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春晚黑色三分钟内幕
春晚黑色三分钟内幕
每年春晚的倒计时总是被人们称为“事故多发地段”,而2007年的零点倒计时尤为令人难忘,甚至被网友戏称为“黑色三分钟”,朱军对于人们至今津津乐道的话题也在书中作出了解释。
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到如今已经29个年头,而朱军就参与了15个,也就是说他在春晚这个舞台上经历了15个零点时刻。在这个特殊时刻,主持人们往往比较紧张,容易说错话。而2007年的春晚上的“黑色三分钟”因为媒体争相的报道和过分解读尤为引人注目。
当年春晚结束后,有不少媒体都报道了“黑色三分钟”引发主持人朱军与李咏在春晚后台大打出手。而朱军在书中提到:“黑色三分钟并非如外界所言,是我们几个主持人之间互相拆台、人为抢词造成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由于我们应对危机的经验不足,相互没有配合好,再加上过度紧张,所以接连造成了口误。”
事实上,几乎每年春晚的零点仪式都无法掐准钟点,而且随时会有突发事件,这时就主持人们负责救场,视具体情况临场调整。而因为朱军的资深主持经历,从2007年开始,导演下了明确指令,舞台上无论发生任何情况,一切交给朱军。
朱军也在书中坦言,对于春晚全国观众都赋予了它太过沉重的东西,“多年来形成了这么一种惯性思维:春晚是一道年夜大餐,要吃不好的话这个年就过不好。”而对于这位资深春晚主持人看来:“在我心里,晚会就是晚会,让它承载那么多东西,那也未免太过‘抬举’它了。”
相关文章阅读:
从1997年到2011年,朱军已在春晚舞台上度过15个新春零点,新书《我的零点时刻》正是“忆苦思甜”之作。在朱军的眼里,零点时刻是赞美快乐、感恩岁月的高潮时刻,是一个极富仪式感的神圣时刻,但它上演于每一颗鲜活的心灵里。
从1997年到2011年春晚,央视主持人朱军站在春晚的舞台已经15个年头,被问及这十五年的经历感受,他坦率地说:“累且快乐着,也很幸福。每年到春晚排练最紧张的时候都会筋疲力尽,在这样一个状态之下,我感受到了那份幸福,那份快乐。”
2012年的零点时刻还未到来,朱军却提前一个月出版了他的新书《我的零点时刻》。这本书,是朱军的坦诚之作。在书中,他将首次讲述连续主持数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幕后故事,披露当年他从甘肃电视台走上央视舞台的经历,展现他和《艺术人生》中那些明星台前幕后的故事,以及春晚舞台上发生的那些惊心动魄的往事……
1、零点时刻充满爆发力
记者:2004年出版的《时刻准备着》,这次出版《我的零点时刻》,可否说一下你对零点时刻的感悟?
朱军:任何机会都是为时刻准备的人而准备,写《时刻准备着》,我想以自己的经历,告诉那些和我同龄的或者比我小的朋友们,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我们怀揣着一颗时刻准备的心去应对。
对于“零点时刻”,我的理解也很简单,零,一无所有却又奥妙无穷,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可以很形象地理解,在阿拉伯数字从1到9中,都有起笔落笔的时候,0永远是循环的,我希望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每次归零,都可以当做自己又一次出发的起点,走向一个更加幸福的未来。
记者:在《我的零点时刻》里,你写到零点时刻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和新的开始。就你的生活而言,是否也有新的开始?
朱军:我在书里写了这样一句话,春晚对于我,是“隆重的真诚”,坦率地说:经过了这么多挑战,什么“新的开始”,这样的心绪早已淡然了。
我倒是时时追怀那段时光,那是父母都健在的时候,春晚第二天,我们搭乘大年初一最早的航班回到兰州,我们家把年夜饭都挪到大年初一,兄弟姐妹一大家子初一晚上吃团圆饭。爸爸、妈妈喜笑颜开,关切地嘘寒问暖,小孩子们兴奋得几乎要跳到我身上,吵着闹着“还没给压岁钱”!喜气洋洋,家中的热闹虽然比不上春晚现场的热烈,却让我更为享受,常常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触袭上我心头:这下是真的过年了。那是非常幸福的时刻。
十几个年头过来,我的感悟就是,回家过年真好,珍惜眼下的幸福最重要。我在以前的节目里说过这样的话“男人成熟的表现其实就是平和了,在享受事情的过程。”这就是我目前最大的感受。
2、揭秘春晚“事故多发时段”
记者:期待春晚、关注春晚、议论春晚已经成为老百姓岁末的重头话题,舆论界对“春晚”有太多的解读,你在书里也写到:它成了一种符号,被赋予了太多的功能。媒体解读为这是为春晚辩护?
朱军:现在,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这些年来,人们对于挖掘春晚“背后”的兴趣远远大于关注节目本身,本着破译密码般的热情,试图剖析春晚的“台前”、“幕后”。
有些媒体也推波助澜,热衷于给春晚制造个“规模经济体”,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再掷个响雷:“你们所不知道的春晚!”,掀起一轮又一轮把春晚“妖魔化”的“危机”。
其实,许多客观事实就摆在那里,只是大家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五花八门,说的权利在别人,辩护的权利在我们,也没必要做太多解释。
记者:你在书里对被传得沸沸扬扬的“黑色三分钟”进行了事实还原,这样做的目的是否为寻求谅解?
