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评课稿

时间:2024-12-01 08:45:26 其他 我要投稿

荷花评课稿2篇(优秀)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评课稿,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那么应当如何写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荷花评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荷花评课稿2篇(优秀)

荷花评课稿1

  《荷花》一课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传统的讲读课文,可以说这堂课整体来看是成功的,体现了教者的设计意图。

  一、贴近新课程,较好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者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主体参与、和谐发展”的教学氛围,教者用“作者从哪几方面写荷花好,是怎样具体写荷花美好的?”这一个大问题统领全文。引导学生读书自悟,给了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在学生探究汇报的过程中老师相机知道了修辞方法如何排比、比喻等。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了“冒”字为什么用的好?换一个词行不行和“如果把眼前的一大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大的了不起。”用这些词句的理解和感悟,对学生进行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阅读贯穿全文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只形成独立阅读能力。”而多读中又特别强调了朗读。

  《荷花》一课是一篇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想象力的文章,同时也是一篇非常适合朗读的文章。同此,教者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多次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自己的语句,在教师相机引导时又再次引导学生去读,在课文结束后,双配乐齐读。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读文过程中,学生逐步感悟到文章的含义。感到荷花的美,体会到语言的生动和优美,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三、引导搜索、拓展延伸了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标》提出“努力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看出学生查找了很多有关荷花的诗、文。教师在教学中抓住“省略号”,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想下去,从开始想像蜻蜓、小鱼会说什么。到后来想象还有哪些什么呢?这种想象能力的训练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设计。

  四、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手段,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学生整体感知的时候,出现了荷花的配乐画面、在学生读文过程中多次出现荷花的画面。在结尾学生在读体会全文时,又加入了优美动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美妙的境界。

荷花评课稿2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在这一节课中,华教师执教时最大的特点是训练了学生的语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中:

  1、媒体激趣,触发语感。

  叶老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课堂伊始,华教师在板书课题后,伴随着美妙的旋律,出示了一组静态的荷花图片及动态的池塘荷色,并引导学生或词或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既迅速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又激起了他们亲近文本的欲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教学中来。

  2、充分诵读,领悟语感。

  叶圣陶先生一向重视语文中的美读,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依我的理解,美读就是读者将作者文中当时的情感还原出来。要到位地还原,就要读者沉入文中,体会文意,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华教师的课中,运用“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语段进行交流学习”这一教学手段,实现了预定的训练目的。当然,这一开放性的教学设计与教师充分的钻研教材是分不开的。在课堂上,通过对重点词语的解读,还原了语言形象,又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让学生通过朗读反馈了出来。

  3、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引导学生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作出多元的`解读。片断如下:

  生:我喜欢“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读着它,我仿佛看到了从碧绿的荷叶中冒出来的荷花。

  师:“冒“字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生:(学生说出了“长、钻、冲、露、伸”等字)

  师:再体会一下,怎样长可以叫“冒”,作者为什么用“冒”?

  生:(学生依据自己的感悟进行了回答)

  师:(据学生回答,强调是使劲地、生机勃勃地生长)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生:(练习并朗读)

  下面再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1、对文章第5自然段省略号的教学可改为:

  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只有蜻蜓、小鱼过来了吗?

  (意在引导学生为文中省略号进行补白,同时应强调让学生依照文中句子进行仿说,不能只让学生说小动物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日常的语言实践中丰富语言。)

  2、对“学完全文后让学生用一句话赞美荷花”这一环节,可否运用课堂开始时的课件,让学生在低低的配乐及荷塘景色中身临其境,进而激发学生语言。另外应强调语言的质量,不能以一个“美”字概括。

【荷花评课稿】相关文章:

《荷花》评课稿10-31

[精选]荷花评课稿10-10

荷花评课稿12-20

《荷花》评课稿11-17

《荷花》评课稿【热】01-14

《荷花》评课稿(精华)04-09

荷花评课稿(推荐)11-15

(通用)《荷花》评课稿10-02

《荷花》评课稿热07-16

《荷花》评课稿【优】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