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世界名人故事(精选26篇)
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世界名人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世界名人故事 篇1
布列斯·巴斯卡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与思想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少年时代是个数学家,青年时代是个发明家,中年以后则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后人。他是个天才,11岁即发表论文,16岁提出了著名的“巴斯卡六边形定理”,17岁发明了计算器,23岁测试了大气压力……但他又是个多灾多难的“病秧子”。到了晚年,甚至陷入宗教与迷信而不可自拔。
巴斯卡1623年6月19日出生于法国奥佛涅省的克勒蒙城,他的家庭是开明而富有的,但巴斯卡的人生却是很悲惨的。他1岁时就患肺结核与软骨病,九死一生幸存下来,终身生活在病魔的阴影中。从18岁起,他几乎没有一天是快乐无忧的。正当24岁的青春韶华,他却因中风而瘫痪。肠结核、头痛症、下肢麻痹更兼神经衰弱,一起向他袭来。经过反复调养、多方锻炼,虽能倚杖而行,但再也恢复不了健康了。他的病极其复杂,象他的思想一样,时时处在神秘之中。法国医生梅特里曾概括其多种病症而命名为“巴斯卡幻象”,认为巴斯卡“一方面是伟大人物,另方面是半疯子。”
然而,巴斯卡正是在病痛的折磨下,靠坚强的意志研究数学难题而忘却了痛苦,他在疾病与天才中并驾齐驱,成为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与最深刻的思想家之一。
他原本不相信命运,但后来却陷入了宗教的迷雾中了。1654年,在巴斯卡的生活史上,是个划时代的年头,他在这年写下了《罪人的皈依》一文,从而开始了心理学与神学的探索,他开始对宗教的狂热探究。1654年11月23日,巴斯卡乘马车遇险,两匹马均死于巴黎塞纳河中,而他本人却奇迹般地幸免于难。当天晚上,巴斯卡心潮澎湃,获得天启,写下了祷文:“正直的`天父,这世界从不知道你,但我已知道你。愿我再不离开你。”此后,他便迁入罗雅尔修道院,终其余生,在激烈的斗争与痛苦中追求宇宙与人生的真理。
1662年6月,多病的巴斯卡又患上了剧烈的腹纹痛病,病情急剧恶化。
7月,病危症状日益显着。他的忏悔神父与他进行了一次著名的谈话,传闻巴斯卡对以往的过激言论有所悔悟。8月19日,一代天才停止了呼吸。他的面容被拓印下来,以便日后塑造雕像。两天后,他被安葬在巴黎圣艾基纳教堂。
世界名人故事 篇2
法国喜剧家莫里哀(1622—1673)为戏剧事业奋斗了20多年,饥饿、劳累、苦恼,使他得了严重肺病。但疾病和痛苦并不能使他停止创作。在他逝世之前,他又写出了一部喜剧《心病者》。
这部喜剧无情地嘲讽了伪科学,揭露了那些挂着医生招牌的江湖骗子,和那些轻信骗子的傻瓜。这部喜剧上演时,莫里哀抱病担任剧中的主要角色。他的妻子见他病势严重,劝他不要再登场。但他却说:“这有什么办法呢?假如一天不演出,那50个可怜的弟兄又如何生活呢?”他还是登场演出了。由于他病重,身体已十分衰弱,因此,在演出时不得不经常皱眉和咳嗽。一个真正有病的人,扮演一个喜剧里没病装病的人,这是一幕真正的悲剧呵。可是观众并不了解莫里哀的病情,还以为他表演得逼真生动,一个劲地鼓掌喝采。
就在这最后的一次演出中,他突然大笑一声,接着便晕倒在地。人们把他送到家里,不到四个小时,这个伟大的'喜剧作家便逝世了。那是在1673年2月17日。
四天以后的一个深夜里,莫里哀被埋葬了。万恶的教会下令禁止为他举行葬礼,可是成千上万的巴黎平民却自动组成送殡队伍,送莫里哀的遗体去安葬。
世界名人故事 篇3
“悲伤和伟大就是艺术家的命运。”这是音乐家弗朗兹·李斯特的名言。他以作曲家、指挥家、教师和音乐活动组织者的身份,占据了十九世纪艺术生活的中心位置。然而这位取得了巨大成功的艺术家没有脱离浪漫主义的伤感,有一次他说道:“死去,在年轻时死去———多么幸福!”
