择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好像走入一个误区,解读得越新奇似乎就越接近《课程标准》的理念。“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固然不错,但是大家都不可能回避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哈姆雷特到底是谁?不管我们读出多少个千姿百态的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始终只有一个。他就是那个为父复仇的王子,他就是那个优柔寡断的王子,这个谁也无法改变。而我们所读出的“一千个”也都是从这“一个”中发散出来的。这就告诉我们,哈姆雷特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必须在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前提下进行的。能够多元解读固然是好,但是不能牵强附会,脱离实际。作为教师,当学生理解出多个“哈姆雷特”的时候,我们在给予表扬的同时也要细加分析,这个“哈姆雷特”与文本的价值取向是否一致。如果出现偏差时,教师必须进行正确引导。

  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当我讲到凡卡的爷爷也过着很苦的生活时,有一位学生却说:“老师,你讲错了,凡卡的爷爷过的生活很好。”我没有马上指责他,而是让他说出理由。他说:“书中写到爷爷穿着宽大的羊皮袄,说明爷爷穿得很好;爷爷白天在大厨房地睡觉,而凡卡却睡在过道里,说明爷爷过得很好。”他的这一番言论,令我始料不及。细细分析似乎有道理。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作者契诃夫是要通过凡卡的悲惨遭遇表现沙皇统治下,城乡人民过着痛苦的生活。如果我们分析出爷爷过得很好,岂不是违背了作者的本意。但是为了尊重学生,我们有马上反驳,而是对全班学生讲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然后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展开讨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老百姓是不可能有好日子过的。那位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自己理解的片面性。

  我们从任何文本中读出的“哈姆雷特”都离不开文本的主旨,如果我们偏离了这个主旨,一味地标新立异,其结果只会是得不偿失。一篇文章即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他归根到底还是“哈姆雷特”,永远是作者心中的“哈姆雷特”。他成不了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也成不了罗琳笔下的哈里波特。“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只有循着文章的思路去解读文本,方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找准文章的突破口;也只有找准了文章的突破口,才可能引领学生在语文的天堂里寻求真知,找到真正的“哈姆雷特”。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3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讲述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本课训练学生读懂句子,把句子连起来了解节的内容。本课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概括、默读、朗读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于是,在教学时,我先用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如趣味猜猜猜:(伴着音乐出示一张张美丽的植物图片,让学生猜猜这些植物的名称,不认识的可根据其颜色、形态起个有趣的'名字,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师: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我们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为了帮助理解本课的重难点,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借助多媒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自读思考:这首诗一共介绍了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试着闭上眼睛想一想,闻一闻,听一听,试试在读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什么?接下来再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如:蒲公英传播种子是用录象展现过程的,让学生知道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传播种子是通过投影演示的;石榴传播种子是通过图片;豌豆传播种子是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句子,然后同桌交换意见,再利用录像,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豌豆蹦跳着离开妈妈,也就是靠弹力传播种子。

  最后小结:大自然中的植物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4

  孩子们都特别喜欢看课外书,本来不会看书的孩子也一有空就捧着书在读,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为了鼓励他们,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些书作为对他们的奖励。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作用,我把书全部展示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挑选最喜欢的课外书。他们欢呼,快乐写满了幸福的笑脸,拿起这本,又舍不得那本,看看都挺好,无法取舍。最后,他们还是每人拿了一本书走了,却似乎少了一份兴奋,没有了先前的雀跃。

  有一天,一个男孩跑上来,“李老师,你给的那本书太好看了,我妈妈说我完全着迷了。”旁边一女生听见了,接过话茬,“我本来也想选你那本的,可我以为我这本好看。”她虽然是笑嘻嘻的,却是那么的不自然,我看到的明明是一脸的不甘心。“那我们交换吧!你把书借给我,我的书借给你!”他们立即行动,可女孩的脸上依然不够舒展。

  原来选择并不总是好事。孩子选择最想要的书,却不一定成为最有效的激励。人性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最美,孩子也一样。

  学期结束,我又买了一些书送给孩子们,这次我换一种方式。那天,我把娇娇叫到我的身边,轻轻地告诉她,老师发现你看了很多书,可你写读后感的`本领还要加强,这本书可以告诉你怎样写好读后感,送给你,拿回去好好读。他一路蹦跳回到座位,幸福之感溢于言表。我又让欣欣过来,表扬他的作文总是还有创意,构思非常独特,可缺少一些细节描写,好好读一读曹文轩的这本书,会让你收获很大。就这样,孩子们都拿到自己的书,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这本书对自己的重要性,读得都特别投入。

  今天,孩子们虽然少了一份选择,可他们却是最幸福的。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5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在我不到两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过困惑,有过思考,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把自己平时的一点心得拿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希望大家能给予指导与帮助。

  一、让课件成为渲染课堂气氛较有效的武器

  课件图片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默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图片,或配乐课件,甚至一段录像,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桂林山水》一课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故事的`发展意识.

  当今,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交流构成课堂主阵地,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小学生来讲,如果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东郭先生和狼》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课文的真谛,同学们将课堂上学到的动作将课文进行表演,课堂的内容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灵.

  三、适当安排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在《荷花》这一课中,我先自已画一幅白色的素描荷花,让学生通过图,先了解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对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要不然单从课文上简单的文字来理解,他们对此还是茫然。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把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传统模式转变过来,沟通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学科的联系,把语文学习中的读与唱,画,演等有机结合,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培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也不好。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6

  有过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异常是班主任的不断探索,不断努力,经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抓好它,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小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从而自觉养成守规范的好习惯。“表扬”作为一种艺术,在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我们班有两个小朋友,两人的特点就是上课不专心,小动作连篇不断,思绪总是游离在课堂之外;就连午睡也是影响了一大片啊。应对这种现状,起先我采取的是批评、镇压的手段,可是效果可想而知。而后,对于其中的一个学生我采用了表扬的办法,只要他有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我都加以表扬,于是,从那天以后,张行健上课小动作明显减少了不少,就连举手发言的次数都比之前要多不少。但另一小朋友我依旧是批评方法,他的提高挺少的,甚至连做作业的态度都比以前要不好。

  教师应深入了解待优生内心深处犯错误的动机和目的,不要老是盯在其犯的错误上,要注意批评的应是学生错误的行为,而不是针对人,否则,一味的批评、指责、训斥,学生容易自我否定,自卑,甚至学会撒谎、出现逆反的敌对与反抗行为。作为教师应注意从正面、进取的角度去审视学生,要善于发现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巧妙地在表扬中少加批评,可能效果更好、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7

  语文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新课标的上述要求。

  《山中访友》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诗情,教学时,我先用一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鉴赏品味、互动感悟,然后再用一课时教学生依文“对”、“歌”(作对联,写诗歌)。这样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上课开始,我用饱含激情的语调说:“同学们,作者李汉荣用一枝点染江山的彩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写出了自己与山中老友的深情厚谊,向我们倾诉了老朋友间的绵绵话语,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祖国的名山圣水多佳联妙对,文人墨客的题诗歌咏更为之添色增辉。今天我们就依据课文三至七自然段的内容学写对联和诗歌,为老朋友的相聚增添一道文化景观,如何?”学生们的眼睛顿时一亮,一下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着,我讲解了对联和诗歌的特点和写作要领,提出了训练要求,要求学生可以独自写,也可合作完成,并抄写好准备“发表”。

  十分钟后,思维敏捷,素有“才子”之称的赵梓期同学首先举手,“我拟了一联是:‘红鳞映清流诗情一片,老友会新朋画意无穷’。”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但也指出“无穷”与对应词“一片”结构不同,对仗不工。“女诗人”李昕禹也不甘落后,读出了自己写的诗歌,我投以赞许的目光,并指出了其间的不足。

  同学们还兴致勃勃地交流了合作完成的对联和诗歌,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离下课还有十分多钟,我因势利导进入第二个环节,学写诗歌。

  我适时地给学生讲写诗歌的要求,说:“联语就是诗语,特别是律诗,要讲究平仄,中间两联要求……“对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对,刚才同学们以凝炼的联语很好地概括了课文内容,下边能否再进一步把有关“老桥、鸟儿、露珠、树木、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和石头的联语加以组织,串连成一首能概括这部分内容的律诗呢?除每句的最后一字必须注意平仄外,其余可不计较。”

