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06 06:10:14 品才网 我要投稿

(优选)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半截蜡烛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优选)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一起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半截蜡烛里藏着一份——绝密情报?这份绝密情报关乎着——法国的命运,也关乎着——一家人的性命。

  2.所以这半截蜡烛不能有丝毫的闪失。伯诺德夫人想了许多办法都觉得不安全,最后她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注意,是什么注意?(把它摆在了屋里最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国人。)但是,这并不是万无一失的',有什么隐患呢?

  3.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点燃了蜡烛。于是,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保护蜡烛的战斗打响了。

  二、入境品读

  1.请同学们默读3-7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分别想出什么办法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保护半截蜡烛的?他们一家三口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映象?

  2.引导交流

  (1)交流三人是怎样周旋的?

  (2)这一家三口给你怎样的映象?(沉着镇定、机智勇敢等)

  3.过渡:下面,我们就来细细体会母子三人是如何沉着镇定、机智勇敢地与敌人周旋的。

  4.蜡烛被德军点燃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伯诺德夫人立即想出了对策保护蜡烛。

  出示:“她看着两个……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1)指名读:谁来读一读这段文字?

  (2)评价:你认为他(她)读得好吗?为什么?

  (3)这段文字是抓住什么来描写伯诺德夫人的?你认为她沉着镇定、机智勇敢吗?

  (4)伯诺德夫人是多么镇定、多么机智,让我们带着敬佩的心情齐读这段话。

  5.过渡:这段中的“似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果然,中尉又点燃了蜡烛,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这是怎样的一分一秒啊?(放音乐渲染气氛)。

  三个德国军官享受着烛光,而他们母子三人是心急如焚啊,伯诺德夫人能再次吹灭蜡烛吗?为什么?

  6.大儿子杰克行动了。

  (1)出示:“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默默地坐待着。”

  (2)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

  你佩服杰克的表现吗?为什么?

  a.“慢慢地站起来”反映杰克的沉着。

  b.“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镇定、机智)

  c.继续搬柴生火。(不露丝毫破绽。)

  d.“在斗争的最后时刻……默默地坐待着”你觉得杰克的心里会想些什么?(镇定,视死如归)

  (3)让我们带着对杰克无比敬佩的心情再次朗读这段话。

  7.“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音乐渲染气氛)

  (1)师读。

  (2)为什么说这半截蜡烛是最可怕的?

  这半截蜡烛简直就是——(炸弹……)

  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8.出示“伯诺德夫人……蜡烛上。”

  (1)一起读这句话。

  (2)句中的“似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9.蜡烛很快就要熄灭,秘密很快就要暴露!多么紧张啊,紧张得令人窒息。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对德国人说:

  出示:“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A.谁来读这句话?(读后评价:这位同学读得怎样?)

  B.“娇声”是什么意思?杰奎琳恨不恨德国人?可她为什么要这样“娇声”地对德国人说?

  C.杰奎琳成功了吗?

  出示:“少校瞧了瞧……上楼去了。”

  A.你佩服杰奎琳吗?为什么?

  B.我们来赞一赞这位机智勇敢的杰奎琳,好不好?

  D.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小节,表达对她的赞美和敬佩之情。(分角色读)

  10.出示图片和文字:师读“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此时此刻,你想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你的心情怎样?(好险啊!太辛运了,真是如释重负啊,心中的定时炸弹终于拆除了……)

  11.小结升华:刚才我们与伯纳德夫人一家一同经历了这场没有硝烟却无比惊险的战斗,战斗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我们深深地敬佩他们母子三人,请你联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一家齐心协力、机智勇敢地与德国军官周旋的呢?(是他们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对法西斯强盗强烈的憎恨。)

  三、本课总结

  1.这个故事扣人心弦,让我们再次齐读课题,表达对他们母子三人的敬佩之情。

  2.本课写得十分精彩,你从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进行描写;故事情节要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富有戏剧性。)

  四、作业

  1.课内:二战结束以后,为了表彰伯纳德夫人一家,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个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要宣读一份颁奖词,请你想象,上面会写些什么呢?

  2.课外:小组合作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下节课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编得好,演得好。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母子三人与德军周旋

  沉着镇定、机智勇敢

  爱国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结合表演深入体会“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过程】

  一、学习字词

  1、教师板书课题,边板书边重点提示“截”的部首“戈”和“蜡烛”的偏旁分别为“虫”、“火”。启发学生用“烛”组词:烛台、烛芯、烛光、烛焰摇曳……

  2、教师继续板书:

  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引导学生朗读,提问:谁发现了这3个人的关系?以此了解:他们是亲密的一家人,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法国,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插问:你知道法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夫人吗?

  (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3、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秘密、绝密、绝妙;危机、厄运;从容、镇定。教师组织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解释“绝妙”、“危机”、“厄运”的意思。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把课文读懂。

  5、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

  ⑴ 绝妙:

  伯瑙德夫人把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敌人。妙在情报藏得隐蔽,令敌人意想不到。教师点拨: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些什么?

  (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伯瑙德夫人的智慧。)

  ⑵ 危机:

  德国军官点燃了蜡烛,万一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教师点拨:“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这里“似乎”说明了什么?

  (实际上危机并没有真正过去。)

  ⑶ 厄运:

  那就是蜡烛会很快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暴露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也许就要结束了。

  教师点拨:

  在危机和厄运面前,一般人会有什么反应?而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对待的?他们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二、复述故事

  1、请学生自己练习复述伯瑙德夫人一家在危机面前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的经过。然后组织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可以提供句式帮助学生复述得更加有条理:当的时候,他(她)(怎么做的)。

  2、教师根据学生的复述进行扼要的板书:

  点燃──吹熄;端走──夺回;重新点燃──端上楼。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故事,要求用上恰当的、准确的词语,如: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教师对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出现的精彩之处及时给予肯定,以便让学生讲述得更加流畅、准确。

  三、学做导演

  1、假如将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编成剧本来演出的话,你认为可以安排几个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并申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重点设计三个场景: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雅克与敌人周旋、杰奎琳与敌人周旋。

  2、假如请你来做导演,每一场戏该怎么演?认真阅读课文,注意中心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然后设计表演的要领。可以引导学生先阅读第三自然段,圈画出伯瑙德夫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

  3、组织学生交流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轻轻地”,讨论:为什么要轻轻地吹灭蜡烛?以此体会伯瑙德夫人的机智和镇定。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组织“导演们”进行评论。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后两场戏,分别关注“从容”、“默默地”、“娇声”、“镇定”。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提问:“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里的“似乎”表明什么?

  4、在学生“导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特别是重点的词句,进行更深入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危险、紧张以及人们的机智与勇气。

  四、人物评价

  1、课文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课文,具体谈一谈自己的切身感受。

  2、教师总结、点拨。

  【练习设计】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猛烈(  ) 昏暗(  ) 严肃(  ) 显眼( )

  安全(  ) 粗暴(  ) 放心(  ) 若无其事()

  2、我最欣赏剧本中______的语言,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文中的人说些什么呢?请选择一个人物,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请你也写一段剧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通过朗读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3.通过品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学习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装有绝密情报)

  2.是呀,这是非同寻常的半截蜡烛。然而,一天晚上,敌人乘着夜色突然闯入伯诺德夫人的小屋,并顺手引说:点燃了桌上的蜡烛,(板:点燃)伯诺德夫人巧妙地把它引说:吹熄,(板:吹熄)可是敌人又引说:重新点燃,(板:重新点燃)杰克借外出搬柴的'机会想引说:把蜡烛端走,(板:端走)敌人却一把引说:夺回,(板:夺回)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最后时刻,杰奎琳终于成功地把蜡烛引说:拿上楼。(板:拿上楼)

  3.故事一波三折(画上连接线),扣人心弦。虽然没有炮火硝烟,却危机重重,险象环生。

  师:老师反复研读《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后,感受颇深,有两个贯穿全文的问题想问问大家。我想让大家也细细品读一下这篇文章,来猜猜老师会问哪两个问题。

  二、深入学习课文

  ㈠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内容,寻找问题和所提问题的答案。

  ㈡随机交流。

  1、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学生感受这半截蜡烛的重要性,这半截蜡烛是一颗定时炸弹,蜡烛当着敌人的面烧到金属管后熄灭之时,就是严重后果发生之时。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斗争,将围绕着不让蜡烛当着敌人的面自然熄灭。)

  2、伯诺德夫人的努力。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感受伯诺德夫人着急,担心,机智,镇定)板书:急忙、轻轻。

  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此时的伯诺德夫人会强调哪个词?(指导学生各抒己见,鼓励深挖。了解无论强调哪个词都是为了在避免敌人的怀疑的前提下,巧妙地熄灭蜡烛,保住那半截蜡烛。)

  3、大儿子杰克的努力。

  ⑴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里顿时暗了许多。

  感受慢慢(板书)杰克让自己显得更平静,更自然些,不让敌人看出破绽。

  ⑵中尉的表现。

  让学生感受敌人只是觉得暗了,很生气,如果杰克急速端走,敌人联系伯诺德夫人的表现就会怀疑这半截蜡烛了。

  ⑶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让学生感受到必须搬回木材,不然会引起敌人的怀疑。(板书:从容)默默地坐待的可能是蜡烛燃烧金属管处的自动熄灭,秘密的暴露,情报站的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⑷烛光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让学生感受时间的紧迫,当时气氛的极度紧张。

  4、小女儿杰奎琳的努力。

  ⑴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那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感受娇声(板书)杰奎琳很机智,让敌人感受到她的可爱,产生对她的怜爱之情,话语中还避免了说蜡烛,避免了敌人的怀疑,而后拿蜡烛留下比较亮的油灯顺理成章。

  ⑵少校的话语。

  让学生感受到敌人有杰奎琳的表现想到了自己的亲情,产生了对杰奎琳的怜爱。

  ⑶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让学生感受镇定(板书),不镇定的话敌人要怀疑杰奎琳离开的动机,不向敌人道晚安的话,急促地拿着蜡烛离开的话,敌人也会怀疑,反而会造成时间的浪费。

  ⑷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让学生感受紧张,时间刚刚好,甚至早几秒钟而熄灭的话,都会遭到敌人的怀疑。而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斗争却节奏越来越慢(看板书),致使敌人最终都没有怀疑到这半截蜡烛上,感受是一家三口的共同努力化解了这场可怕的危机。

  三、总结全文

  四、续写

  德国军官走后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保护

  伯诺德夫人 杰克 杰奎琳

  (取灯换烛) (搬柴移烛) (睡觉端烛)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中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

  1、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检查生词的掌握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确,特别强调“烛”、“诺”、“遭”“盯”“琳”等字的读音。

  2、提醒字形:你认为哪些字需要我们在书写时特别留心?

