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

时间:2024-07-13 14:56:45 夏杰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

  导语:特定地理区域内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建立在本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的,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举例说明某自然环境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角度认识各自然环境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

  2、了解生物(尤其是植物)对于地理环境的指示作用,知道一些以植被名称命名的自然带。

  (二)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能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能举一些区域、一些事件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2、知道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是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能举例说明圈层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三)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读图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道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的表现、成因。

  2、读图认识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的水平地域分异的规律、成因,能说出不同地区的陆地自然带的名称,能试着寻找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之间的联系。

  3、读图了解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成因,能说出某山地不同高度分布的自然带。

  4、举例说明一些非地带性因素(地形、海陆分布、洋流)。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

  1北方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大部分位于35°N—50°N和105°E—135°E之间;其相对位置为渤海、黄海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2、范围: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二)地形和土壤

  1、地形: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

  2、主要地形区:主要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辽东丘陵和山东丘陵等。

  地质灾害:多火山,如长白山地区、太行山地区等。

  2、土壤:黄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和黑土(东北地区,土壤肥沃)

  (三)气候和植被

  1、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但黑龙江沿岸和长白山地地区为湿润地区。常伴有寒潮、低温、洪涝、春旱等自然灾害。(思考:气候类型成因?)

  2、植被:华北以落叶阔叶林为主,东北地区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

  (四)河流和湖泊

  1、河流: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永定河等。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少、水位季节变化南大北小、汛期北长南短、含沙量南多北少、结冰期北长南短。(思考:为什么是这样的水文特征?)

  (提示:水量大小和水位季节变化大小主要取决于流域内气候因素特别是降水量的多少、降水强度、降水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汛期取决于降水量多少、雨季出现时间和长短(外流河)或气温的高低(内流河);含沙量多少取决于河流流经地区的植被覆盖状况、土质状况和地势状况;结冰期取决于河流流经地区纬度的高低。)

  (提示:思考黄河和松花江流域凌汛现象出现的河段和成因分析。)

  2、湖泊:兴凯湖、长白山天池、镜泊湖、松花湖、洪泽湖等。(提示:天池的成因?)

  (五)资源

  1、矿产资源:大庆油田、中原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大同煤矿、朔州煤矿、抚顺煤矿等;本溪铁矿、鞍山铁矿;招远金矿。

  2、化学资源:长芦盐场(思考:长芦盐场晒盐的时间和有利条件?)

  3、其他资源:东北地区土地和森林资源丰富(提示:思考其成因?)。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

  (一)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知道哪些物质是天体,知道宇宙中的天体类别。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知道我们目前观测到的宇宙的范围。

  3、读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阅读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特征资料,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以科学的观点认识宇宙。

  4、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培养热爱地球、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知道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太阳的大气分层,知道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特征。

  2、能分清昼夜现象与昼夜更替现象的原因,知道昼夜更替的周期。会在日照图上判断晨线和昏线。了解随着昼夜更替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情况。

  3、知道地方时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知道如何划分时区,能简单计算区时。知道什么是“北京时间”。了解日界线的特征。

  4、了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现象、规律。

  5、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基本特征。`知道如何判断近日点和远日点,了解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6、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知道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方向,能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

  7、能判断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8、了解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位置、与太阳直射点移动、与纬度位置的关系,能判断世界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知道极昼与极夜现象、变化规律。

  9、知道四季更替的原因、地区差异。

  10、了解五带划分的依据、范围、意义,知道五带的特征。

  11、能在地图上判断方向。

  12、能阅读简单的光照图。

  (四)说出地球的圈层的主要特点。

  1、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知道地球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分别包括哪几层。知道岩石圈的范围。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结构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知道什么是自然环境,什么是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范围。

  【扩展】

  地理怎么学才好

  地理要回归教材、保持适量的训练,提升综合实战能力。

  首先要划重点,地理是每个章节讲清楚一个地理知识,比如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大河,老师把握好每个章节的重点,学生画好需要背诵的重点部分。