  五分钟后,一位学生大声念了他的作品,“山中走一走,人在画中游,鸟儿对我叫,露珠对我笑,山泉溪流响,白云崖上绕,云雀空中飞,花叶石中落,相遇老朋友,开怀仰天笑。”同学们报以更热烈的掌声。我十分欣喜,鼓励同学们:“依文写诗并不难,关键是对语言的敏感和提炼。下面请大家依据“德高望重的老桥”试写一首体式更为自由的‘新诗’。同学们立即兴致盎然地进入了新的创作状态,下课前三分钟,有两名同学“发表”了他们的诗作。还有更多的同学来不及当场发表,不无遗憾。我布置他们再作修改提高,并建议把自己的作品投到校刊上,大家兴奋极了。

  写景写人的文章我用多种方法教过多遍,这节课我教学生“对”“歌”,作品不免稚拙,但收到的效果确实很好,同学们品尝了合作的快乐和创作的喜悦,得到了一次有益的写作训练;在充满诗情的气氛中受到了一次美的熏陶。更使他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了新教材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的理念。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8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好教学引导和服务。现代小学生思维活跃,个性特征明显,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如果教师墨守成规,课堂教学自然会陷入呆板难以自拔。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手段,从课型创新开始,对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教学程序实施、教学语言运用等方面展开多元设计,努力创设适宜性更高的教学方案,以满足学生的不同追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型创新,体现现代教学思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创新,特别是课型的创新,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觉,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自身特点和规律,教师在课型创新时,需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要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进行多方面分析,找到文本生本思维对接点,这样才能顺利实现课型创新设计。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更新教学思想,对课型进行大胆创新,为全面激发教学活力做好充分铺垫。课型创新需要遵循教学原则,要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不可陷入盲目窠臼之中。如自主阅读课,教师需要对相关操作要求进行规范,对学生具体行动提出执行标准,自主学习不是自由活动,需要有一定章法规范约束。在学习《天安门广场》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询问学生:谁到过北京?谁去过天安门广场?学生中自然有很多人都去过北京。教师让这些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讲一讲天安门见闻,并展开大讨论,看这些见闻和课文讲述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去过北京的学生不少,各个小组的讲述活动开展得非常热烈,学生讲得起劲,讨论也很积极,特别是没有去过北京的,自然会对照课文找不同。这本来是一节讲读课,需要教师学生展开多元互动,共同探讨教材内涵的,让教师这样一调整,自然而然成为讨论课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二、教法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包含众多内容,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教学问题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课堂训练设计、教学评价操作等等,都需要体现教学方法。教无定法,为教法选择应用给出科学注解,教师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方法。这是因为教情和学情存在个体差异,别人好用的教法未必适合自己的教学,只有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和教训,从具体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才能总结提炼出对自己适合度更高的教法。教法创新有众多切入点,教师要有敏锐观察力。如多媒体介入语文教学之后,给教师教法改进带来更多选择。多媒体声光电技术,具有强大冲击力,这也是小学生特别受用的地方。多元信息冲击,给学生创设别样教学情境,学生学习兴趣被点燃,学习自然进入佳境之中。在学习《九寨沟》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先让学生阅读第一、二、三段,然后给出思考问题:九寨沟名称是怎么由来的?第二段最后一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九寨沟有哪些神奇的景象?描写九寨沟时,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最喜欢哪一处景色描写,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由于思考问题难度不大,学生大都能够顺利完成。在最后两段学习时,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思考题,让教师来回答。学生听说出题让教师回答,学习兴趣顿时大增,纷纷行动起来,都想给出含金量十足的思考问题。有学生提出:文本中为什么用了好几个“也许”?这些珍贵动物难道不怕人吗?老师你去过九寨沟吗?能不能给我们讲讲经历?从这些问题设计中不难看出,学生的求知欲望还是很强烈的。教师只是改变了设题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被激发出来,这说明教法改革势在必行。

  三、学法创新,尊重学生学习规律

  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要求,也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普遍共识。教师在学法指导时,需要有创新意识。小学生学习能力基础有差异,学习环境和学习悟性都有个性特征,但很多学生并不自知,在学法选择借鉴时,往往会一味模仿,导致效果不佳。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学法总结好习惯,对学习经验进行优化升华,形成崭新学法应用,这对大幅度提升学习效率有重要意义。如合作学习,这是现代课堂教学最常见的学法应用,有些教师受限于模仿意识,在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时,只会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这无疑是固化了合作学习方法。小组讨论的确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合作学习并非等同于小组讨论。其实,小组检查、小组辩论、小组互助、小组操练、小组竞赛、小组演绎等等,都属于合作学习范畴,教师需要对合作学习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崭新的合作学习意识,实现学习品质升级自然成为可能。在学习《一路花香》时,教师让学生朗读文本,并提出具体要求:文中有两个人物,一个挑水工,一个是破水桶。要读出破水桶的歉疚感、自卑感,要读出挑水工的满足感、欣慰感。注意语气要符合人物身份,语速要放缓一些。教师找了几个学生来朗读,但都不能达成基本要求。教师让这几个学生带上水桶去打水,给班级里的盆花浇水,然后再来朗读课文。学生情感丰富了很多,教师给出肯定和表扬。也许并没有这样神奇,学生亲自操作浇水就能读好课文,但教师让学生参与实践获得了一定感知,无疑会给学习带来更多促生动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引入更多活力因素,教师要对课型、教法、学法和教学语言进行创新设计,激发学生求知欲,并通过多种学习手段,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创新是课堂教学亘古不变的法则,创新能够激发教师潜力,创新能够培养学生学力,创新能够给课堂教学注入不竭动力。从不同角度进行创新活动,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意识和思想。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9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我的课堂上或是其他语文教师的课堂上,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篇课文,教师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学生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文章的整体意思不能体会得深刻。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训练,效果出乎意料──许多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

  这就是语感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语感的培养。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教材,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反复推敲、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一字一句皆有情,一文一人都有义。而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发挥作品的感染作用。

  长期以来,语文课片面强调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让学生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却忽视了自悟自得,忽视了语感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见,语文大师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透彻理解,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语感培养是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本选用的《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和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读这段文字后,我引导学生开展想象和联想:可以从“细雨如丝”中联想丝绵细密和柔软;由“贪婪地吮吸”联想到嗷嗷待哺的婴儿;由“伸展”联想到摆脱束缚后的轻松和舒畅。整段文字可以使人将春雨中的杨梅树想象成一个饥渴的婴儿,在母亲轻柔的抚摸和温暖的怀抱里,饱吸甘甜的乳汁时,那种急迫的动作以及欢快与舒畅的情绪。

  这一段文字所展示给人的意境,饱含春天里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应该说这段文字处理是充满了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是具体的、生动的。但是高超言语总是“意则期多,字唯期少”,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力透纸背”,这就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再想象的余地,否则“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狭长叶子的欢笑”便会令人莫名其妙不可理解了。其中“贪婪”一词本为贬意,但用在此处,即使人对久经饥渴的婴儿在吮吸母乳时,那种天真而不加任何掩饰,那种急迫贪吃的稚气的样子顿生怜爱之情。

  教学反思:

  学生之所以能够理解这段文字的意义,并产生丰富多彩的感受,不是经过老师的分析和对词语的直接解释,而是想象和联想在语感中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语感中的联想和想象是学生在和言语对象接触的过程中,不是随意主观,而是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由此想到彼,或构想出某种事物的形象。想象和联想使对言语的感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鲜活的形象,动人的景物,丰富的情感,严密的逻辑,深刻的哲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审美的愉悦,会在对言语的感受中源源不断,源源而来。

  学生阅读得多,自然就会增加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我们要指导学生从课外选取各种体裁、各种内容以及饱含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文章,使学生努力从作品中揣摩、品味各种词汇、句式的特点,去感悟其表情达意上的“共鸣”。

  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要坚持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10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育教学经验,谈几点拙见,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使学生由“要我读”向“我要读”转变,凸显学生阅读的主体性

  学生思想转变的前提是教师的引导,教师必须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自主阅读的主动性,发挥学生主人翁的阅读精神。教师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将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把语文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语文阅读教学的引导工作,发挥才智让自己的学生爱阅读,会阅读,并在实践的锻炼中形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在这方面要形成默读习惯,形成总揽习惯,掌握汉语结构,养成预读习惯,养成浏览习惯,养成分析句子习惯,养成搜寻要点习惯,养成把握信息核心习惯,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心,让学生爱阅读,敢于挑战阅读问题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见得,要想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就要对这一方面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让学生先爱上阅读,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海量阅读,博览群书,增加自己的阅读储备,让学生经常感慨自己的某方面的成功受益于曾经读过的一句话、一段话、一本书等等。我国一些成名的人士,在谈成功之秘诀的时候大都会说,自己也没有什么丰富的经验,无非是比别人多看了几本书而已。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学生?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人才?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学生导航,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众所周知,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其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以让学生有所收获为目的和归宿。在这种目标的引领和导航下,让学生探究阅读内容,在这种强烈阅读欲望的驱使下完成阅读任务。只要学生有了强大的阅读知识的动力,就会比较主动自觉地去涉猎阅读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阅读中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倡导,大胆引导,积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自由畅想,敢于质疑,并且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日渐增长,阅读的自信心日渐增强。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达到了真正的“教学相长”,教师引导得开心,学生阅读得舒心。

