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需要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提供的关于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相关范文,就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哈!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品才网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摘要:有效教学成了每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终极追求。本文阐述了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教学设计策略以及在探究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策略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整合了现代课程理论,对教学目标从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世界观提出了要求,突出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无疑是贯彻新课程标准、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一种好方法。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研究、讨论、思考交流,以教师为组织指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是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可以是单人独立进行,也可以是多人合作研讨,甚至可以是课内、课外内容,但作为教学的主渠道,我们认为课内的探究式教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教师创设物理教学情景,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自主独立或合作探讨研究,再在教师帮助下整合,深化理解,提高认识,其中探究活动是其主要过程。程序上往往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比较、制定计划、实施、结果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和表达交流等要素;方法上往往涉及思考、讨论、实验、交流等要素。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讲授式教学有显著区别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二、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奥苏泊尔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出发,特别强调创立和发展的现代认知过程,其核心观点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提供现成的知识……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布鲁纳认为:“所谓学科的教学,不是灌输作为结果的知识,而是指导学生参与形成知识的过程。”现代教学理论研究认为学校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对教学而言,作为结果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能否进行充分的智力活动,能否通过自己或与其他人合作进行的探索。
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知识和技能联动内容减少,因此科学探索成为一个独立的主题,在探究式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了学科结构知识,而且还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独立解决问题和预见未知的能力,这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最终使学生加深理解学习的本质,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解决各种问题。
三、探究式教学策略的设计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从形式和内容上可分为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前者侧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和想象能力,适合于基础理论部分的教学,后者则侧重于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实验及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管哪一种探究方式,笔者认为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对探究式问题的设计策略很重要,在实际教学中,以下几点策略应引起重视。
(1)利用现实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创设生活中物理情景,如“彩虹”、“风”“雨”、“闪电”的形成等,既能激发学生在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现象就源于生活,有效增强课堂感染力。
(2)利用实验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习中就有一种渴望感、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探索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因此,我经常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如: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实验装置是在一个玻璃槽中装水,然后把一根筷子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水中的筷子是否变形。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把注意力吸引过来,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质疑创设课堂探索情景。
新课程要求学生加强与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生活事件和社会热点来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学生身边的噪声污染来源有哪些及及如何控制等。
(4)创设教与学动态探究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上师生互动,始终洋溢着民主、活跃的气氛,学生因不同的见解而引发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学生提出说明和维护各自的'观点,倾听、理解、支持或反驳别人的意见。能使物理课堂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探究过程,共同分享动态生成的结果,通过共同学习和交互作用,达到教学相长。
当然,在探究式教学中,设计策略还有许多许多,如:合作交流策略、体验式策略、个体差异策略等等。好的设计策略对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发展学生自我、发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法、培养创新性人才将会有很大的好处。
四、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知识学习与探究活动关系的处理
初中物理内容作了较大的改革,容易直接感受到教材对探究活动的重视,其中有些结论并没有直接给出,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推理,自己归纳总结,那么,物理的基本知识是否就不重要呢?如何处理学科知识与探究活动的相互关系呢?本人认为:物理用语、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等知识固然可以系统性地教给学生,但是学生通过假设、观察、实验、交流、推理和归纳等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更有“含金量”,学生经历了“发现知识”的过程,完成了知识的构建,将“是什么知识”和“如何获得这种知识”融为一体,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以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时应把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具体实现。离开知识为载体的探究活动,甚至是赶时髦的形式探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重视科学探究也不是不要教师的讲解,关键是教师要研究“讲什么”、“怎么讲”、“何时讲”,真正在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上下功夫。