  3、描红、临写3个你认为易写错的生字。

  四、理清课文脉络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提供句式:当__________________,(谁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回答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五、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词义。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齐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讨论交流:

  ⑴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

  ⑵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

  ⑶办法巧妙。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词。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用向上的斜线表示危机出现,向下的斜线表示危机过去。

  学生初画:

  再教育适应的位置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危机出现、过去的原因,可以吗?

  学生补充文字:燃 吹 燃 端 回 拿

  点 熄 重 走 夺 上 楼

  图上好像还差点什么,再补上半截蜡烛就显得更清楚了,怎么画呢?(注意画出蜡烛长短、烛焰的变化。)

  燃 吹 点燃 端 夺 拿

  点 熄 重新 走 回 上楼

  3、引入编排课本剧的`程序

  瞧!课文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很有戏剧性。正好,课文后面安排了编排课本剧的作业。(指名读题目)

  “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先读一读,再和小组同学合作,将故事编排成课本剧演一演。

  4、指导编排的程序

  编排课本剧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编写剧本(现成的语文)、物色演员、准备道具。这里,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不但要演好语言、动作,还要演好表情,以表现内心的活动,而这一切只有在“剧本“(课文)中细细地体会。

  现在我们就按题目的要求来编排课本剧,为了编排的方便,我们把戏分为三场,分别对应课文第二、三、四段。

  三、第一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其他角色该样演?

  4、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入角色。

  四、第二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又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如果让你来演杰克,你打算怎样演?

  学生讨论,逐一明确。

  3、其他角色怎么演?

  4、继续读课文,圈出关键词语,边读边体会伯诺德夫人此时的心情。

  5、齐读第三段课文。

  五、第三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来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交流所画的句子,反复品味。

  2、如果你演杰奎琳,怎么演?

  3、理解“娇声”:甜美可爱的童声

  提问: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练习杰奎琳的内心独白。

  5、分角色朗读第四段。

  6、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六、指名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

  七、作业。

  回家给父母讲讲《半截蜡烛》的故事,讲清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补充进去。

  板书设计:

  燃 吹 点燃 端 夺 拿

  点 熄 重新 走 回 上楼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机关头是怎样和德军周旋的。

  2.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生字新词,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打开听写本。

  听写字词。

  写好了吗?对照大屏幕校对,写错的字再写一遍。

  二、教学课文:

  1.半截蜡烛只有一半长,却藏了装着绝密情报的一截小金属管,那么,这半截蜡烛燃烧的时间就更短了。打开书,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出示:半截蜡烛燃烧的画面(黑板)

  蜡烛点燃了,烛焰跳动着,他们一家三口人的心也越来越紧张。伯诺德夫人知道——(出示):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自己读一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5—6)

  情况如此危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

  3.同学们,能不能让这半截蜡烛继续燃烧下去?(不能!)

  能不能把蜡烛直接拿走?(不能!)

  于是,他们一家展开了与德军的周旋(板:周旋)。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先来看看伯诺德夫人。(出示: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谁来读?

  每个人自己再认真读一读。想一想: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做法让你很佩服?(7—8)

  (她是怎么说这句话的?谁来学着说一说?

  她的内心也是如此平静吗?你从哪里看出她其实很紧张?

  她为什么表现得这样镇定?)

  同学们,你们很会读书。从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伯诺德夫人其实很紧张,但是她表现得很镇定,真令人敬佩。自己来读一读这段。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伯诺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却能表现得这样镇定自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真的过去了吗?(没有)

  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出示蜡烛图)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情况也越来越危急。这时候,大儿子杰克和小女儿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指板书)

  自己来读读课文的5—6自然段,学习刚才的方法,在你印象深的地方勾勾画画,试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学生静下心来读。

  5.大儿子杰克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说说你的感受?

  (通过动作、语言分析人物镇定的外表和紧张的内心。

  谁来学学杰克的话?

  还有什么感受吗?

  同桌读杰克搬回柴的动作。)

  6.(手指蜡烛)烛光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为什么说它是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书捧好,齐读这几句。(烛光摇曳……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7.(教师语态转轻松)这时候,传来了小女儿杰奎琳的声音。她是怎么说的?谁来说?

  她有什么值得你佩服的地方吗?谁来说?

  (谁来学学她的`娇声说话?你能打动我,但还不足以打动那个凶残的德军。

  指名男生,女生读,女生齐。

  还有什么地方吗?)

  多么聪明的小姑娘啊!在妈妈、哥哥的计策都失败了,在蜡烛越烧越短的紧张时刻,她还能如此镇定自若,娇声说话,还不忘道上晚安。她真是一个值得敬佩的小姑娘!

  齐读第6自然段。

  8.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危机终于过去了,但我们同这一家三口所共同经历的这场无声的战斗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三、同学们,假使二战结束后,国家要授予这一家三口荣誉勋章。该怎么写呢?

  (出示格式,自己选择一个人物填)

  鉴于

  特授予

  四、作业:

  1.课文内容编排成课本剧。

  2.仿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内心。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23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绝密绝妙厄运等词。

  3、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清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1、cai课件。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图片、音像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内容。

  2、教学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使命,并理解伯诺德夫人藏绝密情报的绝妙。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为祖国、为和平而舍生忘死的精神。

  3、通过品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学习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朗读感悟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体会他们的机智勇敢。

  [课前交流]

  一、了解战争。

  1、交流:同学们,战争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史。你能说说你对战争的看法吗?

  3、小结:战争是残酷的。因为战争,许多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甚至家破人亡;因为战争,才有了一幕幕的尸横遍野

  二、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

  1、交流: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吗?

  3、小结: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破坏性最强、伤亡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武装战争。1940年5月,纳粹党只用短短的三个星期就闪电般地占领了法国。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法国这块国土上。

  三、了解法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

  1、面对着国破山河碎,面对着凶残的法西斯刽子手,法国人民把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转入地下。不管环境多么恐怖,道路多么遥远,斗争多么艰难,他们,都不曾放弃!在沦陷区,他们秘密传递情报,出其不意地打击强盗。不断遭受游击队打击的德国强盗,变本加厉地展开了血腥的镇压与杀戮,他们采用地毯式搜捕、严密排查情报人员;他们高喊着宁可错杀一万也不漏过一个的强盗论调,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鲜血,染红了法国的大地;枪声,遮掩了法国的天空法国,笼罩着死一般的沉寂。但是,在这死寂的背后,不屈的暗流涌动着,就连一向柔弱的妇女和孩子,也带着满腔的仇恨投入了敌后的情报传递。他们,在自己的国土上,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曲震撼人心、大智大勇的壮歌!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引:有这样的一家三口,也参加了这样极度危险的工作。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这户普通的法国家庭,聆听这个真实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

  2、齐读课题,指点:这是发生在法国沦陷区的一个故事,气氛非常紧张,环境十分恐怖,读出这种感觉。

  3、理解、读好:绝密情报。

  (1)引:这一家三口是母亲伯诺德夫人,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他们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藏好绝密情报。

  (2)指点:这是非常机密、绝对不能被敌人发觉的情报,读好它!

  (3)学生读词。

  4、理解、读好:绝妙主意。

  (1)交流:为了完成任务,更为了打击德国强盗,赶走侵略者,伯诺德夫人怎么保护这绝密情报?(要点:情报藏在小金属管内;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烛台摆在显眼的桌子上。)

  (2)小结: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可能最安全。这真是一个绝妙主意。

  (3)引读:一起为这个主意拍案叫绝!一起为这个主意暗暗喝彩!

  二、品读感悟保护蜡烛的重要。

  1、引:可是,如果这半截蜡烛在狡猾凶残的敌人面前点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这意味着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到这可怕的后果吗?

  2、速读课文。

  3、反馈,读段,示段。

  4、指导朗读。

  (1)引:一旦秘密暴露,后果将不堪设想!你能将这可怕的后果读出来吗?

  (2)学生自练。

  (3)指读,点评。

  a 这是伯诺德夫人暗暗着急的话,轻一点儿,慢一点儿,千万别让敌人察觉!再读一读!

  b 这关系着一家三口活生生的三条人命哪,后果严重!你来!

  c 这关系着情报站的存亡,关系着所有情报员的安危,后果相当严重!请你来!

  d 这极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战局!一起读!

  5、小结:是啊,半截蜡烛中藏着的秘密一旦暴露,整个情报站会遭到彻底破坏,就连法国战局都极有可能受到影响,同时也意味着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太紧张了!这里不是战场,但比战场更严峻!

  三、一读,整体把握一家三口与敌人周旋的方法。

  1、引:偏偏有那么一天夜晚,屋子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并顺手点燃了蜡烛。烛焰摇曳,母子三人的心一下子就被揪紧了,保护这半截蜡烛成了他们的首要任务。在危急关头,三人分别想出了不同的办法。读读文章3-7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们保护蜡烛的方法。

  2、学生读文,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3、反馈,相机板书:献灯灭蜡烛;搬柴移蜡烛;请求带蜡烛。

  4、引:真是一波三折,惊心动魄!你能看着这些文字,把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讲给大家听吗?

  5、学生自由练说,反馈评点。

  (1)比较简洁了,但还不够精炼!

  (2)能将复杂的故事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将长文读短了,你真会读书!

  四、二读,自主体悟一家三口的机智勇敢。

  1、引: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危险,母子三人还能想出巧妙的办法,保护蜡烛,保护情报,你觉得他们怎么样?(机智勇敢)

  2、自主阅读:你是从哪些关键语句体会到的?认真读读文章,自己圈圈划划。如果有疑惑,可以与小组同学讨论讨论;如果有精彩的发现,也可以放声读一读课文。

  五、以读为主,品悟伯诺德夫人的殷勤安排。

  1、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作为母亲,伯诺德夫人身先士卒。这就是她的表现,请你仔细读一读,想一想,你从哪些关键词句体会到了她的机智勇敢?

  2、交流反馈。

  预设一:急忙为了抢时间,为了保护孩子,多么勇敢,多么机智!

  a 还不够快!两个孩子苍白的脸色可千万不能让德国强盗发现!

  b 真快!确实要抓紧时间,别让德军看出两个孩子苍白的脸。一定要让蜡烛早一点儿熄灭,哪怕只是一秒!多冷静呀!)

  预设二:轻轻急而不慌,镇定自若!多么勇敢!

  a 真轻呀!就连狡猾的敌人也根本没有察觉!

  b 还不够轻!德国强盗可是非常狡猾的,一丝丝的异常都会引起他们的怀疑!)

  预设三: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a 你读出了一位表面殷勤巴结德国强盗的家庭妇女,强盗被麻痹了,根本不会有任何觉察!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一读伯诺德夫人说的话。

  b 还不够殷勤,不够友好,千万别让德军起疑心。

  c 听出来了,你确实是非常佩服这位机智勇敢的母亲!

  (3)齐读:让我们把对伯诺德夫人的崇敬送入句子,读一读!

