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故事典故

时间:2024-12-01 09:54:31 重阳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典故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典故吧,从典故中我们可以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典故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典故,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典故

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典故1

  相传,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是“升/天成仙”的时间,所以传说中多选择九月九日“升/天成仙”。相传,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聚集越多,人就可以乘清气而升/天。

  相传轩辕黄帝在这一天乘龙升/天,张道陵天师也是于重阳节之日升/天成仙,其妻亦尾随升/天。无独有偶,东南沿海各地尊崇的海神妈祖也是在这一天升/天。

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典故2

  孟嘉,东晋时代的文士,是陶渊明的外祖父,少年即负有才名。后来,他在大将桓温的部下担任参军,桓温很器重他。有一年重阳节,桓温在龙山上大宴幕僚,左右文官武将皆在座,大家饮酒作诗,好不热闹。正当大家酒酣耳热,诗兴大发之际,忽然一阵大风吹过,把孟嘉的.帽子吹落了,而孟嘉自己却毫无察觉,仍举杯痛饮。

  古时候,人们对言行着装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魏晋时期,在别人面前脱帽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桓温看见孟嘉的帽子落了,仍然毫不知悉,就暗中给周围的宾客使眼色,让宾客们不要告诉孟嘉,想要看孟嘉知道后会有什么举动。又过了很久,孟嘉起身如厕,桓温就趁机让人把孟嘉的帽子捡起来。当时,身为咨议参军的孙盛也在座,桓温就让孙盛写一篇文章嘲笑孟嘉,落帽而不自知,有失体面,然后让人把这篇文章和帽子一同放在孟嘉的座位上。

  孟嘉回到座位上,才看见自己落帽失礼,当他不动声色地拿起帽子戴上时,发现帽子下面还放着一篇取笑自己的文章。孟嘉看过文章后,面不改色,请左右取来纸笔,不假思索,落笔而成一篇诙谐而文采四溢的答词,为自己的落帽失礼辩护。桓温和满座宾朋争相传阅,无不击节叹服。

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典故3

  除了登高饮酒插茱萸,古人在重阳节总会想起一个人——陶渊明。我们都知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个清高的田园诗人。他和重阳节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当然是因为陶渊明清高有节,不耐俗务,让无数后人心有戚戚。不过,这其中更直接的原因在于陶渊明本人非常喜欢重阳节。他说过:“余闲居,爱重九之名。”不仅如此,陶渊明个人喜好与重阳节习俗堪称高度契合。他喜欢喝酒,爱赏菊花。他说过“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他还会酿菊花酒。“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他家东篱之下就种着菊花,我们都知道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更为内在的原因则在于陶渊明在他的'重阳节诗作中抒发了对时光催人衰老的焦虑,也引发后人的共鸣与感慨。《己酉岁九月九日》中说“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九月九日,谐音“久久”,然而眼前却是草木萧瑟的时节,让人感慨红颜易衰老,生命易摧折。

  正是这些原因,后人一到重阳节,就会想起陶渊明,以至于有人说:“寒食吊之推,端阳悲郢客。如何重九日,不祀陶彭泽?”

  虽然重阳节没有成为纪念陶渊明的节日,但是,陶渊明和他的东篱菊却以典故的方式流传在后世文人的诗文中,仅仅翻检《全唐诗》,就可以看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的重阳节作品中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这些典故。看这样子,陶渊明几乎就成了重阳节的代言人。

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典故4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中,妈祖升/天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节日。相传妈祖是中国的海上保护神,诞生于宋建隆元年。她扶危济困,在惊涛骇浪中拯救无数船只,立志不嫁,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

  根据史料记载,宋、元、明、清等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国家祀典。妈祖升/天日也是中国航海的保护神,她在船舶启航之前都要先祭天妃娘娘,在船舶上还供奉天妃娘娘神位。

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典故5

  远古时期,人们对山[十分敬仰,高山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山上常常举行祭祀活动,用观测星星来判断季节时间。根据《左传襄公九年》记载,尧帝专设了火正一职,专门负责观测、祭祀一颗星星,叫做“大火星”,并管理百姓用火,这可是当时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陶唐氏之火正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

  这颗“大火星”并非是指我们现代所说的火星,而是在当时夜空中的一颗发出红光的星星。每到季秋的九月,大火星就会销声匿迹,这让远古时期崇尚火的人们感到十分恐慌,因为它意味着寒冬即将来临。我国最早的`天文历法著作《夏小正》中所提到的“九月内火”,说的就是大火星隐退的事情。每到此时,人们常常举办祭祀活动,因此有说法认为,重阳节的起源就来自于此。

