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近视的研究报告
关于学生近视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到了五年级,我发现班级里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有男生也有女生,连我也包括在内,而眼睛的视力,眼镜片的厚度也随着一年一年过去而增长,我就想调查调查小学生眼睛近视的原因,还想调查如何预防。
二、 调查方法
1、先去班级里调查男女生近视情况;
2、上网了解搜查近视原因;
3、访问同学们的用眼习惯;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近视是中医名病,古时候对近视就有认识。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发育、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确切的发病机理仍在研究中。而且近视眼镜越戴越近视,所以除非真的看不见,不可以戴眼镜,其他情况应摘下眼镜。
近视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如果想鉴别,可以到医院验光,也可以在5米处挂国际标准视力表,确定视力,再戴上300度老花镜,眼前会慢慢出现云雾状,半小时后取下眼镜,再测视力,如视力增强,可认为是假性近视,如视力依旧或者下降,按这种方法进行3天,视力仍无改善,就可以确定为是真性近视。
我调查我们班近视情况,发现男生共有12人,占了全班男生的54.5%,女生共有8人,占了全班女生的45%。
我访问了近视同学的用眼习惯,沈嘉乐星期一至星期五不看电视、不玩游戏,双休日看会儿电视。
王婧瑶用眼习惯很好,基本不看电视,不玩游戏,有很好的用眼习惯。
有些同学近视是因为电视看多了,而有些同学则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近视治疗原则,儿童、青少年需验光,排除假性近视,需戴合适的近视眼镜矫正。高度近视也可用接触镜矫正。
近视也可以针灸治疗,按眼部局部取穴,根据患者体或病情需要选出2-3个穴位,定期轮换使用穴位,先主穴,后配穴,进行按摩,共10分钟。
预防眼睛近视的更严重,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阅读书写时保持端正姿势,学习和工作环境照明要适度,定期检查视力,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营养。
四、结论
我认为近视了应该好好保护眼睛,用正确的方法治疗,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长时间用眼,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多向远看看,多看看绿色植物。
关于学生近视的研究报告
一、近视的危害
(一)高度近视有什么危害
高度近视是指的是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上、伴有眼轴延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性等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屈光不正。高度近视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治疗和预防与一般近视不同。在我国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表现为儿童学龄(前)期出现近视,近视度数进行性增加,眼底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逐年加重,从而产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高度近视又称为病理性近视、恶性近视、变性近视、进行性近视和遗传近视等。
高度近视的人群患病率非常高,约1%前后。高度近视可发生非常多严重并发症,大部分会致盲,是成人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在我国致盲性疾病中占第6位。其主要的并发症有:
1.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为77.1%。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视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越高。
2. 视网膜萎缩变性、出血和裂孔:由于眼轴变长,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高度近视病人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裂孔,引起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3.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发生率5%-40%。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引起出血,影响视力。
4. 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由于巩膜扩张和视网膜变性,高度近视患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机会比非高度近视着高7-8倍。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和青光眼的机会也比正常人高。
由于高度近视的并发症比有些多,有些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有些并发症如视网膜变性、裂孔等需作预
(二)近视的普遍影响
1、造成营养不良: 近视病人眼部长时间疲劳,回导致所耗血氧供应不足,所需要营养物质无法及时满足眼睛所消耗营养,引起营养不良。这也就是为何非常多的近视病人都有:“电线杆”或“小豆芽”的称号,
2、思维受涤行┺制:科学家做过实验,发现人的思维只有在无束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而当患近视的孩子架一副眼镜,同世界有了镜片这一层隔离,思维就会受涤行┺制,直接表现就是反应迟钝,学习效率底下。