  六、读议结合,品悟杰克的主动服务。

  1、引: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过去了吗?(没有)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面对母亲的失败,面对依然存在的危机,杰克,家中唯一的男子汉挺身而出,主动为德国强盗搬柴生火,让他们取暖。这滴水不漏的表现背后是什么?对,是他的沉稳冷峻。你能读出来吗?

  2、示段,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指生朗读,点评体会。

  (1)听出来了,面对如此凶暴的.德国强盗,杰克还能如此从容、冷静,确实是了不起的小英雄!

  (2)杰克心急如焚,为什么还会慢慢地站起来?是呀,杰克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否则,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也会招来灭顶之灾。你也能读好吗?试一试!

  (3)还不够从容。这是什么情况下的从容?(这是在母亲失败、自己又失败的双重打击下的从容,是面对敌人厉声呵斥、一把夺回烛台后的从容。)谁再来?

  (4)好一个默默地坐待!杰克在坐待什么?你从他的朗读中体会到杰克在坐着等待什么?(他仅仅是在等着厄运的到来吗?一个在如此危急的时刻能从容搬回木柴生火的小男孩会只是等待着厄运吗?不,他在等待着下一个机会;他在思考着秘密一旦暴露,要怎样与敌人作最后的殊死搏斗,以保护秘密。这沉默的背后,是生与死的较量,是临危不惧的勇敢,是正义与邪恶的搏斗!)谁再来读?

  4、齐读:多令人感动!带着这种感动,一起读!

  5、一唱三叹,品悟环境的危急。

  (1)交流: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为什么?(蜡烛越来越短,烛光越来越微弱,暗示着秘密就要暴露,一家三口的生命已越来越危险,情况紧急!)(这还暗示着情报站就要遭到彻底破坏,所有情报员的安危就在这一刹那间,情况万分危急!)

  (2)小结交流:是呀,此时此刻,不仅仅是蜡烛越来越短,而是情报站越来越危险,所有情报员的生命将越来越危急!你最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十万火急、危在旦夕)

  (3)回旋朗读。

  a 多可怕呀!你来读!

  b 定时炸弹已经进入倒计时,我们似乎听到了那扣人心弦的滴答作响,你来读!

  c 伯诺德夫人的心已提到了嗓子眼上,你来读!

  d 呼吸都紧张了,空气都凝固了,一起来!

  七、潜心会文,探究杰奎琳的巧妙请求。

  1、引: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小女儿杰奎琳请求德国军人,让她带着蜡烛上楼睡觉,她成功了,我们也如释重负。为什么杰奎琳会成功呢?她的请求巧妙在哪儿呢?请你认真读读这段,学着刚才的样子,抓一抓杰奎琳说的话,做的事,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思考,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她的请求巧妙。

  2、学生自由朗读。

  3、交流反馈。

  (1)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这微弱的光可有可无,拿走蜡烛就很自然,请求拿走蜡烛的时机是多么巧妙呀!(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真会读书!)

  (2)杰奎琳先向司令官(三个强盗中权利最大的)请求,再一一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后再上楼,以免节外生枝,真巧妙!(对象巧妙)

  (3)杰奎琳说了短短的23个字,虽然简短,但说清了要蜡烛的原因:因为天晚要睡觉,因为天黑要蜡烛,要求合情合理,怎么能拒绝呢?方法真巧妙!

  (4)杰奎琳带着商量的口吻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向德军司令官娇声请求,表达多巧妙呀!怎样才是娇声请求?(娇滴滴的,娇弱的,惹人怜爱的)指名朗读。

  4、引导:同学们,杰奎琳表面上彬彬有礼,但她心里绝不是这样想的。一家三口的心里都极度痛恨德国强盗,但为了保护蜡烛中的秘密,为了带走蜡烛,他们只能殷勤巴结,主动服务,只能违心地与强盗道过晚安。这是忍辱负重!

  5、齐读杰奎琳的表现。

  6、引导:说来也巧,司令官正好有一位与杰奎琳差不多大的小女儿;更巧的是,在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有惊无险的背后,透露出的,是一家三口保护蜡烛时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

  7、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八、总结升华。

  1、引:一家三口与德军斗智斗勇,伯诺德夫人殷勤献灯灭蜡烛,杰克主动搬柴移蜡烛,杰奎琳巧妙请求带蜡烛,三人非常巧妙地化解了危机,这就叫周旋。在他们的巧妙周旋下,秘密保住了,情报站保住了,同时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他们的大智大勇,来源于什么?

  2、交流: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向往自由、向往幸福,正义的力量。

  3、回读一家三口与德军的对话。

  (1)引:同学们,我们从一家三口的语言、动作感受到了他们的大智大勇。这就是他们与德军周旋时说的话。暂且让老师先当回英雄,读这一家三口的话,你们呢,暂时委屈一下,读德军的话。

  (2)师生分角色朗读。

  (3)交流:你们觉得,德军是怎样的人?(凶恶,像野兽)

  (4)介绍:老师并不完全这样认为。德军少校说的这句话,老师反复地读了好多遍,读着读着,就总觉得他虽然身处异国,征战沙场,但也在思念着家乡,想念着亲人。他多希望能早日回家看看那娇小可爱的孩子呀!多希望这可怕的战争能早日结束!他仿佛在说:战争,不是军人的错!

  (5)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三组对话。男生读军人,女生读一家三口的话。

  4、小结:其实,这只是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为了争取民族解放,许许多多的普通人民,经历了无数个这样的惊心动魄,谱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生命乐章。在我国反抗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也出现了这样的小英雄,放牛娃王二小、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他们也一样留在民族解放的里程碑上,也一样活在我们的心中。所以,让我们牢牢地记住它半截蜡烛,因为这是智慧、勇敢、忠诚的母子三人誓死保护的秘密;让我们用全部的身心牢牢地记住它半截蜡烛,因为这是法国救亡运动中的一线生机;让我们用滚烫的鲜血牢牢地记住它半截蜡烛,因为它是全世界正义力量的最强音!

  九、延伸拓展。

  1、认真读课文中关于一家三口表现的语句,把剧本中的语言、神态、动作提示填写完整,课后与同学合作表演。

  (1)引:这个一波三折、险象环生的故事已深深地烙在每个人的心中,相信你一定很想演一演这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老师已经把这个故事根据独幕剧的形式改编成剧本了,不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提示语没有填写完整。请你认真读课文中关于一家三口表现的语句,把剧本中的语言、神态、动作提示填写完整。

  (2)学生读文填写,交流反馈。

  (3)课后与同学合作表演。

  2、搜集反法西斯战争中小英雄的故事,准备故事交流会。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伯诺德夫人 殷勤献灯灭蜡烛

  周旋 杰克 主动搬柴移蜡烛 大智大勇

  杰奎琳 巧妙请求带蜡烛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感悟它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具准备:

  小黑板、图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一组词指名读。

  (1)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

  回忆课文说一说这三个人物的关系,他们是干什么的?(外国人的名字很难念,用谁能把它读对,读好听来检查对课文的部分生字学习情况,以及对课文的预习情况。)

  (2)绝密、绝妙、危机、厄运:

  这些词意你懂吗?看来似乎很简单,但是真正弄懂词语意思就应把它放入课文中,词语只有回归课文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有生活气息。

  绝密:绝:最,极。极端的机密,不能泄露一点。课文中讲的是绝密的什么?为什么是绝密的呢?

  (师生补充介绍:野心勃勃的法西斯德国,在占领波兰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拉开了序幕,法国成了德国扩张势力的第二个目标,残暴的德军对法国人民肆意进行侵略、屠杀,顽强的法国人民奋起抵抗,战争中,一切情报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情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安危!妇女儿童是该受保护的`,但他们也不得不奋起反抗,参加革命工作。)

  绝妙:极巧妙,令人意想不到。课文中讲的是绝妙的什么?绝密的情报是用绝妙的主意来收藏的,伯诺德夫人想到的绝妙主意是什么呢?为什么不藏在整段蜡烛中,而是半截蜡烛呢?

  (伯诺德夫人真是一位出色的情报员,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她所有的智慧。)

  危机、厄运:文中危机指什么?会引起什么后果?

  (对于伯诺德夫人一家,对于情报站来说,对于整个法国人民来说,都会带来一场不堪设想的厄运。)

  小结过渡:传递情报的工作是极其危险的,伯诺德夫人收藏绝密情报的主意再绝妙,危机也不可避免。文中出现了几次危机?

  二、学习课文

  1.面对危机看看为了保护这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做的?找出相关的句子,划下来。(生读课文,交流。)

  (1)伯诺德夫人的表现:

  问:母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生答)她为什么这么焦急?(生答)

  出示:蜡烛点燃了,万一烧到金属管,将意味着(  ),意味着(  ),意味着(  )。

  师:是啊,蜡烛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的蜡烛仿佛成了这个屋子中最可怕的东西。尽管母亲内心焦急,但当时的语气又是怎样的?生答。

  同学们,后果如此严重,情况如此危急,时间如此紧迫,伯诺德夫人却要镇静的说,轻轻的说,其实说法虽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想一想,是什么呢?(目的是一样的,就是不引起德国人的怀疑,不让蜡烛自动熄灭,保住情报,保住国家机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描写伯偌德夫人的话。

  哪位同学带着平静的语气来读读母亲的话?指名读。

  师:同学们,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没有露出一点蛛丝马迹,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母亲?(板书:勇敢,机智)

  师指导学生读出母亲的勇敢与机智。

  (2)儿子的表现:

  师:蜡烛被吹熄了,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可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一次被点燃了。面对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伯诺德夫人的儿子又有了怎样的表现呢?自由读描写杰克的语句。(生读课文交流。)

  师:以天冷为由也想把这半截蜡烛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可是没有成功。你觉得杰克的表现怎样?(板书:勇敢、镇定、从容)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在敌人的面前装着不在意的样子有多难呀,可是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子汉,杰克在危险到来的时候如此从容、冷静。他的表现让我想起了巴顿将军的一句话:谁都害怕战争,但只有懦夫才会让自己的恐惧战胜责任感。你能带着对他的敬佩之情读读杰克的话吗?生读。

  师:那请同学们再设想一下:杰克去柴房后还会不会再回来?

  师:理由呢?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生答。

  师:杰克要保护母亲和妹妹,他是多么勇敢的孩子呀,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动,一起读读小男子汉的话。

  时间再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在一点一点地燃烧。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在你的眼里,此时的蜡烛就像什么?

  出示填空: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就像( )

  谁来读一读(生读)这蜡烛就是一枚定时炸弹,一把架在脖子上的尖刀,一把上了膛的,对着脑门的枪。谁再读(生读)大家一起读。(生读)

  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所以

  出示:伯偌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3)女儿的表现:

  此时空气仿佛凝固了,时钟的声音不断在耳边回响。蜡烛越烧越短,情况越来越危急。在伯诺德夫人和杰克都感到无望的时候,突然,小女儿杰奎琳说话了。

  出示: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谁来说一说?(生读)杰奎琳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娇声)你也娇声地说一说(生读)

  一般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娇声地说?(指名答)

  可杰奎林面对的是谁?(凶狠残忍,杀人不眨眼的德国军官)她为什么对敌人娇声地说?难道是她太幼稚,敌我不分吗?

