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03 14:35:13 教师 我要投稿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为大家分享一位老师关于《7的乘法口诀》这一刻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继1-6的乘法口诀后的第二部分,学生在已掌握乘法意义以及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经历编写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7的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使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计算乘法。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编写口诀,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类推能力。

首先,本节课在情景的创设上,考虑到低年级孩子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就地取材,直接把学生按照7人一组进行组织教学,为小组小组学习活动提供很好条件。在上课的时候有目的、有意识的让学生检查本班到位学生人数情况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算式中相同加数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切实感受到每个小组都是7人,明白每个组的人数都相同。再接着让学生分别计算其中某几个小组共有多少人的过程中,逐步完成表格填写,表格的填写主要通过学生观察并用加法计算得到,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加法是学生已掌握并且能够独立运用的唯一方法,该表的设计也为后面计算乘法算式提供了方便并且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与7的乘法口诀相关的几个数。

其次,在7的乘法口诀的探索过程中,主要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根据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分好的小组,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在乘法算式的结果中,引导学生用加法,或填出的表格得到答案,因为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可以根据实际的问题,能够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但是在结果的计算中,学生只有有依靠加法来解决。在写出了与口诀有关的所有算式并且计算出结果后,再根据算式编制出乘法口诀,该乘法口诀的产生是由具体的乘法算式得来的,并且根据结果再来计算乘法算式。在记忆口诀方面,教师采用师生对口诀、让学生读口诀的记忆方式,只有在多读的基础上才能记忆,所以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规律,再运用规律记忆,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练习方面,分层次的联系,首先是基础练习,最直接地运用乘法口诀,其次是提高练习,让学生观察与七有关的事物,来综合解决问题,最后是拓展练习,运用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列出乘加,乘减算式,并且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倡导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主要思路便是加法—乘法—乘法口诀—记忆口诀—运用口诀,由乘法的意义沟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用加法这一工具计算出答案,编制出口诀,记忆口诀,运用口诀。

二、教学反思

1.本课时的内容与前面所学的2-6的乘法口诀在知识结构上有很多的相似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时注意到了让学生挖掘新旧知识链接的契合点,通过开火车形式导入,为这节课的内容服务,沟通了前后知识的联系。

2.《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合作交流的机会,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机会,营造出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课时的分组探究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现实的解决问题的情境,也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学生自主探索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用到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编制在本节课的体现便是将口诀按顺序写了出来,讨论也仅仅是背出了口诀而已,真正通过算式,根据规律编出口诀的学生很少,学生掌握口诀是在之前家长或老师的要求下硬性顺口溜的形式背下来的,而不是通过本节课的乘法算式编制出的,所以在本节课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小组合作深入不够,仅仅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没有真正地发挥其作用。并且合作交流的形式也仅仅是唯一的编制口诀而已,该分组就仅仅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准备,探究的深度不够。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将打破按顺序编写7的乘法口诀的方式,使得口诀的来源很自然,不显得那么刻板。

3. 在练习环节中,老师真放手不够大胆,习题的出现应让学生充分地说,多角度地说,不应该禁锢学生的思维,引导着学生说出老师想要的答案,学生在练习环节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见解与方法,学生的思维模式化,只说出老师觉得满意的答案,严重制约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思考的侧重点由题目的多种想法转移到老师想要的答案上去,所以在该环节上应该充分地放手给学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4. 乘法算式与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中,重点仅仅放在了1×7,2×7,3×7…这些算式上,对另外一组算式7×1,7×2,7×3…有点忽略,教学中教师要说明乘法算式在交换了因数的位置后,积是不变的,在这个地方应该重点讲解乘法口诀的由来及用处,解决问题过程中我们写出了乘法算式,结果我们通过加法计算出来了,乘法口诀就是根据这些乘法算式编制出来的,编制它们是为了更好更快的计算这些乘法算式,如:看到了一七得七,就知道了1×7=7,而另外一个乘法算式7×1=7,这一环节忽忽略了,对学生解决问题也会造成一些思维障碍。

5. 善于利用好课堂上的新的生成。在让学生填表格过程中,说到三个小组共有多少人的时侯?设计意图:学生根据2个小组共有14人,再加上一个小组的7人一共有21人,或者3个7相加是21人,由于少部分学生已熟记了口诀“三七二十一”,教师是该继续追问,还是忽略学生的答案,此时教师应该再追问别的同学有什么方法,但学生用加法后应给予充分地肯定,也是对后面继续算4个组、5个组人数的引导,因为学生没有学过乘法,所以在说出乘法口诀后,要进行一些恰当的鼓励,既要对学生的结果给予肯定,也要防止学生人云亦云。

回顾本课的教学,有过一些惊喜也有一些问题,一直以来,我对于新课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无论是对于孩子活动的有效性还是对于课堂自主探索空间的处理,总不够大胆。通过这次的上课,自己本身就有些不适应。但只要树立了新的理念,敢于突破,勇于参与,相信就会有更多的收获。课堂教学,不管是失败或成功,或许就像孩子们的学习,需要结果更需要经历,不仅使孩子更好地成长,也为自己积淀丰富的教学案例,积累一些素材,也为我个人研修提升到一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