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典故6

  传说在公元前三世纪,那时有一个神通广大的人,名字叫费长房。他不仅能呼风唤雨,还能遣神捉鬼。

  有一个叫桓景的青年知道后,很崇拜他,要拜他为师。由于这个青年决心很大,费长房就收他为徒,教他学本领。

  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这天,你们全家将有一个大灾难降临,你要提早作好准备。”桓景听了,十分惊慌,连忙跪下求师傅教给他躲避灾难的办法。

  费长房说:“九月九日这一天,你多做几个红色的布袋,里面放进茱萸,缠到胳膊上,再带些用菊花浸泡的'酒,携带全家老小到一个高坡上饮酒。这样,就可避开大祸。”桓景认真地照师傅的办法去做了。

  到了九月九日这一天的清晨,桓景带着全家来到附近的高坡上,平安地渡过了这一天。

  晚上,桓景和家人一起回到家中一看,大吃一惊,家里的牛羊鸡犬都死了。他们果真避过了一场灾难。

  从此,重阳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相沿成习,流传了两千多年。

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典故7

  古时候,汝(rǔ)河河边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小伙子,名叫桓(huán)景。他家里有父母和妻子,一家人和和睦(mù)睦,日子过得十分快乐。

  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汝河里忽然出了一个瘟(wēn)魔,岸边很多村庄流行起了瘟疫(yì),死了不少人。桓景一家人也被染上了,父母和妻子都死了,只有桓景活了下来。

  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他听说东南方的山中有一位叫费长房的神仙,能降妖除魔,决定前去拜(bài)师学艺。

  桓景带上一袋干粮上路了。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tānɡ)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费长房和蔼(ǎi)地对他说:“我看你一心想为民除害,就收下你这个徒弟吧。”他交给桓景一把降[xiánɡ]妖宝剑,又教他降魔的武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一天早晨,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徒儿,你在这儿快一年了。我算了一下,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了。我给你一把茱萸(zhūyú)叶、一瓶菊花酒。你赶紧回家,先让乡亲们登高避灾,然后再去斩妖除魔。”他一招手,飞来一只仙鹤(hè),让桓景骑在背上,把他送回了家。

  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叫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爬上了河岸,趾(zhǐ)高气扬地走进村里。他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就四处张望,最后发现村民们都躲在山上,便狂叫着向山上冲去。刚到山脚下,突然一阵浓郁的茱萸叶香和菊花酒气迎面扑来,瘟魔顿时头晕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转。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背嗖(sōu)地投掷(zhì)出宝剑,哧(chī)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

  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典故8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传说中有吕洞宾过金桥的故事。吕洞宾是一个道教八仙之一,他在重阳节独自登山赏花,在一座名为金桥的桥上摇桥扫叶,不料桥竟横跨在仙界和人间之间,而吕洞宾也因此成为神仙。

  这个故事传承至今,人们会在重阳节登高避祸,也有重九登高的风俗。这个故事和习俗都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和平安的祈愿,也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传统之一。

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典故9

  陶渊明喜欢菊花,菊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他辞去官职后回到家乡柴桑隐居,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菊花。陶渊明喜欢喝酒,但因家贫时常缺酒。去年重阳,陶渊明在篱边赏菊,却没有酒喝,他便采了一把菊花在手里嗅嗅嚼嚼,聊以为遣。

  然而菊花毕竟不能代酒,陶渊明正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忽然远处来了一个白衣人,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差人,特地送酒来给陶渊明。陶渊明喜出望外,立即打开酒瓮,对着菊花开怀畅饮,尽醉方休。

  这个故事表达了重阳节赏菊的.习俗,也寓意着人们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敬重。

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典故10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中,菊花被赋予了神奇的功效。阿牛梦到有个姑娘在运河往西十里的地方,告诉他有一株白菊花盛开,能治母亲的`眼病。阿牛带着干粮去寻找白菊,最终挖回家,每天采一朵煎汤给母亲服用。

  最终,阿牛母亲的眼睛重见光明。这个故事传承了重阳节的赏菊花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会赏菊花、饮菊花酒,表达对菊花的感激和敬意。

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典故11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她的`侍女贾佩兰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在宫廷中,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

  这一习俗源于古代巫师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重阳节的求寿说体现了人们对长寿的向往和祈福的心愿。