  指名答,师小结:再凶狠的人也爱他的孩子,杰奎琳巧妙地抓住德军司令的情感弱点,用一句话就化解了这场危机,保住了绝密情报,也挽救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谁再来娇声地说一说?

  师:小女孩此时面对的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可她的脸上却始终带着百合般的笑容,在这灿烂的笑容背后,小女孩有着一颗怎样的心?(板书:勇敢、镇定)

  师:这么多的优点,但对小女孩来说是当之无愧的。我们男女生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女读女孩,男读少校)

  师评价:多么可爱、有礼貌的女孩,多么机智勇敢的小女孩。让我们把最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可敬的小姑娘──杰奎琳(一起鼓掌)

  2.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虽然它不像战火纷飞的斗争那样惊心动魄,但同样是那样的紧张激烈,扣人心弦。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这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军斗智斗勇,最后凭着他们的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在你的心目中,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呀?(学生交流)

  三、总结课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人民就是凭着他们的镇定,机智,勇敢,凭着一颗爱国心,最终打败了德国侵略者,取得了胜利!我相信,此时再读课题,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齐读课题)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默读课文,和小组同学合作,将故事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提示:写课本剧要用对话的形式把人物的台词写清楚,并注明人物的动作,神情,心理。

  3.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续写《半截蜡烛》。

  板书设计:

  伯诺德夫人

  杰克

  拯救

  半截蜡烛

  镇定、勇敢、机智

  杰奎琳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读剧本,想想剧本主要讲了什么事?

  4.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

  三、演一演

  1.学习演第一场戏。

  (1)请大家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3)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

  (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

  (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

  (6)布置任务。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看吧。

  (7)评价:演得怎样?

  (8)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语都念出来。)

  2.学习第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3)、交流杰克。

  四、总结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五、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把剧本演了演,那么,你能说说剧本和一般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吗?

  作业

  1.读一读二战的故事

  2.和家人演一演《半截蜡烛》。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能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4、了解通过对环境,气氛的渲染能突出人物的形象,刻画人物的性格。

  5、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细细体会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1、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背景介绍:

  1939年,德国发动了侵略其他国家的战争,当时的法西斯用非常残暴的手段展开了血腥的屠杀……

  看录像(教师解说)。

  2、师──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抗击侵略者的感人故事。

  3、师──板书课题: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半截蜡烛》就是发生在法国的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

  生──齐读课题。

  二、读悟

  1、了解故事梗概:

  师──请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读课文,交流。

  2、学习3~7节:

  ⑴ 师──在一番一波三折,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之后,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

  生──小女儿杰奎琳。

  ⑵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生──思考交流,母亲和杰克也有功劳。

  3、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到底怎样说更令人信服呢。

  请大家默读相关的部分,寻找到需要的内容后,再仔细琢磨,在文章中标注自己的想法,小组的同学间也可以商量商量。

  生──读书、思考、讨论。

  4、交流:(教师预设)

  观点一:伯诺德夫人有很大的功劳。

  出示: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灭。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⑴ 从“急忙”你看出什么?她担心什么?

  (情报暴露、孩子的命运、国家的命运。)

  这样做及时舒缓了孩子们紧张的情绪。

  你觉得伯诺德夫人怎样?(机智)

  指导朗读。

  ⑵ 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

  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尽管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为了保住那半截蜡烛。)

  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

  ⑶ 课文最后说正当小女儿“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⑷ 还有什么地方也表现了她的`机智?“轻轻”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不露声色、不引起注意、镇定。)

  指名朗读。

  观点二:杰克有很大的功劳。

  ⑴ 出示:

  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

  从“慢慢地”你体会到什么?指名朗读。

  ⑵ 出示:

  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蜡烛已被夺回,搬木柴似乎已经没有必要,他为什么还要搬?体会“从容”。

  ⑶ 时间正一分一秒地过去(听摆钟的声音)在这样的声音中,你们感受到什么?

  世界上没有什么时候事比等待死亡更可怕的,而这个小男孩却在镇定地等待着。

  指导朗读:“在斗争的最后时刻……默默地坐着。”

  过渡:时间正一分一秒地过去(听摆钟的声音),此时此刻,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观点三:小女儿杰奎琳。

  ⑴ 师引读部分文章,配着钟摆的声音,“这时杰奎琳站了出来……”你们感受到什么?

  杰奎琳在“娇声”地说话,……请你用娇声的语气来读,娇声地说话可以让人感觉非常可爱。(读读)

  ⑵ 你还从这里看出什么?

  (杰奎琳选择了一个司令官,而没有选择中尉,中尉是个什么人,选择对象很合理──机智。)

  ⑶ 天黑了,我要上楼睡觉,你们体会出什么?(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机智。)

  ⑷ 她镇定地向敌人道了声晚安。

  随机指导朗读。

  5、填空:

  (情况) (怎么做) (结果怎样)

  当半截蜡烛被点燃后,伯诺德夫人点燃油灯,吹熄了蜡烛,危机暂时过去。

  当半截蜡烛重新被点燃后,大儿子杰克拿走蜡烛搬柴生火,却遭德军中尉呵斥。

  当半截蜡烛越烧越短时,小女儿杰奎琳请求拿着蜡烛上楼睡觉,结果成功了。

  三、小结

  1、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的心情怎样?(如释重负)你想说什么?

  2、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

  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形成的。

  3、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总结回顾,延伸拓展

  1、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胜利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机智、勇敢、镇定,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

  2、再读第一自然段,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支撑,是怎样的一种情感?(爱国)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点燃蜡烛  重新点燃  夺回蜡烛

  轻轻吹熄  端起烛台  端起上楼

  挺身而出  千钧一发

  (机智、镇定、勇敢)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3.读记本课的“解释”等词语,并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

  教学过程

  一、揭题,了解故事内容

  1.导语: 同学们,60年前那一场几乎席卷整个人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无数国家染上战火,人民饱受煎熬。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课文中的伯诺德夫人一家参加了秘密情报传递工作。一天晚上,他们为了半截蜡烛与闯进屋子的德国强盗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战斗。(板书:半截蜡烛)

  师: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请同学们认真读阅读要求,看看本节课要解决哪些问题?

  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作出简单批注。

  学生学习汇报

  课件演示字词,

  课文主要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二、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

  1.过渡: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那么,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

  2.学生汇报

  有同学认为伯诺德大人贡献最大因为当她看到德军点燃蜡烛时,急忙取出油灯,还说这灯亮些,准备把蜡烛换下来,从这里看出伯诺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机智……

  师:当德军点燃蜡烛时,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会想些什么?

  (蜡烛就这么点着,情报很快就会暴露,怎么办呢?不行,我得赶快想个好办法!)

  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师: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她是怎么做的?你们认为伯诺德夫人当时说话应该是怎样的神情、语气?(轻松自然、镇定、不露马脚)。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

  师:你强调哪个字眼。(学生各自试读)

  生1:(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生2:(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

  生3:(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

  生4:(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

  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保住那半截蜡烛。

  生: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

  师: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

  师: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伯诺德夫人多么机智勇敢,想演一演吗?那你可要好好地准备准备了,仔细揣摩一下她的动作、心理和表情。(学生准备──指名演。)

  老师做旁白,一名学生演。

  表演得怎么样?同学们评价一下。(“急忙”取油灯,吹蜡烛,但是在德军面前却是非常从容的。)

  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

  交流杰克。

  (2)有同学认为杰克也有贡献,因为他想出了抱柴火这个办法,虽然没有实现,但一定是他这种勇敢的做法感染、带动了妹妹杰奎林,她也才会勇敢地和德军战斗。杰克的表现怎么样,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

  学生交流:(从他说的话“天真冷,……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看出杰克很聪明,他这么说德军不会怀疑他。从“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看出他十分镇定。)

  师:让我们带着镇定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学生读)

  师: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神情、动作、语言,你们能知道他站起来前,心里想了些什么?

  生:过不了多久,蜡烛就会烧到金属管的'!妈妈已经做了努力,可是没有成功。我该怎么办,总不能坐着等……有了!

  生:可恶的法西斯,又把蜡烛抢去了!怎么办?跟他们吵吗?不行!妈妈说过:越是危急的关头越要镇定,不能慌。我要装着没事一样,把蜡烛拿走。

  过渡:

  1)、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紧张的情节的呢?指导朗读

  2)、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她是怎么做的?

  (3)她说“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还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让人觉得她真的很困的样子。杰奎琳选择了司令官,而没有选择中尉,因为从上文看出两个中尉都是很粗暴的人。说明她很聪明。她说“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和“和您聊天真有趣”这样的话可以得到德军司令的喜爱,就不会刁难她。说明她很机智。

  师:恭维的话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受用,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师:你们觉得杰奎琳的话该怎样读呢?

  学生交流看法。(天真、纯洁。)

  师:大家试着读一读。(自读、指名读、评读、再读。)

  师小结:保住情报站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让大家做个导演,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

  生1:是那半截蜡烛。因为这半截蜡烛不仅关系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贯穿了整个故事,也牵动着大家的心。

  (师:所以文章以它作题,因为用“半截蜡烛”作题目一下子就把焦点展示给了读者,很吸引人。)

  生2:我觉得是墙上的一面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伯诺德夫人和两个孩子的心越来越紧张。

  生3:我眼前总是闪过的是德国军官的阴险的眼睛。伯诺德夫人总觉得他们似乎发现了蜡烛的秘密。

  师:你们都是出色的导演。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感觉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能说说吗?

  生1:我们都是为了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生2:我们都是为了突出当时的危险,表现人物的紧张。

  (三)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板书: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课文依靠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也身处其境,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的热爱,与法西斯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机智与勇敢取得了胜利。象他们这样的家庭,在和平年代本应该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像杰克和杰奎琳这样的年纪,原应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这并不过分的权利呢?(战争)

  (电脑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小结: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让我们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远离战争,拥抱和平!

  三、初步体会剧本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1.导语:跟你读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比较,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学生默读思考。

  同桌同学交流着法。

  3.全班交流。(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对话之前一般有个括号,提示这个人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或者说明他们当时正在干什么或当时的情景。)

  师:是啊,剧本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的。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且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回家后找些剧本来读一读。例如《日出》《雷雨》等经典之作。

  四、作业

  1. 小组合作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2. 阅读其他剧本,感悟人物语言。

  3.仿照剧本的文学特点,尝试写一个短小的剧本。内容自拟。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04-01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08-07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优秀06-30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优秀12-29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15篇05-02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大全[15篇]03-28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优秀5篇(经典)03-13

【热】《半截蜡烛》教学设计15篇03-14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优秀(常用2篇)02-26

半截蜡烛作文11-19

(优选)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半截蜡烛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优选)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一起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半截蜡烛里藏着一份——绝密情报?这份绝密情报关乎着——法国的命运,也关乎着——一家人的性命。

  2.所以这半截蜡烛不能有丝毫的闪失。伯诺德夫人想了许多办法都觉得不安全,最后她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注意,是什么注意?(把它摆在了屋里最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国人。)但是,这并不是万无一失的',有什么隐患呢?