李斯特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1811年出生于匈牙利,父亲是匈牙利一位富翁的管家。李斯特年仅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发现了他的音乐天才。为了李斯特的进一步深造,父亲变卖家产,凑了一些钱,全家迁居维也纳。一家三口在维也纳的生活十分清苦,他们挤在一间小屋内,靠打工勉强维持生计。为了学琴,李斯特的父亲为他聘请了著名的钢琴家车尔尼作为教师。小李斯特每周上三次课,每次来回都要步行两个多钟头,但十岁的李斯特不辞辛苦,从来没有间断过钢琴课。车尔尼也十分欣赏这位刻苦的学生。两年后,李斯特的钢琴技艺突飞猛进,他已经可以在维也纳举办音乐会了。有一次,他的演奏会观众中出现了一位全聋的老人,这位老人虽然无法听见李斯特的演奏,但他的心灵似乎感受到了这位少年天才的伟力,于是老人在演奏会结束之后,热情地搂住这位“神童”,亲吻了他的额头。这位老人正是音乐大师贝多芬,而这一珍闻则上了当时欧洲的各大报纸,使十二岁的李斯特一时名扬全欧。
在一些匈牙利贵族的资助下,李斯特来到了巴黎,继续他的音乐生涯。李斯特的性格开朗、热情,交游广阔。他在巴黎时,经常与法国伟大的作家雨果来往,他们都具有人道主义思想,追求平等、博爱、自由,在艺术上主张革新。相似的世界观和艺术观,使二人十分投机,雨果总是李斯特作品的第一个欣赏者,而李斯特也经常第一个欣赏到雨果的文学作品。李斯特的作品中,有几首就是根据雨果的诗为意境而作的曲;而雨果的一些诗,也是从李斯特的旋律中得到灵感而写出来的。难怪后人将这两位艺术家称为一对“精神上的孪生兄弟”。
1831年,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出现在巴黎,引起了轰动,他使李斯特认识到演奏大师所能达到的高度。李斯特观看了帕格尼尼这位小提琴魔术师的演奏绝技以后,就下决心做钢琴方面的帕格尼尼。他学习用钢琴去做那些辉煌的、不可能做到的、奇迹般的事情。他也写一些过去从来没有人在钢琴上弹过的`乐曲。他相信:没有任何音乐是钢琴这种他所热爱和选择的乐器所不能表达的。他改编了过去曾经被人们写过的几乎一切种类的音乐,从大歌剧到贝多芬的交响曲。李斯特认为:若为钢琴改写歌剧和交响曲,他就能把那些可爱的旋律,带给那些本来永远也不会有机会听到它们的人。
李斯特是最伟大的钢琴家和节目主持人之一,他用手指表演,他的个性魅力产生了许多传奇。演出时,他不是像以前的习惯那样背对着或面对着观众,而是采用了现在普遍采用的更有效果的坐姿。这种姿势显出了他的轮廓清晰的侧面像,使人联想起但丁式的人物。他俯身在键盘上,发出雷鸣般的轰鸣,也有爱语絮絮,令贵妇人神魂颠倒。地位稍低一些的女士们争抢他的鼻烟盒,把他的手帕撕成碎片。李斯特对这些作为传奇的一部分的滑稽行为加以鼓励。但是,在这些现象表面的后面,他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家。李斯特为他的朋友和信徒演奏贝多芬后期写的奏鸣曲,他们永远也忘不了那种感受。在巴黎,著名音乐家如同五月里的知更鸟一样多,可是李斯特还是成为他们中间的宠儿。夫人们敬慕他并在路上为他撒满鲜花;一个公主慷慨地把她的大量财产送给他;一个伯爵夫人竟然同他一起私奔了。
在这位钢琴家的传奇中,不可分割的是爱情的传奇。李斯特没有结过婚,在五十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生活道路充满的是叹息、眼泪和自杀的威胁。折磨他的人中有乔治·桑,他们曾一起在瑞士度过一个夏天;还有洛拉·蒙泰和玛丽·迪普莱西,后者是小仲马《茶花女》的原型。对李斯特艺术发展起过更重要作用的是他和玛丽·达古尔伯爵夫人的关系,后者用丹尼尔·斯特恩的笔名写小说。他们一起出走到瑞士,过了一段田园诗般的生活,这段时间持续了几年。他们有三个孩子,其中的科西玛后来成为了瓦格纳的妻子。李斯特和伯爵夫人在怨恨中分手。伯爵夫人后来把李斯特作为她小说中的讽刺对象。
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出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本人则具有超群的即兴演奏才能,他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他作有《塔索》、《匈牙利》、《前奏曲》、《玛捷帕》、《普罗米修斯》等十三部前奏曲,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高级练习曲等,大大开拓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