  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阅读方法的习得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在阅读方法、阅读技巧上多给学生实际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学生掌握了适合自己的一套语文阅读方法,在日常学习中持之以恒地海量阅读,学生的知识就丰富了,视野就开阔了。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定时,每天至少抽出5~10分钟的读书时间,这是无论每天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受到影响的时间。其次是减少看电视、上网时间,多读书。再次是做好阅读记录,与读书列表类似,此记录不应该只写下自己所读的书的书名和作者,如果可能的话还应该写下读书的起止日期。更好地做法是在其后写下自己对此书的感想,几个月之后,再返回来看记录,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真是一种绝佳体验。然后是阅读有趣的和耐读的书,那些能够吸引你并让你持续阅读的书,即使不是文学名著,它们也让你充满阅读欲望——这就是阅读的目标。紧接着是建立一个阅读博客,形成阅读习惯的最好方法之一是建立博客。如果没有,就建立一个。最后是设置一个远大的目标,告诉自己今年要读50本(或者类似数量),然后完成任务。但是请确认,你仍然是在享受读书过程,而不是苦苦挣扎。

  四、以有效的阅读问题为导向,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效的阅读问题是提升阅读质量的保证,是教师引领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作者情感的切入点。我们语文教师设计阅读问题,要做到将阅读文本知识问题化,将阅读问题层次化,将阅读的层次梯度化,在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的引领下,把语文阅读问题建构在学生的有意的注意力上和积极的阅读兴趣上,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兼顾问题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还要兼顾阅读问题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使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导引下,探究阅读内容,体验心灵的碰撞。这些有效的课堂阅读问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拓宽文本内容的思想,领悟文本内容的主题,思考探索人生的真善美。总之,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博览群书,扩大词汇量有效地积累语言知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通过各种教学实践,逐步达到这一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11

  因为明天下午要誊写作文,所以一点多我就赶到了学校,紧赶慢赶的在办公室批改同学们的作文草稿本。打预备铃了,不得不进班看一看,安排好学生下楼上体育,我又急匆匆回到办公室,接着改那摊开的、小山似的作文本。

  改到了几篇特别不满意的作文,我就把这几个本子拿到班上,招呼了王康辉他们上来再修改一下。

  我转身回到办公室又埋头改了起来。“这一定是刘珂的作文,又是这么脏这么乱,还没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写,一定得再修改补充了。”我边想边起身。“赶紧吧,马上就要下课了。”我急匆匆的进班,“王康辉,这是你同桌的作文本。去,把她也叫上来修改一下吧。和你一样,都要加上有关学校银杏树的描写。”交代了一番,我开始准备下节语文课的`事宜了。

  这节是阅读课。我先讲解了上篇阅读练习中的一道题,又告知大家这节课练习的内容。同学们认真地做了起来。不一会儿,有人做完了,排队上来批改。队伍越排越长,我把自己埋进了阅读书的批改中,并不时的给个别学生讲解一下。教室里没有原来安静了,有些响动。改到刘珂的阅读书了,依然那么脏那么乱。我抬头看着刘珂,耐着性子劝告:“刘珂,你就不能把字写得再工整些吗?这一个词、那儿一个词,太乱了!”她平静地收起书下了讲台。“哎刘珂,作文修改好了吗?赶快补充修改一下!”

  过了好半天,刘珂走上台,仍是一脸的平静。她小声地说:“我的作文本找不到了。”“什么?找不到作文本了?作业多、时间紧,再让她重写可不容易啊?要命的是,上面还有我费了好些功夫给她的诸多修改、提示呢!”我压着火说:“我交代同桌放你桌子上了。一会儿功夫就没了?再去找!”我低下头改作业。过了一会儿,刘珂又上来了。她看着我,说:“老师,没找到。”“王康辉,你把她的作文本放哪儿了?找找你的书包!”刘珂下去了,两个人一块儿找了起来。我停下笔,怒视着他们,心里想:一会儿功夫怎么会丢呢?不可能丢,一个旧本子谁要啊。是刘珂耍滑头不想写呢?还是不安分的王康辉搞恶作剧?

  下课了,还有好些人没轮到批改,我把剩下的阅读书收起来,准备抱到办公室。两个人忙活了半天,依然没有找着本子。我气坏了,大声批评:“刘珂、王康辉周围的同学放学都不许走!发现谁搞恶作剧,严厉批评!”我抱着作业往办公室走去,边走边想:“放学留下他们。我就不相信找不着这个本子!”

  改完了阅读书,又改作文本。改着改着,一行行熟悉的字体映入眼帘。我赶紧合上本子,本皮上写着名字。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12

  因为喜欢教学工作之余喜欢看点闲书,有时心动手痒也会写点小文章来自娱自乐。所以我有时认为自己是适合一名语文教师的。可是,自从前不久看了一篇题为“语文教师的专业修养问题——在陈日亮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的文章后,我便一点也不敢再有这样自以为是的自信。我从书中摘抄了以下最喜欢的几句话:“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对于语言表达的敏锐的规范感,对准确、妥帖、简练的语言的瞬间感觉与判断。”“所谓规范意识,就是无论写字、遣词、造句、使用标点,都要讲规范;另一方面,就是对错别字,对乱点标点,对不规范的用词、病句,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即所谓“瞬间感觉和判断”,不假思索就作出近乎本能的反应。”这是文中最让我为之感动的一个小细节,作为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在谈到自己时,这样写道:“……直到现在,还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无论走到哪里,在什么地方,只要看见错别字,错误的标点,病句,就看得不顺眼,心里别扭,恨不得马上就像改作文那样提笔把它改过来,这就是语文老师的职业习惯。说难听点,这是职业病;说好听点,这是职业责任感。”

  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以上的文字让我读了不由为之心动。[]凭着多年来对文字一种本能的敏感,我认为,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几句话,如果没有切身体会并经过仔细推敲是无法写出来的。我反复品读这些简洁而富有真知灼见的文字,想到自己身为语文老师却如此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实在羞愧不已。在这样的阅读思考中,我告诉自己:从现在起,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忽略教育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细节。

  以上的阅读使我不由回想起了不久前听课时的一个小细节。一个年轻的男老师在执教《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将“锲而不舍”的“锲”读成了“qì”音时,教师立即给予纠正,不过,令我们奇怪的是,没过多久,该老师在读到这个词时自己却又把它读成了“qì”。所以在评课研讨的时候,大家纷纷又提到了这一点。在评课,我向大家坦诚自己其实也闹过几次这样的“笑话”,虽然平时上课借助课本,临时纠正了自己和学生原来没读准的字音,但是,因为平常没怎么在意去改正它,所以过后很快又读成自己原来一直习惯的错误的读音。然而,评课归评课,我并没有把这样一个不值一提的小细节放在心上,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日常言语表达中也并不怎样在乎音准这一方面。

  读书会使人的目光变得更敏锐、更善于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是一直以来读书带给我的一大收获。关于这一点,我想以最近发生在我课堂上的一个小细节为例来谈。上一周的一节复习课上,上课时,我让全班同学一起背诵上学期学过的一篇文言文《学弈》。学生将“使弈秋诲二人弈”一句中的“诲”读成“huǐ”。可是我一时无法确定他们是否读对,所以当即查了字典,然后马上纠正他们的读音,在给学生纠正读音之后,我怀着真诚的态度向学生表示自己的自责和惭愧。因为这在当时的我看来真是一件应该感到脸红的事,虽然是上学期刚教过的课文,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竟然没能对学生这个错误的读音作出“瞬间感应”。这课堂上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下课后我立即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自己的反思。上学期教过的课文,学生竟然全体读错,这难道不是作为语文老师的失职吗(我不认为这是故意小题大作)?于是我在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我回想起在自己的`印象中,一直将“诲人不倦”中的“诲”读成“huǐ”音,此外还有最为关键的一个原因是:自己平时不怎么在意纠正自己不会读或读错的字音。所以不管当时在教这篇课文时自己是否有读正确并纠正学生的音准都已不再重要。由这个小细节中我突然又想到了最近复习时发现的一个实际问题,在教学生整理复习各个语文知识点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拼音这一部分掌握得不太好,可我却一直苦于找不到问题所在。此刻通过这一个小细节的反思,我竟意外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原来最大的问题在于自己。写完这一句,紧接着我脑海里迸出一句:什么样的老师便只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老师怎样的素质、习惯决定了学生的素质、习惯。以后如何才能使自己避免再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我想解决的办法就是:首先不断提高自己对语言的规范意识和感应能力,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给予纠正。