  3.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点燃了蜡烛。于是,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保护蜡烛的战斗打响了。

  二、入境品读

  1.请同学们默读3-7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分别想出什么办法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保护半截蜡烛的?他们一家三口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映象?

  2.引导交流

  (1)交流三人是怎样周旋的?

  (2)这一家三口给你怎样的映象?(沉着镇定、机智勇敢等)

  3.过渡:下面,我们就来细细体会母子三人是如何沉着镇定、机智勇敢地与敌人周旋的。

  4.蜡烛被德军点燃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伯诺德夫人立即想出了对策保护蜡烛。

  出示:“她看着两个……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1)指名读:谁来读一读这段文字?

  (2)评价:你认为他(她)读得好吗?为什么?

  (3)这段文字是抓住什么来描写伯诺德夫人的?你认为她沉着镇定、机智勇敢吗?

  (4)伯诺德夫人是多么镇定、多么机智,让我们带着敬佩的心情齐读这段话。

  5.过渡:这段中的“似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果然,中尉又点燃了蜡烛,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这是怎样的一分一秒啊?(放音乐渲染气氛)。

  三个德国军官享受着烛光,而他们母子三人是心急如焚啊,伯诺德夫人能再次吹灭蜡烛吗?为什么?

  6.大儿子杰克行动了。

  (1)出示:“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默默地坐待着。”

  (2)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

  你佩服杰克的表现吗?为什么?

  a.“慢慢地站起来”反映杰克的沉着。

  b.“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镇定、机智)

  c.继续搬柴生火。(不露丝毫破绽。)

  d.“在斗争的最后时刻……默默地坐待着”你觉得杰克的心里会想些什么?(镇定,视死如归)

  (3)让我们带着对杰克无比敬佩的心情再次朗读这段话。

  7.“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音乐渲染气氛)

  (1)师读。

  (2)为什么说这半截蜡烛是最可怕的?

  这半截蜡烛简直就是——(炸弹……)

  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8.出示“伯诺德夫人……蜡烛上。”

  (1)一起读这句话。

  (2)句中的“似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9.蜡烛很快就要熄灭,秘密很快就要暴露!多么紧张啊,紧张得令人窒息。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对德国人说:

  出示:“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A.谁来读这句话?(读后评价:这位同学读得怎样?)

  B.“娇声”是什么意思?杰奎琳恨不恨德国人?可她为什么要这样“娇声”地对德国人说?

  C.杰奎琳成功了吗?

  出示:“少校瞧了瞧……上楼去了。”

  A.你佩服杰奎琳吗?为什么?

  B.我们来赞一赞这位机智勇敢的杰奎琳,好不好?

  D.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小节,表达对她的赞美和敬佩之情。(分角色读)

  10.出示图片和文字:师读“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此时此刻,你想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你的心情怎样?(好险啊!太辛运了,真是如释重负啊,心中的定时炸弹终于拆除了……)

  11.小结升华:刚才我们与伯纳德夫人一家一同经历了这场没有硝烟却无比惊险的战斗,战斗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我们深深地敬佩他们母子三人,请你联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一家齐心协力、机智勇敢地与德国军官周旋的呢?(是他们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对法西斯强盗强烈的憎恨。)

  三、本课总结

  1.这个故事扣人心弦,让我们再次齐读课题,表达对他们母子三人的敬佩之情。

  2.本课写得十分精彩,你从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进行描写;故事情节要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富有戏剧性。)

  四、作业

  1.课内:二战结束以后,为了表彰伯纳德夫人一家,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个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要宣读一份颁奖词,请你想象,上面会写些什么呢?

  2.课外:小组合作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下节课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编得好,演得好。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母子三人与德军周旋

  沉着镇定、机智勇敢

  爱国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结合表演深入体会“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过程】

  一、学习字词

  1、教师板书课题,边板书边重点提示“截”的部首“戈”和“蜡烛”的偏旁分别为“虫”、“火”。启发学生用“烛”组词:烛台、烛芯、烛光、烛焰摇曳……

  2、教师继续板书:

  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引导学生朗读,提问:谁发现了这3个人的关系?以此了解:他们是亲密的一家人,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法国,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插问:你知道法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夫人吗?

  (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3、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秘密、绝密、绝妙;危机、厄运;从容、镇定。教师组织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解释“绝妙”、“危机”、“厄运”的意思。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把课文读懂。

  5、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

  ⑴ 绝妙:

  伯瑙德夫人把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敌人。妙在情报藏得隐蔽,令敌人意想不到。教师点拨: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些什么?

  (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伯瑙德夫人的智慧。)

  ⑵ 危机:

  德国军官点燃了蜡烛,万一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教师点拨:“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这里“似乎”说明了什么?

  (实际上危机并没有真正过去。)

  ⑶ 厄运:

  那就是蜡烛会很快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暴露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也许就要结束了。

  教师点拨:

  在危机和厄运面前,一般人会有什么反应?而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对待的?他们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二、复述故事

  1、请学生自己练习复述伯瑙德夫人一家在危机面前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的经过。然后组织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可以提供句式帮助学生复述得更加有条理:当的时候,他(她)(怎么做的)。

  2、教师根据学生的复述进行扼要的板书:

  点燃──吹熄;端走──夺回;重新点燃──端上楼。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故事,要求用上恰当的、准确的词语,如: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教师对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出现的精彩之处及时给予肯定,以便让学生讲述得更加流畅、准确。

  三、学做导演

  1、假如将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编成剧本来演出的话,你认为可以安排几个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并申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重点设计三个场景: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雅克与敌人周旋、杰奎琳与敌人周旋。

  2、假如请你来做导演,每一场戏该怎么演?认真阅读课文,注意中心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然后设计表演的要领。可以引导学生先阅读第三自然段,圈画出伯瑙德夫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

  3、组织学生交流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轻轻地”,讨论:为什么要轻轻地吹灭蜡烛?以此体会伯瑙德夫人的机智和镇定。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组织“导演们”进行评论。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后两场戏,分别关注“从容”、“默默地”、“娇声”、“镇定”。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提问:“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里的“似乎”表明什么?

  4、在学生“导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特别是重点的词句,进行更深入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危险、紧张以及人们的机智与勇气。

  四、人物评价

  1、课文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课文,具体谈一谈自己的切身感受。

  2、教师总结、点拨。

  【练习设计】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猛烈(  ) 昏暗(  ) 严肃(  ) 显眼( )

  安全(  ) 粗暴(  ) 放心(  ) 若无其事()

  2、我最欣赏剧本中______的语言,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文中的人说些什么呢?请选择一个人物,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请你也写一段剧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通过朗读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3.通过品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学习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装有绝密情报)

  2.是呀,这是非同寻常的半截蜡烛。然而,一天晚上,敌人乘着夜色突然闯入伯诺德夫人的小屋,并顺手引说:点燃了桌上的蜡烛,(板:点燃)伯诺德夫人巧妙地把它引说:吹熄,(板:吹熄)可是敌人又引说:重新点燃,(板:重新点燃)杰克借外出搬柴的'机会想引说:把蜡烛端走,(板:端走)敌人却一把引说:夺回,(板:夺回)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最后时刻,杰奎琳终于成功地把蜡烛引说:拿上楼。(板:拿上楼)

  3.故事一波三折(画上连接线),扣人心弦。虽然没有炮火硝烟,却危机重重,险象环生。

  师:老师反复研读《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后,感受颇深,有两个贯穿全文的问题想问问大家。我想让大家也细细品读一下这篇文章,来猜猜老师会问哪两个问题。

  二、深入学习课文

  ㈠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内容,寻找问题和所提问题的答案。

  ㈡随机交流。

  1、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学生感受这半截蜡烛的重要性,这半截蜡烛是一颗定时炸弹,蜡烛当着敌人的面烧到金属管后熄灭之时,就是严重后果发生之时。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斗争,将围绕着不让蜡烛当着敌人的面自然熄灭。)

  2、伯诺德夫人的努力。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感受伯诺德夫人着急,担心,机智,镇定)板书:急忙、轻轻。

  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此时的伯诺德夫人会强调哪个词?(指导学生各抒己见,鼓励深挖。了解无论强调哪个词都是为了在避免敌人的怀疑的前提下,巧妙地熄灭蜡烛,保住那半截蜡烛。)

  3、大儿子杰克的努力。

  ⑴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里顿时暗了许多。

  感受慢慢(板书)杰克让自己显得更平静,更自然些,不让敌人看出破绽。

  ⑵中尉的表现。

  让学生感受敌人只是觉得暗了,很生气,如果杰克急速端走,敌人联系伯诺德夫人的表现就会怀疑这半截蜡烛了。

  ⑶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让学生感受到必须搬回木材,不然会引起敌人的怀疑。(板书:从容)默默地坐待的可能是蜡烛燃烧金属管处的自动熄灭,秘密的暴露,情报站的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⑷烛光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让学生感受时间的紧迫,当时气氛的极度紧张。

  4、小女儿杰奎琳的努力。

  ⑴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那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感受娇声(板书)杰奎琳很机智,让敌人感受到她的可爱,产生对她的怜爱之情,话语中还避免了说蜡烛,避免了敌人的怀疑,而后拿蜡烛留下比较亮的油灯顺理成章。

  ⑵少校的话语。

  让学生感受到敌人有杰奎琳的表现想到了自己的亲情,产生了对杰奎琳的怜爱。

  ⑶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让学生感受镇定(板书),不镇定的话敌人要怀疑杰奎琳离开的动机,不向敌人道晚安的话,急促地拿着蜡烛离开的话,敌人也会怀疑,反而会造成时间的浪费。

  ⑷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让学生感受紧张,时间刚刚好,甚至早几秒钟而熄灭的话,都会遭到敌人的怀疑。而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斗争却节奏越来越慢(看板书),致使敌人最终都没有怀疑到这半截蜡烛上,感受是一家三口的共同努力化解了这场可怕的危机。

  三、总结全文

  四、续写

  德国军官走后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保护

  伯诺德夫人 杰克 杰奎琳

  (取灯换烛) (搬柴移烛) (睡觉端烛)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中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

  1、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检查生词的掌握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确,特别强调“烛”、“诺”、“遭”“盯”“琳”等字的读音。

  2、提醒字形:你认为哪些字需要我们在书写时特别留心?