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是和李斯特的名字分不开的,正如圆舞曲和施特劳斯、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名字分不开一样。它的钢琴曲已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宝库。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4狂想曲》,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这些作品都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和发展而成的,因而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这些乐曲结构精炼、乐思丰富活跃,音乐语言与音乐表现方法同匈牙利乡村舞蹈音乐和城市说唱音乐有密切联系,乐曲的形式虽然不时地变化,可是音乐形象始终鲜明而质朴,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统一。
世界名人故事 篇4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世界名人故事 篇5
《南史》中除了记载以上故事外,还记载了一个类似的“索锦”的故事,发生在张协与江淹之间。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 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握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
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拘出几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 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其实并不是江淹的才华已经用完了,而是他当官以后,一方面由于政务繁忙,另一方面也由于仕途得意,无需自己动笔,劳心费力,就不再动笔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会逐渐逊色,缺乏才气。
世界名人故事 篇6
魏敏芝回来了,她携着乘龙快婿回来了。母校举行了略显夸张的欢迎仪式,到处都是同龄人羡慕的目光,她似乎成了一段传奇。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可真正抓住机会的人真不多,魏敏芝就是其中的一个。
魏敏芝出生在河北省张家口赤城县农村一个贫困的'五口之家。是著名导演张艺谋给了她第一次机会,她因出演《一个都不能少》而成名。使她走出了大山,给她带来了进城上学的机会。但后面的机会却是她多年来的个人奋斗和聪明抉择。也就是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那几年,她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失败,遭遇人生的重大挫折,再加上媒体的大力宣传,真让她心力交瘁,但也锻炼了她,使她成熟。她又报了西安外国语学院编导系,确立了人生的方向。紧接着,她抓住了美国教授到西安演讲的机会毛遂自荐,一年之内勤学苦练过了 英语关,她终于叩开了美国杨百翰大学的大门。
她的成功绝对是她抓住一个个的机会,用自己的智慧和韧性一步步改变了卑微的人生。
世界名人故事 篇7
有一天,偏僻的小山村突然开进了一辆汽车。这可是件新鲜事,全村人都围过来。从车上走下来几个人。其中一个穿黑皮夹克的中年男子问大家:“你们想不想演电影?谁想演请站出来!”一连问了好几遍,村民们都不敢吱声,好多人只顾和身边的人自言自语。
这时,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儿站了出来。“我想演。”她长得并不漂亮,单眼皮儿、脸蛋红扑扑的,透出山里孩子的`倔强和淳朴。“你会唱歌吗?”中年男子问。“会。”女孩子大方地回答。“那你现在就唱一个!”“行!”女孩子开口就唱,一边唱还一边扭:“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的花朵真鲜艳……”村人大笑。因为她的歌实在是唱得不怎么好听,不但跑了调,而且唱到一半时还忘了词。
没想到,中年男子却用手一指:“好,就是你了!”这个勇敢地向前迈了一步的女孩子叫魏敏芝。她幸运地被大导演张艺谋选中,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出任女主角,名字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千万别轻视那小小的一步,它可能会改变你的一生!