  最后我想,作为一名老师,如果我们真的愿意静下心来多点读书、多尝试、多思考,每天就会不断有新的问题,新的发现在等着我们,使我们在琐碎繁忙的教学实践中体验思考、创新带来的充实与乐趣!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1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教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异常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所以,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本事的培养。仅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梦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14

  不知从什么时候,班级里面有一个小女孩,几乎每一天中午放学、每天下午放学都会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起初还是以为她是心血来潮,受到了我的鼓励或者表扬才说这句话,但我发现她竟然从这学期开始,每天都跟我说”老师您辛苦了!”。

  刚开始我把这句话作为,对老师一种客气方式的表达,但后来发现,在我的课上,这个小女孩非常的聚精会神,而且积极的配合我的.工作,简直是班级里的“捧场王”,此后他每天对我说:“老师您辛苦了!”的时候,我都非常真诚地看着她,并说声谢谢、非常感谢。

  这个小女孩起初,有点儿胆小,不善于与别人沟通,也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老哭鼻子。记得我刚接这个班的时候,又一次她生了急病,但她的父母却怎么也联系不上,情急之下,我只好骑着自行车,顶着烈日把她送回老家。由于她家是做早点的生意,早上很早就起了,妈妈还在熟睡,没有听到电话,看到这一幕我也感到很酸楚。她的妈妈看到我把孩子送到家以后,眼眶湿润的对我表示感激。此后,这个小女孩儿一直都对我心存感激,觉得老师对她非常好,对于我偶尔的批评,她也是笑容以待,从来没有任何的消极情绪。

  有一次,她的妈妈,打电话感谢我,看到孩子有如此的变化,她感到非常的欣慰。妈妈对我说,孩子说非常喜欢你,经常说喜欢语文、老师喜欢写语文作业,而且字写得也非常好,回家就先写语文作业,而且背书背的也特别快!我想,这就是孩子对一个老师心存感激而带来学习上兴趣的变化,心灵上感谢方式,以实际行动表达出来。

  以真心待学生学生能感受到,再幼小的心灵也值得我们去呵护,孩子们是可爱的、善良的、纯真的,作为教师一定要用爱去融化他们,以实际行动来改变他们的学习行为,带给学生由内而外的改变。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15

  语文实践性很强,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小语课文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觉得结合具体文本精心设计一些学生体验性活动,让其参与合作,交流学习,教学效果更好,下面就此略谈几点做法:

  一、回忆往事,重新体验。

  小语文本中有不少细节令人动情,比如“泪水”、“掌声”、“赞叹”,甚至富有哲理的“话语”等等,就此可引导学生对亲身经历的回忆,让学生重新体验,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同样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和《爱之链》“女店主不禁潸然泪下”时,教者可扣紧这儿的“泪水”巧妙地设计:“同学们,你流过泪吗?先回想一下,再说说你当时流泪的情形,想想为什么事流泪,那时你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学生进一步明白了“泪水”有悲欢离合之分,也有酸甜苦辣之分,而文中这两处的“泪水”却不同寻常,两者同样具有感激之情,不同的是前者悲愤,后者欣慰。再如《鞋匠的儿子》中“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了赞叹的掌声”,《装满昆虫的衣袋》中“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詹天佑》中“许多到中国来的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以及《轮椅上的霍金》中“心灵震颤之余,掌声雷动”,《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中“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等文本,同样是让学生重新体验的优质资源。教者因材施教,事半功倍。

  二、课堂表演,身临其境。

  小语文本中还有许多鲜活资源,如“对话”、连续的“动作”等等,教者可加工整理改编成剧本或直接使用,而后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并配合适的音乐,学生不仅身临其境,而且在演出提升了认识和感悟。比如,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埃斯内尔和学生为肖邦送行时的“叮嘱”和“送礼”的`细节,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道具“银杯和泥土”,然后组织学生自选角色,组内搭档,全班交流演出,学生在深情的表演中体验着依依不舍的浓浓师生情谊和爱国热情。

  又如学习《负荆请罪》时,教者让每个小组每个组员,有感情地读通全文,揣摩“廉颇、蔺相如、韩勃”三人物的不同个性和心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课后排练,课上汇演。学生演出时入情入境,用自己的声态、体态、神态、动态再现当时“蔺相如宽容大度、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以国家为重的大人风度,廉颇狭小的嫉妒心胸、知错就改的形象,以及门客韩勃疑惑不解、若有所悟的神情”。

  再如学习《船长》一文中简短有力的对话,可让小组在表演朗读中体验“险情危急”,抢险刻不容缓,从而领会饱经风霜的船长:遇难不慌,机智果断;忠于职守,履行人道,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精神。还可以根据古诗《示儿》和《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文本,改编成小剧本后,让小组每个学生都演一演,诗人的心思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对于小语课文中的一个微笑,一个姿势,一声安慰等文本,都不容忽视,都值得教者借题发挥。

  三、走进社会,释放真情。

  课堂是学生语文实践的小舞台,社会则是学生实践的大舞台。课堂锻炼则是学生步入社会的阶梯,向人间释放真情的源泉和动力。学完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课文《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势》《船长》《爱之链》后,学生的心灵深受优秀人物的熏陶,懂得了人生最伟大的价值应当“热爱国家,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同情弱者”。于是组织全班学生讨论:“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社区,我们的社会,谁是弱者,谁最需要帮助,我们应当怎样及时给予无私的帮助?”同学们畅所欲言。接着教者就布置学生按照各自的方法,可以个人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走进我们所生活的社区,看看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你说的那种对象,真心诚意地持续关心下去,你一定会感到无限快乐。让我们把爱洒向人间,让真情盛放社会,学生在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中,自然会达到很高的精神世界。

  其实,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大到每篇文章,小到每个标点符号,都值得我们每一位国文老师反复研读、仔细推敲,这都是生成“体验活动”的上好资源。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相关文章:

语文教师的教学随笔03-13

教师语文教学随笔06-09

语文教师教学随笔04-25

语文老师教学随笔03-30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随笔07-31

语文教师教学随笔通用07-27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随笔11-23

热门语文教师教学随笔03-20

语文教师教学随笔推荐03-2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1

  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已有一年,想想走过的历程,有苦闷,有彷徨,也有欣慰。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并不容易,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我所做的一些教学工作:

  一、关注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交流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其课堂气氛就会显的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接手一个新班级,我首先做的就是努力让学生喜欢自己。

  首先我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等传递给学生信任,尊重的感情信息。例如:课堂上有学生做小动作。这时我就放慢讲话语速,或请他回答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后在找他与他交流沟通。而不是在课堂上用严厉的言语指责他。六年级的学生好"面子"如果你当面批评他,可能会让他产生厌恶感,跟你顶撞。这样即影响了学生和自己的情绪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然后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亲切感。有时也参与他们的课外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

  二、面向全体学生,应材施教

  由于每个人学习语言的能力的差异。通过几年的学习时间,这种差异已经很明显。所以不能按同一个模式去要求学生。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大胆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同时多花点时间去耐心的指导。让他们感受到关爱,温暖和支持;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比如练习对话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练习。

  2、适当的渗透语法教学。从五年级开始陆续出现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适当的语法讲解有助于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和记忆。

  三、正确的评价学生

  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赏识,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励。作为小学生的他们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不断的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冷淡,责怪,不适当的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心去鼓励学生获得自信。

  1、评价语应富于变化,让学生耳目常新,喜闻乐见。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不能单一,不能老套,左一个"你真棒"右一个"你真棒"学生听多肯定感到腻烦。

  2、在评价的时候教师还应当做到情真意切。六年级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他们已经能名辩是非,分的清楚真诚和虚伪。不切实际的表扬反而会让学生反感。

  3、适度的表扬。过多的.表扬和一味的批评一样达不到效果。过多的夸奖不仅不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如果学生发现无论他们的问题回答的如何,都会得到表扬,久而久之,就会变的浮躁,就不会在乎表扬了。

  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想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反思才能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2

