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人生哲理故事

时间:2022-07-08 20:23:35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启迪人生哲理故事

小故事大道理,通过小故事收获大道理。一个简单的故事,足以给你意味深长的人生启示!

启迪人生哲理故事


苦与乐

我退休之后,常约一些老朋友徒步登白云山。白云山,被广州人喻为市肺。这一比喻,既形象,又准确。是啊!每当你站在山顶公园,放眼眺望四周,只见山峦起伏,绿林如海,晨风吹来,暑热即逝,富有山土芳香的新鲜空气扑面而来,此时此刻,心旷神怡的心境驱走了登山时的苦与累。也许是这个缘故,春夏秋冬,晴天、雨天,白云山每天都吸引数以万计的游人登上山顶公园,或漫步在山间幽径之中。

到达山顶公园后,有的打太级,有的舞扇舞,也有的下象棋、打扑克,而多数则是三五成群坐在避雨亭下,或坐在大树脚旁,谈天说地,乐趣异常。经常与我同行的刘师傅每看到此情此景都感慨地说:“凡登山者,都是先苦后乐,以苦换乐。”开始,我不以为然,后来听的次数多了,我才觉得这位七十有余的刘师傅的话颇有哲理,于是引起我对苦与乐的思索。

生活中的苦与乐,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苦的付出,何来乐趣?同样道理,没有乐趣,又怎能比较出苦来呢?从唯物辨证法的观点看,苦与乐,既是相对立的,又是相统一的。古人有云:先苦后乐(甜),苦尽甘来。这两句古训听来浅白,却深刻揭示了苦与乐两者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同时又充分说明只有艰苦的付出,才能获取人生真正的乐趣,只有坚持不懈的艰苦拼搏,才能取得甘甜的生活。

在社会生活中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凡是为众人所仰慕的乐趣(或者是甘甜),不论出自那行那业,也不论他扮演什么社会角色,都是首先付出艰苦作为代价,而后才能获得真正的乐趣。这就是苦与乐这一人生哲理的体现。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地艰苦拼搏,不惜汗水地付出,由此换来的人生乐趣和成功,才洋溢着人生意义的芳香。


跑步

早晨我跑步时简直像是在挣扎,肺部烧灼,空气也仿佛变得稀薄。跑了不过1.25英里后,我不得不走了1分钟。而在正常时候,我连续跑3英里仍感觉良好。旁观的人们一定以为我是个病夫——满脸痛苦,上气不接下气,步履蹒跚,几乎跑不完1英里!

忽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尽管表面看来我似乎根本没有付出努力,对于其他跑步的人来说,我简直不能算是在跑。但是实际上,我已经使出了浑身的力气。

当我们批评别人的时候,往往是采用我们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而实际上,他们可能付出了所有的力量。也许他们没有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也许他们没有达到你的期望,只要尽力了,就应该是真正的胜者,不管结局是什么。

我们有时不公平地苛责别人,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把苛责的矛头对准自己。

因为没有像往常一样,一滴汗不流地跑完2.5英里,我对自己满怀自责。而事实上,今天我跑1.5英里付出的努力,远超过平时跑3英里。

高标准要求自己是个好事,前提是能够激发你前进的动力。

你应当永远尽力而为,但当你努力的结果低于过去的正常水平,你开始苛刻地批评自己,而不是表扬自己的努力,由此你就开始了螺旋向下的恶性循环。

不,我一点也不想要那样的感觉!

相反,“我已经尽力了,我也是胜者”,这样的想法给了我新的力量,使我又多跑了两圈,我对自己充满了骄傲,因为我完全有理由停下。

我挺直了腰杆,头高高扬起,因为我征服了宇宙中唯一能阻止我的力量,那就是我自己!


鱼和渔具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输与赢

和尚上山砍柴归来,在下山路上,发现一个少年捕到一只蝴蝶捂在手中。

少年看到和尚,说:“和尚,我们打个赌怎么样?”

和尚问:“如何赌?”

