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生教育的意义
实施“三生教育”的基本方法包括主体教育、认知教育、行为教育、差异教育、全面教育等。以下是聘才网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迎阅读!
三生教育的意义 篇一
在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家庭是孩子获得生命的起源、是孩子生存的第一空间、是孩子生活的第一场所,因而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且伴随终生的最具影响力的重要环境。家长(含监护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第一责任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其它任何组织、任何外人不可替代的。
人类文明史也提供了这样的启示:家庭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最早且最易铭记的启蒙教育,所以是教育之源;同时,这又是最初深入骨髓的学前教育,所以是教育的基础。而“三生”教育,是家庭教育中最原始、最基本、最直接、最普遍的教育项目,任何家长都无法回避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孩子在生命、生存、生活方面所遇到问题时提供最为有效的教育。因此,每一个家长都必须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思考对孩子进行“三生”教育的问题,承担起这一重要的责任。
家庭中的“三生”教育不是用几个晦涩的概念或是进行空洞的说教就能解决问题,应当使之生活化、常规化、具体化,并且必须贯穿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父母们的日常事务。
(一)生命教育是根本
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了解生命,热爱生命,培养对人对事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懂得去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1、 认识生命: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机会,让孩子了解生命的自然规律,了解人类生、老、病、死的现实。低龄段的孩子可以从自然的花草树木的萌芽、茂盛、凋零到死亡的过程感知生命的周期;青春期的孩子让其从自身的生理、心理变化感受生命的萌动和成长;还可以从亲人、朋友的健康、快乐和病痛、死亡中感受健康的可贵和死亡的遗憾。
2、尊重生命:让孩子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认识善待生命的重要性,进而懂得在自我与他人、自然万物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尊重他人,扶持弱小,敬畏生命,爱护环境、保护生命赖以生存的地球。
3、珍爱生命:让孩子爱惜生命,懂得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重点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学习自我保护技巧、增强自我救护能力,并教育孩子养成以此惠及其他生命的言行习惯。
4、发展生命:让孩子了解最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做懂法、守法的好孩子。在此基础之上,认识生命之所以崇高,就在于提高素质、完善自我,在于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更在于奉献社会、扩大生命价值和延伸生命意义。
(二) 生存教育是基础
生存教育就是要使孩子了解生存的知识,掌握生存的技能,把握生存的规律,提升生存的适应能力,让孩子学会应对生存困境和摆脱生存危机的本领,正确面对生存挫折,为终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1、 要培养孩子生存的基本技能。根据孩子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的不同情况,确立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家长一定要克服包办代替的习惯,学前的孩子要从最简单的吃饭、穿衣以及正确的语言表达开始,增强孩子学习的意识;孩子入学后,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参与更多的校内校外的活动,勤于动手,善于实践,亲历相关场景和过程,获得体验,积累经验,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循序渐进地逐步增加技能锻炼的难度、频度和强度。
2、 要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品行,教会孩子与人相处的基本技能,珍视融洽的人际关系,学会欣赏他人,喜欢与人交往,乐于与人沟通、交流,进而能够与人合作,着力养成孩子阳光的心态、开朗的性格。
3、 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孩子学会学习,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认知学习对于自己发展、奉献社会的重要意义。
4、要善于放手,切忌越俎代庖,在尽可能多的经验教育和情景体验的引导下,让孩子懂得自己的问题就该自己思考、自己的事情就该自己完成,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
5、要教孩子自我调节的方法和自我放松的技巧,让孩子时常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健康的心理,敢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敢于面对挫折,不言失败,磨练出坚强的意志。
(三)生活教育是目标
生活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掌握生活常识,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活观,确立为个人、家庭、国家以及为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理想,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1、 要教育孩子客观的认识生活,懂得基本的生活常识,如家庭的经济来源、日常生活的安排,简单家政理财等,让孩子掌握一般的生活技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实现幸福生活的信心。
2、 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正义感。要增强孩子的家庭观念,让孩子懂得珍惜亲情、关爱家人;要教与孩子不以家庭的富贵而奢侈浪费、盛气凌人,不以家庭的贫困而悲观丧气和自卑;并在此基础之上推及个人于社会仅只是沧海一粟的思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关心同学,珍惜友情,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前途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3、 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让孩子明辨善、恶与美、丑,正直做人;勤俭节约,不比吃比穿;礼貌待人,行为举止合乎规范。
4、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修身养性,提高素质。善于发现孩子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特长,促使孩子个性化发展。
5、 开启孩子的心智,培养孩子的爱心、感恩之心。让孩子首先懂得感谢父母,自己降临人间是一种幸运;让孩子懂得感谢天地,世间万物养育了我们;让孩子懂得感谢周围所有好人,自己在爱心的怀抱中顺利成长;让孩子懂得感谢祖国,自己能够生活在伟大的时代、和谐的社会里是多么地幸福。如是,孩子及至成人,都会以孝悌、友善、爱国之心立世,不断地去追求美满幸福的生活。
(四)“三生”教育任重而道远
1、生命、生存、生活是一个有机整体,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三生”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局部的特殊性,更有整体的系统性。但是,重要的一点是,“三生”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乃至家庭生活紧密结合,与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紧密结合。所以,家长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或者思想准备,既要分而知局部的特殊性,合而知整体的系统性,因为对孩子的“三生”教育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愈之为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2、 只有当家庭的“三生”教育与学校“三生”教育和社会“三生”教育契合,目标一致,力量趋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三生”教育的功效,让孩子健康成长,实现让每一个孩子懂得珍惜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的目标。
总而言之,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其对于“三生”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优势,只有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并锲而不舍地努力,家庭教育在“三生”教育过程中将大有可为。
