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想

时间:2022-07-02 17:31:18 传统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想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想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想

本人是在最近两年才接触到传统文化的,在学习了传统文化的相关书籍以及听了老师们的一些讲座之后,心里感慨很多,感觉如果自己能在十年之前就能接触到传统文化的教育的话,现在的人生估计又是另外一种状况吧?

在十年之前,那个时候自己刚上大学,最崇拜的人物是爱因斯坦。之所以崇拜爱因斯坦,也是有一定原因的,那就是自己在高中的时候,看到杂志上写到,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就产生了一种崇敬之心,所以就喜欢看科技方面的文章,幻想着自己也能在物理方面有所发现。这样的想法,可能一直持续了一两年吧。后来,发现自己的这样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在那个时候,自己的注意力也发生了一定的转移,喜爱看时政新闻,时政评论了,看着网络人物们在网络上洋洋洒洒的写的长篇大论,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好像也就被点燃了起来,这样的热情也持续了几年。但是,自己就没有考虑过,这么样的喜好,对于我们社会,我们的国家,有着什么样的益处。

由于沉迷于科技,所以在那个时候,自己就会缺少对同学朋友的关爱之心,之所以会这样,可能是由于受唯物思想的影响吧。那个时候感觉人都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人哪里需要那么多的关爱呢?关爱别人,又有什么意义呢?而在看时政新闻,时政评论的时候,也使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现在的社会是一片黑暗,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是因为时政评论的文字,大部分都是在针砭时弊,这样的文章,只会说社会这里不对,那里不好。看的多了,也会照猫画虎的给同学们讲述一番,以为自己也变的爱国,变的高明起来了。这样的文章看多了,对于大部分的人而言,关爱他人之心,估计就更弱了。大家可以想一想,人一旦抱有这样的心态学习和工作的时候,其境遇自然不会好了。而如果自己不是在2012年年初的时候,有幸看了讲传统文化的《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的视频,然后陆陆续续的学习了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今天的自己,不知又将沦落到什么地步去了呢。

之所以看到这个视频,也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缘之下,和一位朋友去科大的一位老师家做客的时候,老师强烈建议我们看一下这个视频。就这样,自己才知道,中华传统文化,原来是这么一个样子。以前自己虽然也看过《菜根谭》、《庄子》、《老子》等书籍,但大部分的时候,只是感觉这些书籍文字优美而已,对于其所蕴含的深刻的道理,则不能领悟一二。以《圣贤教育改变命运》那个视频为开端,自己在这两年里,在网络上,在寺院里,看到了更多关于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书籍,而且在我们河北传统文化研究会也听了多次的讲座。通过这种学习,自己突然发觉,自己这么多年以来,所寻求的,不就是这样的圣贤文化吗?而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一个最深的感悟就是,做人,就要做一个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的人。无论是从起心动念,还是言语行为上,都应该从有益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而这个,却是从上了大学之后,所一直欠缺的了。而人一旦做事做人丧失了那颗有益于人有益于社会的心之后,人生,肯定也就开始变的不顺利起来了吧。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能够与圣贤文化邂逅,应该是这一生莫大的幸运,过去的,无论是怎样的风风雨雨,都已经过去了,希望自己能够以今天为起点,天天都以圣贤的教导为处事待人的指南,在以后的日子里,能为社会做尽可能多的有益的事。而这样的人生,在以后的日子里,自然就会多一点幸福了。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想

前一段时间看了陈大惠老师的中国传统文化公益演讲纪录片,感触颇深,陈大惠老师以独特的方法弘扬着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用道德去指导我们的生活,去化解生活中的种种困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片中,陈大惠老师的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老师讲了很多我们在生活中由于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而遇到的困扰,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终究会遇到种种困难,教育我们要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践行道德,和谐生活,获得幸福,听过陈大惠老师的演讲,如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可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反而被我们渐渐的忽视了,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追求物质生活而没有对我们的精神世界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忘却了这座先人给我们留下来的大宝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智慧的沉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容量大、历史长、生命力强,具有巨大的包容性、融合性和延续性的特质。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气质,一种文化品位,一种理想追求,它可以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和个人修养,让我们更富有智慧,更加理性的去面对生活。

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必会带来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长治久安,可持续地发展也就得以平稳实现。这难道不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吗!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想

在学校领导对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下,在路老师的率领下。我有幸于2012年5月23日到5月27日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次学习受益颇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深刻的了解。这也是一次文化大餐,丰富了大脑的知识。现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如下:

学习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和谐快乐,这既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因,又是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收获。以前,我们遇事很多时候都是根据自己当时当地的心情、情绪来处理面对的问题。如果我们学了传统文化,有一颗宽爱地心,我们会在矛盾冲突发生以前有预见性地化解矛盾,无论何时,都可以以一份“共情”的心,从对方的出发点考虑问题,理解对方,从而更有效地沟通思想,解决问题。