世界名人故事 篇8
属于清末改革派的梁启超,提倡一夫一妻制。这个观点,在当时就是改革派。但是梁启超自己却偷偷纳了丫环当妾,并为他生了6个子女,他不公开妾的身份,让孩们管自己的亲生母亲叫娘,给正房的叫妈。不及如此,梁在日本还想再拿个小妾,被正房拒绝了。这就是当时主张一夫一妻制的改革派吗?他们对女人是如此的尊重?这点,足以说明中国知识分子的自私性和他们的革命弱点。
可是,梁启超却在另一个问题上,显得确是大无畏的英雄气概。1926年。西医刚传入中国不久,弱不禁风。梁启超不幸被当时一群《大马虎》的医护人员,割错了肾。梁启超,他却为了不影响西医在中国的推广和发展,自己默默地做了这次医疗事故的牺牲品。他否认了这次医疗事故。他是个高级的知识分子,深深懂滴,即使医生个人的`过失,但是一旦张扬出来,整个西医就会被传统的观念所打到。他是革新派,他很自然的选择了力挺西医,到死都没有给别人计较这次医疗事故。
今天,我们倍受西医的好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传播西医和推广西医的先辈们。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祖国的中医,中西有效的结合才是我们的目的。
世界名人故事 篇9
富兰克林将风筝慢慢地升上了天,雨也哗哗啦啦地下大了。头顶上一个雷电闪过,富兰克林赶紧把一个手指靠近钥匙,一个强烈的电火花在他手边闪过,富兰克林知道这是天空的电流通过混麻绳和铜钥匙传到他的手的,他兴奋地大叫起来:"电,捕捉到了,天上的电捕捉到了!"他把铜钥匙放进能够充电的`莱顿瓶里,莱顿瓶里顿时冒出了蓝色的电火花。
富兰克林成功了。他冒着生命危险(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实验,俄国科学家利赫曼即因此实验而献身的,同学们千万不可模仿去做。)证实了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揭穿了有关雷电的古老神话,为电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并由此发明了避雷针,使千万高楼大厦避免了被雷击的危险。
在电学史上,富兰克林是第一个正确阐述电的性质的人,堪称是电学的先驱。同时,他在光学、化学、热学、植物学以及文学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先驱。同时,他在光学、化学、热学、植物学以及文学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关于勇敢的名人故事:勇敢果断的班超
世界名人故事 篇10
范仲淹《划粥割齑(jīu)》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年少求学时,由于家贫,他的生活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这就是"划粥"。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这就是"断齑"。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断齑划粥"的典故即由此而来。
范仲淹的艰苦生活,被当地留守官的儿子知道后,深为同情,便从家里送来了好菜好饭,范仲淹表示感谢,收下了饭菜。几天之后,留守的儿子来看范仲淹之时,看见自己送给他的饭菜还在那里,都已经坏了,大惑不解。范仲淹解释说:"您赠我好饭菜,实在感激不尽,但我平时吃稀粥惯了,并不觉得怎样苦。现在我如果贪食这些东西,吃好的食物惯了,我将来怎么办呢?"留守的.儿子回家后,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后来范仲淹终于成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世界名人故事 篇11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
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世界名人故事 篇1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离不开书,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读书。著名的作家冰心曾经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作为学生的我们更需要多读书。我以前读过不尽的好书,但要说最好的非《中外名人故事》莫属。
我从这本书中明白了许多道理,比如:做人要有恒心。这个道理是我从李时珍这个故事里懂得的。这个故事写的是李时珍发现有很多关于药物的书并不可靠,所以他立下宏愿一定要把古代本草类书整理一下,把那些错误的说法纠正过来。对那些迷信邪说的人加以驳斥,把科学的经验和知识补充进去,李时珍阅读了大量的'中草药书籍,再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这一医学百科全书。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做人还要有坚强的决心和意志。这个道理我是从林则徐的故事中明白的。林则徐是中国近代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先驱之一,是一位满腔热血、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民族英雄,正是他禁烟抗英,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敌侵略的坚强决心和意志,拉开了中国百年近代史的序幕,点燃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火种。所以只有具备坚强的决心和意志才能做大事。
这是一本充满智慧和道理的书,大家一定要多买多看哦!
世界名人故事 篇13
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是个大胡子,浓密的胡须铺垂近腹。
据说有一人见此,顿生好奇,问:“张先生,睡觉时,您的胡子是放在被子外面还是搁在里头的?”
大千先生一愣:“这……我也不清楚。是啊,我怎么没在意这个呢?这样吧,明天再告诉你。”
晚上就寝,大千先生将胡子撂在被子外头,好像不太对头;收进被子里面,又觉不自然。折腾了半宿,都不妥当。这一下他自己也犯愁了,以前这可不是什么问题呀,现在怎么成了件头痛的事呢?