  3、描红、临写3个你认为易写错的生字。

  四、理清课文脉络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提供句式:当__________________,(谁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回答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五、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词义。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齐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讨论交流:

  ⑴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

  ⑵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

  ⑶办法巧妙。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词。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用向上的斜线表示危机出现,向下的斜线表示危机过去。

  学生初画:

  再教育适应的位置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危机出现、过去的原因,可以吗?

  学生补充文字:燃 吹 燃 端 回 拿

  点 熄 重 走 夺 上 楼

  图上好像还差点什么,再补上半截蜡烛就显得更清楚了,怎么画呢?(注意画出蜡烛长短、烛焰的变化。)

  燃 吹 点燃 端 夺 拿

  点 熄 重新 走 回 上楼

  3、引入编排课本剧的`程序

  瞧!课文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很有戏剧性。正好,课文后面安排了编排课本剧的作业。(指名读题目)

  “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先读一读,再和小组同学合作,将故事编排成课本剧演一演。

  4、指导编排的程序

  编排课本剧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编写剧本(现成的语文)、物色演员、准备道具。这里,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不但要演好语言、动作,还要演好表情,以表现内心的活动,而这一切只有在“剧本“(课文)中细细地体会。

  现在我们就按题目的要求来编排课本剧,为了编排的方便,我们把戏分为三场,分别对应课文第二、三、四段。

  三、第一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其他角色该样演?

  4、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入角色。

  四、第二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又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如果让你来演杰克,你打算怎样演?

  学生讨论,逐一明确。

  3、其他角色怎么演?

  4、继续读课文,圈出关键词语,边读边体会伯诺德夫人此时的心情。

  5、齐读第三段课文。

  五、第三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来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交流所画的句子,反复品味。

  2、如果你演杰奎琳,怎么演?

  3、理解“娇声”:甜美可爱的童声

  提问: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练习杰奎琳的内心独白。

  5、分角色朗读第四段。

  6、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六、指名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

  七、作业。

  回家给父母讲讲《半截蜡烛》的故事,讲清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补充进去。

  板书设计:

  燃 吹 点燃 端 夺 拿

  点 熄 重新 走 回 上楼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机关头是怎样和德军周旋的。

  2.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生字新词,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打开听写本。

  听写字词。

  写好了吗?对照大屏幕校对,写错的字再写一遍。

  二、教学课文:

  1.半截蜡烛只有一半长,却藏了装着绝密情报的一截小金属管,那么,这半截蜡烛燃烧的时间就更短了。打开书,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出示:半截蜡烛燃烧的画面(黑板)

  蜡烛点燃了,烛焰跳动着,他们一家三口人的心也越来越紧张。伯诺德夫人知道——(出示):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自己读一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5—6)

  情况如此危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

  3.同学们,能不能让这半截蜡烛继续燃烧下去?(不能!)

  能不能把蜡烛直接拿走?(不能!)

  于是,他们一家展开了与德军的周旋(板:周旋)。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先来看看伯诺德夫人。(出示: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谁来读?

  每个人自己再认真读一读。想一想: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做法让你很佩服?(7—8)

  (她是怎么说这句话的?谁来学着说一说?

  她的内心也是如此平静吗?你从哪里看出她其实很紧张?

  她为什么表现得这样镇定?)

  同学们,你们很会读书。从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伯诺德夫人其实很紧张,但是她表现得很镇定,真令人敬佩。自己来读一读这段。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伯诺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却能表现得这样镇定自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真的过去了吗?(没有)

  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出示蜡烛图)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情况也越来越危急。这时候,大儿子杰克和小女儿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指板书)

  自己来读读课文的5—6自然段,学习刚才的方法,在你印象深的地方勾勾画画,试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学生静下心来读。

  5.大儿子杰克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说说你的感受?

  (通过动作、语言分析人物镇定的外表和紧张的内心。

  谁来学学杰克的话?

  还有什么感受吗?

  同桌读杰克搬回柴的动作。)

  6.(手指蜡烛)烛光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为什么说它是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书捧好,齐读这几句。(烛光摇曳……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7.(教师语态转轻松)这时候,传来了小女儿杰奎琳的声音。她是怎么说的?谁来说?

  她有什么值得你佩服的地方吗?谁来说?

  (谁来学学她的`娇声说话?你能打动我,但还不足以打动那个凶残的德军。

  指名男生,女生读,女生齐。

  还有什么地方吗?)

  多么聪明的小姑娘啊!在妈妈、哥哥的计策都失败了,在蜡烛越烧越短的紧张时刻,她还能如此镇定自若,娇声说话,还不忘道上晚安。她真是一个值得敬佩的小姑娘!

  齐读第6自然段。

  8.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危机终于过去了,但我们同这一家三口所共同经历的这场无声的战斗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三、同学们,假使二战结束后,国家要授予这一家三口荣誉勋章。该怎么写呢?

  (出示格式,自己选择一个人物填)

  鉴于

  特授予

  四、作业:

  1.课文内容编排成课本剧。

  2.仿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内心。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23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绝密绝妙厄运等词。

  3、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清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1、cai课件。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图片、音像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内容。

  2、教学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使命,并理解伯诺德夫人藏绝密情报的绝妙。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为祖国、为和平而舍生忘死的精神。

  3、通过品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学习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朗读感悟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体会他们的机智勇敢。

  [课前交流]

  一、了解战争。

  1、交流:同学们,战争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史。你能说说你对战争的看法吗?

  3、小结:战争是残酷的。因为战争,许多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甚至家破人亡;因为战争,才有了一幕幕的尸横遍野

  二、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

  1、交流: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吗?

  3、小结: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破坏性最强、伤亡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武装战争。1940年5月,纳粹党只用短短的三个星期就闪电般地占领了法国。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法国这块国土上。

  三、了解法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

  1、面对着国破山河碎,面对着凶残的法西斯刽子手,法国人民把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转入地下。不管环境多么恐怖,道路多么遥远,斗争多么艰难,他们,都不曾放弃!在沦陷区,他们秘密传递情报,出其不意地打击强盗。不断遭受游击队打击的德国强盗,变本加厉地展开了血腥的镇压与杀戮,他们采用地毯式搜捕、严密排查情报人员;他们高喊着宁可错杀一万也不漏过一个的强盗论调,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鲜血,染红了法国的大地;枪声,遮掩了法国的天空法国,笼罩着死一般的沉寂。但是,在这死寂的背后,不屈的暗流涌动着,就连一向柔弱的妇女和孩子,也带着满腔的仇恨投入了敌后的情报传递。他们,在自己的国土上,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曲震撼人心、大智大勇的壮歌!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引:有这样的一家三口,也参加了这样极度危险的工作。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这户普通的法国家庭,聆听这个真实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

  2、齐读课题,指点:这是发生在法国沦陷区的一个故事,气氛非常紧张,环境十分恐怖,读出这种感觉。

  3、理解、读好:绝密情报。

  (1)引:这一家三口是母亲伯诺德夫人,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他们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藏好绝密情报。

  (2)指点:这是非常机密、绝对不能被敌人发觉的情报,读好它!

  (3)学生读词。

  4、理解、读好:绝妙主意。

  (1)交流:为了完成任务,更为了打击德国强盗,赶走侵略者,伯诺德夫人怎么保护这绝密情报?(要点:情报藏在小金属管内;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烛台摆在显眼的桌子上。)

  (2)小结: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可能最安全。这真是一个绝妙主意。

  (3)引读:一起为这个主意拍案叫绝!一起为这个主意暗暗喝彩!

  二、品读感悟保护蜡烛的重要。

  1、引:可是,如果这半截蜡烛在狡猾凶残的敌人面前点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这意味着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到这可怕的后果吗?

  2、速读课文。

  3、反馈,读段,示段。

  4、指导朗读。

  (1)引:一旦秘密暴露,后果将不堪设想!你能将这可怕的后果读出来吗?

  (2)学生自练。

  (3)指读,点评。

  a 这是伯诺德夫人暗暗着急的话,轻一点儿,慢一点儿,千万别让敌人察觉!再读一读!

  b 这关系着一家三口活生生的三条人命哪,后果严重!你来!

  c 这关系着情报站的存亡,关系着所有情报员的安危,后果相当严重!请你来!

  d 这极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战局!一起读!

  5、小结:是啊,半截蜡烛中藏着的秘密一旦暴露,整个情报站会遭到彻底破坏,就连法国战局都极有可能受到影响,同时也意味着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太紧张了!这里不是战场,但比战场更严峻!

  三、一读,整体把握一家三口与敌人周旋的方法。

  1、引:偏偏有那么一天夜晚,屋子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并顺手点燃了蜡烛。烛焰摇曳,母子三人的心一下子就被揪紧了,保护这半截蜡烛成了他们的首要任务。在危急关头,三人分别想出了不同的办法。读读文章3-7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们保护蜡烛的方法。

  2、学生读文,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3、反馈,相机板书:献灯灭蜡烛;搬柴移蜡烛;请求带蜡烛。

  4、引:真是一波三折,惊心动魄!你能看着这些文字,把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讲给大家听吗?

  5、学生自由练说,反馈评点。

  (1)比较简洁了,但还不够精炼!

  (2)能将复杂的故事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将长文读短了,你真会读书!

  四、二读,自主体悟一家三口的机智勇敢。

  1、引: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危险,母子三人还能想出巧妙的办法,保护蜡烛,保护情报,你觉得他们怎么样?(机智勇敢)

  2、自主阅读:你是从哪些关键语句体会到的?认真读读文章,自己圈圈划划。如果有疑惑,可以与小组同学讨论讨论;如果有精彩的发现,也可以放声读一读课文。

  五、以读为主,品悟伯诺德夫人的殷勤安排。

  1、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作为母亲,伯诺德夫人身先士卒。这就是她的表现,请你仔细读一读,想一想,你从哪些关键词句体会到了她的机智勇敢?

  2、交流反馈。

  预设一:急忙为了抢时间,为了保护孩子,多么勇敢,多么机智!

  a 还不够快!两个孩子苍白的脸色可千万不能让德国强盗发现!

  b 真快!确实要抓紧时间,别让德军看出两个孩子苍白的脸。一定要让蜡烛早一点儿熄灭,哪怕只是一秒!多冷静呀!)

  预设二:轻轻急而不慌,镇定自若!多么勇敢!

  a 真轻呀!就连狡猾的敌人也根本没有察觉!

  b 还不够轻!德国强盗可是非常狡猾的,一丝丝的异常都会引起他们的怀疑!)

  预设三: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a 你读出了一位表面殷勤巴结德国强盗的家庭妇女,强盗被麻痹了,根本不会有任何觉察!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一读伯诺德夫人说的话。

  b 还不够殷勤,不够友好,千万别让德军起疑心。

  c 听出来了,你确实是非常佩服这位机智勇敢的母亲!

