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简介和谚语

时间:2022-07-03 02:40:49 冬至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冬至的简介和谚语

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度的位置时,即是冬至节气。

古时人们对冬至的理解是: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已经用土圭观察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现代天文科学测定,与夏至日相反,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初候蛆叫结;二候集角解;三候水泉动。”据说蛆绷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然生长,但阴气仍然非常强盛,土中的蛆叫仍旧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各异,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长,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消而解角;由于阳气初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能够流动并且温热。冬至期间,虽然北半球日照时间最少,但由于此时地面在炎热的夏季积聚的热量还没完全消散,故此时气温还不算最低。但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比获得的太阳辐射要多,因此气温短时间内会持续下降。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所以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天文学上也把“冬至”确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其中之一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作为节日的最重要的节日。

冬至作为民间八节之一,旧时颇受重视,有“冬至大于年”之谚。在福建等地方,“冬至,粉米为丸,祀祖如仪”。此即所言圆子,又称检、团圆子。

如今冬至作为节日已经渐渐淡化,然而在古代,冬至比很多普通的节日还要隆重。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的历法,曾以冬至为岁首的元旦日,隆重庆祝,改行夏历后,冬至才退居次位。然而,民间还是有“冬至大似年”的说法,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小年”、“冬节小年兜”等,同春节差不多,只是没有拜年这一讲究。

在气象学家眼中,冬至节气的确定是有科学理由的。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节气,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因此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日‘‘冬至”。

可见,冬至是一年中昼短夜长的至极之日。冬至过后,便开始昼渐长而夜渐短的过程。因此,古人以冬至为阳生之日。就像出土牛送冬寒一样,人们想象在阳生之日,通过天人的沟通,以达阳气。

宁波天一阁藏明嘉靖年间刻本《惠安县志》有关记载称:“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九,仍粘九于门。凡阳象圆,阴象方。五月阴始生,黍先五谷而熟,则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九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为节,抑阴也。”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少,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冬至这个最寒冷的时期,古人不再劳动,北方捂在炕上打麻将,南方打牌,进行一些室内娱乐活动。所以,冬至后,是古人特别是富人享福的时候。

冬至的谚语

冬至一阳生。

冬至萝卜夏至姜。

冬至不割禾,一夜脱一箩冬至定果,年节定瓜,正月十五定棉花。

冬至出日头,过年冷死牛。

冬至天气晴,来年果木成;冬至天气爽,来年果木广。


【冬至的简介和谚语】相关文章:

冬至简介:冬至的含义07-05

冬至的谚语08-05

冬至的经典谚语08-23

冬至的由来简介08-01

关于冬至的谚语07-09

关于冬至的谚语08-05

有关冬至的谚语08-05

冬至有关的谚语12-30

冬至养生谚语04-10

冬至谚语俗语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