  紧接着我们把章节的难点给学生讲清楚,很多学生对重点都很模糊,老师可以从更高更宽阔的角度给学生复习。

  地理考试一半是地势图,河流,干湿地区,地理和图形是分不开的,复习地理也必须要复习图形。

  最后我们要背书,很多总结性的知识需要背诵才可以,章节和步骤的背书地理知识,是关键环节,所以要背书。

  地理复习窍门

  养成读图、析图、用图的习惯

  在复习中,凡是能够在图上找到的自然和人文知识(如:地形、气候、河流、物产、城市规划、工业区布局等等),都应该通过对地图的分析来掌握,并把相应的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变记文字为记图,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形象的图形。使记忆更牢固、更持久。

  掌握地图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研究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时,首先要分析这个地理事物是点状、线状还是面状。如果是点状的地理事物,我们就着重从它的归属来分析,如一个工业城市是一个点状的地理事物,在复习时,我们可以分析它属于哪个国家、哪个大的工业区或工业带、哪些交通线的交汇处、哪个地形区、气候区、布局模式等等,从归属的角度来分析它;如果是线状的地理事物,我们侧重分析它做为边界的特征及意义,它具有界定地理事物的功能,如太行山是山西省、河北省两省的分界、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秦岭—淮河界线更是典型:温度带、干湿区、南北方、水旱地等等,还可以从延伸的角度来进行知识点间的联系,如:某铁路线上有哪几个特大城市、工业区、地形区、气候的干湿区等等;如果是面状的地理事物,主要从相邻或包含关系考查其相互关系。这样,遵循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层层分析、点点联系,就能迅速形成心中地图,巩固相应知识。

  高考地理复习策略

  围绕一个中心,狠抓基础

  这个中心就是主干。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复习,学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

  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第一轮复习要狠抓基础。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在紧抓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地理知识整合能力

  复习时精读课本,归纳地理知识之间内在逻辑联系,提高知识迁移速度。如气候知识,就可根据气候的具体分布、气候的主要特点、影响气候的成因、各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对工农业的影响、气候资源的利用与评价这一线索进行知识串联;

  也可利用区域图对中国各分区之间、中国某区域与世界某区域之间气候资源的利用等进行对比联系;还可对各大洲相同的气候类型进行影响因素的逐一对比等。

  地理主干知识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影响因素类,如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等温线弯曲变化的因素、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因素、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等。

  二是区位因素类。如工农业的区位因素、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区位因素、交通(铁路、港口等)建设的区位因素等。

  三是措施和意义类。如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措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等;修建铁路的作用和意义、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作用和意义等。

  复习地理的实用方法

  假设思维法

  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假说。由于受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些现象不能确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往往借助猜测,作出假定说明。

  如:魏格纳用这种方法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科学家们对地中海未来的情形提出了“消亡说”、“干涸说”、“扩展说”三种假设。

  发散思维法

  发散思维又叫扩散思维,是指当遇到一个问题,以解决这一问题为目标,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智力活动,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如:植树造林有什么作用?用发散思维就可回答为,森林提供木材,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

  形象思维法

  这种方法就是人们利用自然形象进行思维的方法。

  如:在进行地图教学时,由于地图引起学生形象思维有三种因素:

  一是空间关系,如地图的范围,经纬度等;

  二是地理形象,如山脉、河流、岛屿等;

  三是图例符号,如地图上的颜色、等高线、表示城市的圆圈等。

  通过对地图的观察,会从三方面引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有利于形成大家对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想象,有利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联想思维法

  这是从已知的地理概念出发,将有关其它地理概念彼此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联想有“纵比”和“横比”两种发散形式。纵比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比较。

  如:地壳的演化史,可比较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的演化阶段的不同。横比是由此地理事物与彼地理事物进行比较。

  如: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带与我国台湾自然带的比较。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01-11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06-14

送你一轮明月05-03

[精]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1-06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06-08

送你一轮明月作文12-17

送你一轮明月作文03-25

那一轮圆月作文12-22

高中地理考试总结04-17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