(2) 探究式教学要针对不同学生分层次教学
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因材施教,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选题、猜想、实验设计等阶段都要围绕着“双基”进行;重视探究后学生对结论的认识;课后练习和训练要使基础知识和探究能力都得到加强。
(3)探究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
在各阶段既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要通过教师组织、指导使探究有效、有序。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
诚然,教学的策略、教学的艺术是在广大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完善的,是在广大教师相互学习、互相借鉴的成功经验中提升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学是以探究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这种教学的方式、方法。力求在教学效果上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从而转变教与学的方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二):
当前,随着新课程教学的大力推广,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新教材的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渗透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面知识,具有学科间的融合性和延展性,努力让学生在课内获得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和谐统一发展,是我们在新课标理念下追求的最终教学目标。物理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如何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力来实现高效物理课堂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学习力 高效课堂 后进生
作为一线老师,一直希望能通过提高课堂效率来提高学生成绩、减轻课业负担。2010年9月,新接初三(6、7、8)三个班的物理教学任务。查看该届学生初二期末考试的成绩,发现初三(6)班成绩不错,但初三(7、8)班成绩非常差,遥遥落后于其他班。尤其(8)班低于30分的同学有5人,不及格的25人,仅有23人及格,平均分只有59.7分。任教的第一学期我一直努力地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等途径去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一学期后全班的整体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进入第二学期后我却焦虑的发现,在成绩较差的学生当中能进步的已经进步了,但还有七八个同学始终提不起学习劲头,成绩一直处于三四十分的状态,不会更坏,但也没有任何进步。这时再用什么激励啊鼓劲啊惩罚啊等办法都于事无补。后来,教办提出提高学生学习力的教学思路,并听了王松花教授的讲座后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实现课堂高效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力。于是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刻意地通过多种途径让自己对学习力有更多了解,另一方面也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力。一学期下来,竟然也有可喜效果,我所任教的几个班在2011届中考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最差的初三(8)班物理综合评价成绩也排到了全级第四,是该班所有科目排名遥遥领先的一科。反思之余,感慨颇多。下面简单谈谈我在尝试提高学生学习力方面的一些体会和粗浅做法。
一:激发学生源动力,让后进生发自内心的敢学习、喜欢学习。
从六岁到二十二岁,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青少年时代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习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一直觉得,一个学生如果学习成绩太差、学习力不强、跟不上班级的整体水平、很少体会到成就感和征服感的话,他不会有真正开心快乐的学生生活。虽说好的学习情绪、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比考试分数重要,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好的学习情绪、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自然就会有对应满意的考试成绩。升到初三且成绩很不理想的学生,一般都对课堂对学习比较抵触,他们已经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装模作样的听课、懒懒散散的作业习惯、觉得自己不可能学会的思想。因此我尝试从调整学生学习情绪、转变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习习惯做起,一步一步的提高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力,把学生吸引到学习物理的氛围里。
在初三新学期的第一节物理课我就告诉学生:初三物理内容与初二几乎没有联系,初二物理学得再差都不会影响初三物理的学习。这时,很多愿学而成绩很差的学生就先松了一口气,不担心因为自己初二基础差而导致初三物理也学不好。接着我再告诉学生:只要你认识字、会进行三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就有了学好初三物理的条件。说到这里,连最差的学生都抬起头流露出希望的眼神。有了这样的思想动员为基础,相当一批后进生都能有一小段时间坚持听课。
后进生“不敢”学习,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不想学,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他们觉得物理太难,学不会。因此我在备课过程中尽量让教学内容生活化且富有情趣。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引入课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概念和规律的讲述简明轻快,不过分追求严格,浅显易懂,寓教于乐,改变了过去那种“繁、难、偏、旧”的情况。例如以前讲授压强浮力时,往往会离开基本概念而去钻研一些繁琐复杂的计算,全班一大半的学生都表示难度太大,学不会。但摒弃了这种模式而转向以轮船、潜艇为载体,巧妙地将压强浮力的知识融进了具体的应用之后,学生们都表示简单且有趣有用。
后进生“不敢”学习,不是因为他们不学习,而是因为他们不能连续坚持听课。偶尔的听课他们得到的只是一些知识碎片,这些零散知识往往不能帮他们正确做题,提高成绩。如果我们能在学生下了决心要好好学的初始阶段让学生感觉物理并不难,他们也能学到一些知识,几乎所有学生都能继续坚持下去,因此改变教师教学方法对吸引学生听课就非常重要。过往,我们往往会采取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简单途径,学生很容易觉得乏味。但当我尝试更多地采取讨论、辩论、游戏、动手实验等方式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如在复习《电路》时,我改变了以前先复习知识点、再讲典型例题、然后学生练习、最后老师点评这一旧模式。而是给了每个实验小组两个灯泡、三个开关、电源及若干导线,放开手让学生去设计有多少种情况可以让两个灯泡同时发光,有多少种情况是只让一个灯泡发光的电路,在什么情形下会出现部分短路和电源短路,对应的'电路图如何画等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通过这节复习课我发现他们在初二时掌握得非常差的内容都得到了提升和巩固,在随后的测试中也发现学生们这类题目答题准确率很高,即使是全班最差的学生都能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接法和特征。这种问题由学生来提出、结论由学生来探究、方法由学生来摸索、结果由学生来评价、甚至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讲解的复习方式深受学生喜爱,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效果非常好。随后我在复习难度比较大的伏安法测电阻测电功率、测密度等重点实验时都采用这种方式,对应的测验成绩也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实效。