  真的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标签。于是,很多老师奉这句话为圣旨,把它理解为想怎样解读就怎样解读。当然,这一舶来名言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不谋而和,它打破了传统思维定势,把学生从“标准化”、“一元化”的文本解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要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他是一个极其软弱的人,也是一个英雄的复仇者。莎士比亚有意造成一种“清醒与疯狂、伪装与真实的合金”,以便更充分地显示人物的复杂性格。对于这样一个人物,读者自然会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歌德认为哈姆雷特之所以身负复仇重担而又踌躇,是由于他本身软弱的关系;魏尔德尔认为哈姆雷特的踌躇原因根本不在丹麦王子的软弱性上,而是客观情势妨碍了实现复仇的计划;弗洛伊德则认为恋母情结是哈姆雷特久而未决的原因……但是,所有的文本真的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是一个诡计多端、残害百姓的妖精形象;《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就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方设法吹捧别人的狡猾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并不会引起读者的独特体验。即使是一万个读者,他们心中仍然只会有一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去产生独特的体验,其结果只会是把学生引入歧途。

  还是以上述这两篇课文为例,还真有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出了新的`“哈姆雷特”。

  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老师让学生说说对课文中的角色的感受。有学生说:“白骨精虽然它诡计多端,残害百姓,但是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时还不忘记把老母亲接来。”对于这样的理解,老师不是加以否定,还称赞地说道:“我们从来都说白骨精怎么怎么坏,可是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发现,它的身上也有闪光点值得学习呢!”

  同样的故事也在《狐狸和乌鸦》一课上演。在课堂上,正当教师带领学生对狐狸的卑鄙行为进行批判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倒觉得狐狸很聪明,理由是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内容,直到乌鸦开口。”对于这样脱离文本实际的解读,老师的评价是:“你很聪明,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样的理解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如果说学生的理解可以原谅,那么老师的附和却让人感到可笑。白骨精的“孝心”是为了和母亲一起分享唐僧肉,这种“孝”是我们生活中所倡导的吗?狐狸的“聪明”则是用欺骗的手段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种“聪明”是为人们所不耻的。他们的这些行为都是极不道德的。残害无辜的白骨精,狡猾的狐狸都是反面教材,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英雄。如果老师一定要这样去引导,学生可能会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得到的东西与父母一起分享就是“孝”;“聪明”就是不择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好像走入一个误区,解读得越新奇似乎就越接近《课程标准》的理念。“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固然不错,但是大家都不可能回避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哈姆雷特到底是谁?不管我们读出多少个千姿百态的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始终只有一个。他就是那个为父复仇的王子,他就是那个优柔寡断的王子,这个谁也无法改变。而我们所读出的“一千个”也都是从这“一个”中发散出来的。这就告诉我们,哈姆雷特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必须在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前提下进行的。能够多元解读固然是好,但是不能牵强附会,脱离实际。作为教师,当学生理解出多个“哈姆雷特”的时候,我们在给予表扬的同时也要细加分析,这个“哈姆雷特”与文本的价值取向是否一致。如果出现偏差时,教师必须进行正确引导。

  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当我讲到凡卡的爷爷也过着很苦的生活时,有一位学生却说:“老师,你讲错了,凡卡的爷爷过的生活很好。”我没有马上指责他,而是让他说出理由。他说:“书中写到爷爷穿着宽大的羊皮袄,说明爷爷穿得很好;爷爷白天在大厨房地睡觉,而凡卡却睡在过道里,说明爷爷过得很好。”他的这一番言论,令我始料不及。细细分析似乎有道理。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作者契诃夫是要通过凡卡的悲惨遭遇表现沙皇统治下,城乡人民过着痛苦的生活。如果我们分析出爷爷过得很好,岂不是违背了作者的本意。但是为了尊重学生,我们有马上反驳,而是对全班学生讲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然后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展开讨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老百姓是不可能有好日子过的。那位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自己理解的片面性。

  我们从任何文本中读出的“哈姆雷特”都离不开文本的主旨,如果我们偏离了这个主旨,一味地标新立异,其结果只会是得不偿失。一篇文章即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他归根到底还是“哈姆雷特”,永远是作者心中的“哈姆雷特”。他成不了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也成不了罗琳笔下的哈里波特。“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只有循着文章的思路去解读文本,方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找准文章的突破口;也只有找准了文章的突破口,才可能引领学生在语文的天堂里寻求真知,找到真正的“哈姆雷特”。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3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讲述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本课训练学生读懂句子,把句子连起来了解节的内容。本课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概括、默读、朗读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于是,在教学时,我先用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如趣味猜猜猜:(伴着音乐出示一张张美丽的植物图片,让学生猜猜这些植物的名称,不认识的可根据其颜色、形态起个有趣的'名字,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师: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我们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为了帮助理解本课的重难点,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借助多媒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自读思考:这首诗一共介绍了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试着闭上眼睛想一想,闻一闻,听一听,试试在读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什么?接下来再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如:蒲公英传播种子是用录象展现过程的,让学生知道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传播种子是通过投影演示的;石榴传播种子是通过图片;豌豆传播种子是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句子,然后同桌交换意见,再利用录像,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豌豆蹦跳着离开妈妈,也就是靠弹力传播种子。

  最后小结:大自然中的植物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4

  孩子们都特别喜欢看课外书,本来不会看书的孩子也一有空就捧着书在读,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为了鼓励他们,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些书作为对他们的奖励。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作用,我把书全部展示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挑选最喜欢的课外书。他们欢呼,快乐写满了幸福的笑脸,拿起这本,又舍不得那本,看看都挺好,无法取舍。最后,他们还是每人拿了一本书走了,却似乎少了一份兴奋,没有了先前的雀跃。

  有一天,一个男孩跑上来,“李老师,你给的那本书太好看了,我妈妈说我完全着迷了。”旁边一女生听见了,接过话茬,“我本来也想选你那本的,可我以为我这本好看。”她虽然是笑嘻嘻的,却是那么的不自然,我看到的明明是一脸的不甘心。“那我们交换吧!你把书借给我,我的书借给你!”他们立即行动,可女孩的脸上依然不够舒展。

  原来选择并不总是好事。孩子选择最想要的书,却不一定成为最有效的激励。人性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最美,孩子也一样。

  学期结束,我又买了一些书送给孩子们,这次我换一种方式。那天,我把娇娇叫到我的身边,轻轻地告诉她,老师发现你看了很多书,可你写读后感的`本领还要加强,这本书可以告诉你怎样写好读后感,送给你,拿回去好好读。他一路蹦跳回到座位,幸福之感溢于言表。我又让欣欣过来,表扬他的作文总是还有创意,构思非常独特,可缺少一些细节描写,好好读一读曹文轩的这本书,会让你收获很大。就这样,孩子们都拿到自己的书,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这本书对自己的重要性,读得都特别投入。

  今天,孩子们虽然少了一份选择,可他们却是最幸福的。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5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在我不到两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过困惑,有过思考,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把自己平时的一点心得拿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希望大家能给予指导与帮助。

  一、让课件成为渲染课堂气氛较有效的武器

  课件图片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默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图片,或配乐课件,甚至一段录像,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桂林山水》一课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故事的`发展意识.

  当今,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交流构成课堂主阵地,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小学生来讲,如果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东郭先生和狼》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课文的真谛,同学们将课堂上学到的动作将课文进行表演,课堂的内容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灵.