第二天,大千先生对那人说:“很抱歉,我真的不知道平时是搁哪的。”那人见大千先生两眼布满血丝,似有所悟,愧疚道:“对不起,张先生,让您受累了。”
大千先生的烦恼源于平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引起了他的关注。生活中,心累通常是人为地在自己的'思想上加压造成的。我们凡事太在意了,太在意邻里无意的评足,太在意同事间的小摩擦,太在意上司偶尔的责骂,太在意爱人一时的赌气。谁那么幸运,一生中从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考试失败,深造丧失,爱情平淡,家庭不幸,工作挫折,评优无缘,晋升无望,下岗威胁,老来落寞。人生总会有烦心事,睁开双眼历历在目,闭上双眸空无一物,倘若凡事都记取,怎能不让人负重前行!
世界名人故事 篇14
公元三百五十三年的一天,兰亭这儿十分热闹,原来是王羲之邀了几位朋友在这儿聚会,饮酒作诗。这个盛会是很有趣的,朋友们不是坐在酒席桌前,而是在清清的溪水边,浓浓的树荫下。这儿真是美极啦。曲水绕亭,鸟语花香,春风拂面,使人神清气爽。当清澈的`泉永载着盛满美酒的酒杯流到谁的面前,谁就端起来喝一口,可惬意了。几杯酒下肚,人们就陶醉在酒香美景之中,接着就饱蘸墨笔,吟诗作文,互相传看,朋友们免不了评点一番,边吟边唱。
真是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王羲之觉得从来没有这么高兴。乘着酒兴,他挥笔运气,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记载当时盛况的文章,题目就叫《兰亭集序》。朋友们看后,一致认为无论从文章的角度,还是从书法的角度看,都是一篇绝妙的艺术品。对于大家的称赞,王羲之并不觉得怎么样,到了第二天,王羲之酒醒之后,再把手书的《兰亭集序》拿来仔细一看,果然比以前的书法要精彩得多,心中十分得意。他顺手抽出笔来,照样又写了几幅,可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第一幅写得那么好了,只得把它们都撕掉。
世界名人故事 篇15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他们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一脸饿相,瘦骨伶仃。他们 每个人都有一只手可以够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有肉汤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刚才那个房间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身宽体胖,正在快乐地歌唱着幸福之歌。
“为什么?”这个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却能喝到它呢?”
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都会喂别人。而地狱的人就是因为大家不团结,所以才望“汤”兴叹。”
故事并不复杂,但[]却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哲理和强烈的警示意义。同样的条件,同样的设备,为什么一些人把它变成了天堂而另一些人却经营成了地狱?关键就在于,你是选择共同幸福还是选择独霸利益。
世界名人故事 篇16
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66—1925年)在一次革命行动失败后,转移到上海重振旗鼓,等候时机东山再起。
有一天,几个革命同志闲来无聊,凑了4个人打麻将娱乐。不巧,被孙中山撞见了。他们自知犯错,一阵惊慌,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
面对如此尴尬场面,孙中山不但继续叫他们打下去,而且还笑着说:“打吧,打麻将很像我们革命起义,这一局输了没啥关系,可寄希望于下一局,永远充满了机会,永远充满了希望。”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当了临时大总统。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参议院出席一个重要会议。然而,大门前执勤的卫兵,见来人衣衫简单,便拦住他,并厉声叫道:“今天有重要会议,只有大总统和议员们才能进去,你这个大胆的人要进去干什么?快走!快走!否则,大总统看见了会动怒,一定会惩罚你的!”
