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春节习俗年画
春节习俗年画
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贴年画的习俗在大城市已经比较罕见,如今只有少数的农村保留这个传统。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劳动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据东汉《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在门上贴有“神荼”“郁垒”神像。
民间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渐发展为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驱邪纳祥、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历史上,人们将年画作为祈祷来年丰收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画也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清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这才将这种节日风俗活动和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定名为年画。虽则这样,各地称谓还是不同,有的叫“花纸”,有的叫“画张”,有的叫“卫画”,有的地方称“公仔幅”,不同的叫法一直延续至今。
伴随着门神的出现,民间争相仿效门神的形象,又形成了不同的题材图画和绘画风格,门上室内均布置张贴,成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和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年画的种类大致可分版画、刻纸、纸绘三种,在古代,又以版画类年画为主。版画以木刻为基本图案,再依图印上彩色而成。虽然各地年画各具风格,但用色鲜艳活泼、含意吉祥是一致的。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赵飞燕、王昭君、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清代,由于戏曲杂剧、绣像小说及使用插图等木刻画的兴起,并在绘制技术和雕刻技术上都有很大的发展,使木刻年画进入了颠峰时期。特别是清雍正、乾隆年间,年画更为繁盛,产地遍及全国,并涌现出一大批专门从事木刻年画的专业画工和雕刻家。
一千多年来,民间艺人积年累代,父传子承,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创作了一批又一批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韵味的木版年画,年画在清雍正、乾隆年间具有相当规模,其作品大多以简练的线条、鲜艳的色彩,并融入改革开放新题材,注重情趣、情节和造型的表现,人物生动可爱,富有活力,使作品别有新意,颇具观赏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