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典故12

  传说中,这对夫妻因为被欺负逃出家乡,他们在芦荡里搭起了草房遮风避雨,并种了粮食和黄面笼糕。突然,一个衣裳破旧的人出现在他们面前,拿给他们两只黄面笼糕,他们高兴地吃完了,一边唱歌一边撒下小草。不久后,风停了,他们发现缸水变蓝了。

  第二天,他们看到白布变成了蓝色,布料也由黄变成蓝。这个传说表明,染布缸神可以染出色彩,而且染出的布品质好、色度牢。这个故事传承至今,成为重阳节的'一个重要传说。

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典故13

  重阳节文化迄今已有两三千年历史,在西峡至今流传众多民间传说。其中流传最广、影响的要数重阳公主的传说。

  据《汉书》记载,东汉安帝年间,宫中身怀六甲的'李娘娘受闫氏所害,逃至洛阳以西伏牛山以南的重阳店。恰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阳女。李娘娘历尽艰辛,慢慢把重阳女养大成人。谁知一年秋天,此地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村里的百姓和李娘娘都未能幸免。李娘娘临终前,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重阳女,并把安帝赠送的玉佩传给女儿,让她找机会状告闫氏,为她讨回公道。

  李娘娘死后,重阳女到处拜师学艺,立志斩除瘟魔,为母报仇。一位道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精心传授剑法,并密告瘟魔的四个弱点:一怕红色,二怕酒气,三怕刺激气味,四怕高声,让重阳女来年九月九日瘟魔重现时见机行事,为民除害。第二年九月九日这天,重阳女组织附近的百姓登上云彩山,女的头上插红茱萸,茱萸果为红色,叶子散发出一种怪味,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现就齐声高喊:“铲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见到红色,闻到酒气和怪味,听到喊声,缩成一团,重阳女一剑将瘟魔刺死。从此重阳店一带百姓安居乐业,健康长寿。

  此事传至京城,安帝派宦官前来视察,见到了重阳女和玉佩,报知安帝。安帝召重阳女进京相见,父女拥抱大哭一场。后安帝贬黜闫氏,专门为李娘娘修了娘娘庙,封重阳女为重阳公主。安帝要留重阳女在宫中,重阳公主以母亲葬在重阳、逢节要去祭奠为由,执意回到重阳店生活。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后,都要带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一次,孝敬父王,顺便把当地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传入宫中。

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典故14

  菊花是重阳节的重要角色,人们不仅采菊花、赏菊花、饮菊花酒,而且簪菊。这个“菊花插满头”的典故,不是来自一个故事,而是源自一首诗:

  九日齐安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

  杜牧出身名门,身处末世,多有诗才,为人放旷。人世仓促无常,他偏要故意彰显狂放。“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这诗句激起了后世诗人摆脱悲秋伤时的感慨,也用它来表达流光急景中的豁达与乐观。所以“菊花插满头”成为后人纷纷使用的典故,仅宋代就有十五六位词人化用“菊花插满头”的句子。

  这个典故不仅古人用,今人也用。比较“古早”(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首流行歌《中华民谣》,其中有一句“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原来它来自于唐朝。

  重阳典故,其实还有很多。以上这些,偏于风雅之类,它们不仅表达了古人对重阳节的认识和人生体验,而且在重阳节登高宴饮、插茱萸、饮菊酿的习俗之外,开拓了重阳节的`更加丰富的人文内涵。

有关重阳节的故事典故15

  “戏马台”,本来是项羽的典故,为什么成了重阳节的典故呢?这源自历史故事的叠加。

  当初,项羽灭秦之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在彭城(今天的`徐州)定都。他在城南的南山上,以山作台,观看驰马、演武、阅兵,此台就称为戏马台。

  项羽是盖世英雄,备受后人追慕。史书记载,南朝宋武帝刘裕还是东晋的宋公时,有一年九月九日,登上了戏马台。现在想来,当时的他内心一定充满了对于英雄的向往与对自我的期许。后来他登基做了皇帝,就规定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九月九日“马射”讲武习射,是此时的风俗,也是汉代以来秋季的风俗。正因为这一风俗,后人在重阳日会联想到戏马台。比如辛弃疾“戏马台前秋雁飞。管弦歌舞更旌旗”就是如此。

【重阳节的故事典故】相关文章:

经典国学经典故事11-29

国学经典故事03-17

历史典故故事07-06

销售经典故事09-09

销售经典故事10-23

历史经典故事06-29

国学经典故事05-20

(经典)国学经典故事11-19

[荐]销售经典故事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