  三、适当安排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在《荷花》这一课中,我先自已画一幅白色的素描荷花,让学生通过图,先了解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对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要不然单从课文上简单的文字来理解,他们对此还是茫然。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把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传统模式转变过来,沟通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学科的联系,把语文学习中的读与唱,画,演等有机结合,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培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也不好。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6

  有过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异常是班主任的不断探索,不断努力,经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抓好它,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小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从而自觉养成守规范的好习惯。“表扬”作为一种艺术,在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我们班有两个小朋友,两人的特点就是上课不专心,小动作连篇不断,思绪总是游离在课堂之外;就连午睡也是影响了一大片啊。应对这种现状,起先我采取的是批评、镇压的手段,可是效果可想而知。而后,对于其中的一个学生我采用了表扬的办法,只要他有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我都加以表扬,于是,从那天以后,张行健上课小动作明显减少了不少,就连举手发言的次数都比之前要多不少。但另一小朋友我依旧是批评方法,他的提高挺少的,甚至连做作业的态度都比以前要不好。

  教师应深入了解待优生内心深处犯错误的动机和目的,不要老是盯在其犯的错误上,要注意批评的应是学生错误的行为,而不是针对人,否则,一味的批评、指责、训斥,学生容易自我否定,自卑,甚至学会撒谎、出现逆反的敌对与反抗行为。作为教师应注意从正面、进取的角度去审视学生,要善于发现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巧妙地在表扬中少加批评,可能效果更好、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7

  语文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新课标的上述要求。

  《山中访友》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诗情,教学时,我先用一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鉴赏品味、互动感悟,然后再用一课时教学生依文“对”、“歌”(作对联,写诗歌)。这样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上课开始,我用饱含激情的语调说:“同学们,作者李汉荣用一枝点染江山的彩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写出了自己与山中老友的深情厚谊,向我们倾诉了老朋友间的绵绵话语,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祖国的名山圣水多佳联妙对,文人墨客的题诗歌咏更为之添色增辉。今天我们就依据课文三至七自然段的内容学写对联和诗歌,为老朋友的相聚增添一道文化景观,如何?”学生们的眼睛顿时一亮,一下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着,我讲解了对联和诗歌的特点和写作要领,提出了训练要求,要求学生可以独自写,也可合作完成,并抄写好准备“发表”。

  十分钟后,思维敏捷,素有“才子”之称的赵梓期同学首先举手,“我拟了一联是:‘红鳞映清流诗情一片,老友会新朋画意无穷’。”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但也指出“无穷”与对应词“一片”结构不同,对仗不工。“女诗人”李昕禹也不甘落后,读出了自己写的诗歌,我投以赞许的目光,并指出了其间的不足。

  同学们还兴致勃勃地交流了合作完成的对联和诗歌,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离下课还有十分多钟,我因势利导进入第二个环节,学写诗歌。

  我适时地给学生讲写诗歌的要求,说:“联语就是诗语,特别是律诗,要讲究平仄,中间两联要求……“对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对,刚才同学们以凝炼的联语很好地概括了课文内容,下边能否再进一步把有关“老桥、鸟儿、露珠、树木、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和石头的联语加以组织,串连成一首能概括这部分内容的律诗呢?除每句的最后一字必须注意平仄外,其余可不计较。”

  五分钟后,一位学生大声念了他的作品,“山中走一走,人在画中游,鸟儿对我叫,露珠对我笑,山泉溪流响,白云崖上绕,云雀空中飞,花叶石中落,相遇老朋友,开怀仰天笑。”同学们报以更热烈的掌声。我十分欣喜,鼓励同学们:“依文写诗并不难,关键是对语言的敏感和提炼。下面请大家依据“德高望重的老桥”试写一首体式更为自由的‘新诗’。同学们立即兴致盎然地进入了新的创作状态,下课前三分钟,有两名同学“发表”了他们的诗作。还有更多的同学来不及当场发表,不无遗憾。我布置他们再作修改提高,并建议把自己的作品投到校刊上,大家兴奋极了。

  写景写人的文章我用多种方法教过多遍,这节课我教学生“对”“歌”,作品不免稚拙,但收到的效果确实很好,同学们品尝了合作的快乐和创作的喜悦,得到了一次有益的写作训练;在充满诗情的气氛中受到了一次美的熏陶。更使他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了新教材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的理念。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8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好教学引导和服务。现代小学生思维活跃,个性特征明显,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如果教师墨守成规,课堂教学自然会陷入呆板难以自拔。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手段,从课型创新开始,对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教学程序实施、教学语言运用等方面展开多元设计,努力创设适宜性更高的教学方案,以满足学生的不同追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型创新,体现现代教学思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创新,特别是课型的创新,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觉,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自身特点和规律,教师在课型创新时,需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要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进行多方面分析,找到文本生本思维对接点,这样才能顺利实现课型创新设计。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更新教学思想,对课型进行大胆创新,为全面激发教学活力做好充分铺垫。课型创新需要遵循教学原则,要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不可陷入盲目窠臼之中。如自主阅读课,教师需要对相关操作要求进行规范,对学生具体行动提出执行标准,自主学习不是自由活动,需要有一定章法规范约束。在学习《天安门广场》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询问学生:谁到过北京?谁去过天安门广场?学生中自然有很多人都去过北京。教师让这些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讲一讲天安门见闻,并展开大讨论,看这些见闻和课文讲述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去过北京的学生不少,各个小组的讲述活动开展得非常热烈,学生讲得起劲,讨论也很积极,特别是没有去过北京的,自然会对照课文找不同。这本来是一节讲读课,需要教师学生展开多元互动,共同探讨教材内涵的,让教师这样一调整,自然而然成为讨论课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二、教法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包含众多内容,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教学问题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课堂训练设计、教学评价操作等等,都需要体现教学方法。教无定法,为教法选择应用给出科学注解,教师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方法。这是因为教情和学情存在个体差异,别人好用的教法未必适合自己的教学,只有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和教训,从具体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才能总结提炼出对自己适合度更高的教法。教法创新有众多切入点,教师要有敏锐观察力。如多媒体介入语文教学之后,给教师教法改进带来更多选择。多媒体声光电技术,具有强大冲击力,这也是小学生特别受用的地方。多元信息冲击,给学生创设别样教学情境,学生学习兴趣被点燃,学习自然进入佳境之中。在学习《九寨沟》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先让学生阅读第一、二、三段,然后给出思考问题:九寨沟名称是怎么由来的?第二段最后一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九寨沟有哪些神奇的景象?描写九寨沟时,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最喜欢哪一处景色描写,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由于思考问题难度不大,学生大都能够顺利完成。在最后两段学习时,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思考题,让教师来回答。学生听说出题让教师回答,学习兴趣顿时大增,纷纷行动起来,都想给出含金量十足的思考问题。有学生提出:文本中为什么用了好几个“也许”?这些珍贵动物难道不怕人吗?老师你去过九寨沟吗?能不能给我们讲讲经历?从这些问题设计中不难看出,学生的求知欲望还是很强烈的。教师只是改变了设题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被激发出来,这说明教法改革势在必行。

  三、学法创新,尊重学生学习规律

  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要求,也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普遍共识。教师在学法指导时,需要有创新意识。小学生学习能力基础有差异,学习环境和学习悟性都有个性特征,但很多学生并不自知,在学法选择借鉴时,往往会一味模仿,导致效果不佳。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学法总结好习惯,对学习经验进行优化升华,形成崭新学法应用,这对大幅度提升学习效率有重要意义。如合作学习,这是现代课堂教学最常见的学法应用,有些教师受限于模仿意识,在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时,只会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这无疑是固化了合作学习方法。小组讨论的确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合作学习并非等同于小组讨论。其实,小组检查、小组辩论、小组互助、小组操练、小组竞赛、小组演绎等等,都属于合作学习范畴,教师需要对合作学习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崭新的合作学习意识,实现学习品质升级自然成为可能。在学习《一路花香》时,教师让学生朗读文本,并提出具体要求:文中有两个人物,一个挑水工,一个是破水桶。要读出破水桶的歉疚感、自卑感,要读出挑水工的满足感、欣慰感。注意语气要符合人物身份,语速要放缓一些。教师找了几个学生来朗读,但都不能达成基本要求。教师让这几个学生带上水桶去打水,给班级里的盆花浇水,然后再来朗读课文。学生情感丰富了很多,教师给出肯定和表扬。也许并没有这样神奇,学生亲自操作浇水就能读好课文,但教师让学生参与实践获得了一定感知,无疑会给学习带来更多促生动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引入更多活力因素,教师要对课型、教法、学法和教学语言进行创新设计,激发学生求知欲,并通过多种学习手段,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创新是课堂教学亘古不变的法则,创新能够激发教师潜力,创新能够培养学生学力,创新能够给课堂教学注入不竭动力。从不同角度进行创新活动,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意识和思想。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9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我的课堂上或是其他语文教师的课堂上,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篇课文,教师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学生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文章的整体意思不能体会得深刻。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训练,效果出乎意料──许多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

  这就是语感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语感的培养。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教材,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反复推敲、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一字一句皆有情,一文一人都有义。而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发挥作品的感染作用。

  长期以来,语文课片面强调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让学生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却忽视了自悟自得,忽视了语感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见,语文大师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透彻理解,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语感培养是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本选用的《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和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读这段文字后,我引导学生开展想象和联想:可以从“细雨如丝”中联想丝绵细密和柔软;由“贪婪地吮吸”联想到嗷嗷待哺的婴儿;由“伸展”联想到摆脱束缚后的轻松和舒畅。整段文字可以使人将春雨中的杨梅树想象成一个饥渴的婴儿,在母亲轻柔的抚摸和温暖的怀抱里,饱吸甘甜的乳汁时,那种急迫的动作以及欢快与舒畅的情绪。