  (3)齐读:让我们把对伯诺德夫人的崇敬送入句子,读一读!

  六、读议结合,品悟杰克的主动服务。

  1、引: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过去了吗?(没有)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面对母亲的失败,面对依然存在的危机,杰克,家中唯一的男子汉挺身而出,主动为德国强盗搬柴生火,让他们取暖。这滴水不漏的表现背后是什么?对,是他的沉稳冷峻。你能读出来吗?

  2、示段,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指生朗读,点评体会。

  (1)听出来了,面对如此凶暴的.德国强盗,杰克还能如此从容、冷静,确实是了不起的小英雄!

  (2)杰克心急如焚,为什么还会慢慢地站起来?是呀,杰克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否则,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也会招来灭顶之灾。你也能读好吗?试一试!

  (3)还不够从容。这是什么情况下的从容?(这是在母亲失败、自己又失败的双重打击下的从容,是面对敌人厉声呵斥、一把夺回烛台后的从容。)谁再来?

  (4)好一个默默地坐待!杰克在坐待什么?你从他的朗读中体会到杰克在坐着等待什么?(他仅仅是在等着厄运的到来吗?一个在如此危急的时刻能从容搬回木柴生火的小男孩会只是等待着厄运吗?不,他在等待着下一个机会;他在思考着秘密一旦暴露,要怎样与敌人作最后的殊死搏斗,以保护秘密。这沉默的背后,是生与死的较量,是临危不惧的勇敢,是正义与邪恶的搏斗!)谁再来读?

  4、齐读:多令人感动!带着这种感动,一起读!

  5、一唱三叹,品悟环境的危急。

  (1)交流: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为什么?(蜡烛越来越短,烛光越来越微弱,暗示着秘密就要暴露,一家三口的生命已越来越危险,情况紧急!)(这还暗示着情报站就要遭到彻底破坏,所有情报员的安危就在这一刹那间,情况万分危急!)

  (2)小结交流:是呀,此时此刻,不仅仅是蜡烛越来越短,而是情报站越来越危险,所有情报员的生命将越来越危急!你最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十万火急、危在旦夕)

  (3)回旋朗读。

  a 多可怕呀!你来读!

  b 定时炸弹已经进入倒计时,我们似乎听到了那扣人心弦的滴答作响,你来读!

  c 伯诺德夫人的心已提到了嗓子眼上,你来读!

  d 呼吸都紧张了,空气都凝固了,一起来!

  七、潜心会文,探究杰奎琳的巧妙请求。

  1、引: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小女儿杰奎琳请求德国军人,让她带着蜡烛上楼睡觉,她成功了,我们也如释重负。为什么杰奎琳会成功呢?她的请求巧妙在哪儿呢?请你认真读读这段,学着刚才的样子,抓一抓杰奎琳说的话,做的事,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思考,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她的请求巧妙。

  2、学生自由朗读。

  3、交流反馈。

  (1)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这微弱的光可有可无,拿走蜡烛就很自然,请求拿走蜡烛的时机是多么巧妙呀!(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真会读书!)

  (2)杰奎琳先向司令官(三个强盗中权利最大的)请求,再一一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后再上楼,以免节外生枝,真巧妙!(对象巧妙)

  (3)杰奎琳说了短短的23个字,虽然简短,但说清了要蜡烛的原因:因为天晚要睡觉,因为天黑要蜡烛,要求合情合理,怎么能拒绝呢?方法真巧妙!

  (4)杰奎琳带着商量的口吻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向德军司令官娇声请求,表达多巧妙呀!怎样才是娇声请求?(娇滴滴的,娇弱的,惹人怜爱的)指名朗读。

  4、引导:同学们,杰奎琳表面上彬彬有礼,但她心里绝不是这样想的。一家三口的心里都极度痛恨德国强盗,但为了保护蜡烛中的秘密,为了带走蜡烛,他们只能殷勤巴结,主动服务,只能违心地与强盗道过晚安。这是忍辱负重!

  5、齐读杰奎琳的表现。

  6、引导:说来也巧,司令官正好有一位与杰奎琳差不多大的小女儿;更巧的是,在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有惊无险的背后,透露出的,是一家三口保护蜡烛时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

  7、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八、总结升华。

  1、引:一家三口与德军斗智斗勇,伯诺德夫人殷勤献灯灭蜡烛,杰克主动搬柴移蜡烛,杰奎琳巧妙请求带蜡烛,三人非常巧妙地化解了危机,这就叫周旋。在他们的巧妙周旋下,秘密保住了,情报站保住了,同时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他们的大智大勇,来源于什么?

  2、交流: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向往自由、向往幸福,正义的力量。

  3、回读一家三口与德军的对话。

  (1)引:同学们,我们从一家三口的语言、动作感受到了他们的大智大勇。这就是他们与德军周旋时说的话。暂且让老师先当回英雄,读这一家三口的话,你们呢,暂时委屈一下,读德军的话。

  (2)师生分角色朗读。

  (3)交流:你们觉得,德军是怎样的人?(凶恶,像野兽)

  (4)介绍:老师并不完全这样认为。德军少校说的这句话,老师反复地读了好多遍,读着读着,就总觉得他虽然身处异国,征战沙场,但也在思念着家乡,想念着亲人。他多希望能早日回家看看那娇小可爱的孩子呀!多希望这可怕的战争能早日结束!他仿佛在说:战争,不是军人的错!

  (5)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三组对话。男生读军人,女生读一家三口的话。

  4、小结:其实,这只是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为了争取民族解放,许许多多的普通人民,经历了无数个这样的惊心动魄,谱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生命乐章。在我国反抗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也出现了这样的小英雄,放牛娃王二小、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他们也一样留在民族解放的里程碑上,也一样活在我们的心中。所以,让我们牢牢地记住它半截蜡烛,因为这是智慧、勇敢、忠诚的母子三人誓死保护的秘密;让我们用全部的身心牢牢地记住它半截蜡烛,因为这是法国救亡运动中的一线生机;让我们用滚烫的鲜血牢牢地记住它半截蜡烛,因为它是全世界正义力量的最强音!

  九、延伸拓展。

  1、认真读课文中关于一家三口表现的语句,把剧本中的语言、神态、动作提示填写完整,课后与同学合作表演。

  (1)引:这个一波三折、险象环生的故事已深深地烙在每个人的心中,相信你一定很想演一演这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老师已经把这个故事根据独幕剧的形式改编成剧本了,不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提示语没有填写完整。请你认真读课文中关于一家三口表现的语句,把剧本中的语言、神态、动作提示填写完整。

  (2)学生读文填写,交流反馈。

  (3)课后与同学合作表演。

  2、搜集反法西斯战争中小英雄的故事,准备故事交流会。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伯诺德夫人 殷勤献灯灭蜡烛

  周旋 杰克 主动搬柴移蜡烛 大智大勇

  杰奎琳 巧妙请求带蜡烛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感悟它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具准备:

  小黑板、图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一组词指名读。

  (1)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

  回忆课文说一说这三个人物的关系,他们是干什么的?(外国人的名字很难念,用谁能把它读对,读好听来检查对课文的部分生字学习情况,以及对课文的预习情况。)

  (2)绝密、绝妙、危机、厄运:

  这些词意你懂吗?看来似乎很简单,但是真正弄懂词语意思就应把它放入课文中,词语只有回归课文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有生活气息。

  绝密:绝:最,极。极端的机密,不能泄露一点。课文中讲的是绝密的什么?为什么是绝密的呢?

  (师生补充介绍:野心勃勃的法西斯德国,在占领波兰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拉开了序幕,法国成了德国扩张势力的第二个目标,残暴的德军对法国人民肆意进行侵略、屠杀,顽强的法国人民奋起抵抗,战争中,一切情报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情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安危!妇女儿童是该受保护的`,但他们也不得不奋起反抗,参加革命工作。)

  绝妙:极巧妙,令人意想不到。课文中讲的是绝妙的什么?绝密的情报是用绝妙的主意来收藏的,伯诺德夫人想到的绝妙主意是什么呢?为什么不藏在整段蜡烛中,而是半截蜡烛呢?

  (伯诺德夫人真是一位出色的情报员,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她所有的智慧。)

  危机、厄运:文中危机指什么?会引起什么后果?

  (对于伯诺德夫人一家,对于情报站来说,对于整个法国人民来说,都会带来一场不堪设想的厄运。)

  小结过渡:传递情报的工作是极其危险的,伯诺德夫人收藏绝密情报的主意再绝妙,危机也不可避免。文中出现了几次危机?

  二、学习课文

  1.面对危机看看为了保护这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做的?找出相关的句子,划下来。(生读课文,交流。)

  (1)伯诺德夫人的表现:

  问:母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生答)她为什么这么焦急?(生答)

  出示:蜡烛点燃了,万一烧到金属管,将意味着(  ),意味着(  ),意味着(  )。

  师:是啊,蜡烛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的蜡烛仿佛成了这个屋子中最可怕的东西。尽管母亲内心焦急,但当时的语气又是怎样的?生答。

  同学们,后果如此严重,情况如此危急,时间如此紧迫,伯诺德夫人却要镇静的说,轻轻的说,其实说法虽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想一想,是什么呢?(目的是一样的,就是不引起德国人的怀疑,不让蜡烛自动熄灭,保住情报,保住国家机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描写伯偌德夫人的话。

  哪位同学带着平静的语气来读读母亲的话?指名读。

  师:同学们,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没有露出一点蛛丝马迹,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母亲?(板书:勇敢,机智)

  师指导学生读出母亲的勇敢与机智。

  (2)儿子的表现:

  师:蜡烛被吹熄了,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可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一次被点燃了。面对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伯诺德夫人的儿子又有了怎样的表现呢?自由读描写杰克的语句。(生读课文交流。)

  师:以天冷为由也想把这半截蜡烛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可是没有成功。你觉得杰克的表现怎样?(板书:勇敢、镇定、从容)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在敌人的面前装着不在意的样子有多难呀,可是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子汉,杰克在危险到来的时候如此从容、冷静。他的表现让我想起了巴顿将军的一句话:谁都害怕战争,但只有懦夫才会让自己的恐惧战胜责任感。你能带着对他的敬佩之情读读杰克的话吗?生读。

  师:那请同学们再设想一下:杰克去柴房后还会不会再回来?

  师:理由呢?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生答。

  师:杰克要保护母亲和妹妹,他是多么勇敢的孩子呀,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动,一起读读小男子汉的话。

  时间再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在一点一点地燃烧。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在你的眼里,此时的蜡烛就像什么?