三生教育的意义 篇二
“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学校德育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 生存教育” 。
基本内涵
“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
主要内容
以“三生教育”为学校德育的抓手,以“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涵盖在“三生教育”之中,将学生的教育,师德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统筹在“三生教育”概念中,有针对性、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打造出学校的德育品牌。 生命教育,是生命文化与生命智慧的教育。生命教育的研究涉及生命教育的价值,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生命教育的家庭教育,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以及保障机制,尤其是优化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环境等等。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以及教职员工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学,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使教职员工更加珍惜生命,让生命更有意义。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教育具有六大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学校的生活教育从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入手,从教师和学生的走路、吃饭、说话、交往、感恩等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珍惜生活,珍爱生活的家庭和集体,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
生态教育,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系,是人们根据生态关系的需要和可能,最优化的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意识的总和。学校的生态教育必须让师生关注自然,爱护自然,宣传先进的生态知识及保护生态的意义,从生活小事做起,珍惜生态,关心社会和自然的教育,将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绿色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树立学生和教师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工作,“三生教育”真切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生。” 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趋势。
教育目的
1、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 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2、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3、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当前在校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因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三生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对于引导和树立大学生的人生观具有深远的影响。
基本思路
组织形式:要组建由专任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家长、社会有关方面人士、学生代表等组成的“三生教育”教学团队,共同研究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分工合作问题,以及各方面力量的统筹协调问题。要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班、团、队活动和专题讲座、小组学习、个人自学等结合的有效形式,着力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认知教育与行为实践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有条件的学校由多位教师组成教学小组进行专题教学,以及由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协同开展教学。 具体教学方法:根据“三生教育”基本方法的要求,以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根本,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基础,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为核心,以加强实践环节、促进知行统一为关键,不断创新具体教学方法。要彻底改变单一灌输式、简单说服式、被动接受式、整齐划一式的方法,提倡启发式、互动式、因材施教式、主动发现式、渗透教育式、分类分层式的方法。要大力推行主体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和说理教育法、情境陶冶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疏导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具体方法。 考核评价方法:要根据学段特点和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特别是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确定“三生教育”的具体目标,建立多元的“三生教育”评价体系。对“三生教育”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方法,更要重视过程;既要强调终结性评价,又要强调诊断性评价,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价;既要突出评价指标的多样化,又要突出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更要重视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实施“三生教育”的基本方法包括主体教育、认知教育、行为教育、差异教育、全面教育等。
基本方法
1、主体教育是指要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力量,鼓励、引导受教育者成为“三生教育”的主体,把教育的过程和受教育者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行为实践的过程统一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使学生实现自身的教育利益 。
2、认知教育是指要根据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着眼于知行统一,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使学生对“三生教育”的意义、目的、内容、方法等晓之以理,为动之以情、成之以意、固之以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3、行为教育是指要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教师和家长首先就要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就要增强生存意识、保护生存环境、提高生存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与创造能力,就要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从而用自身的行为给学生作出示范、树立榜样,以此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4、差异教育是指在实施“三生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家庭之间、学生群体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注意分类指导、分层实施和因材施教。全面教育是指实施“三生教育”要依靠和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生教育的意义】相关文章:
三生教育总结07-07
三生教育的总结07-03
教育的意义的演讲02-22
三生教育心得感悟07-08
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09-28
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经典]09-10
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精选]09-10
幼儿园三生教育教案03-25
三生教育心得体会05-02
三生教育学习心得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