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民间俗语故事
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民间俗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一)鸦有反晡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很久以前,有位有名的大孝子叫程永。可是程永刚开始并不是这么孝顺的。
程永很早以前就失去了父亲,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养育程永,母亲几乎什么苦头都吃过了。程永逐渐长大了,而母亲也一天天衰老了。可程永却忘记了母亲的养育之恩,觉得老人是累赘,对自己的母亲就很不好。
一天,程永到郊外游玩,忽然看到地上躺着一只老乌鸦,已经奄奄一息,看样子活不了多久就要饿死了。就在程永要走的时候,一只小乌鸦飞了过来,还叼着食物来喂那只老乌鸦。程永看到这些,不禁联想起小羊吃奶的时候,也是跪着吃奶的。
程永又想起了自己对母亲是多么的不好,于是相当地惭愧,从此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做个孝子。
后来,程永果然信守自己的诺言,对母亲十分地孝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在教导别人的时候,他经常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人更要孝顺父母,懂得知恩图报。
(二)英雄难过没人关
三国的故事里有一个坏蛋叫董卓,他手下有20万人马驻扎在东汉的首都洛阳,他还让英勇无比的吕布做他的干儿子,吕布在战场上十分厉害,为他打了许多胜仗。所以董卓根本就不把年仅9岁的小皇帝看在眼里,一个人掌握着朝廷里的大权。
董卓的残忍行为,让大部分的老百姓很生气。曹操看中了机会,借着为天下万民除去祸害的理由召集兵马,不久就集合了八方的诸侯都来攻打董卓,可是,因为董卓的手下有华雄和吕布这样厉害的将领,曹操一直都没有打败他,却让他们把小皇帝绑到了长安,真是越来越嚣张了。
朝廷中的大臣们对董卓都是又怕又恨的,都想要除掉他,却拿他没有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他的手下吕布是个所向无敌的人。
一个叫司徒王允的大官想了很久,忽然想到:古人说,“英雄难过美人关”,为什么不用美人计来收买吕布,让他替我们杀了董卓呢?于是,他把自己府中唱歌的美女貂蛑嫁给吕布,过了几天,又偷偷把貂蝉送给董卓。
为了让董卓和吕布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貂蝉又去偷偷与吕布约会,向他诉苦,说自己被董卓霸占后心里十分痛苦,然后又伤心地掉下眼泪,请求吕布救他。
自古英雄爱美人,可惜吕布一世的英雄,八方的诸侯都章他没有办法,却禁不住美人的几句话和几滴眼泪,一下子就对他的义父董卓又气又恨,他觉得是义父抢了他的老婆,心想:“这样的人,我一定要杀了他,才能解除我心头之恨。”
王允见时机已经到了,就把吕布找去,和他一起计划杀董卓的方法,果然,没过几天,吕布就把董卓给杀了。王允用美人计实现了他的计谋,除掉了董卓,轻松就实现八方诸侯想尽办法都没有达到的目的。
(三)冤家宜解不宜结
人生在世,没有不跟别人发生矛盾的,可是闹矛盾之后就要看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了。解决好了,就多了个朋友,解决得不好,难免会树立下敌人。
战国时候,有两位士大夫经常闹别扭,一位名叫叔锦,另一个则叫季衡。这两人本来是井水不犯河水,没什么过节,可有一次两人为一件小事争吵起来。叔锦这人性情豪爽,刚正不阿,所以就没把这件小事放在心上。而季衡则不同,他为人小气,爱钻牛角尖,从那以后和叔锦打交道时,都十分谨慎,处处提防。一次,叔锦仗剑向着季衡快步走来Q季衡以为叔锦要来杀自己呢,就立刻拔出剑来向叔锦刺去,幸好叔锦反应很快,一下躲了过去。两人就这样打了起来,正打得难解难分时,刚好王侯从这里经过,就立刻制止了他们。
王侯分别向他们二人询问了经过,然后哈哈大笑起来,对他们两人说道:“哈哈,原来是一场误会啊。季衡是你多虑了,可叔锦也有错啊,你当初就应该和季衡以和为贵呀。冤家宜解不宜结,来来来,到我家里喝上几杯,化干戈为玉帛吧。”在此之后,叔锦和季衡不但消除了仇怨,还结成了好朋友呢。
(四)远亲不如近邻
很久以前,有一个姓李的员外,和他的老伴都是非常善良的人,他们省吃俭用,日子过得很富裕。
可是他们还有一个儿子叫李宝,因为从小娇生惯养,好吃懒做,长大后还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整天就知道跑到赌场里去赌钱,什么活也不干。没过几年,李保就把老两口辛辛苦苦一辈子攒下的钱都输光了。
老两口气得大病一场,不久就去世了。
父母死后,李宝还不知道后悔,继续大吃大喝,仍然经常去赌钱,最后只好卖了房子和土地,变成了乞丐。
一年冬天,李宝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他又冷又饿,没钱没有地方住,只好去找他的舅舅。
舅舅看觅他穿得破破烂烂,头发乱成一团,就连脸也是脏脏的,很没有出息的样子,特别生气,立刻叫家丁将他赶了出去。李宝已经几天没有吃东西了,舅舅又把他轰出来,实在支撑不住,昏倒在路旁,正巧被李宝的邻居看见了,将他背回家里。‘
等李宝醒过来看见自己躺在温暖的床上,邻居端来好吃的饭菜,感动得热泪盈眶。
从此以后,李宝再也不像以前的样子,每天辛勤劳动,几年后,生活便富裕起来了。
后来,别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说:“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呀!”
(五)照葫芦画瓢
北宋初年,有个翰林学士叫陶榖(gǔ)。他原是前朝的文官,但因为他的文笔很不错,宋太祖便把他留在翰林院,专门起草各种文告。不少人都很佩服他的才华,他也很自鸣得意。有一次,有人向赵匡胤推荐陶榖做大官。不料,赵匡胤对他却不太欣赏,只是淡然一笑说:“我听说那些翰林学士们起草文告,都是翻检出前人所写的旧文本照抄一遍,改换了其中的某些词语。这就是俗称的依样画葫芦!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话传到了陶榖耳朵里,他好比当头挨了一棒,抑制不住满腹怨恨,拿起笔在厅堂的墙上写了一首自嘲诗:
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
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这首充满牢骚和怨恨的诗很快传到宋太祖的耳中,他从此不再重用陶榖。“依样画葫芦”到了老百姓口中便变成了“照葫芦画瓢”,人们常常用它来比喻干事只会模仿而没有创见。
【民间俗语故事】相关文章:
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08-04
美丽的民间故事07-09
有关于民间故事07-04
除夕来客民间故事07-03
冬至的民间传说故事06-09
关于小年的俗语01-26
关于冬至的俗语07-09
描写风雨的俗语07-04
冬至农谚俗语12-07
冬至谚语俗语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