  出示填空: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就像( )

  谁来读一读(生读)这蜡烛就是一枚定时炸弹,一把架在脖子上的尖刀,一把上了膛的,对着脑门的枪。谁再读(生读)大家一起读。(生读)

  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所以

  出示:伯偌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3)女儿的表现:

  此时空气仿佛凝固了,时钟的声音不断在耳边回响。蜡烛越烧越短,情况越来越危急。在伯诺德夫人和杰克都感到无望的时候,突然,小女儿杰奎琳说话了。

  出示: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谁来说一说?(生读)杰奎琳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娇声)你也娇声地说一说(生读)

  一般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娇声地说?(指名答)

  可杰奎林面对的是谁?(凶狠残忍,杀人不眨眼的德国军官)她为什么对敌人娇声地说?难道是她太幼稚,敌我不分吗?

  指名答,师小结:再凶狠的人也爱他的孩子,杰奎琳巧妙地抓住德军司令的情感弱点,用一句话就化解了这场危机,保住了绝密情报,也挽救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谁再来娇声地说一说?

  师:小女孩此时面对的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可她的脸上却始终带着百合般的笑容,在这灿烂的笑容背后,小女孩有着一颗怎样的心?(板书:勇敢、镇定)

  师:这么多的优点,但对小女孩来说是当之无愧的。我们男女生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女读女孩,男读少校)

  师评价:多么可爱、有礼貌的女孩,多么机智勇敢的小女孩。让我们把最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可敬的小姑娘──杰奎琳(一起鼓掌)

  2.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虽然它不像战火纷飞的斗争那样惊心动魄,但同样是那样的紧张激烈,扣人心弦。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这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军斗智斗勇,最后凭着他们的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在你的心目中,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呀?(学生交流)

  三、总结课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人民就是凭着他们的镇定,机智,勇敢,凭着一颗爱国心,最终打败了德国侵略者,取得了胜利!我相信,此时再读课题,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齐读课题)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默读课文,和小组同学合作,将故事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提示:写课本剧要用对话的形式把人物的台词写清楚,并注明人物的动作,神情,心理。

  3.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续写《半截蜡烛》。

  板书设计:

  伯诺德夫人

  杰克

  拯救

  半截蜡烛

  镇定、勇敢、机智

  杰奎琳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读剧本,想想剧本主要讲了什么事?

  4.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

  三、演一演

  1.学习演第一场戏。

  (1)请大家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3)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

  (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

  (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

  (6)布置任务。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看吧。

  (7)评价:演得怎样?

  (8)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语都念出来。)

  2.学习第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3)、交流杰克。

  四、总结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五、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把剧本演了演,那么,你能说说剧本和一般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吗?

  作业

  1.读一读二战的故事

  2.和家人演一演《半截蜡烛》。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能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4、了解通过对环境,气氛的渲染能突出人物的形象,刻画人物的性格。

  5、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细细体会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1、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背景介绍:

  1939年,德国发动了侵略其他国家的战争,当时的法西斯用非常残暴的手段展开了血腥的屠杀……

  看录像(教师解说)。

  2、师──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抗击侵略者的感人故事。

  3、师──板书课题: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半截蜡烛》就是发生在法国的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

  生──齐读课题。

  二、读悟

  1、了解故事梗概:

  师──请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读课文,交流。

  2、学习3~7节:

  ⑴ 师──在一番一波三折,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之后,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

  生──小女儿杰奎琳。

  ⑵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生──思考交流,母亲和杰克也有功劳。

  3、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到底怎样说更令人信服呢。

  请大家默读相关的部分,寻找到需要的内容后,再仔细琢磨,在文章中标注自己的想法,小组的同学间也可以商量商量。

  生──读书、思考、讨论。

  4、交流:(教师预设)

  观点一:伯诺德夫人有很大的功劳。

  出示: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灭。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⑴ 从“急忙”你看出什么?她担心什么?

  (情报暴露、孩子的命运、国家的命运。)

  这样做及时舒缓了孩子们紧张的情绪。

  你觉得伯诺德夫人怎样?(机智)

  指导朗读。

  ⑵ 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

  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尽管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为了保住那半截蜡烛。)

  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

  ⑶ 课文最后说正当小女儿“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⑷ 还有什么地方也表现了她的`机智?“轻轻”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不露声色、不引起注意、镇定。)

  指名朗读。

  观点二:杰克有很大的功劳。

  ⑴ 出示:

  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

  从“慢慢地”你体会到什么?指名朗读。

  ⑵ 出示:

  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蜡烛已被夺回,搬木柴似乎已经没有必要,他为什么还要搬?体会“从容”。

  ⑶ 时间正一分一秒地过去(听摆钟的声音)在这样的声音中,你们感受到什么?

  世界上没有什么时候事比等待死亡更可怕的,而这个小男孩却在镇定地等待着。

  指导朗读:“在斗争的最后时刻……默默地坐着。”

  过渡:时间正一分一秒地过去(听摆钟的声音),此时此刻,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观点三:小女儿杰奎琳。

  ⑴ 师引读部分文章,配着钟摆的声音,“这时杰奎琳站了出来……”你们感受到什么?

  杰奎琳在“娇声”地说话,……请你用娇声的语气来读,娇声地说话可以让人感觉非常可爱。(读读)

  ⑵ 你还从这里看出什么?

  (杰奎琳选择了一个司令官,而没有选择中尉,中尉是个什么人,选择对象很合理──机智。)

  ⑶ 天黑了,我要上楼睡觉,你们体会出什么?(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机智。)

  ⑷ 她镇定地向敌人道了声晚安。

  随机指导朗读。

  5、填空:

  (情况) (怎么做) (结果怎样)

  当半截蜡烛被点燃后,伯诺德夫人点燃油灯,吹熄了蜡烛,危机暂时过去。

  当半截蜡烛重新被点燃后,大儿子杰克拿走蜡烛搬柴生火,却遭德军中尉呵斥。

  当半截蜡烛越烧越短时,小女儿杰奎琳请求拿着蜡烛上楼睡觉,结果成功了。

  三、小结

  1、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的心情怎样?(如释重负)你想说什么?

  2、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

  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形成的。

  3、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总结回顾,延伸拓展

  1、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胜利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机智、勇敢、镇定,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

  2、再读第一自然段,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支撑,是怎样的一种情感?(爱国)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点燃蜡烛  重新点燃  夺回蜡烛

  轻轻吹熄  端起烛台  端起上楼

  挺身而出  千钧一发

  (机智、镇定、勇敢)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3.读记本课的“解释”等词语,并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

  教学过程

  一、揭题,了解故事内容

  1.导语: 同学们,60年前那一场几乎席卷整个人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无数国家染上战火,人民饱受煎熬。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课文中的伯诺德夫人一家参加了秘密情报传递工作。一天晚上,他们为了半截蜡烛与闯进屋子的德国强盗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战斗。(板书:半截蜡烛)

  师: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请同学们认真读阅读要求,看看本节课要解决哪些问题?

  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作出简单批注。

  学生学习汇报

  课件演示字词,

  课文主要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二、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

  1.过渡: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那么,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

  2.学生汇报

  有同学认为伯诺德大人贡献最大因为当她看到德军点燃蜡烛时,急忙取出油灯,还说这灯亮些,准备把蜡烛换下来,从这里看出伯诺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机智……

  师:当德军点燃蜡烛时,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会想些什么?

  (蜡烛就这么点着,情报很快就会暴露,怎么办呢?不行,我得赶快想个好办法!)

  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师: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她是怎么做的?你们认为伯诺德夫人当时说话应该是怎样的神情、语气?(轻松自然、镇定、不露马脚)。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

  师:你强调哪个字眼。(学生各自试读)

  生1:(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生2:(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

  生3:(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

  生4:(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

  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保住那半截蜡烛。

  生: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

  师: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

  师: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伯诺德夫人多么机智勇敢,想演一演吗?那你可要好好地准备准备了,仔细揣摩一下她的动作、心理和表情。(学生准备──指名演。)

  老师做旁白,一名学生演。

  表演得怎么样?同学们评价一下。(“急忙”取油灯,吹蜡烛,但是在德军面前却是非常从容的。)

  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

  交流杰克。

  (2)有同学认为杰克也有贡献,因为他想出了抱柴火这个办法,虽然没有实现,但一定是他这种勇敢的做法感染、带动了妹妹杰奎林,她也才会勇敢地和德军战斗。杰克的表现怎么样,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

  学生交流:(从他说的话“天真冷,……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看出杰克很聪明,他这么说德军不会怀疑他。从“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看出他十分镇定。)

  师:让我们带着镇定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学生读)

  师: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神情、动作、语言,你们能知道他站起来前,心里想了些什么?

  生:过不了多久,蜡烛就会烧到金属管的'!妈妈已经做了努力,可是没有成功。我该怎么办,总不能坐着等……有了!

  生:可恶的法西斯,又把蜡烛抢去了!怎么办?跟他们吵吗?不行!妈妈说过:越是危急的关头越要镇定,不能慌。我要装着没事一样,把蜡烛拿走。

  过渡:

  1)、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紧张的情节的呢?指导朗读

  2)、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她是怎么做的?

  (3)她说“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还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让人觉得她真的很困的样子。杰奎琳选择了司令官,而没有选择中尉,因为从上文看出两个中尉都是很粗暴的人。说明她很聪明。她说“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和“和您聊天真有趣”这样的话可以得到德军司令的喜爱,就不会刁难她。说明她很机智。

  师:恭维的话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受用,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师:你们觉得杰奎琳的话该怎样读呢?

  学生交流看法。(天真、纯洁。)

  师:大家试着读一读。(自读、指名读、评读、再读。)

  师小结:保住情报站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让大家做个导演,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

  生1:是那半截蜡烛。因为这半截蜡烛不仅关系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贯穿了整个故事,也牵动着大家的心。

  (师:所以文章以它作题,因为用“半截蜡烛”作题目一下子就把焦点展示给了读者,很吸引人。)

  生2:我觉得是墙上的一面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伯诺德夫人和两个孩子的心越来越紧张。

  生3:我眼前总是闪过的是德国军官的阴险的眼睛。伯诺德夫人总觉得他们似乎发现了蜡烛的秘密。

  师:你们都是出色的导演。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感觉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能说说吗?

  生1:我们都是为了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生2:我们都是为了突出当时的危险,表现人物的紧张。

  (三)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板书: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课文依靠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也身处其境,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的热爱,与法西斯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机智与勇敢取得了胜利。象他们这样的家庭,在和平年代本应该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像杰克和杰奎琳这样的年纪,原应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这并不过分的权利呢?(战争)

  (电脑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小结: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让我们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远离战争,拥抱和平!

  三、初步体会剧本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1.导语:跟你读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比较,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学生默读思考。

  同桌同学交流着法。

  3.全班交流。(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对话之前一般有个括号,提示这个人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或者说明他们当时正在干什么或当时的情景。)

  师:是啊,剧本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的。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且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回家后找些剧本来读一读。例如《日出》《雷雨》等经典之作。

  四、作业

  1. 小组合作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2. 阅读其他剧本,感悟人物语言。

  3.仿照剧本的文学特点,尝试写一个短小的剧本。内容自拟。