二: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让后进生成绩更上一层楼。
学习毅力来源于学习精神、心理素质、智力、意志和价值观等,认识有多深,毅力有多强,学习就会有多持久,这是学习力的核心。尽管学习毅力与学习的动力、学习的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它和人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意志、耐力、勇气和乐观进取的精神,有了这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可以知难而进,勇往直前。
现在的初三学生学习时间太长、作业量过多,考试过频。许多班主任、科任老师给学生做思想动员时都会说要取得好成绩就一定要下苦功、要努力要勤奋要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上。好学生学习毅力强,他们为了取得好成绩能做到克服困难坚持学习,即使是放弃玩乐减少休息也在所不息。但是后进生一听,要取得好成绩要经过如此困难的过程,没开始就已经想放弃了。因此,在第二学期总复习的第一节课我就告诉学生:我们开始复习初二的内容,初二的声光热是非常非常简单的内容,很多内容都是只要听一遍就能学会,很多实例只要分析一次就能记住,很多题目只要错一次就不会再错第二次。后进生也想进步,他们一听,只要听一遍并不是一件难事,他们都会乐意去尝试听课。只要他们愿意听课,要提高成绩就不是什么难事。就这样的,经过许许多多细小、不经意的鼓励,慢慢地,学生成绩有了一点点提高,慢慢地,也就有了学习的信心。只要后进生能尝试到进步的感觉,并被成功激励着,他们就会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他们认为值得做的事情。
三:想方设法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来源于学习方法,主要包括阅读力、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学习效率等,是学习是否具有成效的关键。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只是大部分学生尤其后进生的能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压抑而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一节有趣的课堂当中,成绩欠佳的学生在课堂的投入程度、思维的活跃性、课堂的参与程度等方面并不逊色,甚至在思维的发散性等方面略优于成绩好的学生,但在解题上却表现为审题不够准确、精细,解题时更直接,更表面,缺乏深入思考的习惯。解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就决定了学生的分数,直接就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近几年,新课标强调应用物理规律的方法与技能,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利用物理原理解决问题,因此考试越来越多的出现与前沿科技、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等实际紧密联系的题目,这类题目即使所涉及的物理过程很简单,答对率也很低。例如:下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即电流表)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面的高度,它的工作过程是:( )
A 油面升高,R变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小
B 油面升高,R变小,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大
C 油面降低,R变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大
D 油面降低,R变小,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小
这个题目只是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难度并不大,但因为与现实应用联系起来,学生的出错率就大大提高。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作业或考试中对做错的题目的反应是:哎呀,忘记了。这说明了许多学生是靠记忆、靠生活印象来做题。物理知识的应用千变万化,只要前提或背景有一点改变答案就不同,仅凭印象来做题是非常不可靠的。所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学会用对应的知识点来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图4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弯月形的电阻R与金属滑片P构成一个滑动变阻器.金属滑片P是杠杆的一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油面升高,R变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小
B 油面升高,R变小,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大
C 油面降低,R变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大
D 油面降低,R变小,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小
这个题目与上题的相同点是测定油箱油面的高度,结果学生答题目时就凭印象答题而忽略了油量表已从电流表变成了电压表。如果学生不是真正看懂电路,学会分析电路中因为电阻变化而导致电流电压变化的原理,这样的题目出错率会超过80%。
曾经,我自己也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审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而总是由教师总结出程序、方法和类型。经常提醒学生:这个问题里有什么陷阱,那个问题里又有什么陷阱,结果学生自己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例如:在求用电器的实际功率这一类题目时,许多学生会用实际电压与额定电流来求实际功率。强调了无数次之后还是有大量的学生做错。发现这些问题后,我将方法调整为:先做一两个有代表性的题目,无论对错或者根本无从下手,都要对每一道题目进行反思。然后再用自己归纳出来的方法再进行巩固练习,这样,重复出错率就大大降低了。
有一句耳熟能祥的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实际就是“授之以渔”。物理的教学过程既是依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系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力,形成科学观念,使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但愿我们能在提高学生学习力的研究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物理教学论文07-09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08-08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03-30
教育教学随笔初中物理10-29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06-02
初中物理科技小论文(通用6篇)06-17
物理科技论文06-10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15篇11-18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07-03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反思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