朱军:春晚零点的那段倒计时,被人们称作“事故多发时段”,在那个特殊时刻,主持人总会格外紧张,说错话的几率也比平时高。
事实上,几乎每年春晚的零点仪式都无法掐准钟点,而且随时会有突发事件,需要主持人视具体情况临场调整。因此,春晚主持人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负责“救场”。
之所以重述这段所谓的“黑色三分钟”,我是想澄清一些事实,它并非如外界所言,是我们几个主持人之间互相拆台、人为抢词造成的。更没有传得离谱的“在后台打起来”的故事。当时大家都在想办法补台,都怀着一份责任心和善意,但是由于应对危机的经验不足,相互没有配合好,再加上在那个关口过度紧张,所以接连造成了口误,导致了一场“囧”戏。
精彩速读:
朋友赵本山不喜欢朱军
我跟本山的关系很有意思,我们俩是不打不相识,属于打出来的兄弟。一开始他有点反感我,见了我总是一副爱搭不理的表情。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你什么意思?我又没得罪过你,你怎么见我老这样?”他很直接:“我不喜欢你。”我很奇怪:“为什么?”他朝我翻了个白眼,吐出俩字:“你假。”我俩之前几乎没怎么接触过,他说这话我就更莫名其妙了:“什么事觉得我假?”他三个字直接把我撂倒:“不知道。”我当时心里颇有些不平,你又不了解我,凭什么说我假?
很长一段时间,我和本山都形同陌路,直到有一天,在白岩松家迎来了“破冰之旅”。席间敬酒,小白拉着我说:“哥,咱们俩一块儿敬本山大哥一个。”本山看小白对我左一个哥右一个哥地喊着,感到奇怪,他实在忍不住了,就问:“我说小白,你们俩这啥关系呀?”小白指指我,神情自然地介绍:“这是我哥。”显然赵本山对白岩松是激赏有加,他就更摸不着头脑了,一个他不甚喜欢的人,一个他那么欣赏的人,他们俩居然关系那么好。
可能从那时候起,本山才对我另眼相待,我们两个人的友情也进入发展的正轨。一来二往,通过几次相处共事后,本山对我说:“兄弟,哥哥原来对你有误解。”我没问他当初对我有什么误解,但他既然这么说,可见他对我的成见消除了,我心里也挺高兴。解开了心里的疙瘩,我们从此就真的像兄弟一样了。
舞台:春晚救场不着痕迹
2011年春晚,类似的情况又发生了。当我和我的五位同事周涛、李咏、董卿、张泽群、朱迅把既定主持词说完后,离零点倒计时还有整整1分20秒。耳麦中响起了总导演的补台命令,就像是赛场上的发令枪,我来不及思考,更不容迟疑,迅速调整,在开口说话的同时,我甚至还看了一下坐在观众席最后一排的焦利台长,从他坐姿的变换中我感到了洋溢全场的紧张。似乎仰仗一种职业本能,现场的一切瞬间转换为奇妙的力量,打开了我的思路。1分20秒之后,新年钟声零误差敲响。到了后台,我得到了导演和同事“太棒了”的称许,自己当时也有种劫后余生的喜悦。
但是到了第二天起床看重播的时候,一丝怅然在我心底慢慢地蔓延开来,其实是有遗憾的。虽然貌似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但是回过头再看那段自行添加的台词整体比较空洞。
我有些自责,为什么不按照自己的第一直觉发言?当时上场以后,我第一反应就是想告诉大家真相:此时此刻距离一个新的春天还有一分多钟,我们几个人把所有准备好的词都已经告诉您了,现在站在了时间的门槛儿上,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要不咱们拉拉家常,您回家了吗?您家的饺子包好了吗?您的鞭炮准备好了吗?或者让我们一起静静等待零点钟声的敲响,现在还有多少秒。
但是我的职业习惯条件反射似的压倒了我的直觉判断,还是说一堆宏大的东西。
状态为春晚节食两个月:
龙年春晚愈走愈近,每年主持春晚,都是朱军一年中最瘦的时候,这是他刻意而为。为了保证最佳状态,距离春晚还有两个月,他就基本上不碰主食,每天喝一点营养汤,吃一些维生素片剂。
我有个习惯,开演前至少半个小时会让自己保持一种安静的状态,沉下心来,梳理一遍整台晚会的几个要点,比如开场什么时候起台词,调门定到什么高度,节奏如何调整,重点节目怎么介绍,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该是什么状态,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这些问题都得一一考虑到。一般的电视直播,从录制到播出,可以有两三分钟的缓存期,若出现失误还有时间进行补救。春晚由于零点倒计时环节不容许一秒钟的误差,所以它是正负零秒的直播,一旦现场发生不测,难以补救,只能事先尽可能地做好预防措施。所以每次直播前的半小时、40分钟,我是坚决拒绝被打扰的。哪怕在人来人往的嘈杂环境中,我也要找一个角落面壁,摒除杂念,冥思。
【春晚黑色三分钟内幕】相关文章:
春晚黑色三分钟「历届」07-07
春晚黑色三分钟201607-03
历届春晚黑色三分钟「汇总」07-07
房产中介内幕07-11
保险公司招聘内幕07-13
研发大离职的内幕揭晓07-11
IT界的十大内幕07-10
揭秘演艺经纪公司招聘演员内幕07-12
HR绝不会透露的8个招聘内幕07-13
春晚的作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