少年说:“你说我手中的蝴蝶是死的还是活的。你说错了,你那担柴就归我了。”

和尚同意,于是猜道:“你手上的蝴蝶是死的。”

少年哈哈大笑,说:“你说错了。”少年把手张开,蝴蝶从他手里飞走了。

和尚说:“好!这担柴归你了。”说完,和尚放下柴,开心地走了。

少年不知和尚为何如此高兴,但是看到面前的一担柴,也顾不上细思,便高高兴兴地把柴禾挑回了家。

父亲问起这担柴的由来。少年如实讲了。

父亲听儿子说完,忽然伸手给了儿子一巴掌,怒道:“你啊你!好糊涂啊!你真以为自己赢了吗?我看你是输也不知道怎么输的啊!”

少年一头雾水。

父亲命令少年担起柴,父子二人一起将柴禾送回寺院。

少年的父亲见到了那位和尚,说道:“师父,我家孩子得罪了您,请您原谅。”

和尚点点头,微笑不语。

在回家的路上,少年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父亲叹了口气,说道:“那位师父说蝴蝶死了,你才会放了蝴蝶,赢得一担柴;师父若说蝴蝶活着,你便会捂死蝴蝶,也能赢得一担柴。你以为师父不知道你的算盘吗?人家输的不是一担柴,他赢的是你的慈悲啊。”

少年惭愧地低下了头。


贪心的实验

一次,有黑、红、白三只老鼠帮助土地神逃过了灭顶之灾。为了表示感激之情,土地神答应给这三只老鼠一个特殊的奖赏:你能挖土挖多深,那多么深的土层就属于你的领地。

土地神警告它们,不要过于贪心,如果挖得过深,你们将难以返回地面而葬身地下。

这种奖赏令三只老鼠高兴万分,于是它们都使尽了全身的力气挖洞,至于挖多深的洞才是安全的,它们并不清楚,它们只能凭感觉。在它们看来,挖洞是它们的特长,它们可以用一半的力气挖到很深的地方,再用剩下一半的力气就可以安全地返回到地面上。

黑老鼠挖洞的速度很快。没过多久,它已经挖到了很深的地方。它十分兴奋,一想到它所挖的深度就是它的领地,它的力量就源源不断地涌出来。不知过了多久,它觉得自己的力气已经用去了一半,它决定休息一会儿,然后返回地面。对它来说,这么深的土层已经足够用了。

不一会儿,它的体力恢复了许多。它想,再挖一会儿也不会有什么危险,要不然,这样返回去太可惜了。于是,它又挖了许久。当它觉得有些累了的时候,开始提醒自己:不要再向下面挖了,如果不能返回地面,一切都完了。于是,它想沿着原来挖的路线向地面方向返回。

但此时,它又犹豫了。它想,现在也许红老鼠和白老鼠正全力向地下挖土呢,如果自己这样返回去,可能是挖得最浅的一只老鼠,那么获得的领地也是最少的,也就最没有面子了。

想到这,它决定冒险再向下挖一阵子。又挖了许久后,黑老鼠觉得身体很疲乏,有些吃不消了。它明白,现在已经有一定危险了。不过,它又咬了咬牙,心想:反正已经冒险了,索性就再冒一步险,将土层挖得更深一些。

尽管它时时感觉到危险,但是,黑老鼠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激励自己向更深的土层挖下去。

不知过了多久,它失去了知觉。它累死了。

红老鼠的经历与黑老鼠大致相同。它也累死了。

只有白老鼠活了下来。

土地神觉得十分伤感的同时,也感到一丝安慰。它想,这个世界上到底还是有不贪心的老鼠呀。它决定大力宣传白老鼠的事迹,告诉大家不贪心才是正确的生活选择。

于是,土地神迫不及待地问白老鼠是怎么想的。

白老鼠冷冷地回答道:“难道你没有发现我的两只爪子是残废的吗?”

贪心是人的一大弱点,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贪欲,那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启迪人生哲理故事】相关文章:

有启迪的小故事07-04

启迪人的小故事07-03

启迪人生的智慧故事07-03

人生必读的启迪故事07-03

大雁南飞故事启迪07-03

启迪人生的哲理故事07-08

启迪人生的寓言故事07-03

关于贸易谈判的经典启迪故事07-02

传递正能量的启迪小故事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