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观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感受与体会
关于“中国结”的来历,有各种靠谱或不那么靠谱的考证,比如源自上古时代的“结绳记事”,或某位身世无考的和尚,用“一根绳”、“一个结”表达一心向佛的虔诚等等。但距我们最近而又最可追溯的来源,恐怕还是传统华服上的盘纽,或旧日佩饰上的璎珞。至于把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饰物,升格为带有“中国符号”意味的“中国结”,却绝对是最近几年才发生的文化事件。那些铺天盖地地出现,且经常被放大到惊人规模的“中国结”,俨然已经在一个更广泛的文化重建工程中,与“唐装”和“中国红”、“中国金”等视觉符号一起,形成了一整套全新的“中国LOGO”。
与有形的“中国结”相对应,央视春晚则是一个无形的“中国结”,同样扮演着“中国LOGO”的全新角色。这种脱胎于以往单位联欢晚会形式的电视节目形态,在一个文化氛围相对真空的时代里,借助央视的垄断性强势传播,逐渐被塑造成十数亿华人共同瞩望的“非物质文化图腾”。日渐形成固定模式,且愈发夸张、极致,以热闹、绚烂、华丽、铺张为特征的“春晚美学”,已经成为全球华人最为熟悉的节庆符号。
从一个质朴温馨的联欢晚会,演变为绚烂铺张的屏幕狂欢,显然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蜕变过程。屏幕上下、会场内外的复杂互动,共同把一家电视机构的一台晚会,编结成了纠结缠绕的“中国结”。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十几亿人同看一台节目这种违背传播规律的电视奇迹,才可能延续了20多年。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才可以解释“年年春晚年年骂,年年骂完年年看”的纠结。在一个不断感叹“年味”淡薄的年代,被编导们日渐熟练地集聚和放大了所有喜庆元素的春晚,成了迄今“普天价值”的“年味剂”,均匀地播撒在数亿个家庭的厅堂和餐桌。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对春晚表达出厌弃之意,但至少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另外一个能被同样多的人所普遍接受的“新年俗”,可以替代春晚在如今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不妨设想,如果哪天央视果真虚心纳言,接受舆论的建议,将春晚回归初创时的质朴,恐怕在全球华人中引发的不适和*,比眼下对春晚品质的非议更多。
可以确信,在全世界范围内,再没有任何一种文艺演出形式,能像春晚这样,与十数亿观众的情感紧紧缠绕在一起,成为世界群体的最重要节日中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而春晚逐渐被图腾化的过程,就是中国人重新发现、塑造、确认自身文化形象的过程。同样可以确信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再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有着我们这种重新再造文化形象的迫切需求。正如尽管改良得极其拙劣,但勉强能够表征“中国人”形象的“唐装”,依然迅速地被饥不择食的国人披挂上身,以表达出走多年之后终于认祖归宗的郑重。而伴随着一个由表及里的必然过程,对国学、孔子乃至中国历史的重新“发现”,都成为一连串的文化事件,毫不意外地接踵而至。
在经历了“全盘西化”和“中体西用”的百年争论之后,中国人终于开始对以往的观念有所反思,并逐渐相信从根本上改变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反身在传统文化中发掘文化资源,以延续刚刚启程的强盛之路,就变得顺理成章。如果对改革开放做出历史总结,则经济的快速发展固然足可骄傲,但为上述文化心理的转变奠定了基础,才是最伟大的成就。只有在逐步走出对传统文化的危机和自卑之后,对自身文化基因的怀疑和否定才可能告一段落,并开始一个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建过程。
只是,我们曾经那么决然和彻底地捣毁和践踏自己的文化祖坟,在这片废墟之上要捡拾出什么,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把一个从来不能登堂入室的绳结升格为“中国结”,已经是想象力的文化创意。在这样的背景下,看春晚这只无形的“中国结”走入众口难调的困境,也就不觉意外。不管观众对每xx届春晚的每一个细节有多少批评,只要它作为“非物质文化图腾”的功能尚未完结,它就不能不充满纠结地延续下去。
【观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感受与体会】相关文章: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心得体会05-13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心得09-21
观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12-25
2024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03-22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心得12篇(集合)09-27
央视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06-08
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心得体会01-07
观看漫画《父与子》的感受12-16
观看红岩的感受600字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