《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是治学求进得道理。一个人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在工作中,如果我们时时如此,积极主动地工作。那么,我们的工作该是多么和谐惬意的一件事。因此,我们要把传统文化学深,学透,学到我们的骨髓里,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

学习传统文化,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传统文化中蕴涵的高尚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传统文化应该体会到以下几点:学会爱社会,爱祖国和遵纪守法、学会感恩、学会礼仪为先、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廉耻、学会替他人着想、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等等。

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深入更多人们的心灵,走向大众。带来一个和谐的社会。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想

时间飞逝,我从一名学生,到息县进入工作岗位已接近两年,两年的经历让我对农村、老百姓、基层干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息县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更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在学习中成长,成长中学习。由于自己本身对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以前经常搜集一些名言警句来激励、警示自己。现在才真正感知对中华文化了解、理解太少,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令我赞叹、令我折服。针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学以修身。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从自身来讲,重点在于挖掘优秀文化的大富矿,以求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激励精神。而传统文化学习不仅是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思想灵魂升华的过程。“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以利为志就不能淡泊,内心躁动就不能致远。古人倡导温、良、谦、恭、让、仁、义、礼、智、信,只要我们做到了,人际关系就和谐了。弟子规中“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之”就是要求我们平常与人交往中要平等仁和,时常要与仁德的人亲近,向他们学习。

(二)学以致用。弘扬传统文化起先需要从学习开始,这既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其主要经典实质内涵贯彻到生活中、工作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乃至灵魂深处。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邻里和睦、家庭和谐,提升工作作风、工作精神。对照《弟子规》《孝经》等进行反躬自省,对孝敬父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谨言慎行等方面进行深刻自剖和整改提高。

(三)学以济世。这些年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长幼尊卑不分,离婚率不断攀升,自杀事件不断曝出,道德沦丧事件时有发生,社会生活变得乱七八糟、乌烟瘴气。长此以往,人性危矣,民族危矣。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金子,是治疗这一社会疾病的济世良方。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等等就是要弘扬孝道、张扬仁爱、讴歌善良。用经典诠释智慧,用智慧启迪人生,用人生挖掘人性。用我们先祖留下的经典智慧来治疗当下人性的疾病、灵魂的疾病,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光焰点燃我们心中的善念和良知的火炬。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你被时代所器重时,就要担当重任,有所作为;当你郁郁不得志时,就要甘于寂寞,不断完善自己,修身养性,博闻强识。而我们作为公务人员,更要有“兼济天下”之心,修其身,精其业,善其事,做到恪尽职守、克己奉公。我们不但要力求“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更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名基层公务人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更加敬畏人民、敬畏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敬畏党和国家授予我们的职责岗位。我们理应当好人民公仆,不求在这个岗位上做多大官,力求在这个岗位多做事、做好事。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想

下决心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是受陶维生老师的影响,只是自己一翻开书本看到枯燥的文字、难懂的文言文就放弃了。我的床头放着《四书》、《五经》、《了凡四训》但从未看过十页。有幸参加了连云港企业文化学会孔子学院第二期研修班的学习,让我感到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经刘余莉、蔡礼旭等老师的讲解,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当接触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倡导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崇尚的利己利人,功德圆满;这些思想时,直叹自己“工未到、塞未通”啊,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从刘余莉老师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式管理》、到蔡礼旭老师的《家和万事兴》,再到靳雅佳老师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等等,在课堂上总是会不断地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因为大家感觉,老师说的每句话,都是我们该做的,都是作为社会一份子的我们应该改变的,老师的话总是能激起我们内心最深处“人性本善”的共鸣,总会让我们每个人感叹自己过去的人生,拥有重新上路的勇气和决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是指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结合现实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是去找原因而是互相埋怨、指责。如,管理分局埋怨大厅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指责大厅人员工作不够认真、仔细。就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下,大厅是窗口单位,他们有很多工作需要当场完成,难免会出错,我们发现了错误改过来就好,举手之劳吗。各单位部门之间互相指责、推委,都不想多干活多担责任。还有很多人不是想着如何好好工作,而是找关系调个既轻松又不担责任又有油水的好工作,想方设法把自己不想干的工作推给别人。这不是“己所不欲,施于人”又是什么泥?正所谓“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

通过这次学习,我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如果全民都来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并运用到生活、工作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社会才是和谐的。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想】相关文章: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02-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体会07-03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01-19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02-19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04-12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04-25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0-22

学习感想07-04

学习的感想07-04

“感动中国”心得感想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