孙中山听罢,不禁笑了,反问道:“你怎么知道大总统会生气的?”一边说着,一边出示了自己的.证件。
卫兵一看证件,才知道这个普通着装的人竟是大总统。惊恐之下,卫兵扑倒在地,连连请罪。
孙中山急忙扶卫兵起身,并幽默地说:“你不要害怕,我不会打你的。”
世界名人故事 篇17
清代咸丰年间有个武官叫张曜,因苦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他自幼失学,没有文化,常受朝臣歧视,御使刘毓楠说他“目不识丁”,因此改任他为总兵。张曜从此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张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说:要教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满口应承,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对她行三拜九叩之礼。
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在身上自警。几年之后,张曜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后来,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面试成绩使皇上和许多大臣都大为惊奇。张曜在山东任上,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因为他勤奋好学,死后皇帝谥他为“勤果”。
世界名人故事 篇18
在美国,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即使在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都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的时候,仍全心全意的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他想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
当时,好莱坞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逐一数过,并且不止一遍。后来,他又根据自己认真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自己写好的量身订做的剧本前去拜访。但第一遍下来,所有的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面对百分之百的`拒绝,这位年轻人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他复又从第一家开始,继续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
在第二轮的拜访中,500家电影公司依然拒绝了他。
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这位年轻人咬牙开始他的第四轮拜访,当拜访完第349家后,第350家电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应愿意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
几天后,年轻人获得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
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这位年轻人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这部电影名叫《洛奇》。
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就叫席维斯·史泰龙。现在翻开电影史,这部叫《洛奇》的电影与这个日后红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世界名人故事 篇19
“10里一处名人景区,30里一栋名人故居,50里一座名人纪念馆……”阳春时节,在武警黄冈市支队新兵野营拉练途中,新兵徐凯在日记中这样记录下了他的拉练行程。
该部驻地黄冈人杰地灵,从古至今涌现出李时珍、毕昇和李四光、黄侃等诸多名人。该支队党委意识到,驻地丰富的名人群体是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新兵野营拉练中,他们将毗邻乡县的`名人遗址作为拉练途中的休息场点,让官兵在参观名人景点、聆听名人故事、感受名人气节中增斗志、添豪情。
“一位名人就是一座灯塔、一种精神。”该支队政委张茂清说:“野营拉练,对于新兵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尤其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拉练中,他们先后组织新兵到李时珍、闻一多、李四光等名人景点参观。所到之处,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名人遗物、一尊尊名人雕像,让新兵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汲取着奋勇向前的正能量。
为期7天的野营拉练,全体新兵在300余公里的行军路上完成徒步行军、紧急避险等训练课目,无一人漏训掉队。
世界名人故事 篇20
理查德·施特劳斯是德国作曲家。1894年,他的第一部歌剧《贡特拉姆》将在魏玛首演。施特劳斯非常重视这次演出,不但精心挑选演员,还亲自担任指挥排练节目。
演员宝琳·安娜担任这部歌剧的女主角,有一天,她因为感冒在排练时迟到了,在接下来的排练过程中,又连连出错,严重影响了其他演员的情绪。向来以要求严格著称的施特劳斯,终于忍无可忍,他连珠炮火般批评起了安娜,语气苛刻而冷漠,丝毫也不顾忌她的面子,现场所有人都吓得不敢说话。
可是,安娜根本不吃这一套,面对施特劳斯的指责,她冷冰冰扔下一句:“不演了,你另请高明吧!”说着,她快步跑进化妆间,再也不肯出来。
利用安娜去换衣服的片刻,另一位名字叫丽娜的女演员,趁机走到施特劳斯面前,用非常嫉恨的.语气说:“安娜这种小姐脾气真让人鄙视!也许您应该重新考虑谁来担任女主角的问题!”不料,一向威严的施特劳斯,用温柔的语气回答道:“您这番话让我十分痛苦!因为,我和安娜订婚了!”丽娜听完,仿佛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色由白转红,又由红转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不想当主角的演员或许不是好演员,但是企图利用谗言来换取机会,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世界名人故事 篇21
一想起霍金,眼前就会浮现出这位科学大师那永远深邃的目光,宁静的笑容。世人之所以推崇霍金,是因为他不仅是智慧的英雄,更是一位人生的斗士。
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女记者捷足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已在轮椅上生活了30余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无不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您不认为命运让您失去太多了吗?
