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与幼儿教师成长

时间:2022-07-03 16:26:32 教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学反思与幼儿教师成长

教学反思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察觉水平来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改善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径。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西方哲学通常把反思看作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洛克认为经验按其来源可分为感觉与反思(又叫反省),前者即外部经验,后者即内部经验;反思是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反观自照,是人们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我则认为教学反思是个体在分析自我经验、监控和评价自我行为的基础上,依据某种标准对自己的经验和行为所进行的批判性思考;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教学反思与幼儿教师成长

一、教师的反思在内容上包括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三个方面。

1.反思教学观念是否转变。教学观念决定着教师所组织的每次活动的形式、角色定位以及幼儿发展的最终效果,是教学改革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进行剖析和对照。如数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数。活动中是否出现让幼儿坐在位置上听老师讲解、演示,出现教师一言堂、灌输形式从而强迫性地让幼儿获得知识,还是创设游戏氛围让幼儿在边游戏边操作中系。游戏的组织形式是体现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的教育理念。只有以幼儿为主体,才能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转变。教学行为决定着教学活动主客体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成效。如在教学关系上体现“引导”与“帮助”、“支持”与“合作”的有效互动,来实现有效教学;在师生关系上体现“尊重”与“赞赏”,尊重每位幼儿的人格与权力,赞赏每位幼儿专长与创新;在问题设问上体现启发性与开放性;在手段的运用上体现灵活多样、综合巧用;在关注差异上表现为全体与个别相结合;在评价上体现发展与开放,即关注幼儿的过程性发展和评价因素的开放性(评价内容、标准、主体)。

3.反思教学效果的成败。教学效果成败的因素与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的了解,教师对教材的熟悉把握,材料的准备情况以及教学行为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要对每次活动的效果进行深入剖析,反思教学成败的原因,并引以为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师的反思按教学的进程,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1.教学前的反思:是指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作为调整性的预测,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这种反思首先要对幼儿和教材进行熟悉和了解,考虑是否适宜以及对教学效果的一种预测。如《园博苑》主题开展到“园博苑的桥”分题时,“蕴珍桥”是最近也是最显著的桥,应当是此分题的第一个活动内容,但当我们课题组在进行“蕴珍桥”活动设计时发现幼儿在此活动前必须对桥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并对园博苑的桥有个大致的了解,还要储备“厦门是音乐之乡,钢琴之岛”以及“竖琴”的外形特征等相关知识经验,否则幼儿一下子很难接受“蕴珍桥” 的特色与特征的蕴意,之后才适合进行具体的、有代表性的特色桥的相关活动,因此我们更改了原来的预设方案,生成了“各种各样的桥”和“园博苑的桥”两个活动作为前期的经验积累,为后续认识“园博苑的桥”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因此,教学前的反思为主题的顺利开展起到搭桥铺路的作用。

2.教学中的反思: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这种反思表现为教学中的一种机智,具有敏感性,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如在教学中发现幼儿对任务的完成较有难度,就应该马上降低要求,或马上提供有助于幼儿完成目标的辅助手段帮助幼儿完成目标。如中班美工活动《染色》中由于宣纸太厚吸水性不强,很多幼儿没办法让折了多层的宣纸均匀地染色,教师发现后马上提供棉签让幼儿把纸张摊平后进行局部的填补,照样可以观察和感受到染色的变化与乐趣,弥补了操作中的不足。或者提醒幼儿不要折太多层,以免影响纸张的吸水性等等,教师及时的应变能力所采取的各种方式方法不但改善了操作结果,收到较好教学效果,无形中也拓宽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加了探索乐趣。

3.教学后的反思:是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去以探究和解决问题为基本点,不是一般的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探究教学过程中不合理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并针对问题重新设计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从而提高理论水平。现在很多教师学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学录像、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心得、课后反思、听课研讨甚至一课多研等形式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如中班科学活动《动物过冬》活动后,教师反思活动中幼儿回答不积极甚至一问三不知、活动气氛沉闷的原因:我们南方的小朋友对北方寒冷的冬天天气以及对小动物的过冬方式不了解,也不清楚动物过冬的需要,更对冬眠、迁徙、南飞、储存食物没有形象的认识。虽然动物是幼儿所喜爱的,但整个活动对幼儿来说都是陌生的。通过分析后增加《动物过冬》ppt故事导入以及课件观看,丰富了幼儿对动物过冬习性的认识,教学成效就大不相同了。

三、教师的反思按层次的不同还可以分为课后小反思、每周大反思、教学总反思。

 教师在活动前都能够认真书写活动计划,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活动的主体是幼儿,随时都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或事件,也可能因为教师的考虑不周、提供的材料不充分或者设计的问题不符合幼儿的思维现状等诸多原因,致使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之由于活动中老师的某个举措使活动超出了预期的效果等,这些都需要每次活动后及时进行回顾和反思,吸收好的经验和点子,反思造成不好效果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为下一次活动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上,每周进行一周大反思,针对一周以来五大领域及主题活动的不同组织方式和活动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小结。在学期末进行一次彻底的教学总反思,不断鞭策自己的儿童观、教学观以及教学策略,领悟并凝练出一套教学思路。这样由浅入深,由点及面,螺旋上升,促使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加强课程研究,提高教学技艺。反思产生于问题,要让教师自己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质疑自己的教学,找出教学中的低效或无效的问题。教学反思以追求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及教学效益为动力,要求教师教幼儿学会学习的同时,自身也学会教学。经常性地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专业化水平和教师的元认知技能,也是提高幼儿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的一种方略。因此要提高反思品质做到五个“度”:即反思要有广度,反思要有深度,反思要有高度,反思要有创新度,反思要有灵活度。使教师

从操作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发展型教师、谋略型教师、主动型教师和专业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