  这一段文字所展示给人的意境,饱含春天里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应该说这段文字处理是充满了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是具体的、生动的。但是高超言语总是“意则期多,字唯期少”,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力透纸背”,这就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再想象的余地,否则“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狭长叶子的欢笑”便会令人莫名其妙不可理解了。其中“贪婪”一词本为贬意,但用在此处,即使人对久经饥渴的婴儿在吮吸母乳时,那种天真而不加任何掩饰,那种急迫贪吃的稚气的样子顿生怜爱之情。

  教学反思:

  学生之所以能够理解这段文字的意义,并产生丰富多彩的感受,不是经过老师的分析和对词语的直接解释,而是想象和联想在语感中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语感中的联想和想象是学生在和言语对象接触的过程中,不是随意主观,而是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由此想到彼,或构想出某种事物的形象。想象和联想使对言语的感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鲜活的形象,动人的景物,丰富的情感,严密的逻辑,深刻的哲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审美的愉悦,会在对言语的感受中源源不断,源源而来。

  学生阅读得多,自然就会增加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我们要指导学生从课外选取各种体裁、各种内容以及饱含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文章,使学生努力从作品中揣摩、品味各种词汇、句式的特点,去感悟其表情达意上的“共鸣”。

  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要坚持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10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育教学经验,谈几点拙见,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使学生由“要我读”向“我要读”转变,凸显学生阅读的主体性

  学生思想转变的前提是教师的引导,教师必须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自主阅读的主动性,发挥学生主人翁的阅读精神。教师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将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把语文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语文阅读教学的引导工作,发挥才智让自己的学生爱阅读,会阅读,并在实践的锻炼中形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在这方面要形成默读习惯,形成总揽习惯,掌握汉语结构,养成预读习惯,养成浏览习惯,养成分析句子习惯,养成搜寻要点习惯,养成把握信息核心习惯,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心,让学生爱阅读,敢于挑战阅读问题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见得,要想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就要对这一方面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让学生先爱上阅读,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海量阅读,博览群书,增加自己的阅读储备,让学生经常感慨自己的某方面的成功受益于曾经读过的一句话、一段话、一本书等等。我国一些成名的人士,在谈成功之秘诀的时候大都会说,自己也没有什么丰富的经验,无非是比别人多看了几本书而已。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学生?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人才?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学生导航,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众所周知,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其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以让学生有所收获为目的和归宿。在这种目标的引领和导航下,让学生探究阅读内容,在这种强烈阅读欲望的驱使下完成阅读任务。只要学生有了强大的阅读知识的动力,就会比较主动自觉地去涉猎阅读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阅读中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倡导,大胆引导,积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自由畅想,敢于质疑,并且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日渐增长,阅读的自信心日渐增强。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达到了真正的“教学相长”,教师引导得开心,学生阅读得舒心。

  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阅读方法的习得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在阅读方法、阅读技巧上多给学生实际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学生掌握了适合自己的一套语文阅读方法,在日常学习中持之以恒地海量阅读,学生的知识就丰富了,视野就开阔了。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定时,每天至少抽出5~10分钟的读书时间,这是无论每天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受到影响的时间。其次是减少看电视、上网时间,多读书。再次是做好阅读记录,与读书列表类似,此记录不应该只写下自己所读的书的书名和作者,如果可能的话还应该写下读书的起止日期。更好地做法是在其后写下自己对此书的感想,几个月之后,再返回来看记录,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真是一种绝佳体验。然后是阅读有趣的和耐读的书,那些能够吸引你并让你持续阅读的书,即使不是文学名著,它们也让你充满阅读欲望——这就是阅读的目标。紧接着是建立一个阅读博客,形成阅读习惯的最好方法之一是建立博客。如果没有,就建立一个。最后是设置一个远大的目标,告诉自己今年要读50本(或者类似数量),然后完成任务。但是请确认,你仍然是在享受读书过程,而不是苦苦挣扎。

  四、以有效的阅读问题为导向,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效的阅读问题是提升阅读质量的保证,是教师引领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作者情感的切入点。我们语文教师设计阅读问题,要做到将阅读文本知识问题化,将阅读问题层次化,将阅读的层次梯度化,在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的引领下,把语文阅读问题建构在学生的有意的注意力上和积极的阅读兴趣上,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兼顾问题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还要兼顾阅读问题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使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导引下,探究阅读内容,体验心灵的碰撞。这些有效的课堂阅读问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拓宽文本内容的思想,领悟文本内容的主题,思考探索人生的真善美。总之,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博览群书,扩大词汇量有效地积累语言知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通过各种教学实践,逐步达到这一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11

  因为明天下午要誊写作文,所以一点多我就赶到了学校,紧赶慢赶的在办公室批改同学们的作文草稿本。打预备铃了,不得不进班看一看,安排好学生下楼上体育,我又急匆匆回到办公室,接着改那摊开的、小山似的作文本。

  改到了几篇特别不满意的作文,我就把这几个本子拿到班上,招呼了王康辉他们上来再修改一下。

  我转身回到办公室又埋头改了起来。“这一定是刘珂的作文,又是这么脏这么乱,还没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写,一定得再修改补充了。”我边想边起身。“赶紧吧,马上就要下课了。”我急匆匆的进班,“王康辉,这是你同桌的作文本。去,把她也叫上来修改一下吧。和你一样,都要加上有关学校银杏树的描写。”交代了一番,我开始准备下节语文课的`事宜了。

  这节是阅读课。我先讲解了上篇阅读练习中的一道题,又告知大家这节课练习的内容。同学们认真地做了起来。不一会儿,有人做完了,排队上来批改。队伍越排越长,我把自己埋进了阅读书的批改中,并不时的给个别学生讲解一下。教室里没有原来安静了,有些响动。改到刘珂的阅读书了,依然那么脏那么乱。我抬头看着刘珂,耐着性子劝告:“刘珂,你就不能把字写得再工整些吗?这一个词、那儿一个词,太乱了!”她平静地收起书下了讲台。“哎刘珂,作文修改好了吗?赶快补充修改一下!”

  过了好半天,刘珂走上台,仍是一脸的平静。她小声地说:“我的作文本找不到了。”“什么?找不到作文本了?作业多、时间紧,再让她重写可不容易啊?要命的是,上面还有我费了好些功夫给她的诸多修改、提示呢!”我压着火说:“我交代同桌放你桌子上了。一会儿功夫就没了?再去找!”我低下头改作业。过了一会儿,刘珂又上来了。她看着我,说:“老师,没找到。”“王康辉,你把她的作文本放哪儿了?找找你的书包!”刘珂下去了,两个人一块儿找了起来。我停下笔,怒视着他们,心里想:一会儿功夫怎么会丢呢?不可能丢,一个旧本子谁要啊。是刘珂耍滑头不想写呢?还是不安分的王康辉搞恶作剧?

  下课了,还有好些人没轮到批改,我把剩下的阅读书收起来,准备抱到办公室。两个人忙活了半天,依然没有找着本子。我气坏了,大声批评:“刘珂、王康辉周围的同学放学都不许走!发现谁搞恶作剧,严厉批评!”我抱着作业往办公室走去,边走边想:“放学留下他们。我就不相信找不着这个本子!”

  改完了阅读书,又改作文本。改着改着,一行行熟悉的字体映入眼帘。我赶紧合上本子,本皮上写着名字。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12

  因为喜欢教学工作之余喜欢看点闲书,有时心动手痒也会写点小文章来自娱自乐。所以我有时认为自己是适合一名语文教师的。可是,自从前不久看了一篇题为“语文教师的专业修养问题——在陈日亮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的文章后,我便一点也不敢再有这样自以为是的自信。我从书中摘抄了以下最喜欢的几句话:“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对于语言表达的敏锐的规范感,对准确、妥帖、简练的语言的瞬间感觉与判断。”“所谓规范意识,就是无论写字、遣词、造句、使用标点,都要讲规范;另一方面,就是对错别字,对乱点标点,对不规范的用词、病句,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即所谓“瞬间感觉和判断”,不假思索就作出近乎本能的反应。”这是文中最让我为之感动的一个小细节,作为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在谈到自己时,这样写道:“……直到现在,还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无论走到哪里,在什么地方,只要看见错别字,错误的标点,病句,就看得不顺眼,心里别扭,恨不得马上就像改作文那样提笔把它改过来,这就是语文老师的职业习惯。说难听点,这是职业病;说好听点,这是职业责任感。”