致盲已超30万:据卫生部、教育部联合调查,目前我国学生近视发病绿接近60%,居世界第二位,人数局世界之首。其中小学生近视率已达34。5%。中学生近视已达70%以上,病人超过6000万人。因近视导致盲人数达30万人。
3、对我不自信,适应环境能力差,不自信、缺乏主见、自理能力差、过分近视依赖父母、缺乏独立性,还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
4、手持高分,却上不了理想的大学:在我国,程度不同的近视病人受涤行┺制报考的专业达48个,视力低于1。5的,不可以报告飞行技术、航海技术、消防技工程、刑事科学技术、侦查等专业;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可以录取到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服装设计等专业;镜片度数大于800度,不可以录取到地质矿产类、水利类、土建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化工与制药、军工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植物生产类、森林类资源类、环境生态类、心理学类、环境与安全类、环境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材料科学类、大气科学类,及地理科学、测绘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等
近视成为求知,婚恋的绊脚石:非常多职业对视力的要求非常高,导致择业受涤行┺制,另外,在婚恋中也受到影响。
据统计由于近视导致的眼盲,已仅次于白内障,青光眼而居第三位。
(三)
近视眼除了引起视疲劳以外,如果预防治疗不及时恰当,还会导致近视度数不断增加,直到超过中低度近视的限度,即600度,成为高度近视,根据国内外的医学资料和现在使用的医学大、中专院校教材,高度近视是指600度以上的近视,并且出现眼底病弯的近视眼。
近视眼的发展分为几个不同阶段,首先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或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引起眼部睫状肌痉挛,此时的近视被称为假性近视,就是说,此时的近视还没有发生眼球的病理性改变,只是睫状体的功能发生了变化,睫状肌围绕眼球一圈,它的收缩是向中央聚集,收缩时睫状肌组成的圆环变小,这样,它对晶状体的牵拉就会弯小。晶状体依靠自身的弹性逐渐变圆,增加了屈光力,近处的物体便会看得清楚。反之,睫状肌放松,睫状肌组成的圆环变大,牵拉晶状体使其变得扁平,远处的物体才能聚集到视网膜上,人们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肌发生痉挛的时,总是处于高度的紧张的收缩状态,不可以产生对晶状体的牵拉。晶状体不可以变得扁平地,远处的物体看不清楚。
在假性近视阶段,如果用药物或者其他理疗的方法解除睫状肌的痉挛,就可以不可以使眼球恢复原有的状态,阻断近视的发展,防止由假性近视向真性近视的发展。如果在此时没有得到非常好的预防与治疗,视网膜刺激巩膜的不断发育,引起眼轴的增长,逐渐演化为真性近视。
真性近视的病人眼轴比原先明显增长,根据专家分析,近视眼病人中眼轴每增加1mm近视度数增加300度。通常将300度以下的近视为低度近视,300至600度的称为中度近视,而600度以上者被称为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病人随着眼轴的增大,眼球不断扩张,在眼球标本中可以不可以看到远远大于正常眼球。在眼球增大的过程中,巩膜和脉络膜都可以不可以按照眼内部的信号要求而不断增长,但视网膜却不可以随之而增长,视网膜为了贴和到增大的巩膜和脉络膜上,会出现非常多裂口或者在视网膜的周边部发生格子样变性,为将来发生视网膜脱离造成前期病变。
二、青少年近视情况
资料1
中国国家视光学研究中心近视眼研究所所长胡诞宁表示,深度近视患病率的国际标准为1至2%,一般近视会诱发深度近视,而深度近视易出现眼底出血、视网膜萎缩、视网膜剥离、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视力明显减退,甚至致盲。
胡诞宁表示,深度近视已成为中国民众致盲第四大成因,去年中国高中生禾垠学生的近视发病率小学生便分别高达已高逾70%。他还表示,高度近视眼患病率的国际水平为1%至2%。据2005年的全国调查显示,中国学生的近视发病率小学生为27%,初中生为53%,高中生为73%,大学生为78%。
资料2
以前“四眼”总是成为近视眼学生的外号,但是现在这个外号已经不怎么流行了,因为带眼镜的学生越来越多,有数据显示,大学中的近视率甚至已经超过了 80%,近视眼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的问题排第一位的是肥胖,第二位的则是近视。并且现在中国的近视病人已经占世界第一!十年前,小学生近视率不到20%,初中学生约40%,高中生接近60%;而到 2005年,各学段城乡学生视力不良率分别为:小学生32%,初中生58%,高中生76%,大学生为83%,如果是省会等大城市这一比率还要提升。而这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用眼不科学造成的。
三、郑州青少年近视情况调查
情况一,青少年近视情况严重,重点学校学生近视率高普通中学
某小学分校三三班,35个学生,1人戴眼镜,占总人数的百分之3,8人近视,近视率为百分之23。
某重点初中某班,70个学生,32人戴眼镜,占总人数的百分之46,有一部分学生近视而未戴眼镜,总的近视率接近百分之60。
某中学高一四班,66个学生,29人戴眼镜,占总人数的百分之44,有一部分学生近视而未戴眼镜,总的近视率超过百分之60。
情况二,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近视的危害认识不足,治疗不积极
互助路六月六明目堂自2008年4月开业以来,接诊孩子近120名,近视率占百分之93。但坚持治疗的仅占百分之18,百分之82的家长没有坚持给孩子治疗,在之后的信息回馈中了解到,这些孩子也没有接受其它方法的疗法,就是说父母放任孩子的视力继续下降。
【学生近视的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小学生近视研究报告07-03
研究报告近视07-03
近视研究报告11-13
关于小学生近视的研究报告07-03
小学生关于近视的研究报告08-05
近视的研究报告 作文07-03
近视的研究报告 表格07-03
预防近视的研究报告07-03
近视的原因 研究报告07-03
近视情况研究报告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