这个问题显然有点突兀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
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标准的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j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心灵的震撼之后,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拥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人们深受感动,不仅因为他曾经历的苦难,还因为 他面对苦难时的坚强、乐观和勇气。
世界名人故事 篇22
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七人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作诗仙。唐朝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非常贪玩,上学时经常逃学出去玩。
一天,老师正在上面讲课,他趁老师不注意偷偷从私塾里溜了出来,李白在外面闲逛着别说有多开心了。“啊,私塾里太闷了,外面的空气真新鲜,我可以好好的玩一玩了。”李白在外面闲逛了半天,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一条小溪边。他顺着小溪走啊走啊,没走多远,他看见一位老婆婆蹲在小河边正在石头上不停的磨着一根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就走向前去问:“老婆婆,你为什么要在石头上磨这么粗的铁棒呢?”“我要把这个铁棒磨成绣花针那。”
“铁棒磨成绣花针?这么粗的.铁棒要什么时候才能磨成一根绣花针哪?”“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
李白从老婆婆的话受到启发,心想:老婆婆这么大年纪了,还充满信心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我年纪轻轻的为什么就不能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呢?李白想到这里,便跑回学校诚恳的向老师道了歉,从此以后,李白发奋读书,最终成为唐朝有名的大诗人。
世界名人故事 篇23
英国曾经有一个哈罗学校。一天,校园里一个强壮的大个子男生拦住一个新生,傲慢地命令对方为自己做一件事情。这个新来的学生不明就里,觉得自己也不认识他,就断然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但是,高大的学生觉得自己的面子受到了挑战,就愤怒地揪住新生的衣服,疯狂地殴打起来。旁观的'学生有的冷眼相对,有的起哄嘲笑,有的感到害怕而悄悄离开。这时,一个看起来外表斯文柔弱的男生站了出来:“你还要打他到什么时候?”高个子男生随着声音望去,一看也是一个瘦弱的新生,就恶狠狠地骂道:“你这个不知深浅的家伙,想找死?”那个新生直直地盯着他,眼里没有一丝的恐惧:“不管你想打多久,我愿意替他忍受你一半的拳头!”高个子男生看着他,他的目光也毫不畏惧地盯着对方,终于,高个子男生停下了挥舞的拳头,羞愧地离开了。
从此以后,那个高个子男生再也没有欺负过弱小的新生,而两个柔弱的男生最后也成为很好的朋友。那位被殴打的学生,后来成为英国颇负盛名的政治家罗伯特·比尔。而挺身出来阻止殴打的那个学生,就是名闻世界的伟大诗人——拜伦。
对于那些害怕危险的人来说,危险无处不在。我们缺少的不是巨大的力量,而是勇敢的气质。勇气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好多时候,我们其实是有和别人一样的机会的,但是,因为内心的恐惧和对失败的担忧,影响了自己的发挥和展示,进而变得庸常无为。
世界名人故事 篇24
考基亚是土耳其的机智人物。有一次,考基亚与一队马帮住在一起。晚上,大家与他一起载歌载舞,欢笑谈说。马帮的弟兄们一边听着他讲的风趣幽默的笑话,一边又轮番给他敬酒。因为高兴,又因为不便折了新结识的朋友们的一片情意,考基亚开怀畅饮。终于,大家都因饮酒过度醉倒了。
第二天早晨,考基亚一觉醒来,已是旭日东升了。
“啊呀!我还有一位朋友相约要去山北办事呢。”他一翻身,披衣出门,急匆匆地赶到马棚里,准备牵马赶路。
可是,昨晚他把自己的马与马帮的马拴在一起了。他大睁着双眼去寻找自己的黄鬃矮脚马。然而他的眼中看到的黄鬃矮脚马有好几匹。这匹看看也像,那匹看看也像,真是伤透脑筋了。
“究竟如何从那么多匹马中,寻出自己的.马来呢?倒是时间不等人,上午还要赶儿十里山路呢。”考基亚想着想着,突然眼睛一亮:“对,去请马帮的朋友帮我找。”
他一转身,赶回栈房,对着那些还在酣睡的朋友们大声喊道:“伙计们,你们谁把马丢了?”
马帮子们一听喊声,纷纷起床去牵自己的马。最后只剩下一匹马了,考基亚终于认出这匹正是自己的马。
他一下跨上马背,笑呵呵地对朋友们说:“对不起,打扰了你们的好梦。谢谢朋友们帮我找到了马。”
看着笑呵呵离去的考基亚,马帮们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一下子也都乐了:“这个考基亚,这个鬼精灵呀!”
世界名人故事 篇25
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之后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明白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带给。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
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十分大的工程。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最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先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
世界名人故事 篇26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著名的启发谈话启迪青年智慧。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被人们称颂为"力学之父"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热学上,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数学上,他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定理和莱布尼兹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伟大科学家,然而他非常谦逊。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谦虚地说:"如果我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他还对人说:"我只像一个海滨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儿,真理的大海还是没有发现。"
扬名于世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谦虚地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自己"真像小孩一样的幼稚"。
法国化学家安德烈取得了化学成就时,他对慕基人之一。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欧文斯学院专门为他设立了有机化学的新教授职位,格拉斯大学选他为名誉博士,这许多荣誉丝毫没有改变他的谦虚为人。
肖莱马逝世后,恩格斯在悼文中称他:"是世界上最谦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