  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以上的文字让我读了不由为之心动。[]凭着多年来对文字一种本能的敏感,我认为,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几句话,如果没有切身体会并经过仔细推敲是无法写出来的。我反复品读这些简洁而富有真知灼见的文字,想到自己身为语文老师却如此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实在羞愧不已。在这样的阅读思考中,我告诉自己:从现在起,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忽略教育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细节。

  以上的阅读使我不由回想起了不久前听课时的一个小细节。一个年轻的男老师在执教《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将“锲而不舍”的“锲”读成了“qì”音时,教师立即给予纠正,不过,令我们奇怪的是,没过多久,该老师在读到这个词时自己却又把它读成了“qì”。所以在评课研讨的时候,大家纷纷又提到了这一点。在评课,我向大家坦诚自己其实也闹过几次这样的“笑话”,虽然平时上课借助课本,临时纠正了自己和学生原来没读准的字音,但是,因为平常没怎么在意去改正它,所以过后很快又读成自己原来一直习惯的错误的读音。然而,评课归评课,我并没有把这样一个不值一提的小细节放在心上,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日常言语表达中也并不怎样在乎音准这一方面。

  读书会使人的目光变得更敏锐、更善于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是一直以来读书带给我的一大收获。关于这一点,我想以最近发生在我课堂上的一个小细节为例来谈。上一周的一节复习课上,上课时,我让全班同学一起背诵上学期学过的一篇文言文《学弈》。学生将“使弈秋诲二人弈”一句中的“诲”读成“huǐ”。可是我一时无法确定他们是否读对,所以当即查了字典,然后马上纠正他们的读音,在给学生纠正读音之后,我怀着真诚的态度向学生表示自己的自责和惭愧。因为这在当时的我看来真是一件应该感到脸红的事,虽然是上学期刚教过的课文,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竟然没能对学生这个错误的读音作出“瞬间感应”。这课堂上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下课后我立即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自己的反思。上学期教过的课文,学生竟然全体读错,这难道不是作为语文老师的失职吗(我不认为这是故意小题大作)?于是我在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我回想起在自己的`印象中,一直将“诲人不倦”中的“诲”读成“huǐ”音,此外还有最为关键的一个原因是:自己平时不怎么在意纠正自己不会读或读错的字音。所以不管当时在教这篇课文时自己是否有读正确并纠正学生的音准都已不再重要。由这个小细节中我突然又想到了最近复习时发现的一个实际问题,在教学生整理复习各个语文知识点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拼音这一部分掌握得不太好,可我却一直苦于找不到问题所在。此刻通过这一个小细节的反思,我竟意外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原来最大的问题在于自己。写完这一句,紧接着我脑海里迸出一句:什么样的老师便只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老师怎样的素质、习惯决定了学生的素质、习惯。以后如何才能使自己避免再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我想解决的办法就是:首先不断提高自己对语言的规范意识和感应能力,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给予纠正。

  最后我想,作为一名老师,如果我们真的愿意静下心来多点读书、多尝试、多思考,每天就会不断有新的问题,新的发现在等着我们,使我们在琐碎繁忙的教学实践中体验思考、创新带来的充实与乐趣!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1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教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异常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所以,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本事的培养。仅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梦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14

  不知从什么时候,班级里面有一个小女孩,几乎每一天中午放学、每天下午放学都会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起初还是以为她是心血来潮,受到了我的鼓励或者表扬才说这句话,但我发现她竟然从这学期开始,每天都跟我说”老师您辛苦了!”。

  刚开始我把这句话作为,对老师一种客气方式的表达,但后来发现,在我的课上,这个小女孩非常的聚精会神,而且积极的配合我的.工作,简直是班级里的“捧场王”,此后他每天对我说:“老师您辛苦了!”的时候,我都非常真诚地看着她,并说声谢谢、非常感谢。

  这个小女孩起初,有点儿胆小,不善于与别人沟通,也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老哭鼻子。记得我刚接这个班的时候,又一次她生了急病,但她的父母却怎么也联系不上,情急之下,我只好骑着自行车,顶着烈日把她送回老家。由于她家是做早点的生意,早上很早就起了,妈妈还在熟睡,没有听到电话,看到这一幕我也感到很酸楚。她的妈妈看到我把孩子送到家以后,眼眶湿润的对我表示感激。此后,这个小女孩儿一直都对我心存感激,觉得老师对她非常好,对于我偶尔的批评,她也是笑容以待,从来没有任何的消极情绪。

  有一次,她的妈妈,打电话感谢我,看到孩子有如此的变化,她感到非常的欣慰。妈妈对我说,孩子说非常喜欢你,经常说喜欢语文、老师喜欢写语文作业,而且字写得也非常好,回家就先写语文作业,而且背书背的也特别快!我想,这就是孩子对一个老师心存感激而带来学习上兴趣的变化,心灵上感谢方式,以实际行动表达出来。

  以真心待学生学生能感受到,再幼小的心灵也值得我们去呵护,孩子们是可爱的、善良的、纯真的,作为教师一定要用爱去融化他们,以实际行动来改变他们的学习行为,带给学生由内而外的改变。

对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15

  语文实践性很强,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小语课文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觉得结合具体文本精心设计一些学生体验性活动,让其参与合作,交流学习,教学效果更好,下面就此略谈几点做法:

  一、回忆往事,重新体验。

  小语文本中有不少细节令人动情,比如“泪水”、“掌声”、“赞叹”,甚至富有哲理的“话语”等等,就此可引导学生对亲身经历的回忆,让学生重新体验,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同样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和《爱之链》“女店主不禁潸然泪下”时,教者可扣紧这儿的“泪水”巧妙地设计:“同学们,你流过泪吗?先回想一下,再说说你当时流泪的情形,想想为什么事流泪,那时你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学生进一步明白了“泪水”有悲欢离合之分,也有酸甜苦辣之分,而文中这两处的“泪水”却不同寻常,两者同样具有感激之情,不同的是前者悲愤,后者欣慰。再如《鞋匠的儿子》中“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了赞叹的掌声”,《装满昆虫的衣袋》中“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詹天佑》中“许多到中国来的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以及《轮椅上的霍金》中“心灵震颤之余,掌声雷动”,《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中“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等文本,同样是让学生重新体验的优质资源。教者因材施教,事半功倍。

  二、课堂表演,身临其境。

  小语文本中还有许多鲜活资源,如“对话”、连续的“动作”等等,教者可加工整理改编成剧本或直接使用,而后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并配合适的音乐,学生不仅身临其境,而且在演出提升了认识和感悟。比如,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埃斯内尔和学生为肖邦送行时的“叮嘱”和“送礼”的`细节,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道具“银杯和泥土”,然后组织学生自选角色,组内搭档,全班交流演出,学生在深情的表演中体验着依依不舍的浓浓师生情谊和爱国热情。

  又如学习《负荆请罪》时,教者让每个小组每个组员,有感情地读通全文,揣摩“廉颇、蔺相如、韩勃”三人物的不同个性和心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课后排练,课上汇演。学生演出时入情入境,用自己的声态、体态、神态、动态再现当时“蔺相如宽容大度、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以国家为重的大人风度,廉颇狭小的嫉妒心胸、知错就改的形象,以及门客韩勃疑惑不解、若有所悟的神情”。

  再如学习《船长》一文中简短有力的对话,可让小组在表演朗读中体验“险情危急”,抢险刻不容缓,从而领会饱经风霜的船长:遇难不慌,机智果断;忠于职守,履行人道,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精神。还可以根据古诗《示儿》和《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文本,改编成小剧本后,让小组每个学生都演一演,诗人的心思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对于小语课文中的一个微笑,一个姿势,一声安慰等文本,都不容忽视,都值得教者借题发挥。

  三、走进社会,释放真情。

  课堂是学生语文实践的小舞台,社会则是学生实践的大舞台。课堂锻炼则是学生步入社会的阶梯,向人间释放真情的源泉和动力。学完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课文《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势》《船长》《爱之链》后,学生的心灵深受优秀人物的熏陶,懂得了人生最伟大的价值应当“热爱国家,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同情弱者”。于是组织全班学生讨论:“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社区,我们的社会,谁是弱者,谁最需要帮助,我们应当怎样及时给予无私的帮助?”同学们畅所欲言。接着教者就布置学生按照各自的方法,可以个人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走进我们所生活的社区,看看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你说的那种对象,真心诚意地持续关心下去,你一定会感到无限快乐。让我们把爱洒向人间,让真情盛放社会,学生在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中,自然会达到很高的精神世界。

  其实,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大到每篇文章,小到每个标点符号,都值得我们每一位国文老师反复研读、仔细推敲,这都是生成“体验活动”的上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